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山谷,遠處傳來機械般的「噠噠噠……」聲,迴響在林間。山民(湖北京山三陽)告訴我這是「嘎郎子」,一種鳥。憑著直覺,我相信它是一種啄木鳥。在後來的兩天中,我看到了它,原來是我一直很想見到的大斑啄木鳥。
在我國,啄木鳥是孩子們最早知道的森林益鳥之一,也是孩子們鳥類想像中最頻繁出現的。事實上在國外,啄木鳥也是孩子們進行鳥類藝術表現的主要對象。
片描述
啄木鳥屬鴷形目,這一目的鳥類絕大多數為中型攀禽。它們嘴強如鑿,趾壯如鉤,特別適合在樹幹上穿鑿、攀援。這類鳥腳為對趾型,2、3趾向前,1、4趾在後,為典型的攀禽腳型。鴷形目鳥類種類多、分布廣,除澳洲和南極地區外,全世界約有400個種,鳥類學家將它們分為兩個亞目共六個科,即鶲鴷亞目和鴷亞目。
啄木鳥科中除了在本文開始說的斑啄木鳥非常常見之外,還有黑枕綠啄木鳥也非常常見。這種鳥從最東面的日本一直分布到最西面的挪威,在挪威它還是當地的終年留鳥,而在其它地區則會因逐食而飄忽不定。每當深秋和冬季來臨,這是它們生活中最困難的時期,它們更像是鳴禽,常混在其它鳴禽中於地面活動,我曾親眼見到這種啄木鳥在農民的菜園裡吃白菜心的場面,我想這種雜食性是它們有非常廣的分布和在數量上比較多的原因之一吧。當春夏之時,它們成了真正的「森林衛士」,能吃樹裡樹外的多種害蟲,也能吃林地地面上的其它害蟲。在樹木採伐方面,人們往往會根據有這種鳥光顧過的痕跡來進行衛生採伐,因此它們還有個綽號,叫「森林醫生」。
鶲鴷亞目中最著名的大概是鵎鵼科中的巨嘴鳥了,這主要是因為它們有一張巨大的且色彩鮮豔的大嘴,同時它們中一些種類還是南美的居民們飼養的家禽。這一亞目中的響蜜鴷科中有一種鳥是生態學家們用來講解生物共生共棲的經典材料,一般的情況下,這種響蜜鴷會去主動尋找野生蜜蜂的巢,由於它無法直接從蜂巢中獲得食物,於是便回頭去找到它的固定夥伴──食蜜獾,後者只要見到響蜜烈出現和提示,便會興高採烈地在前者的引導下直奔目的地,然後野蠻地搗毀那個蜂巢,此時一幅悲喜交加的畫面出現了,獾在食蜜,鳥兒也在它的旁邊飽餐一頓,可憐的蜜蜂們只得遠走它鄉。這一亞目中我國只有須鴷科中的8種,其它四科我國均無分布。鴷亞目只有啄木鳥一科,我國共有29個種。
說到啄木鳥人們多會將它們和森林及森林中的害蟲聯繫起來,從而對這些可愛的生靈充滿了敬意。其實在啄木鳥科中還有一些一生中主要是在地面上活動的,如該科中的蟻鴷屬中的鳥,這一屬僅有兩種,通稱「蟻鴷」,我國有其中的一種,而且非常常見,分布幾乎遍布全國各地。在我國的野外地區,如果你看到一種鳥有如此的特徵,很可能就是中國蟻鴷,它們大小如白頭鵯,上體呈銀灰色,遍雜黑褐色細斑和條狀粗紋,看上去像是蛇蛻下的皮,或者像一塊老樹皮;下體呈白色,前部有橫斑,有趣的是它們的兩趾上也有類似的橫斑。
每當春天來臨,它們開始向北方遷徙,遷徙途中時常會走走停停,一旦條件適合,它們就會在當地居住下來。蟻鴷是一種孤獨的鳥,這方面和杜鵑類似,通常是單個活動,偶而也會有兩到三隻在一起,不過很快就會分手。蟻鴷這個名稱和它們的食性相關聯,它們在地面上或樹洞裡尋找各種螞蟻,用長長的前端有鉤的且布滿黏液的舌頭來捕食,它們的舌頭能伸進蟻穴中,然後像裹麻糖那樣將螞蟻粘住。鑑於它們的生活習性,人們有時也稱它們為「地啄木」。
啄木鳥科中還有被稱為「三趾啄木鳥」的一類啄木鳥,全世界僅兩種,分布於全北區,自成一屬。我國有一個種,即三趾啄木鳥。見於東北、西北和西部,多單個或成對地活動在落葉松或雲杉等森林中,習性與一般啄木鳥相同。從這個名稱來看,可以得知這類鳥的腳只有三趾,其實它們是有第四趾的,只是已經退化,不過這好像絲毫沒影響到它們在樹木上攀援。三趾啄木鳥是一類機警、敏捷的中型鳥,它們的鼻孔均被黑間白的羽毛覆蓋。
我國須鴷科8個種全屬於該科下的擬啄木鳥屬,這類鳥羽色非常華美,多為綠色,嘴基周圍生有嘴須且較明顯,幾乎全部分布在華南地區,偶爾也能在長江流域的山區地帶見到。其中最常見的是藍喉擬啄木鳥,這種鳥生性較膽小,一有風吹草動便藏匿於綠葉深處,一動也不動,因此在野外不太容易找到它們。另外還有白頭擬啄木鳥、紅黃擬啄木鳥和大擬啄木鳥等,大擬啄木鳥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較低的地區,但最低不會低於海拔600m。我國的須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體型優美、鳴聲響亮悅耳、羽色很漂亮,其中的大擬啄木鳥還非常容易馴養,因此近年來人們逐漸將它們開發為經濟鳥類,主要用於觀賞,在無法有效地控制盜捕的情況下,較低的市場價格使那些生性殘忍的盜捕者無利可圖,因此在客觀上起到了保護野生擬啄木鳥的作用,同時還可出口創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