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問:愛因斯坦是如何知道,原子核中蘊藏著巨大能量的?

2020-12-05 艾伯史密斯

質能方程是愛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來的,那時候人類還不不知道核聚變與核裂變,也不知道原子核中蘊藏著巨大能量。

在質能方程發現以前,科學家對太陽能量來源一直存疑,化學能是我們常用到的能源,以燃值最高的氫氣來說:

2H2+O2=2H2O,ΔH=-286KJ/mol;

假如太陽所有物質,都是氫氣和氧氣按照方程比例混合,那麼以目前太陽的發光強度,太陽的所有燃料只夠維持2.5萬年的時間,這是遠遠不夠的。

後來人類發現了原子的聚變與裂變現象,並伴隨著質量虧損,如果以相對論質能方程來看,將釋放巨大能量;以氕核聚變為氦-4來看,如果太陽最初全是氕核,那麼太陽質量的氕核,足夠太陽燃燒300億年的時間。

核聚變是澳洲科學家馬克·歐力峰,在1932年發現的;核裂變是德國科學家奧託哈恩在1938年發現的,此後人類打開了原子能的大門。

愛因斯坦是通過他的狹義相對論,推導出質能方程,在愛因斯坦最初的論文中,質能方程描述為:

m=E/c^2;

雖然和現在的E=mc^2形式,只是一個變換的關係,但是意義上有微小區別,質能方程描述了質量和能量是統一的。在原子核中蘊藏著巨大能量,實際上在原子核與核外電子之間,也蘊藏著能量。

一個質子與電子結合為氫原子,質子和電子由於庫侖力相互吸引,在兩者相距無窮遠時,總勢能為零,隨著質子和電子相互靠近,勢能減小為負值,電子動能增大。

當質子完全捕獲自由電子後,自由電子成為核外電子,並釋放光子,此時整個氫原子的質量會略有減小;也就是說一個氫原子的質量,是小於質子和自由電子質量之和的,而損失的質量,被激發光子帶走了,這就是質能方程的意義之一。

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相關焦點

  • 原子彈誕生之前,科學家是如何知道原子核裡藏著巨大能量的?
    引言:現在人們基本都談核色變,因為無論是核電站還是核武器都曾經給人類造成巨大的傷害,這種傷害一旦被歷史記錄了就會對後世造成影響。那麼在核武器被研發出來之前,科學家是怎麼知道原子核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呢?具有異於常人的前瞻性是愛因斯坦的一大特點,然而他生前的科學成就對人類科學發展的促進作用是直接明顯的,例如他對原子核的研究。提到人類首顆原子彈的發射,很多人也會聯想到愛因斯坦,據傳聞當時美國軍方邀請他參與到原子彈的研發計劃。儘管對於愛因斯坦是否接受了這個邀請目前仍未明確,但可以肯定的是愛因斯坦在原子領域的研究是卓越的。
  • 在原子彈發明之前,愛因斯坦是怎樣知道,原子核內含巨大能量的?
    在原子彈發明之前,愛因斯坦是怎樣知道,原子核內含巨大能量的?大家都知道,愛因斯坦的各種理論和成就,一直是學者學習的對象,其中尤其是原子核的偉大能量理論。而很多人就有一個疑問,在原子彈發明之前,愛因斯坦是如何知道的?
  • 原子彈發明前,愛因斯坦怎麼知道原子核中含有巨大能量?
    上圖是由兩張圖片合成的,愛因斯坦本人從未出現在原子彈的爆炸地點,並且他和原子彈之間沒有直接關係,愛因斯坦知道原子核中含有巨大能量,也僅僅是從質能方程間接了解的。質能方程的發現1905年,愛因斯坦首次提出狹義相對論的概念,並從洛倫茲變換中推導出了質能方程。揭示了質量和能量之間的轉換關係,非常小的質量虧損在光速平方的作用下,都可以產生巨大的能量。
  • 在原子彈發明之前,愛因斯坦是怎麼知道原子核蘊含著強大能量的?
    愛因斯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有很多人認為是愛因斯坦幫助美國研製出了原子彈,從而幫助美國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但是事實上,愛因斯坦本人與原子彈的發明並沒有直接關係,不過愛因斯坦確實通過質能方程推導出了在原子核內蘊藏著巨大的能量,這才促使人們開始對原子能進行研究。
  • 在原子彈發明之前,愛因斯坦是怎麼知道原子核蘊含著強大能量的?
    愛因斯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有很多人認為是愛因斯坦幫助美國研製出了原子彈,從而幫助美國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但是事實上,愛因斯坦本人與原子彈的發明並沒有直接關係,不過愛因斯坦確實通過質能方程推導出了在原子核內蘊藏著巨大的能量,這才促使人們開始對原子能進行研究。
  • 原子彈沒發明之前,愛因斯坦如何知道原子核中有神秘的巨大能量?
    1905年是愛因斯坦的奇蹟成就年,其中狹義相對論中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質能方程,E=mc^2。他根據普遍成立的能量守恆定律,建立起了質量和能量之間的關係。隨後,人們通過核反應所釋放出的巨大能量,完美驗證了愛因斯坦理論的正確性。
  • 原子彈沒發明出來之前,愛因斯坦怎麼知道原子核裡有著巨大力量?
    要了解這一問題,首先還得知道質能方程式是怎麼來的,質能方程式和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緊密相連,事實上愛因斯坦在提出狹義相對論之前,就意識到了很多與常識不符合的地方,在物理學家洛倫茲提出了洛倫茲變換的前提下,愛因斯坦進一步提出了兩個假設:一、任意一個光源在一切慣性參考系中的速度都是各向同性而且速度都為c;二、所有慣性參考系中的物理定律都是相同的。
  • 原子彈發明前,愛因斯坦是如何得知原子核中蘊藏著巨大能量的?
    曾經有一個合成的圖片,裡面既有愛因斯坦,又有原子彈爆炸的現場,這使得許多人都認為這和愛因斯坦有關,其實這是誤傳的,因為在他的一生中,根本就沒有在原子彈爆炸的現場出現過。 愛因斯坦只是在1905年的時候提出了狹義相對論,這個相對論又被洛倫茲變換推導出了質能方程,之後根這個方程式愛因斯坦又發現發生質能和能量轉化時
  • 原子彈發明之前,愛因斯坦是如何知道原子核中含有巨大能量的?
    而我們都知道,原子是指化學反應中不可再分割的基本粒子,一顆原子由質子和中子以及原子核構成。原子是一種常見而又平凡的物質,可是,為什麼在原子變成原子彈之後卻具有驚人的威力呢?很多人都以為這是因為愛因斯坦對於原子的研究間接性地導致了原子彈這種可怕武器的催生,但其實,愛因斯坦和核武器並沒有多大關係。
  • 在核裂變未發現之前,愛因斯坦是如何知道原子核中有巨大能量的?
    而廣義相對論是在狹義相對論的基礎上,將物體的運動拓展到非慣性參照系中,將引力和慣性力等效,確定了物體的運動遵循在引力場中沿著測地線運行的基本規律。另外,我們還非常熟悉愛因斯坦提出的質能方程,即E=m*c^2,這是科學界第一次將物體的質量與所具有的能量進行了統一,並且將它們之間的關係進行了量化,那麼這個公式是怎麼來的呢?其實,這個公式也來自於狹義相對論。
  • 原子彈和愛因斯坦有什麼關係?他如何知道原子核裡有著巨大能量?
    他的質能方程(E = mc^2)被印在無數T恤和海報上,早已家喻戶曉,你可以不知道方程怎麼來的,但你肯定見過它。 愛因斯坦於1905年在提交給《物理學年鑑》的一篇題為《一個物體的慣量是否取決於它所含的能量?》[1]的論文中提出了這個方程,讓物質的質量和能量相關聯。
  • 原子彈和愛因斯坦有什麼關係?他如何知道原子核裡有著巨大能量?
    他的質能方程(E = mc^2)被印在無數T恤和海報上,早已家喻戶曉,你可以不知道方程怎麼來的,但你肯定見過它。愛因斯坦於1905年在提交給《物理學年鑑》的一篇題為《一個物體的慣量是否取決於它所含的能量?》[1]的論文中提出了這個方程,讓物質的質量和能量相關聯。
  • 根據愛因斯坦的E=mc, 是不是所有物質其實都具有巨大的能量?
    愛因斯坦的E=mc^2告訴我們,質量為m千克的任何物質,內部都隱藏著mc^2焦耳的能量。這些巨大的能量和物質的結構有關。主要以物質中粒子和粒子之間的勢能(核能)形式存在。這些巨大能量的釋放並不那麼容易。像我們的太陽這樣的恆星內部,當前存在著大量的原子、原子核、質子和中子。這些粒子在巨大的壓力下相互碰撞,釋放出巨大的光能和熱能,源源不斷地輻射到宇宙空間。
  • 從宇宙本源到原子彈,看愛因斯坦的生死方程如何掌控人類命運
    核子的能量有多大質能方程貌似很簡單,沒有難以理解且數目驚人的變量,它就是告訴我們物質擁有的總能量等於它的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而光速恆定不變。它還告訴我們任何物質哪怕質量極其微小,它所蘊藏的能量也大的驚人,因為光速的平方數值大的離譜。
  • 質量轉化為能量?愛因斯坦真沒這麼說過,人類被誤導了100多年
    筆者-小文核武器是當今世界上威力最強的武器之一,普通人對這種殺傷力和破壞力驚人的武器敬而遠之,但在科學家的眼裡,這不過是一對原子集中在一起瞬間爆發出的巨大能量而已。對於核彈的誕生及其原理,不少人都會牽扯到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但事實上,愛因斯坦所研究的質能方程式和原子彈只有「半毛錢」關係罷了。質能方程式是1905年愛因斯坦連同《論動體的電動力學》論文中一併提出的,這篇論文也被認為和後來的狹義相對論有著重要的關聯,在100多年前,人們就已經意識到了電子的存在。
  • 小小的身體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奔維
    小小的身體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奔維錐柄銑刀又稱莫氏錐柄立銑刀,規格從6mm到100mm。 由刃部和莫氏錐柄組成。用途:錐柄立銑刀(粗齒)用於對平面、臺階、溝槽、及相互垂直平面進行粗加工。特點及精度:該銑刀齒數少,容屑空間較大,適合於粗加工。
  • 捕獲大海中的巨大能量
    捕獲大海中的巨大能量2017-12-04 18:56 來源: 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那麼天然水流蘊藏的能量大家知道嗎?水的能量,主要是指水的勢能和動能。廣義的水能資源是指河流水能、潮汐能、波浪能、海流和潮流能等;狹義的水能資源是指河流水能。 人類從什麼時候開始利用水能的? 人類利用水能,比風能還要早。西漢時期我國已經有用水舂米的水碓了,古希臘農民則利用水輪把麥子磨成麵粉。
  • 愛因斯坦對原子彈的貢獻,說實話,真沒想像中的大
    曾經有過這樣一次著名的訪談,記者問一位著名的科學家:「現在二戰已經結束,您認為如果再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人類會使用什麼先進的武器?」那位科學家想了想,說了這樣一段意味深長的話:「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用什麼武器,但我敢斷定第四次世界大戰,人類的武器將是石頭和木棍。」這句話暗示著,人類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使用核武器,相互摧毀。
  • 問:如何通過E=mc^2將能量轉換為1g質量?為何愛因斯坦無言以對?
    愛因斯坦要聽到這話,估計會從棺材中跳出來。很多人對愛因斯坦的E=mc^2存在誤解,愛因斯坦並沒有說過質量轉化為能量或者能量轉化為質量。愛因斯坦基於光速不變原理和相對性原理,兩條公理推導出了《狹義相對論》的全部,其中質增效應描繪質量也是相對的與速度相關。從質增公式中,可以得到v≠0和v<光速c,所以靜態質量不為0的物體無法達到光速。當物體運動速度越快,其動質量越大。
  • 愛因斯坦:E=mc^2,能量確實可以轉化為質量,科學家已觀測到
    在愛因斯坦的質能公式提出之前,當時的科學界普遍都認為質量就是質量,能量就是能量,它們是相互獨立涇渭分明的不能混為一談的兩種東西。但是愛因斯坦的質能公式卻打破了這一點,根據E=mc^2,我們知道能量和質量本質上是一樣的,它們是同一概念的不同屬性,有著明確的數量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