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鳥整天高頻率的啄木,它的腦袋受得了嗎?

2021-01-08 科學獵奇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啄木鳥因為會啄樹木中的害蟲,被稱為森林醫生,但是你知道嗎?啄木鳥在啄木的時候,每秒平均就要啄15下,而且由於其目的是將樹木啄開,所以它需要大幅度的頭部前後擺動的力量配合自己的喙才能完成啄木的動作,因此,在啄木的同時,啄木鳥的頭部也是要受到很大的衝擊力的。

按照這個理論,如果換成人的話,早已經撞暈或者得腦震蕩了。那麼,為什麼小小的啄木鳥反而沒事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在開始之前,我們先來闢個謠哈

關於啄木鳥的啄木頻率和速度,在網上有一個呼聲最高的說法,那就是:

啄木鳥啄木的頻率,達到每秒15-16次,速度能達到每小時2092公裡,這個速度,比時速55公裡的汽車快37倍。

相信這個說法是大家最常見的一個說法,而且許多小夥伴對這個看似詳細的數字深信不疑。其實,在以上這個說法中,除了啄木鳥的最快頻率為15-16次/秒是正確的外,其他都是被嚴重誇大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速度高達2092公裡每小時,比55公裡的汽車快38倍,並不是37倍(開個玩笑哈)。我們重點的說一下要產生2092公裡每小時的速度需要什麼?按照啄木鳥的體型,我們姑且算啄木鳥一次啄木頭需要運動5公分左右,那麼,啄米鳥的頭就需要承受約三十四萬個重力加速度的力,而需要驅動如此大的加速度至少需要20噸以上的力來推動。

按照這個理論來算,啄木鳥前後擺頭的力如果高達20多噸的話,不用說把樹啄一個洞,僅需要一下甚至能把樹鑿穿,還用得了一直啄木了?

其實,關於啄木鳥在啄木時產生的速度,按照科學的計算方式,就是啄木鳥的每次啄木的速度最快可達20公裡每小時,而這個數值是啄木鳥能達到的極限了。而在這種頻率的下,啄木鳥一天最多也就能啄600下。

啄木鳥為啥不得腦震蕩?

即使按照20公裡每小時的速度撞擊頭部,也足以使人腦震蕩了,但是,為什麼啄木鳥一天還能啄個幾百下呢?原因很簡單,啄木鳥為了啄木已經進化出了可以防止自己受傷的能力。

首先,啄木鳥的頭部有四層「緩震科技」,第一層就是它整個頭骨的骨質疏鬆裡面充滿了空氣,這能起到一定的緩震作用,第二層是啄木鳥頭骨中有一層棉狀的外腦膜的;第三層是在啄木鳥外腦膜和腦髓中間有一個空隙,而空隙中充滿了液體。第四層嚴格來說並不是緩震的,而是輔助緩震的,在高速運動下撞擊,如果是旋轉的話,對大腦的損傷是最大的,為了保證自己的頭不會在巨大的撞擊力下發生旋轉,啄木鳥的頭骨兩側長有發達的肌肉,這些肌肉的作用就是使啄木鳥的喙尖和頭部始終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正是有了這「四層緩震科技」才讓啄木鳥在如此高頻率的啄木下依然安然無恙。除此之外,在啄木鳥啄木時,大量的木屑會高速的飛出,如果這些木屑擊中啄木鳥的眼球,那麼即使有「緩震科技」,啄木鳥也會被擊瞎。為了防止眼球受傷,啄木鳥會在自己的喙馬上要碰到樹幹時的1毫秒內做出一個保護措施,那就是將眼睛內的瞬膜放下來牢牢的保護住眼球。

所有的啄木鳥都是「森林醫生」嗎?

啄木鳥因為其吃害蟲的習性被稱為「森林醫生」,同時也是一種益鳥。但是,凡事沒有絕對的,有一種啄木鳥,它非但很少吃蟲子,反而還會傷害樹木,它就是橡樹啄木鳥。

橡樹啄木鳥是一種美洲獨有的啄木鳥,它雖然也會像其他的啄木鳥那樣啄樹木中的蟲子,但是蟲子並不是它的主食,它的主要食物是橡果,這也是它名字的由來。而且橡樹啄木鳥有儲藏食物的習性,而儲藏的地點大都是樹幹裡,所以,它會利用自己的喙將樹木鑿出一個大洞或者將樹木鑿的千瘡百孔的,將橡果放在裡面,而在這種巨大的損傷下,樹木只有死路一條。

因此,嚴格意義上說,橡樹啄木鳥並不是「森林醫生」,相反的,它是樹木「殺手」。

總結

啄木鳥每天高速的啄木之所以不會對頭部造成損傷就是因為它的「四層防護」,那些適應不了這樣生活的啄木鳥都已經在進化的過程中被淘汰掉了,而這正是「適者生存」的體現。

當然,不要以為每一種啄木鳥都是益鳥,像上面說的橡樹啄木鳥就是一種「害鳥」。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啄木鳥要啄木?不只是為了獲取食物
    我們都有一個常識:啄木鳥啄木。啄木鳥和其他鳥類一樣,都有獨特的特徵。他們的啄食行為絕對是其中之一。我們聽到最常見的解釋是它們通過啄木獲取食物,其實不止如此。它們的啄食行為是基於更多的邏輯原因。實際上,這種行為對於他們的生活方式至關重要。
  • 比密集恐懼更可怕的是啄木鳥!
    這種構造提升了抓地力,它故而能夠像只甲蟲一樣攀附在樹幹上。這都算常規操作。而從舌頭開始,啄木鳥的畫風就開始變得詭異。你以為的舌頭。這種奇葩舌頭構造應該是為了減震,不然如此高頻率的撞擊木頭,啄木鳥非得腦震蕩不可。預防腦震蕩的最好方式,其實是不長腦子。啄木鳥的腦子也不負眾望,骨頭厚,內容少,整體容量小。醫生是個需要高級智力的工作,啄木鳥顯然無法勝任。於是為了不辜負「森林醫生」的美名,啄木鳥給樹開出的藥方,有的不少是直接截肢。
  • 比密集恐懼更可怕的是啄木鳥
    除此之外,啄木鳥的尾巴和別的鳥也不一樣,末端平而堅硬。這種構造提升了抓地力,它故而能夠像只甲蟲一樣攀附在樹幹上。這都算常規操作。而從舌頭開始,啄木鳥的畫風就開始變得詭異。你以為的舌頭。這種奇葩舌頭構造應該是為了減震,不然如此高頻率的撞擊木頭,啄木鳥非得腦震蕩不可。預防腦震蕩的最好方式,其實是不長腦子。啄木鳥的腦子也不負眾望,骨頭厚,內容少,整體容量小。醫生是個需要高級智力的工作,啄木鳥顯然無法勝任。於是為了不辜負「森林醫生」的美名,啄木鳥給樹開出的藥方,有的不少是直接截肢。
  • 啄木鳥是如何吃掉樹木中的蟲子
    啄木鳥也被人們稱為「樹木醫生」,它們以樹皮中啄食昆蟲和大枯木中鑿洞而著稱。啄木鳥的食量都很大,每天都可以吞下1500條甲蟲的幼蟲。正因為啄木鳥的食量很大,所以一對啄木鳥就能保衛一大片森林免遭蟲害。啄木鳥的分布非常廣泛,除了澳大利亞、紐幾內亞和南極洲之外,啄木鳥幾乎遍布世界各地。啄木鳥的叫聲比較特別,它們的叫聲非常的單調,就像是有人在敲鼓的聲音「咚咚咚咚」,好像同一個節奏的鼓點聲。
  • 把健康大樹開膛破肚,森林醫生啄木鳥「人設」崩塌
    它們真的像我們了解的這樣「壞」嗎?啄木鳥是益鳥嗎?而有些鳥類沒有啄木的天賦,它們只能使用別的鳥類的巢穴育雛。但是圍繞著啄木鳥的爭議並不僅僅是它們是益鳥還是害鳥,還有它們每天高強度啄木,為什麼沒有腦震蕩呢?
  • 啄木鳥是益鳥?這麼多年終於真相了,原來我們一直都被騙了
    在大家的認知中啄木鳥一直是益鳥,它能夠吃掉大樹上的蟲子,使得大樹茁壯成長,因此也常被人們稱為「森林醫生」。那如果告訴你啄木鳥根本不是什麼好鳥,你會相信嗎?下面來看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明明一直被稱讚的益鳥,突然間所有形象瓦解!
  • 啄木鳥為什麼不頭疼
    啄木鳥好比一個錘子不停地快速敲打堅硬的樹木,不僅通過啄木覓食,而且靠它在樹幹中挖洞建巢,還要靠它相互通訊和示威。啄木是啄木鳥最主要的活動之一,它啄木的次數一天可達1.2萬次,頻率達到每秒20次,每次撞擊的減速力達到重力的1200倍,這相當於以每小時25公裡的速度撞牆。
  • 啄木鳥真的是「森林醫生」嗎?還是森林中的「惡霸」
    想要用喙在大樹上鑽一個洞,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啄木鳥每天大約會啄木600次左右,同時啄木的速度很快,為此啄木鳥進化出了特殊的頭骨來防止腦震蕩,現代的「安全帽」就在一定程度上借鑑了啄木鳥的頭骨結構。
  • 啄木鳥啄木除了捉蟲,原來還有這麼多其他原因!
    啄木鳥啄木,一般認為有五個原因, 捉蟲只是其中之一。 啄木鳥啄木,就是因為它們能啄木。 Contrary to most birds, woodpeckers have a strong neck and beak, 和大多數鳥類不同,啄木鳥的頸部和喙部很結實。
  • 啄木鳥天天啄樹,為什麼不得腦震蕩?
    啄木鳥的頭是直線運動(最大速率6~7.5 m/s),並在碰到木頭後0.5~1.0 ms內停止。也就是說,加速度達到600~1500 g。啄木鳥可10-20次連啄,每個來回用時50ms。啄木鳥平均每天啄木次數可達12000次,卻不會導致腦震蕩。
  • 抓蟲子把樹啄得千瘡百孔,啄木鳥是「庸醫」嗎?
    當啄木鳥開始「鑽探」樹木尋找它們賴以為生的昆蟲時,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們對樹木的表面造成了嚴重的破壞。觀察這種行為,我們有理由問:「啄木鳥對樹木有害嗎?」在這篇文章中,小埋將使用生物學家和樹木學家發現的數據來回答這個問題,讓大家了解啄木鳥到底是不是個「庸醫」。
  • 啄木鳥真的是森林衛士嗎?吃害蟲的同時,幼鳥大腦也是它的食物
    啄木鳥一直被認為是「森林的安全衛士」,因為它總喜歡把臉往樹上撞,它這麼做是為了用嘴啄開樹皮,並用帶刺的舌頭來捕捉隱藏在樹皮深處的昆蟲。它也是自然界最奇怪的鳥類之一,大多數鳥類腳趾,三個朝前一個朝後,但啄木鳥的腳趾呈X形,兩個朝前兩個朝後,這樣的差異是為了能牢牢抓住樹幹。
  • 現實版吸血鬼啄木鳥,將幼鳥腦袋活活啄開,吸食裡面的腦髓!
    文/仗劍走天涯現實版吸血鬼啄木鳥,將幼鳥腦袋活活啄開,吸食裡面的腦髓!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種動物的存在都是有著雙面的影響,既有有利的那一面也有不利的那一面。就拿啄木鳥來說,很多人都認為啄木鳥就是森林的醫生,幫助樹木吸取害蟲,使得樹木可以更加茁壯健康的成長,但事實真的如此嗎?現實版方式,啄木鳥將幼鳥腦袋活活啄開,吸食裡面的腦髓,簡直可怕至極,這樣的吸血鬼版啄木鳥還配稱為森林的醫生嗎?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大金背啄木鳥:天生秀恩愛狂魔
    Chrysocolaptes  lucidus脊椎動物,鳥綱,鴷形目,啄木鳥科,大金背啄木鳥屬。棲於海拔1400米左右的幹、溼性雨林或常綠闊葉林中,國內僅雲南分布。照片攝於盈江。鄭山河說,因此一個月左右,雛鳥離巢時,體型幾乎與父母相差無幾,「但是可以看到飛行還是很慢,經常掉隊,這個時候它的父母就會飛慢一點,等它歸隊。」如果列出大家最熟悉的十種鳥,那麼啄木鳥一定榜上有名。古代人們稱啄木鳥為鴷,《爾雅·釋鳥》中對「鴷」字作了解釋:「鴷,斫[zhuó]木」,又有「彼鴷鳥兮善啄木」。
  • 在B站打開啄木鳥偵探社,直接被「考哥」刷屏,考哥威武
    四月新番中,《啄木鳥偵探社》是一部推理番。雖然說是推理番,但是猜想的部分更多一些,懸念設計得很重,破案卻顯得有些滑稽。《啄木鳥偵探社》是那種不仔細看就會睡著的新番,畢竟整體給人的節奏感比較慢,和普通的懸疑番、推理番動畫比起來,這部《啄木鳥偵探社》是很罕見的慢節奏。
  • 從「森林衛士」到「拆遷隊長」,啄木鳥是怎樣被打成反派的?
    ,啄木鳥伍迪那魔性的笑聲令人至今難忘,不論是在動畫還是在書本中,啄木鳥一直以來都是以「森林衛士」的形象出現,在我們心中一直保持正面的形象。但人們喜歡可能只是動畫中的那個伍迪,當你認識真正的啄木鳥後,你還能喜歡它們嗎?
  • B站新番《啄木鳥偵探社》開播,男主性格大條,需靠好友救濟過活
    之前有很多小夥伴抱怨說沒什麼好看的動漫,那麼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安利一部四月新番,這部動畫名叫《啄木鳥偵探社》,聽名字就知道是一部與《名偵探柯南》相似的懸疑破案番啦!目前動畫已經開播至第一話,看完之後感覺還是蠻不錯的,值得大家追更,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北航博士探因啄木鳥為何不得腦震蕩 引外媒關注
    王麗珍的導師、北航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院長樊瑜波提出:「對於腦部經常遭受衝擊的啄木鳥,為什麼不把對它的研究和人體損傷結合起來?」  在樊瑜波看來,啄木鳥啄樹給它頭部帶來的衝擊力,遠遠超過了各類事故中人類頭部所受的衝擊,並且這個過程它每天要重複10000次。
  • 啄木鳥媽媽攻擊幼鳥,啄食腦袋吃掉大腦,網友:太殘酷了
    啄木鳥媽媽攻擊幼鳥,啄食腦袋吃掉大腦,網友:太殘酷了提起啄木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小時候我們學的文章中,啄木鳥就一直是以正義的形象出現在人們心目中的,他們捕食害蟲的高手,是森林醫生,作為森林醫生的他們每天都在給樹木治病。
  • 奇怪的冷知識又增加了,啄木鳥的舌頭竟然還有這個作用
    啄木鳥的舌是最令人驚異的動物器官之一。它的奇異程度是如此之高,以至於經常被創造論學者引用,來作為進化是有缺陷的說法的一個證據。在很多種類的啄木鳥中,舌伸長後的長度竟然相當於整個身體長度的三分之二,而且上面布滿了黏黏的唾液,具有很多銳利的倒鉤,在末端還長著一個「耳」。實際上,啄木鳥的舌的結構與大多數其他鳥類的非常相似,只是比它們的舌更長,這大概是因為它傳遞了一種進化上的優勢,從而可以使它的舌能夠伸到樹幹的深處去捕捉裡面的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