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inCo創始人韓璧丞:你可以用意念寫字、控制假肢-虎嗅網

2020-12-05 虎嗅APP





大家好,我叫做韓璧丞,是一家叫做「BrainCo」的公司的創始人。我覺得虎嗅是有深度和有趣的思想匯集地,很榮幸站在這裡,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個思想源頭,就是人類大腦和人工智慧之間的關係。

 


我們說腦機接口是人工智慧的頂級科學,直到今年不光我們自己說,包括Elon Musk還有Facebook的扎克伯格也開始說這個概念。大家知道所有的這些巨大的思維突破都是和國家政府的支持息息相關的。美國在曼哈頓的計劃、阿波羅計劃和人類基因組計劃之後,當人類成功的知道怎麼去做原子彈,怎麼去登月,怎麼了解自己人體中兩萬個基因排序的時候,他開始回望自己的大腦,於是開始了人類腦計劃。

 

人類腦計劃是什麼意思?就是說更好地開發自己的大腦,對於自己大腦的迴路有一個更好的了解。今年人工智慧自動駕駛落地最好的一個公司,是特斯拉的老闆Elon Musk宣布成立的一家公司,叫做「Neuralink」。他自己擔任CEO,面試了一千多個人,最後選擇了九個核心的人物來做腦機接口技術。


腦機接口技術是什麼呢?就是讓自己的大腦變得更強。隨後Facebook在今年的年會中也宣布自己要做腦機接口技術。腦機接口技術現在受到中國和美國各個國家的宏觀政策的支持,我們知道大腦是人體當中最重要的一個器官,雖然說大腦只有大概三鎊重左右,它就消耗了人體當中20%的能量,大腦有860~1000多億的神經原,但具體連接的迴路我們還一無所知。

 

2014年在哈佛腦科學中心,我們和幾名教授,還有很多的MIT的一些博士出來做了一家公司,叫做「BrainCo」,目前是腦機接口行業銷量最好的公司,也有可能是今年在世界腦機接口行業裡融資最多的一個公司。我們現在也和哈佛醫學院,還有波士頓兒童醫院一起研發一些技術,去做一些關於人類增強方面的嘗試。目前公司的總部也是在哈佛大學校園裡。



簡單解釋一下腦機接口的核心技術原理。就是通過採集技術去採集大腦中的生物體徵信號,把生物體徵信號和人類的意識進行連接和解讀,從此通過外界設備來讀取大腦中的意識,通過這樣的意識來對外界進行控制或者是讀取人們思想上的想法。目前來說我們可以做什麼?比如說對於殘疾人來講,以前如果他失去雙腿、雙腳之後,大多數人選擇是戴一個假肢,這個假肢是不能動的,但是利用腦機接口技術可以把這個假肢進行神經重連,通過一定的訓練,讓人來去控制這個假肢。

 


這是我們今年參加的一個節目,在現場我們讓一個已經失去雙手27年的中國帕運運動員現場花十分鐘進行訓練。戴上我們的假肢他可以進行一系列的動作,他當時通過訓練可以抓杯子、喝水、寫毛筆字。

    

現在在中國,殘疾人過的生活還是比較悲慘的。我們走訪了70多個殘疾人,他們現在平均收入一個月八百至一千二百元人民幣,每天在家裡能做的就只是疊箱子等簡單的工作,只能用剩下的手來做輸出,根本無法走出外面的世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少能看到殘疾人在外面走,正是因為這樣假肢的價格實在是太高了。但是我們現在努力把這個價格降到原來的二十分之一,希望更多的殘疾人能夠負擔起,如果有基金會有慈善組織幫忙的話,可以讓這些人回到生活當中。

 

2013年發的一篇文章,發現了人們在處理不同的文字和信息的時候,大腦中的不同腦區會有組合性的不同反應。就是《Nature》上面發過的一篇文章,說我們想一個單詞或者是文字的時候,我們大腦的不同腦區是有一個不同的對應。我們現在也開發了一些簡單的應用,可以用大腦直接輸入一個簡單的數字,在通過大量的訓練的情況下。

 

所以我們相信隨著這樣的技術不斷的成熟,在未來可能不用我們的雙手打文字、打信息,可以用意念一想,就輸出比較簡單的信號。

 


現在我們可以通過意念去控制外部的器械。在我們的公司裡邊,我可以戴著一個飛行式的腦機配置去控制機械臂做一些動作。值得一提的是一個猴子的事情,猴子兩個手是被固定在了槍管裡,在他的頭上,他們做了一個手術把一個電極放在了它的運動想像區裡面,通過猴子自己大量的學習,他學會了如何控制外部的機械臂來給自己餵水,所以人類大腦的潛能真的是非常令人驚嘆的。還有一位殘疾人,癱瘓了20多年,通過4個月的訓練就可以通過大腦來控制外部的機器。

 

離我們最近的也是我們公司現在在努力開發的產品,如何去提高人類的工作效率,利用腦機接口的原理更好地開發自己的大腦。在2013年在頂級期刊《Nature》上發表過的一篇文章,這個文章也成了當期期刊的封面,叫做《Game Changer》,是一個一語雙關的表達,因為它本身是說跟腦機接口的遊戲,讓這些70多歲的老年人訓練兩周,可以使他們的反應恢復到20歲的水平,當時在學術上也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現在我們也開發了一款產品,這款產品就是幫助學生和幫助大家來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和工作效率的。

   

   

這款產品介紹中的最後一句話叫做「Redefine Education」,就是重新定義教育,這也是哈佛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加上我們公司一起開發這款產品的原因。因為他發現了一個問題,現在很多人花了很長的時間去工作,但是效率並不高,而這款產品非常簡單,大家可以想像這是大腦的體重稱,會教大家怎麼樣更好地鍛鍊自己的大腦,更好地去工作。

 

同時我們也開發另一款專門針對矯正兒童多動症的一款產品,其實多動症在中國是不被重視的疾病,現在大概有10%的兒童是有多動症。在美國這是非常受到重視的,如果有人有多動症,他的SAT的考試時間就可以長一個小時時間,在英國可以更久甚至平時的考試也沒有時間的限制。

 

當然目前來說,治療多動症要麼就是吃藥,吃藥是非常有效的,它可以讓人馬上集中起來。但是有一個問題,藥物對一半的孩子都有副作用。所以家長更喜歡第二種方式,比如說一個孩子到了醫院,醫生會給他的頭上帶一個裝置,上面會實時地顯示大腦中每一個頻段的腦波,通過40次特異性腦波的鍛鍊,大腦表現就會有一個明顯的提高,會對很多的事情很專注。


但是這裡面也有很多的問題,第一價格非常昂貴,第二門檻非常高,第三是孩子會覺得非常無聊,因為看的都是一些波碼,跟自己沒有太大關係,所以說整個的體驗是非常不好的。所以我們把這個產品和家裡邊大家非常熟悉的東西結合在一起,讓他在玩的過程中對大腦進行一個訓練,我們把這個產品也正式提交了美國FDA的申請,希望以後變成訓練大腦或者是幫助這些多動症孩子提高大腦開發能力的一種方式。

 


在2016年1月份,世界電子消費品展中,我們也有可以用大腦控制大概40多種不同的家用電器、智能家居還有玩具之類的展示。需要強調一點是,我們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控制,因為控制,大家有無數種方式可以把它控制的更好。這個只不過是把治療的過程變得更加有趣一些,希望能讓更多的孩子接受的一種治療方式。

 

現在是在腦機接口技術全面的時候,人們對於大腦的開發會進入前所未有快速的階段,在未來的某一天,你看到一個人看似格外的聰明,但是並不是他真正的聰明,而是他的大腦開發的更好,希望大家從今天開始可以關注這個技術,關注腦機接口,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用意念控制假肢與鋼琴大師郎朗合奏 BrainCo是誰?
    原標題:用意念控制假肢與鋼琴大師郎朗合奏 BrainCo是誰?   11月18日晚,央視一套《加油向未來節目》播出了一位右手安裝假肢的女孩林安露,通過意念控制假肢與鋼琴大師郎朗表演鋼琴合奏的節目。意念操作假肢彈奏鋼琴,是腦機接口技術領域的重大突破,標誌著腦機接口技術向實際應用又邁出一大步。
  • 起底BrainCo:腦機頭環之外的「意念」控制野心
    而BrainCo品牌除了頭環這款產品之外,還擁有用「意念」控制的智能假肢產品。相關產品以及背後的控制技術,也引發社會熱議。  不過,業內專家表示,實際上目前腦科學技術本身,還處在「被動採集」階段,即通過人的腦電波強弱以及類型採集信息,離「主動幹預」階段還為時尚早。
  • 未來演講韓璧丞:立志用意識控制智能設備
    BrainCo創始人CEO韓璧丞分享了「36.5攝氏度」的腦機接口技術。以下為韓璧丞的演講內容(有刪改):你不知道的「半機器人」今天和大家聊一下現在比較火的話題:半機械人。特斯拉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曾經說過,人工智慧可能是人類生存的最大威脅。但這應該是在若干年之後的事情。
  • 用腦電波控制的智能家居 你敢用嗎
    通俗地說,腦電波(EEG)控制研究就是為了實現「意念控制」。如果能夠通過一個設備精準捕捉並破譯腦電波,轉化為具體的控制指令,就可以實現我們期待許久的「意念控制」。人類對腦電波控制的研究已經有數十年歷史,近年來也已經取得了一些實際成果,例如在假肢控制的醫學康復領域,或是用於簡單的遊戲操縱。這些腦波控制都離不開一個頭罩或是頭環,用於捕捉腦電波信號並進行解讀。
  • 用意念控制假肢不是夢,斯坦福腦機交互研究新突破
    用意念控制假肢不是夢,斯坦福腦機交互研究新突破 2020-08-11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用意念控制假肢不是夢!斯坦福腦機交互研究新突破
    多年來,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一直在研發一種技術,以便幫助癱瘓的人恢復四肢的能力,並使截肢者能夠利用意念來控制假肢。這個研究組聚焦在腦-機交互領域。通過在病人的大腦植入裝置,將人類的神經系統連接到電子設備上。
  • 腦電波可以控制意念!未來可期!
    和其他高級認知功能(例如:學習和記憶)不同的是,注意力是可以用腦電來監測和量化的。韓璧丞團隊開發的腦機融合頭環,正是利用了腦電波和注意力的相關關係,他們設計的頭環獲取的腦電中α波和β波的比值,可以間接反映注意力。當α波/β波或θ波/β波的比例上升時,可認為專注度上升;反之,比例下降則意味專注度下降。
  • 美國男子用意念控制仿生假肢 欲挑戰103層大廈
    「這個假肢讓我受益很多,我希望其他人也能得到它的幫助不久前,科學家在沃特的大腿部位放了11個電極,用於連接仿生學假肢的微電腦>美國31歲的扎克·沃特將用意念控制仿生假肢爬上本月4日美國一名殘疾男子就將通過假肢來爬上103層高的摩天大樓,而且神奇的是他將通過意念來控制這條「仿生腿」。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0月30日報導,這名男子叫扎克·沃特,現年31歲。他要攀爬的芝加哥威利斯大樓是全世界最高的j建築之一。在這個過程中沃特只要想著觸動電機和鏈條,使假肢的腳踝和膝蓋的動作保持一致,這個仿生假肢就會對腿筋部位的肌肉產生電脈衝,實現行走的功能。
  • CES2020:BrainCo展示新型假肢 可通過"意念"控制
    據外媒CNET報導,BrainCo公司近日開發了一款由AI驅動的新型假肢,可與截肢者的腦電波和肌肉信號配合,以感應他們想要進行的動作。這款產品目前正在等待FDA等待批准,曾被《時代周刊》評為2019年百大發明之一。 BrainCo 周一在CES 2020上公布了其假肢的最終模型-該公司預計這款產品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在美國上市。
  • 賦思頭環母公司另一產品BrainCo智能假肢獲人民日報點讚
    賦思頭環母公司另一產品BrainCo智能假肢獲人民日報點讚 11 月 11 日的最新一期《人民日報》科技版用半個版的重頭版面關注人工智慧,引發人工智慧行業高度關注,報導對應用了
  • 憑藉機器學習算法,電極植入新技術使意念控制假肢又進一步
    至少十年來,研究人員一直致力於讓意念控制假肢成為現實。從理論上講,能讓截肢者用意念控制的人造假手可以恢復他們完成各種日常任務的能力,並極大地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儘管可以通過腦機接口獲得這種信號,但植入腦機接口的過程是侵入性的且成本很高。而圍繞大腦和脊髓扇形分布的末梢神經所攜帶的神經信號又太小。一種新的植入技術解決了這個問題,方法是用機器學習來放大這些信號。
  • 用意念開飛機這事兒究竟是怎麼實現的?|神經元|腦電波|意念控制|...
    人們希望通過最直接的方法去操控機器,比如我們只需要動動意念就能改變電視頻道,以觀看我們最喜歡的節目。只用思維的力量就能駕駛汽車或無人機,而將手腳解放出來。此外,我們還可以用意念玩遊戲、控制假肢以及家用電器等。
  • MIT出品意念控制+個性化定製的機器人假肢,背後還有這樣故事
    它是第一個可以根據個人用戶和任務進行個性化設置的機器人假肢;佩戴者還可以用自己的大腦控制TF8,從而使機器人假肢像生物腳一樣無縫移動。本體感應+意念控制TF8的本體感應和意念控制來源於一種新的神經接口通訊模式,能夠將動作指令從中樞神經系統通過生物傳感器發送到機器假肢,並將假肢關節運動的本體感受反饋回中樞神經系統。
  • MIT出品 意念控制+個性化定製的機器人假肢,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它是第一個可以根據個人用戶和任務進行個性化設置的機器人假肢;佩戴者還可以用自己的大腦控制TF8,從而使機器人假肢像生物腳一樣無縫移動。巧妙的機械設計實現不同患者的需求到目前為止,商用腿部假肢幾乎都用相同的設計應對所有的患者。而TF8通過其精妙的機械設計實現了為不同的人「量身定製」。
  • 無人機都可以用意念控制了 腦控耳機還遠嗎?
    你不得不承認,高科技會使人變得越來越懶,比如在我使用新一代AirPods後,除了音量調節有時還需要用到手機,其他所有操作幾乎都通過耳機和Siri來完成。現在我又想,哪天可以直接用意念來控制耳機那該多方便!自從前些天體驗了一次用意念控制無人機的風騷操作後,我對用意念控制耳機這件事的渴望變得愈加強烈了。何為用意念控制無人機?
  • 殘疾人期待什麼樣假肢
    點擊查看 提到假肢,首先浮現在你腦海中的是什麼樣的畫面?是海盜船長的木腿和鐵鉤?還是南非的「刀鋒戰士」在賽道上飛奔?或者是巴西世界盃開幕式上開球的截癱少年?
  • 美媒:中國留學生發明腦波控制頭環
    拉斯維加斯最近舉行的電子消費品展會(CES)上,Brain Co團隊之一的中國留學生韓璧丞將一個粉色的環狀物戴在頭上,雙眼緊盯著旁邊的一盞檯燈。藍色、紫色、紫紅、紅色……幾秒鐘之後,在沒有利用任何外部儀器以及遙控裝置的情況下,韓璧丞用他的意念變換了檯燈的顏色。
  • 智博會|用意念可控假肢 十大「黑科技」讓人腦洞大開
    紅網時刻8月23日訊(記者 何青)用意念可控假肢,可被人體吸收的電子器件……今日,十大「黑科技」創新產品發布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行,這些炫酷,又有「生活溫度」的「黑科技」讓人腦洞大開。它們分別是: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意念可控假肢」項目、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的「多功能集成電子皮膚」項目、浙江大學的「可被人體吸收的電子器件」項目、騰訊推送的「癌症早篩AI――騰訊覓影」項目、科大訊飛的「訊飛翻譯機2.0」項目、長安汽車的「L4級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項目、清華大學推送的「石墨烯人工喉」項目、雲從科技的「行人跨鏡追蹤」項目、阿里雲的
  • 仿生假肢能開鎖、寫字、用電鑽!真手假肢傻傻分不清?
    這款仿生假肢採用了機電一體化等技術提升操作自然度及使用效率,試驗證明,Hannes能在一周時間內被熟練應用,可以轉動鑰匙、按壓噴壺、握筆寫字,還能在不到1秒內完成完全閉合的抓握,並施加150N的抓力。Hannes有什麼神奇之處?它是如何做到近乎逼真地模擬人手動作的?背後有什麼創新技術?讓我們跟隨文章一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