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劉穎 今日,深圳公益救援隊十周年年會儀式在深圳市南灣街道南嶺村會堂舉行,400多名隊員和100多名支持深圳公益救援隊的嘉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救援隊這十年的成長。
深圳公益救援隊的前身是深圳山地救援隊,由深圳市登山戶外運動協會發起於2008年5月的四川汶川地震後;2009年,經深圳體育局批覆,正式成立了深圳市第一支志願者救援制服團隊。深圳公益救援隊定位為政府應急救援系統的輔助、補充、後備力量,所有隊員均為志願者,所有救援行動公益免費。
經過十年的成長和錘鍊,深圳公益救援隊從最初創立時單一山地救援隊的6個部門131名隊員,發展到2018年上半年,現下設5個部門6支專業隊以及一隻區域合作隊伍,共有隊員545人,並擁有救援志願者703人,成員組成也從最初的戶外愛好者為主發展成為來自社會各個層面的志願者。目前隊伍從最初的單一山地環境的救援,逐漸發展成一支集山地救援、醫療輔助、高空技術救援、城市搜救、水上搜救、應急通訊、無人機支援等多種救援能力的綜合性的民間專業救援機構。
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委員、深圳市公益救援志願者聯合會救援專家委員會主席劉玉辰為參與過生命救援行動的隊員頒發生命勳章。
2017級隊員宣誓入隊。
深圳公益救援志願者聯合會少年輔助隊正式成立,副會長楊春茂授旗。
威水史
截至2017年底,深圳公益救援隊累計4068人次參與山野搜集和救災工作,共完成山野搜救113次,救助遇險群眾超過800人;積極配合政府參與國內外地震、颱風、洪澇、乾旱、渣土滑坡等各種大型自然災害的救援17次;與政府各應急部門聯動,累計進行各類演習、演練22場;為105場次的大型群眾體育活動提供活動應急救援和醫療保障工作,受益人群超過100萬;舉辦各類安全宣導公益講座99場,受眾超過10萬人次;走進社區開展各類減防災安全宣導活動累計179場,受眾超過3萬人次;在深圳梅林後山和梧桐山進行值守,宣導急救安全知識及巡山共201次, 542人提供志願服務3873小時;作為國內首個在120救護車上見習、隊員輪值參與醫療救援工作的民間救援隊,已有出車人次503次,值守人次724次,累計服務時長5320小時;深圳公益救援隊作為深圳市義工聯的直屬義工單位,十年間已累計50534人次提供超過183548小時的志願服務。
十周年年會現場,救援隊為服務救援隊的功勳隊員頒發了生命勳章、貢獻勳章和資歷勳章。活動當天,深圳公益救援少年輔助隊的正式亮相和深圳大學生應急救援志願者聯盟的宣布籌組,意味代表著公益救援隊安全宣導以及志願服務精神向更年輕的市民開始傳承。
和政府救援相比,民間救援隊的意義在哪裡?深圳公益救援隊隊長石欣表示,作為民間救援組織,更多希望能夠喚起全社會對生命拯救和應急急救知識的關注和學習。災害中的自救互救很重要,在災害中每一個人可能是受災者,同時也可以是一個施救者。石欣介紹,每年6月是招募季,希望更多人加入這支隊伍中。加入之後,每人都需進行將近一年的培訓,市民可申請報名。
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