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26度冬奧路 威馬也能和特斯拉扳手腕?

2021-01-09 網易汽車

最近這幾天北京的氣溫達到了-17攝氏度,大家都紛紛在朋友圈曬溫度,但是相對更冷而且寒風冰雪交加的冬奧之路,依然顯得有些「小兒科」。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網易汽車1月8日報導 又到了冰雪運動愛好者一展身手的季節,北京周邊最適合滑雪的自然是2022年冬奧會的賽場——崇禮。坐高鐵帶滑雪用具不方便,自駕還是最佳選擇。不過有的車主犯嘀咕了,我的新能源車能開去滑雪麼?試試就知道啦。所以我們在這個最冷的時候,進行了北京-崇禮的長途試駕,在這條即將為冬奧會服務的大道上,看看新能源車的冬季長途高速表現。

體驗車型:

威馬EX5(參數丨圖片)-Z(三元鋰電池,續航520公裡,帶熱管理2.0選裝包)

特斯拉Model 3標準續航版(磷酸鐵鋰電池,續航468公裡)

為了當天往返,加上充電的不確定性,我們早早來到了公司,這樣可以留足時間餘量。兩臺車充滿電之後準備出發,先在門口來個合影:

電動車第一要義:續航大PK

兩車旗鼓相當,續航衰減幾無區別

電動車主最關注的問題之一就是續航了,這條「冬奧之路」單程180公裡出頭,體驗當天的氣溫是-9攝氏度(北京)到-26攝氏度(崇禮奧運場館),就我們的實際體感來說,已經和東北的海拉爾、長春等沒有太大差別,不戴手套帽子都受不了。加上長途高速行駛並非最經濟區間,而且這一路還是上坡——要知道相對平均海拔40多米的北京市區,太子城場館群的最低海拔已經超過1600米!兩款電動車的續航裡程將面臨不小的考驗,當然最後也要看實際表現。

為了將駕駛者和車輛的因素降到最低,我們需要對測試流程有一個設定:

測試方式:本次體驗的路線是京新高速-六環-京禮高速,基本上全程高速。在路上兩車交替領隊,並在換手點對換駕駛員,保持限速、不超速行駛,為了確保安全也會進行正常的超車加速;

車輛設定:為了相對經濟行駛,但是也要保障乘員的舒適度,接近普通用戶的使用習慣,我們將車輛的動力輸出為經濟模式,空調設為18度(市政供暖的基礎溫度),風量一擋;

測試重點:雙車在阪泉服務區再次補滿電後出發,在行駛到崇禮太子城之後,檢驗車輛儀表顯示的續航裡程和實際行駛裡程;

測試結果:計算兩車減少的表顯續航與實際行駛裡程的差距,並檢查電量的損耗,能耗越低/表顯與實際裡程差別越小的獲勝。

「冬奧之路」初步的測試結果,目前看續航減少/實際裡程這一項,也就是所謂「續航打折」,以阪泉-太子城區間來計算,實際行駛了109公裡,威馬表顯續航掉了221公裡,特斯拉掉了216公裡,大體上威馬的衰減率是49%,特斯拉是50%——威馬比較吃虧的是SUV高速風阻較大,能耗會高一些,但是總體上兩車持平。

小結:低溫下長途高速對於電動車的續航都是非常嚴峻的考驗,在這種接近極限的使用環境中,威馬和特斯拉的續航都有較大的衰減,從數據看兩者水平相當。建議大家這種情況下用車,需要合理規划行程。

用車體驗:充電比拼

威馬明顯領先,磷酸鐵鋰低溫受限

充電也是直接影響到新能源車主用車體驗的因素,對此我們最初的想法是在崇禮折返之前,會在當地進行充電。當然,實際上由於事先沒來得及探路,同時對於充電設施的不確定性深有體會,為了保險起見,我們在北京的阪泉服務區將電補滿,而且返程在離開太子城的第一個服務區(赤城服務區)又進行了一次充電。

測試方式:在相同的充電樁(個人比較推薦國網的,目前高速服務區也以國網的為主),以相同的充電金額為限,檢驗車輛的充電性能;

測試重點:充電的功率變化,單位時間內充的電量,以及續航的增長情況;

測試結果:充電越快越理想,充電體驗更佳的車輛獲勝。

從第一次阪泉服務區的補電情況就可以看出,使用三元鋰電池外加熱管理2.0的威馬EX5-Z就有自己的優勢,同樣30元的充電金額,威馬不到55分鐘充電完畢,而特斯拉超過一個小時還沒有完全充完。

而第二次充電的差距就更大了,我們推測和在太子城山區-26攝氏度的寒風中凍了超過兩個小時有一定關係,這個時候磷酸鐵鋰電池的低溫充放電性能不足就更加明顯——同樣電費(30元),特斯拉充電時間長達1小時32分,而威馬22分鐘已經完成,而且特斯拉由於續航不太夠,又花了20多分鐘進一步補電——也就是說,本來威馬充完電還是豔陽高照,但是我們為了給特斯拉充夠回北京的電,在服務區呆了接近兩個小時,離開的時候服務區的路燈都已經亮了……

小結:電動車續航是一方面,充電慢也非常影響體驗,從這個角度看,特斯拉使用公用充電樁的體驗要比威馬差了不少,畢竟半個小時你可以去便利店買點東西,在車上休息一下,但是兩個小時就屬於耽誤時間了……

小貼士:

利用國網充電,只需要下載「e充電」APP就可以了,相對來說還算好用(至少比我們公司地庫的第三方小公司好用)。從本次體驗的情況看,京禮高速雙方向國網充電樁的可用度都非常理想,不到50公裡就可以找到補電的地方,而且充電站還使用了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與電動車一脈相承。你甚至可能在服務區沒有飯吃,沒有油加,但所有充電站都處於可用狀態……回到開始到底能不能開電動車去冬奧會場館的問題,我們的答案是沒問題,因為充電很方便。

冬奧會場館修的咋樣了?

冬奧村、雪如意初具雛形

我們這次並不是為了滑雪,而是看看2022年的冬奧會場館修的咋樣了,北京冬奧會將在2022年舉辦,北京市區北部的奧林匹克中心區,將主要承辦冬奧會五個冰上項目;北京市西北部的延慶區,將用作雪車、雪橇大項和滑雪大項中的高山滑雪比賽場地;河北省張家口市,將承辦除雪車、雪橇大項和高山滑雪以外的所有雪上比賽。在路上也可以看到,包括延慶場館和奧運村等設施,都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之中。

當然,來張家口冬奧村打個卡也是必須的。還有一些以後有望成為經典的建築,比如位於崇禮的國家跳臺滑雪中心主體建築靈感來自於中國傳統飾物「如意」,因此被形象地稱作「雪如意」。我們來的時候,場館周邊的道路還在封閉施工,不過還是能遠遠的看一眼,也很不錯了,目前「雪如意」已經初具雛形。

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但有場館,也有沿途的基礎設施,特別是配套的道路設施京張高鐵和京禮高速,尤其是後者,就比如超過4公裡的金家莊螺旋隧道,在隧道中逐步提升海拔高度。而太子城附近的大橋也借鑑了奧運五環的元素,造型突出。

隨便看看家用車的空間

SUV有優勢,威馬乘坐更寬敞

家用車用戶對於空間的需求也很重要,即便是新能源車也不能失去空間實用性,在本次長途對比測試中,空間自然也是直接影響體驗的因素。首先,讓身材魁梧、身高180釐米的體驗者來體驗兩車的後排乘坐空間。可以看到在前排調整到正常駕駛位置時,威馬EX5-Z的後排頭頂還有兩指餘量,而特斯拉只有一指。

而在後排腿部空間的比拼上,威馬也有一定優勢,可見SUV在乘坐空間的體驗上,還是好於轎車的。

其次,我們體驗兩車的儲物空間,重點是放手機等常用物品。在這一環節,兩臺車都有不少合適的位置,實用性令人滿意。

最後,我們體驗兩車的空間拓展能力,特別是前備箱——畢竟,沒有前備箱的,感覺都像是「油改電」……相比之下,兩車前備箱的尺寸相當,而威馬的前備箱內部還有一個蓋子,密封性更勝一籌。

自動駕駛微體驗

特斯拉名不虛傳,威馬後生可畏

由於往返裡程超過360公裡,加上以高速公路為主,作為新能源車智能化的因子之一,我們也對兩臺車的自動駕駛輔助功能進行了體驗。特斯拉標配的Autopilot 自動輔助駕駛功能確實是名不虛傳,在路上顯得頗為「老練」,在不同環境下,基本上只需要駕駛者盯著前面的路就行了(友情提示:自動駕駛輔助並非完全自動駕駛,也需要駕駛者集中注意力),不用太多操作,也讓長途駕駛輕鬆了許多。

而有點小驚喜的是,作為新生力量的威馬EX5-Z,在自動駕駛輔助方面的體驗也同樣不錯,EX5-Z的Living Pilot智行輔助系統具備ACCA帶停走功能的自適應巡航、ICA高速巡航車道中央行駛輔助等11項自動駕駛輔助功能,尤其是在不斷變化限速的山區高速上,TSR交通信息識別可以及時提醒駕駛者,避免超速吃到罰單,非常人性化。

還有哪些附加功能

冬季福音:柴油加熱

威馬目前在EX5-Z車型上可以選裝利用柴油加熱的熱管理2.0系統,這套系統可以在低溫下自動工作,既能為空調供暖,也能為電池包加熱。相比其他新能源車型單純用電的熱管理系統,從我們的實際體驗看,威馬這套熱管理2.0系統冬季優勢還是頗為突出的,尤其是冬季用空調取暖的體驗大為提升,開威馬的同事也可以摘掉帽子手套,享受和燃油車一樣的待遇。

結束語:

最近這幾天北京的氣溫達到了-17攝氏度,大家都紛紛在朋友圈曬溫度,但是相對更冷而且寒風冰雪交加的冬奧之路,依然顯得有些「小兒科」(說誇張一點,前者是「春天般的溫暖」也不為過)。即便是在這種近似極限的低溫使用場景下,而且車型價格差距不小的情況下,威馬的三電管理技術尤其是冬季的續航衰減表現,並不輸特斯拉,而且充電速度也有很大優勢。

儘管特斯拉價格走低,但是標準版的磷酸鐵鋰電池直接影響了續航和充電,用戶體驗降低。另外,威馬除開電池/熱管理佔優之外,空間等實用性也更有優勢。不過,特斯拉在自動駕駛輔助等方面依然具備很強的實力,雙方可謂是各有千秋。

當然,對於多數電動車的用戶來說,這種高寒+長途+高速+爬山的極端用車情況很可能一次也遇不到,所以在大家的正常用車場景中,續航的衰減也會明顯緩解,大家也不用像我們這樣跑一百多公裡就去充電,根據自己的行程合理規劃就OK啦。

本文來源:網易汽車 責任編輯: 侯傑_NA3556

相關焦點

  • 試駕後,聊一聊威馬EX5的優點和bug
    在電動車銷量最大的北京市場,冬天氣溫經常零下20度,沒有電池溫控系統的電動汽車會很慘。電動車標配電池溫控系統已是業內潮流。威馬是怎麼想的?工程師解釋說,威馬的設計理念是不讓消費者花錢買自己不需要的配置。在南方,氣溫一般在零度以上,就不需要電池加熱系統。在中部,氣溫偶爾達到零下10度,多花點錢選裝電加熱系統就足夠了。在東北,氣溫能達到零下30度,就再多花一點錢選裝電加熱+油加熱系統。
  • 冬奧組委滑雪戰隊馮靜完成壯舉
    這位悍將就是來自北京冬奧組委滑雪戰隊的馮靜,她完成了人類第一次依靠雙腳到達此地的壯舉。南極難抵極 人類的禁地南極大陸難抵極位於南緯82度08分,東經55度02分,海拔約3715米。英文叫做Pole of Inaccessibility,意為不可接近之極,簡稱POI,是距離南極大陸所有海岸線最遠的點,因而得名難抵極。
  • 零下十幾度的濟南,出門需要啥裝備?
    日,濟南街頭最低溫降到了零下十幾度,簡直是寒風刺骨,騎車有凍掉鼻子的感覺。  26日,濟南街頭最低溫降到了零下十幾度,簡直是寒風刺骨,騎車有凍掉鼻子的感覺。  26日,濟南街頭最低溫降到了零下十幾度,簡直是寒風刺骨,騎車有凍掉鼻子的感覺。
  • 智能化和科技感是亮點 圖解威馬EX5-Z
    而最終,威馬EX5-Z在細節處的些許改動,使得車頭在協調性和科技感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拔高,運動感也更加突出。 側面的造型基本和老款保持一致,高腰線和溜背式車身的結合,讓威馬EX5-Z看起來頗有運動氣息。同時,粗壯的黑色輪眉和側包圍,也讓它兼顧了一臺SUV車型應有的野性。
  • 零下40度汽車能啟動嗎?老外開豐田去北極測試,結局出乎意料
    今日話題:零下40度汽車能啟動嗎?老外開豐田去北極測試,結局出乎意料在每個汽車出廠之前,都有做各方面的測試,正常汽車測試都是在相對合理的範圍內。但是,你有見過把汽車運進北極的嗎,這恐怕很難有車能在零下40度的情況下行駛吧。
  • 都叫EX5,威馬EX5和其換代車型EX5-Z有什麼區別?
    威馬EX5-Z的外觀還是熟悉的味道。較大的區別集中在細節處,威馬EX5-Z在下保險槓區域增加了不規則LED燈帶,豐富了前臉的線條,車側下方的防擦裝飾條也升級為黑色高亮材質,降低整體的視覺重心;內飾布局和威馬EX5一致,但在內飾材質上有所升級。
  • 威馬爆炸,鋰電池我們真的了解嗎
    如果非常不幸,就是這家中興高能的電芯,那麼在廠家召回之前我們能做什麼呢?  還有就是電芯供應商生產出來的問題電池,為什麼能流入到市場裡,有沒有相關標準?  問題電池到底是在哪個生產環節上出了問題?  電動車有沒有全球化的統一安全監測標準呢?
  • 零上100度和零下100度哪個更可怕?
    我們平時生活在亞熱帶氣候裡,夏天溫度30-40攝氏度左右,一般超過40度就覺得人快受不了了。眾所周知,中國的「四大火爐」有10個左右,可能有重慶、南京、武漢、長沙、杭州、南昌、上海、福州等地區,如果有沒有提到的,也不要生氣哈。這個四大火爐是怎麼評選的呢?
  • 江西省原創話劇《零下十三度》濟南演出成功
    江西省原創話劇《零下十三度》濟南演出成功 19-11-05 17:17 來源:南昌晚報 編輯:彭曉姣
  • 對比小鵬G3和威馬EX5,哪吒U有哪些後發優勢?
    新車定位於緊湊級SUV,提供500km+長續航和400km+標準續航兩種版本,共計六款車型,補貼後官方指導價區間為13.98萬-19.98萬元。從尺寸和價格來看,哪吒U與同樣來自造車新勢力的小鵬G3和威馬EX5產品力十分接近。那,相比小鵬G3和威馬EX5,哪吒U5在產品力上是否有後發優勢呢?我們把三款車各方面的核心產品力來對比一下。
  • 零下78度的考驗,AK和AR誰能受得了?
    話說這篇是狗子我剛看到TFB的油管帳號上剛發了這個有趣的對比試驗,把AK和AR這兩冤家丟進了箱子裡速凍,然後再取出射擊,看看誰更可靠。整個試驗非常有意思為了試驗的公正性,TFB他們選用的都是垃圾產品。他們把兩把槍丟在放乾冰的箱子裡超過7小時,但這個溫度計沒法測量到底有幾度,因為它的最低極限就是華氏零下20(約等於攝氏-29度),而這個指針是已經轉到底了...具體幾度不知道,但鑑於二氧化碳的凝點是-78.5度,所以我就拿這個數來當標題用了。先測試的是凍得結結實實的AK,但在上膛的時候遇到了點麻煩。
  • 零上100度和零下100度,到底哪個更可怕?答案意想不到
    大家有沒有想過零下100度和零上100度哪個更恐怖呢?兩個溫度都非常可怕,可以說是兩個極端。一個能把人活活冷死,一個能把人烤熟。近年來,人類各種生產活動的影響,地球的溫度一直在升高,南極和北極的冰川也在不斷融化。對於高溫天氣,很多人接受不了,溫度30度就已經熱得中毒。那麼讓你來選擇,零上一百度和零下一百度,你更願意生活在哪種環境之下呢?
  • 日本研究者:中日存在可在零下196度下存活的螞蟥
    人民網東京1月26日電(趙松)據《讀賣新聞》報導,日本東京海洋大學研究小組的一項研究發現,分布在中國和日本的一種水蛭(俗稱螞蟥),可在零下196度的低溫環境下生存一天以上。 這一成果源於一次偶然發現。研究人員解凍在零下80度環境下冷凍了約半年的烏龜後,發現有水蛭從烏龜體內爬出來。
  • 零上100度和零下100度,哪個更可怕?專家:人類真很神奇!
    我們生活中有很多探險愛好者喜歡極限挑戰,探險等運動,既刺激有驚險,比如攀巖,蹦極,跳傘等,而且人類的潛在能量是無法估計的,人體所能達到的極限也是不可想像。今天要講的是挑戰零上100度與零下100度,到底哪個更可怕?
  • 電噴摩託車零下20度停放一個月,能順利打火嗎?
    電噴摩託車零下20度停放一個月,能順利打火嗎?根據電噴摩託車低溫狀態下啟動性能更好這一特性來看,零下20度的摩託車完全可以做到一觸即發,順利打火,所以這種情況對於電噴摩託車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不過停放一個月能不能正常啟動,就會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 極端天氣中,零下100度和零上100度哪一個造成的後果更可怕?
    而這些極端天氣最大的特徵無外乎就是高溫和低溫天氣的區別,人們不免也以此提出了一個暢想:在極端天氣中,零下100度和零上100度哪一個造成的後果更可怕?極端天氣的分類極端天氣一般分四類,分別是極端高溫、極端低溫、極端乾旱和極端降水,均屬於短暫卻強烈的氣象事件。極端高溫天氣,特徵為連續數天持續升溫。
  • 高科技新材料助力,濟南有條馬路零下40度不結冰!
    那麼,有沒有一條路可以保證一年四季不結冰呢?答案是肯定的,在濟南市高新區舜華路,就動用了高科技、新材料,成為了當地首條不結冰示範路。據說,這裡能保證零下25度不結冰。神奇:馬路超低溫雨雪天氣不結冰正在進行整修的舜華路已經初顯成效。
  • 新謀女郎零下5度光腿算什麼?龍女郎曾零下30度赤身躺地拍戲3小時
    #新謀女郎劉浩存#竟然冒著北京零下5度的嚴寒,光腿穿短褲上衣還露出肚子就上場了,凍的大腿都凍得發紅了。瑟瑟發抖又強裝淡定的模樣,和身旁穿厚棉服的老謀子和張譯放鬆的神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娛樂圈做女藝人的確如劉曉慶老師說得那樣,難!真難!
  • 零下100度的超低溫冰箱維修技巧
    零下100度的超低溫冰箱維修技巧 ,「iyufk」  無錫冠亞恆溫製冷技術有限公司致力於致力於製冷加熱控溫系統、超低溫冷凍機、新能源汽車部件測試系統、VOCs冷凝回收裝置、加熱循環系統等生產銷售,零下100度的超低溫冰箱,節能環保,性能穩定,歡迎新老客戶來電選購!
  • 科技專家合力 冬奧場館由「水立方」變「冰立方」
    一邊是國人有特殊情結的重要的奧運遺產之一,是創造過24項世界紀錄的「全世界最快的泳池」;一邊是冰壺場地的嚴苛標準、國際奧委會的嚴格把關和「科技冬奧、綠色冬奧」的莊重承諾。 水還是冰,夏還是冬——這道二選一的艱難命題,橫在冬奧團隊面前。 水立方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