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援助物資上寫了什麼?網友:堪稱「世界詩詞大會」

2021-01-20 南京江北新區

如今海外疫情嚴峻,來自中國的援助物資已飛往各地。這一次,投桃報李的中國也在每一份物資上附著雙語寄語,表達著中國人的祝願。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寄語的背後,都蘊含了怎樣的文化往事,又如何向世界展現獨特的「中國式浪漫」呢?

朱廣權解讀中國援助物資寄語,字字千金,情深意長

中國—非洲

人心齊,泰山移

When people are determined

they can overcome everything

中國送往非洲的物資上,寫著:

「When people are determined they can overcome everything.」

這句話出自南非已故前總統曼德拉,翻譯成中文,可以對應「人心齊,泰山移」,出自中國的《古今賢文》中。

他們共同的意思是:「只要人們的心往一處,共同努力,就能克服一切困難。」

新中國與非洲的關係歷來親密。1955年4月,來自亞非2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在印尼萬隆參加了第一次亞非會議。中國外交代表團由周恩來、陳毅等組成,周恩來在會上提出「求同存異」方針,得到與會國家的一致認可。

1955年萬隆會議現場,周恩來在會上做了幾次重要的發言

中國與非洲國家的外交關係自萬隆會議及1956年5月同埃及正式建交後,步入了新篇章。整個70年代,我國同25個非洲國家建交,並對許多非洲國家進行了無償的經濟援助。改革開放後,中國對非援助方式發生了變化,催生了中國和非洲國家的合作投資。進入新世紀以來,中非關係步入新階段,雙方合作呈現「機制化」的特色。每三年一次的「中非合作論壇」機制,中非交流更加廣泛,包含了經濟、文化、社會、教育等方方面面。

考慮到非洲各國的醫療情況,我國及時送出的援助物資其實正是中非各國多年來外交情況的反映。祝福我們的「老朋友」能順利度過疫情,人心齊,泰山移。

中國—法國

千裡同好,堅於金石

Unis nous vaincrons

運往法國的物資上附有中法雙語寄語。

「Unis nous vaincrons」出自法國文豪雨果的名言,意為「團結定能勝利」。

雨果雕像

「千裡同好,堅於金石」,出自三國譙周的《譙子·齊交》,原文為「交得其道,千裡同好,固於膠漆,堅於金石」,意思是:如果堅持正確的交友之道,那麼即使雙方遠隔千裡,友誼也會比膠漆還要牢固,比金石還要堅實。

歷史上,中法建交經過多年商議會晤,1964年1月27日,兩國政府在北京和巴黎同時發表了僅有兩句話的建交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法蘭西共和國政府一致決定建立外交關係。短短44字的中法建交公報,轟動國際社會,被國際輿論稱為「外交核爆」。

1964年1月28日,中國《人民日報》和法國《世界報》同時在頭版刊登中法兩國建交消息

3月30日,從我國起飛載有政府訂購及中企捐助約800萬隻口罩的貨機已抵達巴黎瓦特裡機場。相信,只要法國政府能始終與我國保持正確的交友之道,來自我國的援助和愛心就永遠在路上。

中國—義大利

雲海蕩朝日,春色任天涯

中國運往義大利的援助物資上,附有明代文學家李日華詩作《贈大西國高士利瑪竇其二》中的詩句,意指:期盼疫情早日過去,真正的春天早日來臨。

利瑪竇是明末來華的義大利傳教士,他於萬曆十年(1582)漂洋過海抵達澳門,次年來到廣州,最終定居北京,在中國住了28年,與中國的許多士大夫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利瑪竇畫像

寫下這句詩的李日華,當時為江西九江府知府,深受百姓愛戴。李日華頗有文學天賦。1597年,他在省府南昌公幹時,遇到了耶穌會士利瑪竇,於是他寫下這首詩表達了自己的羨慕之情。

李日華

1970年11月6日,中國與義大利正式建交。20世紀80年代時,我國因醫療條件十分落後而向西方國家求助時,唯獨義大利無償援助中國,並在國內建立醫療急救中心。2003年非典時期,義大利向中國伸出援手,邀請20多名中國專家前往羅馬參加醫療衛生領域的高級別研討會。2008年汶川地震,在發生災難的第一時間,義大利就主動聯繫了中國,成為第一個向中國伸出援手的歐洲國家......

義大利在汶川建立的「流動醫院」

這次疫情,義大利處於全球疫情的漩渦之中。3月12日,中國醫療救援隊抵達當地展開經驗共享與義務援助,同時也有大批物資送往當地。與此同時,許多當地醫生向我國發送郵件詢問共同對抗肺炎的策略。

3月18日,由浙江組建的中國赴義大利抗疫醫療專家組12名隊員抵達義大利。同時抵達的還有9噸援助物資,包括30臺呼吸機、20萬隻醫用口罩、5萬個N95口罩和一大批檢測試劑。相信在義大利風情與中國式浪漫的共同守護下,義大利人民的春天很快就會到來。

中國—日本

青山一道,同擔風雨

3月2日,馬雲公益基金會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向日本捐贈100萬隻口罩供新冠肺炎防疫使用,在去往日本的中國包裝箱上貼著:「青山一道,同擔風雨」。這句話化用了唐代詩人王昌齡在《送柴侍御》中的詩句:「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一場疫情,中日兩國再次守望相助。早先,保加利亞駐華大使格·波羅扎諾夫先生及夫人為答謝中歐協會派專人協助使館聯繫貨運航班,辦理相關手續,把包括中歐協會在內所有中國人民的愛心第一時間送達保加利亞所需機構的善舉,也曾用這句「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來表達對中歐協會的感謝和對兩國友好的肯定。

在各地的援助日本物資上,我們依然能看到寄託著祝願的詩句:

浙江慈谿市人民政府捐贈日本的物資上,一下子出現了兩組古詩詞——秋菊春蘭寧易地,清風明月本同天。出自宋代趙蕃的《學詩詩》,原意在講述學詩寫詩的方法,放在如今,則能表達各國人民守望相助的情感。

願歲並謝,與長友兮。出自戰國詩人屈原的《橘頌》,意為「願與歲月一道成長,和你結為知己,永遠做朋友」,展現了兩國人民之間牢不可破的友誼。

信有春風通國祚,願從滴水濟時艱。這是疫情暴發後,河南對聯家莫非撰寫的對聯,既緊跟時事,又不失古雅。

瀋陽向日本札幌、川崎捐獻的抗疫物資上寫的是——玫瑰鈴蘭花團錦簇,油松丁香葉茂根深。

在浙江對日捐贈物資上,寫有天台立本情無隔,一樹花開兩地芳。

遼寧向日本北海道捐贈的物資上寫著,鯨波萬裡,一葦可航,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我國各地在篤力援助日本的同時,還「以文會友」,遙祝這位一衣帶水的友朋。

中國—韓國

肝膽每相照,冰壺映寒月

3月9日上午8時28分,承載中方捐贈的三批醫療物資中的第一批——1萬套防護服飛往韓國。這批救援物資上所寫的「肝膽每相照,冰壺映寒月」,出自韓國古代詩人許筠,寓意中韓關係肝膽相照、相扶相濟。

中國駐韓大使館在援助韓國大邱的抗疫物資包裝箱上,印有——道不遠人,人無異國。

在遼寧援助韓國的物資上,寫著——歲寒松柏,長毋相忘。

馬雲公益基金會援助韓國的物資上,寫著——山水之鄰,風雨相濟。

河南省援助韓國的物資上,寫著——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

此句出自唐代詩人張九齡的《送韋城李少府》,意指知音朋友不受距離遠近制約,即使相隔萬裡也如同在旁邊。

從詩作的字裡行間,我們可以感受到兩國古已有之的深厚友誼。尤其在當下這樣亟需肝膽相照、相扶相濟的關鍵時期,追尋前人智慧,中韓兩國在共同抗擊疫情中展現出守望相助、風雨同舟的鄰裡之情,讓我們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明天更加充滿信心。

中國—塞爾維亞

鐵桿朋友,風雨同行

前段時間,塞爾維亞總統含淚向中國求援的視頻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網友看後大多鼻子一酸。

3月22日凌晨,中國醫療專家組攜帶防護服等醫療物資,抵達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受到最高禮遇。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率多位政府官員到機場迎接,武契奇還在五星紅旗上獻上了深情一吻,以向同塞爾維亞共渡難關的中國政府和人民表達深深的謝意。這一幕,讓現場很多人動容。

作為首個同中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中東歐國家,多年來,塞爾維亞在許多重大問題上,多次堅定表態,同中國站在一起。對於中塞關係,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用「四好」來形容——志同道合、患難與共的好兄弟、共建「一帶一路」的好夥伴、促進中歐合作的好朋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好同志。

「鐵桿朋友,風雨同行!」這句印在援助物資上的話語,寄託著中國人民的支持與祝福,表達了我國願同各國共克時艱的信心與決心。

此外,還有許多從我國送往世界各地的物資,表達著各式各樣的「中國式浪漫」。一行行簡短而真摯的文字背後,藏著我們投桃報李的滿滿真情,更寄託著特殊時期人們的美好期盼。

(素材來源/國家人文歷史 編輯/陳茜 江北新區融媒體中心出品)

相關焦點

  • 日本援助物資上的中文古詩火了 你知道它們的含義嗎?
    自從中國暴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日本一直傾力相助,給中國捐贈了一批又一批物資,物資上寫的中文古詩感動了不少中國網友。如果你知道這些詩背後的含義,你也會被深深打動。日本援助武漢物資。中國民眾積極的反饋使日本其他捐贈者受到鼓舞,也在捐贈物資上寫下相似的詩句。
  • 中國順利完成對巴基斯坦地震緊急物資援助工作
    商務部9日宣布,中國政府向巴基斯坦政府新提供的第10批緊急救災物資已於11月9日晚安全抵達伊斯蘭瑪巴德。至此,中國政府向巴基斯坦地震災區新提供的緊急物資援助已全部完成。  據商務部介紹,緊急救災物資包括棉帳篷3124頂,單帳篷1550頂,棉被24000床,棉褥24000條,毛毯9200條,床單24000條,發電機900臺,總重量800噸。  自巴基斯坦地震災害發生以來,中國政府分三次先後向巴提供了2673萬美元的無償援助,包括物資、現匯和派遣醫療救援隊等。中國提供的物資共約1911噸,分24架次運往災區。
  • 巴基斯坦援助中國地震災區物資啟運
    專題:震城突進——解放軍抗災紀實  新華網伊斯蘭瑪巴德5月16日電(記者李敬臣)兩架巴基斯坦空軍運輸機當地時間16日清晨從伊斯蘭瑪巴德郊外的傑格拉拉空軍基地起飛,將飽含巴基斯坦人民對中國人民深情厚誼的救援物資運往中國四川省省會成都。
  • 中國援外物資上的寄語真是用心了
    馬雲在捐贈物資上寫的是:「青山一道,同擔風雨。」這句話出自於唐朝詩人王昌齡的七言絕句《送柴侍御》:「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是不是聽起來非常耳熟?沒錯,這裡也呼應了此前日本給中國援助物資時引用過的同一首詩,再次體現了中日文化的相通之處。
  • 世界觀|「一衣帶水,天下一家」,中國捐贈韓國的防疫物資包裝上寫著...
    韓國也成為中國之外疫情最為嚴重的國家。在中國抗疫面臨物資緊缺的時候,韓國總統文在寅強調「中國的困難就是韓國的困難」,韓國政府和社會各界紛紛向武漢等地捐資捐物。而來自日本的捐贈物資上貼有「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詩句,也溫暖了無數中國人!對於一衣帶水的鄰邦在第一時間的援助,我們時刻銘記,在友鄰需要幫助時也絕不會袖手旁觀。
  • 日本新冠肺炎728例,咱們援日物資包裝上,寫「日本加油!」麼?
    今天閱讀新聞,讀到日本確診新型冠狀病毒728例,日本國已經成為中國之外感染冠狀肺炎最多的一個國家。從這個新冠肺炎感染數據上,也可以看出目前中國和世界各國交往中,中日經濟的社會的合作項目是最多的。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綜合日本厚生勞動省和各地方政府的消息,截至當地時間2月20日23時,日本國內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728例,死亡3例。其中,「鑽石公主」號郵輪上共確診634例。
  • 梵蒂岡教廷感謝中國援助抗疫物資:向你們表示敬重和祈禱
    梵蒂岡廣播電臺4月9日發布文章稱,梵蒂岡教廷新聞室主任布魯尼對中國提供的應對新冠疫情援助表示感謝。資料圖: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布魯尼表示:「這幾天,從中國,尤其透過紅十字會及河北進德公益基金會,若干醫療捐贈物資抵達了梵蒂岡藥局,傳達出中國人民和天主教團體關懷那些救援新冠病毒感染者,以及預防當前新冠疫情擴散的人員。」
  • 波蘭收到中國援助之後,翻臉不認人!這樣的國家應該被孤立!
    波蘭收到中國援助之後,翻臉不認人!這樣的國家應該被孤立!全世界一共有203個國家存在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超過85萬例!歷史上,曾經被三次瓜分的波蘭共和國(古稱孛烈兒)也不例外,出現了疫情,而且一發不可收拾!截止北京時間4月1日早上10點,波蘭的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2311例,死亡病例33例,治癒病例13例,現有確診病例2265例!
  • 疫情全球流行後,有多少個國家感謝了中國的援助?我幫你數了數
    疫情發生之後,我們國家得到很多國家物資援助。據報導,共有60多個國家和7個國際組織向中國捐贈了口罩、防護服等中國急需的疫情防控物資。還有,你知道嗎?
  • 中國為全世界抗疫貢獻力量 已對89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實施援助
    鄧波清表示,中國在確定提供抗疫援助方案時,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第一,當地疫情的嚴重程度、當地醫療衛生條件和醫療物資缺乏程度。第二,有關國家向中方提出的具體援助需求。第三,中國政府自身所具備的能力。他表示,中方在充分保障國內抗疫工作需要的前提下,本著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妥善制訂援助工作方案。
  • 中國醫療物資支援俄羅斯,把運輸機都裝滿了!
    據環球網報導,日前,俄羅斯一架安-124軍事運輸機降落杭州蕭山機場,而該機此行的目的便是接受中方捐贈給俄羅斯的醫療物資。據悉,這批醫療物資來自於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和馬雲公益基金會,其目的便是幫助俄羅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而值得注意的是,這批物資上張貼了俄國著名詩人普希金的名句:「一切都是瞬息,一切將會過去。」
  • 風雨關情 綏海一家┃海林市30萬元現金20餘萬元物資援助綏芬河
    4月20日晚7時許,裝載著海林市捐贈物資的汽車冒雨抵達綏芬河。30萬元現金、價值20餘萬元的礦泉水、木耳及各種海林特產等物資,帶著海林人民的深情厚誼,助力綏芬河抗擊疫情。海林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本其,海林市副市長劉沛麗一路護送物資抵達綏芬河,並同綏芬河市政協主席李敬國,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興國進行了物資交接。
  • 中國向巴基斯坦移交第二批地震救災物資
    人民網伊斯蘭瑪巴德1月25日電(記者徐偉)中國政府向巴基斯坦政府提供的第二批總價值2000萬元人民幣的人道主義物資援助,25日運抵巴首都伊斯蘭瑪巴德。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孫衛東、巴國家災難管理局主席阿斯加爾·納瓦茲出席交接儀式,並籤署了物資交接證書。
  • 中國對非洲援助了這麼多年,到底得到了什麼實質性的好處?
    中國對非洲國家的發展援助有60多年了,這麼多年的援助當然取得了很多豐碩成果,推動了非洲國家的發展,但同時也有很多網友表示不解,我們這麼多年的援助,幫助非洲國家發展經濟、民生改善,對我們國家自己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 中方談援助義大利:汶川地震後,義大利第1個派醫療專家來援助
    香港經濟導報記者:我們知道,中國已經向義大利、塞爾維亞、柬埔寨派出了抗疫醫療專家組,請問這些專家組的主要任務是什麼?目前開展了哪些工作?謝謝。曾益新:謝謝記者的問題。在義大利,中國專家組提供的防控建議,意方也是高度重視。下一步,我們將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總體部署,繼續做好對外派遣抗疫醫療專家組的工作,向有關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謝謝。鄧波清:關於義大利醫療物資援助的事情,我再補充幾句。
  • 向中國動情求助的這個國家,終於開微博了!網友們的反應亮了……
    今天我寫了一封特殊的信,我們對於困難中唯一能提供幫助的人期望很高,那就是中國。」隨後,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和總理布爾納比奇分別通過媒體向中國表示感謝,強調這是塞爾維亞收到的第一批來自國外的疫情防控物資援助。
  • 駐巴拿馬大使出席上海援助巴拿馬城抗疫物資交接儀式
    (中國駐巴拿馬大使館網站圖片)中國僑網4月27日電 據中國駐巴拿馬大使館網站消息,近日,駐巴拿馬大使魏強與巴拿馬城市長法布雷加共同出席上海市援助巴拿馬城抗疫物資交接儀式。此次由上海市政府對口捐贈的醫療物資承載著上海人民對巴拿馬人民的深情厚誼,再次彰顯了中方與巴方攜手並肩抗疫的堅定意願,也再次彰顯了兩國持續加強地方交流合作的重要意義,相信雙方包括醫療衛生領域在內的全方位友好合作前景廣闊,勢將不斷深化。
  • 中國向蒙古國援助近400萬元抗疫物資
    眼下,蒙古國新冠肺炎疫情出現新的變化,中國外交部為支持蒙方抗擊疫情,緊急調配物資向蒙方捐助。 11月30日,一輛載有核酸檢測儀器和試劑的蒙古國貨車報關出境內蒙古二連浩特口岸,進入蒙方境內。 據了解,中國外交部緊急調配126104件/支核酸檢測儀器和試劑,總價值近400萬元。從11月28日至30日,所有物資陸續抵達二連浩特口岸。
  • 專訪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顧建英:援助武漢的136名醫護人員...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田進9月11日,2020中國醫院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同時表彰了2020年優秀醫院院長和突出貢獻獎獲得者。會議期間,經濟觀察網專訪了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顧建英,她也在當天的會議上獲評優秀醫院院長。
  • 中國兩省向日本兵庫縣捐贈抗疫物資
    新華社東京6月11日電(記者姜俏梅)中國駐大阪總領事何振良10日代表廣東省和海南省向兵庫縣知事井戶敏三轉交抗疫物資。井戶表示,此次捐贈為兵庫縣應對今後可能到來的第二波疫情提供了大力保障。  何振良說,在中國新冠疫情嚴峻之時,兵庫縣第一時間伸出援手,中方對此深表感謝並銘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