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瓶草(學名:Cephalotus follicularisLabill.)是土瓶草科,土瓶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片呈卵形,且末段尖狀。葉子的壽命通常為一年,木質地下莖。花淡黃色,其下位葉瓶狀,用以捕捉昆蟲。平均葉長度為3釐米。瓶蓋上多毛並且有漂亮的條紋,瓶口有輻射狀的突起形成溝狀物,並在瓶口內部伸出,形成刺狀物。蔭蔽處葉籠成綠色,光照下呈現出斑斕的紅紫等顏色,過多的光照會影響葉籠的尺寸。
原產於澳大利亞西南部。世界各地作為栽培觀賞植物引種。
土瓶草如果在陽光直射下,顏色鮮豔;如果生長在光照充足的陰影中,則成為綠色
捕蟲方式
土瓶草算是比較獨特的一種。植株在同時期長著2種形態的葉片:正常葉和瓶狀葉(捕蟲葉)。雖然土瓶草的捕蟲原理和瓶子草基本相同:引誘獵物掉入瓶內,溺死在消化液中,經分解,被瓶內的腺體吸收。但它們布置陷阱的方法卻截然不同:瓶子草靠蜜腺分泌出的蜜汁來吸引獵物,類似於人們釣魚,要先支付一些成本做誘餌;相比之下,外表可愛的土瓶草就先進得多,它早已拋開了以實物引誘獵物的原始手段,進人資訊時代,達到了「空手套白狼」的新境界。它瓶狀葉的瓶蓋內側有2道紫色的條形斑紋,一直通向瓶內,這個看起來平淡無奇的構造卻是一個極具創造性的擬態行為:一般蟲媒授粉的管狀花都有同樣的斑紋,這是和一些昆蟲共同進化、相互選擇的結果,這斑紋對昆蟲所表達的信息便是「內部有蜜汁」,昆蟲爬進朵花進食的同時也幫助植物完成了授粉。
主要價值
有效降低農業害蟲數量、提高了農作物產量,特別是園藝作物的產品產量。不汙染自然環境,農產品無農藥殘毒,提高了產品質量。防蟲有效期長,特別是多年生的食蟲植物,防蟲多年有效,並具有防蟲的多效性,節省施藥的人力物力。
來源:百度百科 360百科如果您喜歡此類文章,請關注或使用評論功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