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虛擬會喪命

2020-10-18 大科技

在當今科技至上的時代,每一種新的科學發明都能讓我們興奮十足,因為這意味著我們的生活體驗又會更豐富了,生活方式也會更方便了。然而,過去的生活經驗卻向我們表明,每一項新科學技術的出現都會伴隨著潛在的風險,然後給我們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煩。比如,納米技術雖然幫我們生產出抗菌的鞋子或者更輕巧耐磨的飛機零件,卻也能增加某些癌症和肺病的患病率;多功能的智慧型手機與網際網路結合,在幫助我們社交和娛樂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手機輻射和個人信息的洩露。

新近興起的虛擬實境技術同樣不會例外。「虛擬實境」幾乎在一夜之間突然闖入我們的視野,它得到了谷歌、臉書、索尼等科技巨頭的青睞,吊足了我們的胃口。但我們似乎很少認真想過,這種神奇的沉浸式體驗究竟會對身心健康、道德倫理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先天笨拙的技術

在探討虛擬實境技術可能為人類帶來的各種衝擊之前,我們先看一看虛擬實境技術的原理:它是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它將圖像、聲音、力量、運動甚至氣味等多種信息融合起來形成動態的三維仿真環境,用戶沉浸到這種環境裡,可以感受到現實世界中無法得到的刺激。

所以,虛擬實境技術其實是一種工具,它好像是一把鑰匙,可以為我們打開一扇進入虛擬世界的大門。這種工具如果想要達到良好的效果,最重要的就是給用戶提供一種真正身臨其境的體驗,但難度顯然是很大的,至少從現在看來,有些「先天不足」是難以克服的。

在虛擬實境技術開發圈裡有一個著名的笑話,每當開發人員讓體驗者站起來走走的時候,這些體驗者通常都不敢輕易地走動,因為他們頭上戴著笨重的頭盔,看不到腳下的路。這種頭盔能夠去掉麼?至少現在還不行。動態的三維視覺體驗是虛擬實境技術中最重要的部分,目前的虛擬實境設備都要通過某種頭戴設備(比如頭盔、眼鏡)罩住你的眼睛,才能讓你看到那個虛擬的世界。如果你還想體驗聽覺、觸覺甚至嗅覺,那只能是在你身上佩戴更多的設備,然後將這些設備通過線纜或者無線網絡連接到計算機上。


對身體的傷害

這樣一套不自然的系統,不僅看上去顯得有些愚笨,還不可避免地為使用者帶來許多傷害。比如,過多的電磁設備帶來了過多的電磁輻射,設備對運動的諸多掣肘只能讓你感覺更加疲勞,各種佩戴設備長久的使用又會帶來衛生問題和頸椎病問題等等。

在虛擬實境技術諸多潛在的身體傷害中,它造成的眩暈感以及對視力的傷害是最顯而易見的。目前,即使最簡潔的虛擬實境設備,比如Oculus Rift虛擬頭盔或者谷歌虛擬實境眼鏡,仍然對虛擬實境技術帶來的眩暈感無能為力。

我們知道,人體的平衡系統是由大腦和小腦來控制協調的。當你的大腦從視覺系統接收到運動的景象時,就會默認這是因為你的身體運動造成的,然後會指揮你的手腳進行相應的運動,小腦則釋放特定的生物信號來在運動中保持平衡。如果你坐在汽車中或者輪船上,你接受到的視覺信號其實是一直運動的,但是你的身體一直沒動。大腦並沒有支配手腳運動,但小腦接收到視覺信號是動的,動了就要保持平衡,所以小腦就給大腦反饋出錯誤的平衡信息,這樣就使身體產生暈車或者暈船的感覺。

暈車或者暈船是很容易克服的,因為視覺信號平穩而真實,大腦和小腦稍作適應就可以相互協調好。但虛擬實境技術帶來的視覺體驗就不同了,各種意想不到的刺激場面接踵而來,以致於每當有人嘗試佩戴虛擬實境頭盔或者虛擬實境眼鏡時,總免不了要摔得人仰馬翻。

另外,無論虛擬實境頭盔,還是虛擬實境眼鏡,你所看到的內容或者是從計算機上直接移植過來的,或者是通過計算機控制的光場合成的。如果屏幕的解析度不夠高或者計算機控制光場的算法不太合理,這會讓圖像看起來很難受。作為沉浸式的體驗,虛擬實境的環境也要根據你的一舉一動做出反應,這需要計算機進行計算,會產生延遲。比如,當你快速轉動的時候,開始的畫面和最後定格的畫面是清晰的,但中間的畫面會有延遲,如果來不及計算的話就會產生動態的模糊。如果你已經轉身了,幾十毫秒後圖像才跟上,你肯定會眩暈。另外,生硬的光線色調、彆扭的視覺場景,都會加劇眼睛的不適感。一些科學家就發出過警告,這些虛擬實境設備會對視覺系統造成壓力,並可能會對孩子的視力造成永久性的損傷。


越逼真越危險

當然,隨著虛擬實境技術的進步,也許體驗會變得越來越真實,人體的種種不適感也因此漸漸消失。但問題是,當大腦足夠深入地進入虛擬世界中,你還能否區分自己到底是在虛擬之中還是在現實之中?一些科幻作品已經告訴我們,當虛擬實境發揮到了極致,人們的精神似乎可以獨立於肉體之外,那麼此時你已經無法區分虛擬和現實了,這會帶來危險。

關於沉浸式虛擬實境的優秀科幻作品有很多,最有名的就是電影《黑客帝國》和《盜夢空間》。在前者的故事中,世界中每個人都認為他們在過著正常的生活,但實際上他們都被連到了一個巨大的計算機上,而這個計算機能非常精確地模擬現實生活,在《黑客帝國》中,你可以逃離虛擬世界並回到現實世界中,但如果虛擬世界的你死去了,那麼你在現實世界中也會死去(《黑客帝國》並沒有完全解釋這一點,只是說「身體不能離開思想而活」)。在《盜夢空間》的故事中,道姆·柯布的妻子梅爾由於在二人所共同創造的夢境中生活太久而難以回歸現實。她首先失去了回到現實的興趣,因為在夢境中她已經體驗到了「執子之手,地老天荒」的完美愛情。繼而,在道姆·柯布想方設法讓他們夫妻二人回到現實世界後,梅爾又因無法辨別自己所處的空間而釀成自殺悲劇,這使得柯布成為殺人嫌犯,亡命天涯。

也許,電影對於這些沉迷於「虛擬實境」者的寫照過於誇張了,但很顯然,人類的大腦對於生理和心理都具有強大的控制力,如果現實生活的體驗能觸發大腦產生諸如興奮、恐懼、安慰、抑鬱、強迫症、身體障礙等反應,那麼沒理由說高質量的虛擬實境體驗不會引發類似的生理或心理上的反應。在虛擬實境中,逼真血腥的戰爭殺戮場面或者寂靜嶺中的惡魔難免不會讓人心臟病發作;當你完全沉浸在虛擬實境中的瘋狂飆車或者恐怖追殺時,同樣可能因此撞到牆壁或者跳出窗外。

其實,虛擬世界深刻影響人們心理和生理的先例在生活中早已比比皆是,比如,科學家的一次實驗顯示,觀看暴力電腦遊戲的測試者,其攻擊情緒被明顯激發,而參與到暴力電腦遊戲中的測試者的攻擊情緒則更加顯著。普通的電腦遊戲尚且如此,那麼深度真實的虛擬實境技術所能產生的影響不由得讓人不寒而慄。也許,有人因虛擬實境技術的過於逼真而喪命只是個時間問題。

相關焦點

  • 被算法量產的「沉迷」
    但大潮流是,對於「愉悅」的科技產品的沉迷,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規模侵佔著我們寶貴的注意力資源。「技術多巴胺」的刺激,讓我們從沉迷發展到依賴,直到上癮。 圖片來源:Addiction Blog 我們對科技產品真的「上癮」嗎?
  • 鬥魚直播間賭場一年吞金1.77億 青少年沉迷其中損失慘重且不能自拔
    鬥魚直播間賭場一年吞金1.77億 青少年沉迷其中損失慘重且不能自拔時間:2021-01-16 20:3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鬥魚直播間賭場一年吞金1.77億 青少年沉迷其中損失慘重且不能自拔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15日電 鬥魚直播間彡彡九戶外涉嫌萬人聚賭,一年流水1.1億元,其主播已被警方採取強制措施
  • 純乾貨:你該了解的與虛擬實境相關的神經學 | 愛範兒
    神經科學研究的是大腦的奧秘,是一門奇妙的學科,同時也在困擾著虛擬實境的發展。每一個神經官能症狀、視覺錯覺、心理實驗都能揭示人類深層次的存在。了解點神經學知識可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理解暈動症、模擬眩暈症等虛擬實境中的槽點問題。1. 現實感知完全是由大腦產生的
  • 被蜱蟲咬傷喪命 一家三人被蜱蟲咬傷兩人喪命
    被蜱蟲咬傷喪命,一家三人被蜱蟲咬傷兩人喪命。近日,家住江蘇盱眙鐵山寺附近的宋先生(化姓)一家可謂是禍不單行被蜱蟲咬傷喪命。被蜱蟲咬傷喪命 一家三人被蜱蟲咬傷兩人喪命蜱蟲為什麼蜱蟲叮咬後會生病呢?小小蜱蟲究竟是什麼?咬一口怎麼還會致命?原來,蜱蟲體內有一種可怕的病毒,叫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病毒(也稱新型布尼亞病毒),這種病毒可以通過蜱蟲叮咬而傳播給人,引起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
  • 吃錯了會喪命!挖野菜大軍需注意,這些野菜碰不得!
    野菜能吃的很多,但是如果採集不對的話嚴重的也會中毒喪命,還有一點就是千萬不要破壞了花草樹木,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讓花朵遭殃!(很多老人去挖野菜,把公園的花朵踩死,)不能吃的野菜,千萬不要踩,吃錯了會喪命!挖野菜大軍需注意,這些野菜碰不得!
  • 虛擬技術增強版 XR擴展現實技術如何改變世界
    虛擬實境技術囊括計算機、電子信息、仿真技術於一體,其基本實現方式是計算機模擬虛擬環境從而給人以環境沉浸感。隨著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對VR技術的需求日益旺盛。  XR是結合了AR/VR/MR 多種形式,除了遊戲未來更加逼真,更加清晰,讓人類更容易沉迷外,我講講實際應用。
  • 盤點沉迷遊戲的花樣死法 玩遊戲會得病?
    [摘要]在很多專家眼中,沉迷遊戲是種病,得治!雖然很多玩家不是很認可這種說話,但是確實有的人因為玩遊戲得了疾病。玩家為遊戲肌肉受傷、禿頭,甚至用頭撞車;專家:這是病,得治!在很多專家眼中,沉迷遊戲是種病,得治!
  • 虛擬貨幣市場坍塌,韓國含著「土勺子」出生的年輕人仍緊拽不放
    虛擬貨幣:熱到成了文化現象韓國是以比特幣為首的各種虛擬貨幣主要交易中心,是繼美國、日本之後的第三大虛擬貨幣市場。根據虛擬貨幣研究公司Messar的數據,韓國今年1月就有價值68億美元的虛擬貨幣交易。連咖啡店都有自己的虛擬貨幣,全國性電視臺還出了個名為「Block Battle」的區塊鏈真人秀,來自世界各地的加密貨幣開發團隊參賽對戰。最近的一個晚上,首爾一群六七十歲的大爺大媽還聚集在一起,參加一種新虛擬貨幣的啟動儀式。但領頭的終究還是Kim Ki-won這樣的年輕人。
  • 虛擬遊戲還遠嗎?12款極強腦波掃描儀
    然而在小說的世界裡面,虛擬遊戲虛擬頭盔卻是小說迷最熟悉的,其實虛擬頭盔的原理就是用大腦掃描儀讀取大腦數據從而分析判斷並執行命令,現在已經有人研究出來了一款類虛擬頭盔,虛擬遊戲世界的小說夢還遠嗎?  好吧!今天我們還是來看一下我搜到的一些類似大腦掃描儀的東西。
  • 拔智齒會喪命?這些事情你做過嗎?
    拔智齒會喪命?這些事情你做過嗎?
  • 人在虛擬實境中為什麼會「生病」
    但儘管虛擬實境技術在不斷取得進步,一種被稱為cybersickness(網絡病)的疾病正在阻礙虛擬實境的廣泛應用。雖然人們對於在虛擬實境中為什麼會生病還沒有達成共識,但人們普遍認為,顯示延遲(即虛擬場景與實際動作保持一致的延遲)是一個關鍵的因素。
  • 紀錄片的未來:數字現實、虛擬實境、人工智慧
    (阿德拉是一種用於治療注意力缺乏多動障礙症的藥物,但是有很多人將其作為興奮劑服用以提高成績)視頻反映了很多人沉迷於速度、效率和個人主義的現象。數字現實的崛起帶來的意想不到的後果是,製片人從前沒有預料到需要大量數據量化的知識,但隨著數據可視化的興起,擁有這些多樣化的技能組合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 沉迷手工製作、沉迷文字世界,和沉迷電子遊戲有什麼不同?
    所以,我們會認為三者都可以減壓,於是有人會認為對於減壓來說,它們並沒有什麼不同。那,既然三者都可以減壓,為什麼很少人反對沉迷手工和文字,而反對沉迷電子遊戲人卻很多呢?其實,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分析的話,我們會發現其深層原因。
  • 為啥沉迷遊戲的人會「越來越醜」?科學家模擬20年後他們的樣貌
    適當玩遊戲當然可以解壓,但是過度玩遊戲會導致很嚴重的後果,甚至能夠導致跟現實社會脫節,所以還是防止沉迷於打遊戲。那麼如果有人一直沉迷於打遊戲對此就有科學家做過實驗,他們模擬出了沉迷遊戲20年的人未來的模樣,這些科學家都來自加拿大,科學家們表示,沉迷打遊戲會給人體帶來很沉重的負擔,同時還會對健康造成很大的一個威脅。一個過度打遊戲的人首先他會睡不好覺,視力也會變得很差,同時也會造成性格急躁,體能下降,這些都是打遊戲過量所導致的一個後果。
  • 青少年網絡沉迷的幹預與應對要多方協同、社會共治
    過度的網絡使用被認為會產生依賴、沉迷,乃至成癮,在現有研究中與網絡沉迷相關的提法還包括網癮、病理性網絡使用、網絡成癮綜合症、網際網路上癮、高度網絡依賴、虛擬世界成癮、在線成癮等等。網絡沉迷表現為過度或無節制的投入網絡使用,對網絡使用有強烈的渴求,以及由於某些網絡使用行為帶來的損傷和痛苦。  網絡沉迷的概念最初誕生於美國。
  • 大學生生吞活蛞蝓 生吃野菜險喪命
    大學生生吞活蛞蝓 生吃野菜險喪命時間:2018-03-10 20:1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學生生吞活蛞蝓 生吃野菜險喪命 作為三忍之一的綱手大人的召喚獸可謂是火影裡戰鬥力最弱的召喚獸了。但是在現實生活裡,它可能跟我們想的不一樣。
  • 這三種水果千萬別再給狗狗吃了,否則它們會因此「喪命」的
    這三種水果千萬別再給狗狗吃了,否則它們會因此喪命的現在在家裡飼養寵物是一件很常見的事,很多人都會選擇貓、狗、倉鼠、金魚、烏龜等等寵物,但最受歡迎的還是養狗狗了。許多人只局限於狗不能吃巧克力,但還有一些水果,狗狗也是不能吃的,大家一定要記住,否則你心愛的狗狗會因此喪命的。第一種就是櫻桃,含有豐富的鐵元素和維生素A,經常食用櫻桃可以美容養顏,能益脾胃,滋養肝腎,澀精止瀉,對於治療貧血也有很好的效果。但它一點都不適合狗狗吃。
  • 為何沉迷打遊戲的人會越來越醜?科學家模擬了20年後他們的樣貌!
    然而遊戲其實是一把雙刃劍,雖然玩家可以在遊戲中體驗到現實中沒有的樂趣,但是如果沉迷打遊戲的話,不僅可能造成玩家與現實社會的脫節,同時還會造成很多其他不好的影響。那麼如果有人日復一日打遊戲,到了20年後,他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 沉迷網路遊戲會讓孩子頹廢,荒廢學業,父母該怎麼做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關於孩子過分的沉迷於網絡怎麼辦?對於每一個家庭來說,孩子是這個家庭最寶貴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孩子能夠健健康康的長成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人是每一個爸爸媽媽最希望看到的,但是現在有不少的孩子整天沉迷在網路遊戲當中,甚至有一些孩子因為自身的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強,被騙子套入了網貸當中。
  • 作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牛頓晚年為何會沉迷鍊金術,原因很簡單
    作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牛頓晚年為何會沉迷鍊金術,原因很簡單大家都知道牛頓的故事,牛頓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做出的最重要的貢獻就是發現萬有引力和牛頓運動定律。作為一個物理學家,他幾乎是科學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