說起世界民航大飛機,可以說是被美國的波音和和歐洲的空客壟斷了,雖然俄羅斯也有不少型號的國產大飛機,但其中大部分都是前蘇聯留下的遺產如伊爾-96-300、圖-214等,不但型號老舊,而且基本上沒有獲得美國FAA和歐盟EASA適航認證,在國際航班上有很大的限制。
但俄羅斯不甘寂寞,其新型大民航機也推出了不少型號,比如伊爾-114-300渦槳客機、伊爾-96-400M四發寬體航線飛機、伊爾庫特新研發的MS-21幹線飛機等,但不出意料的是,這些飛機的市場前景都不太樂觀,不僅在國際市場上難以突破,而且其國內航空公司的採購熱情也不高,基本上是屬於聞著香,沒人吃。
而我們中國在民航大飛機的研製上曾走過彎路。1970年8月,研製我國首架大型民用飛機的項目正式啟動,上海飛機製造廠負責飛機的製造,該機代號為運十。當時的中國是在被美蘇兩大集團封鎖的艱苦情況下開始啟動研發的,經過十年的艱苦奮鬥,到1980年9月26日,中國人自主研製的第一架大型噴氣式客機運十成功首飛,截止到1985年已經成功試飛了7次。
中國自主研發的運十大型客機
運十的首飛震驚了世界航空業,要知道當時的國際民航機市場是在美國和蘇聯的壟斷之下的,現在民航機巨頭歐洲空客,也只是1970年才成立,到1980年,也僅僅擁有A300一款飛機,中國突然進入大民航機市場,無疑對美蘇來說是個不小的刺激。
當時的國際形勢對中國來說是比較緩和的,中美在1979年剛剛建交,美國出於對抗蘇聯的考慮,對中國極力拉攏,雙方在軍事上都有合作。美國曾軍售黑鷹直升機、C-130「大力神」運輸機以及陶氏反坦克飛彈等武器裝備給中國,而中國也銷售了40架的殲7戰機給美國。
1984年美國銷售黑鷹直升機給中國
但是,非常可惜的是,中國的運十飛機卻遺憾地下馬了。就在運十飛機下馬一個月後的1985年3月31日,上海航空公司和美國麥道飛機製造公司籤署了合作生產MD-82型客機的協議。當時的運十飛機副總設計師程不時沉痛地說:「運十」沒有下馬的文件,「運十」是被擱置了,它被放起來了,放在架子上了,要騰出地方來裝美國飛機。這就是中國第一次研製大型民航機的坎坷經歷。
而麥道飛機在中國的故事則充滿了戲劇性和想像空間,從1985年中美籤署協議開始,到1991年協議終止,僅僅6年時間,總共在上海組裝了30架麥道82飛機後,就不了了之了,而中國投入巨資艱苦研發15年之久的運十,也同時不了了之了。而那30架麥道82飛機也是問題多多,本就是落後機型,質量也不太可靠。僅從1993年至2003年的十年間就墜毀了兩架,發生重大事故衝出跑道的有三架。而發生在運十飛機上的坎坷經歷,能我們提供哪些經驗教訓呢?
2017年5月,我們自主研發的大飛機C919迎來了首飛,中國人民都非常激動和興奮,我們終於要有了自己的大民航飛機,這也圓了中國人在運十飛機上的遺憾,這個項目是從2008年開始研製的,是中國採取國際合作形式研製的國產大飛機。
其中的五大系統都採取了國際合作,而飛機中最關鍵的發動機是由CFM國際公司提供,該公司是法國SNECMA公司和美國GE公司組成的。C919的電傳飛控系統是由美國的霍尼韋爾公司提供。
就在前不久,美國國內一些反華分子就鼓動川普總統,禁止CFM公司向中國的C919提供發動機,雖然川普暫時沒有呼應這種聲音,但這種被別人隨時卡住喉嚨的窒息感,卻令廣大中國民眾擔心C919的命運。
在C919成功首飛之際,一款寬體客機CR929宣布開始研製,這款飛機中國選擇了與俄羅斯合作,CR929的外形類似于波音787,可以載客300人左右。選擇與俄羅斯合作應該是基於俄羅斯有生產伊爾-96寬體飛機的經驗和技術積累。但俄羅斯在資金上非常短缺,市場也非常狹小,而中國則擁有寬裕的資金和巨大的民航機市場,對雙方來說是雙贏的局面,中國出資金和市場,俄羅斯提供技術,如果成功對雙方來說是非常好的局面。
然而,在項目發布之初,許多國人就非常擔心與俄羅斯合作會出狀況。不久前的例子是印度在「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的改裝上陷入俄羅斯的大坑,這艘航母的前身是一艘「基輔」級載機巡洋艦,即「戈爾什科夫」號。印俄雙方在2004年籤署合同,內容是俄羅斯免費提供「戈爾什科夫」號,而印度則需要支付8億美元的改裝和升級費用,但隨著交付日期的一拖再拖,費用也是翻倍上升,最終以印度支付23.5億美元收場,這還沒有算上艦載機的費用,比新建一艘航母還貴。
顯然,國人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就在7月8日,俄羅斯伊爾庫特公司總經理拉維爾·哈基莫夫表示,中俄聯合研發的CR929飛機的交付工作可能會在2028年至2029年開始,這比原來預計的時間晚了3年到4年。而俄羅斯工業和貿易部部長丹尼斯·曼圖洛夫表示,對於CR929項目,中國的興趣在於獲得技術並保持本國飛機的市場,而俄羅斯希望不分享技術並獲得外部市場。
對於這種變故,國人是早有預料的,也不會驚慌,雖然俄羅斯一直放話,但中國應該有自己的一定之規。獨立自主是中國人的優良傳統,不依靠別人我們一樣能自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