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沙質荒漠,形成於250萬年前,其面積達到了906萬平方千米。您可能會認為,碩大的撒哈拉沙漠中只有漫漫黃沙,可是您也許不知道,其實在沙漠之中,還有一隻巨大的「眼睛」。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60年代初,人類科技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隨著兩大強國的爭雄,能夠登上外太空已經成為了展現國力的直接手段。在此期間,美國曾經向外太空發射了一枚載人的宇宙飛船,並在太空進行了環繞地球的飛行。
雖然此時的技術還僅限於在近地區域飛行,但是對於人類來說,可謂是航天科技的一大進步。宇宙飛船上的太空人此次任務重大,他們需要在環球遨遊中記錄下地球的地貌。可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就在宇宙飛船路過非洲地區上空時,一位負責觀察的太空人驚呼了起來:「眼睛、眼睛,快看,地球上有一隻眼睛」。
眾人被他的反應嚇了一跳,循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地球黃色地表上發現了一隻「眼睛」。該「眼睛」共分三層,其中心有一個圓圈,類似於人眼的瞳孔,瞳孔外圍有一個更大的圓圈,好像眼珠一般。在其最外圍處,還有類似於「眼瞼」的輪廓,輪廓外甚至生長著縷縷環狀物,毫無疑問,這些應該就是眼睛的「睫毛」了。
太空人們迅速對該「眼睛」進行了經緯度測定,確定其位置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西南部的茅利塔尼亞境內,從太空測量數據來看,該「眼睛」直徑達到了48公裡。為了記錄下這次驚喜的發現,太空人們還特意用相機對其進行了高清拍攝,並通過數據傳輸技術將照片傳回了宇航局。
美國宇航局的專家們在看到照片後,感到十分的震驚,為了對「撒哈拉之眼」一探究竟,他們立即組織相關專家前往實地進行考察。既然知道了「撒哈拉之眼」的確切坐標及直徑,找到它便是預料之中的事了,果不其然,專家們很輕鬆的就找到了這隻「凝望太空的眼睛」。
在「撒哈拉之眼」探索隊中,不僅匯聚了當時頂級的天文學家,也有不少著名的地理學家。他們對「撒哈拉之眼」進行了地貌考察,並將撒哈拉之眼特殊的地貌稱為「理查特結構」地貌。
通過研究,專家們發現撒哈拉之眼內部是由暴露的沉積巖構成的,其外緣部分應該是奧陶系砂巖,向外傾斜角度達到了10到20度左右。在理查特結構內部,有多種不同的侵入巖與噴出巖,包括流紋巖、輝長巖、碳酸鹽巖以及金伯利巖,而之所以會形成環狀結構,就是因為巖石凝結時冷熱不均的結果。
至於它的成因,地理專家推測是數十萬年前地質運動造成的,沙漠中的巖石被抬升暴露在空氣之中,繼而被風沙大肆侵蝕,從而構成了一個巨大的凹地。
不過在眾多地理愛好者看來,撒哈拉之眼似乎並不簡單。有很多人相信,它可能是遠古時代巨人的眼睛化石遺蹟,而另一隻眼睛的地理位置應該在茫茫的海洋之中。對於這種說法,小編實在不敢苟同,如果巨人的一隻眼睛就有48公裡,他的身體又會有多大呢?恐怕連地球都難以承受,這顯然不符合實際。
還有諸多歷史愛好者認為,撒哈拉之眼可能是消失的亞特蘭蒂斯遺蹟,據說亞特蘭蒂斯就是一座建在水中的圓形城市,並且具有相當高的科技水平,只是它的沉沒太過離奇,現代考古學家一直未能發現任何的蛛絲馬跡。
關於撒哈拉之眼的傳說與猜測比比皆是,無論撒哈拉之眼的謎底究竟是什麼?都表明大自然非常神秘,以現代人的科技水平依然難以探索更多的秘密,因此還是需要人類努力發展,以此來探索那些未知的世界,並解開那些通往未知世界的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