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老師就告訴我們,動物和昆蟲也分「好壞」,對人類有益的昆蟲被稱為「益蟲」,對人類有害的被稱為「害蟲」。但是在真實的大自然中,不論是動物還是昆蟲,其實都沒有所謂的「好壞」之分,所有生命都是為了生存在努力,單純的從人類的角度去思考,很容易形成刻板印象。
比如啄木鳥就被我們稱為「森林醫生」,但是在動物學家看來,啄木鳥並沒有那麼善良,它們更應該被稱為森林中的「惡霸」。
啄木鳥為了捕捉昆蟲進化出了十分特殊的能力,啄木鳥的喙像是一個長長的鑿子,同時舌頭很長並且可以伸縮,舌頭的最前端還要一個類似鉤子的結構,可以從樹幹中把蟲子給「釣」出來。
同時,啄木鳥和其他鳥類最大的區別是可以像是攀巖一樣,依靠爪子和尾巴形成一個比較穩定的三角形穩穩地站在樹幹上,而普通的鳥類一般都是站在樹枝上休息。在全世界範圍內,啄木鳥的分布十分廣泛,除了大洋洲和南極洲之外的大陸都可以見到它們的身影。
想要用喙在大樹上鑽一個洞,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啄木鳥每天大約會啄木600次左右,同時啄木的速度很快,為此啄木鳥進化出了特殊的頭骨來防止腦震蕩,現代的「安全帽」就在一定程度上借鑑了啄木鳥的頭骨結構。
為了抓到藏在樹幹中的蟲子,啄木鳥進化出了更強大的器官,一隻啄木鳥可以捕食1500隻害蟲,一對啄木鳥夫妻可以保護13公頃的森林。但是,啄木鳥真的和我們想像的一樣,是森林中的「衛士」嗎?
首先,啄木鳥捕食害蟲並不是為了幫助樹木「治病」,而是為了捕食,雖然無形之中消滅了很多的害蟲,但是對於啄木鳥來說,樹木的生死和它沒有任何關係,它只是想找到藏在樹木深處的蟲子,這些蟲子都是優質的蛋白質。
所以啄木鳥並不會考慮是否會傷害到植物,一些啄木鳥甚至會故意在樹木上啄出小洞,讓樹木的汁液流出來吸引昆蟲前來覓食,而啄木鳥就在一邊守株待兔。更加關鍵的是,啄木鳥並不會和普通的鳥類一樣撿樹枝自己搭建居所,而是選擇一棵大樹,在樹幹上掏出一個樹洞來居住。
啄木鳥的品種有很多,也有一些啄木鳥並不依靠捕捉害蟲生活,比如「橡樹啄木鳥」喜歡食用橡子,為了儲存這些橡子,它會在樹木上啄出大量的洞,並且把橡子插入小洞中,這些橡木啄木鳥可不會考慮樹木的死活,往往被選擇中作為橡子倉庫的樹木上會密密麻麻的啄出上百個小洞,導致樹木枯死,有些時候這些啄木鳥還會在當地居民的木製房屋上儲存橡子,帶來不少的麻煩。
還有以吸食樹木汁液為生的「吸汁啄木鳥」,這種啄木鳥會捕捉昆蟲,也會啄開樹木的枝幹吸取樹木中的汁液,前文提到的利用樹木汁液守株待兔的啄木鳥就是這個品種的,對於這種啄木鳥來說,昆蟲和植物都是它的美餐。
最過分的還是「吉拉啄木鳥」,這種生活在乾旱區域的啄木鳥絕對可以被稱為是「森林惡霸」,因為這種啄木鳥會趁著其他鳥類外出覓食的時候攻擊巢穴中的幼鳥,用強而有力的喙啄破幼鳥的頭蓋骨吸食腦髓,可以想像一下,能在堅硬木頭上啄出洞來的喙,同樣也可以造成巨大的傷害,成為對抗敵人和捕食的武器。
啄木鳥並不是森林醫生,而是森林中的「惡霸」,它用來捕捉害蟲的工具也是對抗其他生物的有力武器,並且對比其他鳥類來說,啄木鳥的體型一般都要更大一些,不容易被流浪貓捕食,因此在現代城市中啄木鳥的數量都很可觀。
自然界中的動物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美好,特別是幼兒讀物和動畫作品中,經常給動物塑造一個固定的形象,比如說「羊」是善良美好的,而「狼」是邪惡的,善良的食草動物不論做什麼都是對的,而食肉動物就算不折不扣的惡棍,其實這樣的觀點是不正確的,在大自然中很少有絕對的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大部分食草動物會食用昆蟲和腐肉補充蛋白質,對動物的刻板印象往往是不正確的。
啄木鳥的「形象崩塌」其實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畢竟啄木鳥不是為了幫植物治病,而是為了填飽自己的肚子。畢竟現在的鳥類都是恐龍的後代,它們的祖先在地球上稱霸了很多年,如果啄木鳥知道人類把它們叫做「森林醫生」,說不定會笑出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