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全世界抗疫貢獻力量 已對89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實施援助

2020-12-01 駐馬店新聞網

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副署長鄧波清26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說,目前已分4批組織實施對89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的抗疫援助,現正在制訂第5批援助實施方案。此次對外抗疫援助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援助時間最集中、涉及範圍最廣的一次緊急人道主義行動。

鄧波清介紹,從援助對象看,既包括疫情較為嚴重的國家,也包括公共衛生體系和防疫能力較為薄弱的國家,還包括歐盟、非盟、東協等國際組織;從地域分布看,中方向28個亞洲國家、16個歐洲國家、26個非洲國家、9個美洲國家、10個南太平洋國家提供緊急援助;從援助方式看,包括醫療物資援助和醫療技術援助兩種形式。

鄧波清表示,中國在確定提供抗疫援助方案時,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當地疫情的嚴重程度、當地醫療衛生條件和醫療物資缺乏程度。

第二,有關國家向中方提出的具體援助需求。

第三,中國政府自身所具備的能力。他表示,中方在充分保障國內抗疫工作需要的前提下,本著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妥善制訂援助工作方案。具體援助方案,包括物資的品種、數量、雙方職責、任務分工等,由兩國政府協商確定。

「對外提供物資援助也好,派遣醫療專家組也好,首先是要保證國內防控疫情的需要,因為做好國內的防控工作,也是對全人類作出的貢獻。」鄧波清說,我國當前的抗疫工作面臨的一項嚴峻挑戰,是境外輸入的風險正在不斷加大。我們向有關國家提供幫助,也是有利於國際社會抗擊疫情的努力,降低我國境外輸入的風險。

搭載防疫物資的中歐班列駛向西班牙

25日凌晨,搭載出口歐洲防疫物資的X8020次中歐班列在阿拉山口口岸換裝出境,駛向西班牙。

記者從阿拉山口海關了解到,X8020次中歐班列於21日晚從浙江義烏髮車,終點為西班牙馬德裡市。列車搭載的防疫物資包括11萬餘個醫用口罩和766套防護服,共計70餘箱。在我國境內最後一站阿拉山口口岸,從進站到放行,中歐班列需經過鐵路部門的票據辦理、車輛編組和海關部門的監管核封等多道程序,為壓縮防疫物資在邊境口岸的滯留時間,各部門都開通了綠色通道,對本次列車進行優先辦理。

在多部門協同作業的過程中,鐵路與海關部門的票據流轉因涉及多部門並需與哈薩克斯坦多斯特克站進行票據對接,因此耗時最長。為提高工作效率,鐵路部門提前與代理單位溝通,實現了貨物票據提前預審,票據流與車輛流的平行作業有效加快了班列放行速度。

西班牙馬德裡是義烏中歐班列在歐洲的大本營,也是各國貨物沿絲綢之路經濟帶實現貿易往來的重要集散地,自2014年11月18日義烏-馬德裡首趟中歐班列開行以來,呈現出跨越式發展的態勢,開行線路增至11條。

無錫10倍回贈日本口罩

近日,無錫市新吳區向日本友好城市愛知縣豐川市10倍回贈口罩一事引發熱議。

2月上旬,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新冠肺炎疫情曾一度擴大,友城豐川市得知後,捐贈了4500隻口罩及防護服等防疫物資。而近期隨著日本疫情的擴大,豐川市口罩等防疫物資也告急。

據日本東海電視臺報導,豐川市長竹本幸夫24日表示,「我們之前送去了4500隻口罩,正在和無錫方面溝通,如果還有剩下的能不能還給我們」。24日晚,無錫市新吳區官方微博「@無錫新吳」在線以「投桃報李,共盼春來」為題發布公告表示,自日本暴發疫情以來,多次積極與豐川市聯繫返捐事宜,近日獲悉該市庫存不足之後,新吳區迅速籌集了5萬隻口罩反向捐贈,24日已由快遞公司分批寄出。在全力抗擊疫情的同時,始終與豐川守望相助,同舟共濟,在攜手戰「疫」中,進一步增進感情,加強合作。

隨後,中國駐日本大使館也在官方推特帳號上為無錫點「贊」,稱「這才是中日友好的深厚力量」。

豐川市長竹本幸夫對此表示感謝,並稱將把這些物資分給市內的醫療機構及介護設施。

此事引發了中日民眾的熱烈討論。中國網友紛紛表示,「滴水之恩,湧泉以報」。而多數日本網友表示「十分感謝以及令人感動」「感受到了中國的友好」,還有人認為「多少覺得不好意思」,也有人認為「市長的直率發言正說明兩地關係親密」。

 中方回應蓬佩奧G7再提「武漢病毒」:

轉嫁責任用心險惡

針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近日再次將新冠病毒稱為「武漢病毒」,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對其言行予以強烈譴責,其執意逆國際共識而動,繼續對中國搞汙名化,詆毀抹黑中方的抗疫努力,企圖藉此轉移視線,轉嫁責任,用心極其險惡。

有記者提問,3月25日七國集團外長舉行視頻會議,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會後記者會上繼續攻擊中國政治制度,並再次將新冠病毒稱為「武漢病毒」。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耿爽表示,我們對蓬佩奧的上述言行予以強烈譴責。正如中方多次指出,新冠病毒溯源問題是個複雜的科學問題,需要聽取科學和專業的意見。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社會都明確反對將病毒同特定的國家和地區相聯繫,反對藉此搞汙名化,世衛組織和國際社會也都高度肯定中國的抗疫工作。然而,這個美國政客卻執意逆國際共識而動,繼續對中國搞汙名化,詆毀抹黑中方的抗疫努力,企圖藉此轉移視線,轉嫁責任,用心極其險惡。

耿爽指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美國國內的疫情日益惡化。「如果這個時候還不把精力用於自己本國的疫情防控,用於為國際抗疫合作營造氣氛,反而一再地挑起政治爭端,破壞國際抗疫合作,這種政客還有什麼道德可言?」

耿爽說,全世界人民都看得非常清楚,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贏得了獨立、自由和解放,在國家建設中不斷取得輝煌成就。也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萬眾一心,迅速行動,在這場抗疫鬥爭中取得了積極成效,為全球的疫情防控爭取了寶貴時間,作出了重要貢獻,這些早已經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耿爽進一步強調,我們奉勸這個美國政客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否則只會進一步暴露出他的虛偽和不良用心,只會進一步激起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憤慨和反對。(綜合新華網中新網)

相關焦點

  • 4個國家,27位專家!來看看國際戰疫的四川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流行性疾病不分國界和種族,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國際社會只有共同應對,才能戰而勝之。8月4日上午,中國赴亞塞拜然抗疫醫療專家組從成都啟程,赴亞塞拜然協助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專家組共10人,均來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已向百餘個國家和多個國際組織提供抗疫援助。
  • 中國社會組織的海外抗疫:跨界抱團,覆蓋六大洲上百個國家
    圖源:新華社 據統計,截至3月26日,中國社會組織計劃及已開展的全球抗疫行動已覆蓋六大洲至少104個國家,佔有疫情的國家的比例達53%。有業內專家表示,中國社會組織此次積極參與海外抗疫非常值得肯定,同時「走出去」還面臨經驗、渠道等問題,以及如何更好處理關稅、外匯管理等政策瓶頸。專家建議,應加快這方面立法,鼓勵更多社會組織「走出去」開展國際事務。
  • 雷聲大雨點小,美國說好的抗疫援助在哪呢?
    隨著新冠疫情持續蔓延,非洲抗疫面臨極大考驗。其中一大難題,正如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8月初發出的警示,受全球供應鏈波動影響,部分非洲國家防疫物資恐將嚴重短缺。不久前,美國曾對外宣稱,自疫情暴發以來,美國向非洲提供了近4億美元抗疫援助。美國國際開發署新冠疫情特別工作組負責人肯尼思·斯塔利在6月一次記者會上稱,美方這些援助主要用於非洲公共衛生、人道主義和經濟發展領域。
  • 中國馳援了哪些國家?這些國家的援助已到位,這些國家還在排隊!
    中國曾用親身示範,給西方各國爭取了一多個月的時間去抄這份抗疫作業。可惜,並未引起有關部門和人士的重視。由四川企業和醫院共同研發的病毒檢測試劑,已獲得歐盟的準入資格,並且銷往了德國、義大利和西班牙等30多個國家。此外,還給世界衛生組織捐了2000萬美元,用於發展中國家防疫抗疫。此次援外,我國還採用了「一省包一國」的形式派使了醫療救援隊。
  • 為世界合作共贏貢獻「金磚力量」
    應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1月17日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金磚國家各界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期待金磚國家持續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推動完善全球治理、堅定維護多邊主義,為世界合作共贏貢獻「金磚力量」。
  • 新華國際時評:書寫中外攜手抗疫的時代答卷
    新華社北京4月8日電 題:書寫中外攜手抗疫的時代答卷  新華社記者韓梁  4月8日,伴隨著武漢「甦醒」,中國抗擊新冠疫情迎來重要裡程碑,也為全球抗疫帶來曙光和信心。近日,中國發布新冠疫情信息、推進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紀事,以時間軸為線索,梳理這段中國同世界攜手抗疫的不凡歷程。
  • 中國抗疫外交助力全球公共衛生治理
    中國付出巨大努力和犧牲,有力遏制了國內疫情,並向其他國家和地區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為維護地區和世界公共衛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自身抗疫艱苦卓絕、成效卓著。在全黨、全民團結一心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得到有力維護。
  • 世衛:第二年疫情形勢可能更為嚴峻 中國為全球抗疫做貢獻
    麥可·瑞安同時指出,北半球尤其是在歐洲和北美,人們因寒冷而進入室內、社交聚集增加,還有一系列因素在許多國家加劇病毒傳播。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則強調,節假日過後,一些國家的情況可能會在改善前先變得糟糕很多。目前,全球50個國家和地區已出現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20個國家和地區出現了南非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
  • 全球60個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中國這次的舉動,讓日本人都流淚了……
    胡賽萌/文中國抗疫,初戰告捷;海外疫情,十萬火急。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46萬,目前已有60個國家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或「戰時狀態」。據統計,先後一共有79個國家和10個國際組織為中國提供了物資和醫療援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如今,中國疫情好轉,我們也應該向世界伸出援助之手。據國際發展合作署副署長鄧波清介紹,「此前,已分4批對89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進行抗疫援助,現正在制訂第5批援助方案。」
  • 外交部就中國向53個非洲國家捐助抗疫物資等答問
    以下為答問實錄: 總臺央視記者:據報導,中國政府日前通過非洲第一夫人發展聯合會向53個非洲國家婦女兒童和青少年捐助的抗擊新冠肺炎醫療物資已全部運抵各國。你能否進一步介紹相關情況? 汪文斌:日前,中國政府通過非洲第一夫人發展聯合會向53個非洲國家婦女兒童和青少年捐助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醫療物資工作順利完成。
  • 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
    積極同其他國家分享自身有效的治沙技術和經驗,圍繞沙漠治理技術、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等專題,組織實施了多期研修項目。在甘肅打造國際荒漠化和土地沙化防治技術援助交流平臺,先後舉辦了36期「中國沙漠治理技術和荒漠化防治國際培訓班」。2006年首次在寧夏舉辦「阿拉伯國家防沙治沙技術培訓班」,迄今已舉辦12期。
  • 《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
    積極同其他國家分享自身有效的治沙技術和經驗,圍繞沙漠治理技術、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等專題,組織實施了多期研修項目。在甘肅打造國際荒漠化和土地沙化防治技術援助交流平臺,先後舉辦了36期「中國沙漠治理技術和荒漠化防治國際培訓班」。2006年首次在寧夏舉辦「阿拉伯國家防沙治沙技術培訓班」,迄今已舉辦12期。
  • 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校長:歷史將銘記中國抗疫壯舉
    新華網北京11月22日電 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校長馬哈茂德·馬蒂尼教授近日在「中阿改革發展研究中心」網站發表了題為《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攜手抗擊疫情,為遏制全球疫情加強合作作出貢獻》的文章,對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努力和對全球作出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並表示中國的抗疫壯舉將被歷史所銘記
  • 《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發布
    積極同其他國家分享自身有效的治沙技術和經驗,圍繞沙漠治理技術、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等專題,組織實施了多期研修項目。在甘肅打造國際荒漠化和土地沙化防治技術援助交流平臺,先後舉辦了36期「中國沙漠治理技術和荒漠化防治國際培訓班」。2006年首次在寧夏舉辦「阿拉伯國家防沙治沙技術培訓班」,迄今已舉辦12期。
  • (受權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_新聞中心_中國網
    積極同其他國家分享自身有效的治沙技術和經驗,圍繞沙漠治理技術、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等專題,組織實施了多期研修項目。在甘肅打造國際荒漠化和土地沙化防治技術援助交流平臺,先後舉辦了36期「中國沙漠治理技術和荒漠化防治國際培訓班」。2006年首次在寧夏舉辦「阿拉伯國家防沙治沙技術培訓班」,迄今已舉辦12期。
  • 世界氣象組織感謝中國對國際區域氣象合作的貢獻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彼得裡·塔拉斯22日表示,中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為國際區域氣象合作做出了突出貢獻,世界氣象組織對此表示感謝,並期待與中國的進一步合作。正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第70次屆會期間,中國氣象局和世界氣象組織22日聯合舉辦「一帶一路」氣象合作會議,介紹《中國氣象局與世界氣象組織關於推進區域氣象合作和共建「一帶一路」的意向書》(下稱《意向書》)籤署一年以來的實施成果。會議通過播放「一帶一路」氣象合作宣傳片等方式,介紹了相關合作進展。
  • 聯手恆大鐘南山抗疫進展神速 哈佛醫學院院長:史無前例
    其中,哈佛醫學院聯合波士頓大學、麻省總醫院、哈佛和麻省理工拉貢醫學研究所、布萊根和婦女醫院等數十家頂尖學術科研機構,成立美國醫學界首個"病原科研聯盟"MassCPR,並從448個申報項目中篩選啟動了"COVID-19恢復期個體的冠狀病毒交叉反應單克隆抗體"等62個科研項目。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在鍾南山院士的帶領下,已啟動30個科研項目。
  • 推動世界實現3個「史無前例」,中國貢獻了什麼
    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賀信指出,中國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入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國積極深化南南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深入對接,為全球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 班會話戰「疫」,薪火永相傳|攜手抗疫,命運與共
    在中國抗疫最艱難的時刻,170多個國家、4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送來慰問與援助;多國政要「逆行」訪華;「巴鐵」以傾國之力馳援物資;日韓「風月同天」真情流露。通過不懈努力、付出巨大犧牲,中國抗疫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控制住了疫情,但是世界疫情卻迅速蔓延、愈演愈烈。中國毫不猶豫投入抗疫國際合作,迄今已向80多個國家和世界衛生組織、非盟提供援助,同各國分享防疫方案和治療經驗,派出20多支專家團隊支援他國。
  • 外交部:中國的抗疫行動對全世界公開 經得起時間與歷史檢驗
    中國網6月3日訊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針對近期美國媒體稱發現世衛組織1月份曾對中國抗疫的透明度表達不滿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今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有關報導與事實嚴重不符。趙立堅稱,中國的抗疫行動對全世界公開,時間經緯清清楚楚,事實數據一目了然,經得起時間與歷史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