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就中國向53個非洲國家捐助抗疫物資等答問

2020-11-24 騰訊網

中國網11月6日訊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今日主持例行記者會,就中國向53個非洲國家捐助抗疫物資等答問。以下為答問實錄:

總臺央視記者:據報導,中國政府日前通過非洲第一夫人發展聯合會向53個非洲國家婦女兒童和青少年捐助的抗擊新冠肺炎醫療物資已全部運抵各國。你能否進一步介紹相關情況?

汪文斌:日前,中國政府通過非洲第一夫人發展聯合會向53個非洲國家婦女兒童和青少年捐助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醫療物資工作順利完成。中方克服疫情形勢下國際運輸受阻等困難,在4個月時間裡將全部物資運抵非洲各國。在各國政府高度重視和聯合會支持下,物資在各國得到分發和使用。非洲各國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對此予以積極評價,表示援助物資有助於增強非洲婦女兒童和青少年的抗疫能力,各國守望相助、團結合作對於戰勝疫情至關重要。

疫情發生以來,中非雙方一直相互聲援,共克時艱。中方在自身面臨抗疫壓力情況下,通過各種渠道及時向非盟和非洲國家提供大量緊缺抗疫物資;同非方舉行了6場抗疫專家視頻會,分享抗疫經驗;向非洲15國派遣抗疫醫療專家組,46支中國援非醫療隊積極參與當地抗疫。中方還承諾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率先惠及非洲等發展中國家。

這裡我要強調的是,中非友好深入人心,中非友誼牢不可破。無論面臨什麼樣的風險挑戰,我們都將同非洲兄弟一道風雨同舟、砥礪前行,推動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讓中非友好的旗幟始終高高飄揚。

《北京日報》記者:我有三個涉及疫情防控的問題。第一,最近中國駐外使領館發布通知,對來華航班乘客提出更加嚴格的疫情防控要求,請問有何考慮?第二,在近期發布的各項外防輸入措施中,關注度最高的應該就是「雙陰性」證明了,請問這方面有什麼具體考慮?第三,除了「雙陰性」證明,大家關注比較多的還有要求中轉來華乘客要在中轉地再次進行核酸和抗體檢測,請問這方面的主要考慮是什麼?

汪文斌:關於你的第一個問題,近段時間以來,境外疫情形勢進一步惡化,中國面臨的疫情輸入風險持續加大。10月份境外輸入病例數比9月份增長約45%,達到515例。同時,國內個別地方也先後發生局部疫情。在此形勢下,借鑑一些國家做法,進一步加強來華人員遠端防控工作,既是為了維護中國國內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也有利於最大程度降低來華人員自身途中交叉感染風險,進而維護大家健康安全。

關於你的第二個問題,來華乘客登機前核酸檢測措施實施以來,在防範境外疫情輸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檢測手段能夠達到100%的準確性。根據有關專業部門意見,血清特異性IgM抗體檢測結果穩定,配合核酸檢測,可大大提高對新冠病毒感染篩查的準確性,所以我們增加了血清抗體檢測要求。從前期在部分國家試點的情況看,效果良好。據了解,已有國家採取了類似措施。

關於你的第三個問題,正如我前面所講到的那樣,當前境外疫情形勢十分嚴峻,來華乘客每多在一個地方停留,就多增加了一分感染風險。從目前輸入病例的情況看,有不少人在旅行前進行了核酸檢測,之後又感染病毒,此類情況佔輸入病例的近一半。所以,在中轉地增加一次檢測,對疫情防控是必要的。同時,我們也建議大家,如果確有必要進行跨國旅行,要合理規劃路線,儘量選擇直航,避免在途中進行中轉。

法新社記者:針對有報導稱中方對澳大利亞輸華產品採取限制措施,你可否證實或提供一些細節?

汪文斌:這兩天我多次回答了有關問題。我想強調的是,中方主管部門依法依規對外國輸華產品採取相關措施,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國際慣例,也是對中國國內產業和消費者負責任的行為,完全合理、合法,無可指摘。

同時,我還想告訴大家,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中國將繼續秉持開放、合作、團結、共贏的信念,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中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中國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的擴大對外開放系列舉措已經全面落實,一年來中國商品和服務進口額增速明顯高於全球平均水平。第三屆進博會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如期舉行,各國企業參展踴躍。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2020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躍升至第31位。這些都說明中國擴大對外開放、促進互利共贏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果,是不容置疑的。

我也注意到,近期澳方一些人士對中方有關舉措提出了一些質疑,有的還指責中方有關措施違反國際貿易規則等等。我要告訴大家的是,2018年以來十多個中方赴澳投資項目都被澳方以模稜兩可、毫無根據的「國家安全」為由加以拒絕,包括禁止中國企業參與澳大利亞5G網絡建設,甚至還包括基礎設施、農牧業領域。截至目前,澳大利亞針對中國產品發起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多達106起,而中國對澳大利亞產品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只有4起。到底誰在違背市場經濟原則和中澳自貿協定精神?誰言行不一、破壞合作、採取歧視性措施?我想,相關事實是十分清楚的。

我們多次強調,相互尊重是各國間開展務實合作的基礎和前提。我們再次敦促澳方一些人反躬自省,多做有利於中澳互信與合作、符合中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精神的事,為兩國各領域務實合作創造良好條件和氛圍。

路透社記者:澳大利亞法院周四首次在「反外國幹預立法」下起訴一名65歲華裔男子。中方是否掌握該案件情況?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我不了解該案具體情況。

至於澳大利亞所謂「反外國幹預立法」,我和我的同事已多次表明立場。我要再次強調,中國一貫堅持在相互尊重、互不幹涉內政等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其他國家關係,從不、也沒有興趣幹涉別國內政。

《環球時報》記者:5日,美國國務院網站發布消息稱,美國務卿蓬佩奧宣布撤銷將「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ETIM)定性為恐怖組織的決定。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汪文斌:中方對美方有關決定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東伊運」是聯合國安理會列名的恐怖組織,也是國際社會公認的恐怖組織,長期從事恐怖暴力活動,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嚴重威脅中國和國際地區安全穩定。打擊「東伊運」是國際社會共識,也是國際反恐鬥爭重要內容。

美方作為「東伊運」在聯合國安理會1267委員會列名的共提國,在「東伊運」恐怖主義定性問題上出爾反爾,再次暴露了華盛頓當權派在反恐問題上的「雙重標準」和對恐怖組織「合則用,不合則棄」的醜惡面目。恐怖主義就是恐怖主義。美方應立即糾正錯誤,不要給恐怖組織「洗白」,不要為國際反恐合作開倒車。

相關焦點

  • 中國向蒙古國援助近400萬元抗疫物資
    眼下,蒙古國新冠肺炎疫情出現新的變化,中國外交部為支持蒙方抗擊疫情,緊急調配物資向蒙方捐助。 11月30日,一輛載有核酸檢測儀器和試劑的蒙古國貨車報關出境內蒙古二連浩特口岸,進入蒙方境內。 據了解,中國外交部緊急調配126104件/支核酸檢測儀器和試劑,總價值近400萬元。從11月28日至30日,所有物資陸續抵達二連浩特口岸。
  • 外交部就對美實施對等制裁、印度外長稱中國違約派兵等答問
    蒙古本土疫情近來出現一些新變化,防疫壓力加大,急需抗疫物資。中國歷來有禮尚往來、投桃報李的傳統。我們對於蒙古疫情感同身受,很多地方包括你提到的湖北、內蒙古等地紛紛捐款捐物幫助蒙方抗擊疫情,外交部緊急援蒙的核酸檢測設備和試劑已全部到位,正為蒙方抗擊疫情發揮作用。這些都生動詮釋了命運共同體和衛生健康共同體的理念。我們相信蒙古人民一定能夠戰勝疫情。
  • 雷聲大雨點小,美國說好的抗疫援助在哪呢?
    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8月1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非洲地區累計新冠確診病例1066505例,累計死亡23886例。隨著新冠疫情持續蔓延,非洲抗疫面臨極大考驗。其中一大難題,正如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8月初發出的警示,受全球供應鏈波動影響,部分非洲國家防疫物資恐將嚴重短缺。
  • 墨西哥外長感謝中國捐助物資,連用3個感嘆號
    【文/ 觀察者網 陸雨聆】全球新冠疫情蔓延之際,中國屢屢向受到影響的世界各國伸出援手,醫務人員與各國同行遠程會診、援助各類醫療物資、派遣醫療組實地指導抗疫,以實際行動為大家加油鼓勁。 日前,一批來自中國的醫療用品順利運抵墨西哥。
  • 聖邦股份向19省市捐助500萬元物資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聖邦股份日前向中國證券網表示,公司為全國19個省市及40餘所大專院校共捐助了500萬元醫療物資,幫助上述地區防治疫情。  據介紹,這些物資已經或正在陸續送往上述地區,其中包括湖北武漢、隨州、荊門、四川綿陽、黑龍江哈爾濱等地,以及多家聖邦員工家屬所在或家鄉所屬的定點醫院、部分聖邦員工的母校。  據悉,公司支援醫院的幾十臺儀器設備和6.6萬餘支免疫調節類藥品,包括邁瑞病人監護儀、理邦病人監護儀等;支援學校的則是千餘支測溫儀器和6000餘公斤消毒劑等防護和消殺物資。
  • 中國為全世界抗疫貢獻力量 已對89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實施援助
    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副署長鄧波清26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說,目前已分4批組織實施對89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的抗疫援助,現正在制訂第
  • 向中國動情求助的這個國家,終於開微博了!網友們的反應亮了……
    圖片來源:外交部官網截圖網友們還呼籲其官微趕緊設立募捐渠道,很多人表達希望向塞爾維亞捐助醫療物資,度過難關。中方在全力打贏本國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積極參與抗疫國際合作,向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這既是中國的國際責任擔當,也有利於鞏固前期抗疫成果。The COVID-19 pandemic has rapidly spread to multiple countries.
  • 中國社會組織的海外抗疫:跨界抱團,覆蓋六大洲上百個國家
    圖源:新華社 據統計,截至3月26日,中國社會組織計劃及已開展的全球抗疫行動已覆蓋六大洲至少104個國家,佔有疫情的國家的比例達53%。有業內專家表示,中國社會組織此次積極參與海外抗疫非常值得肯定,同時「走出去」還面臨經驗、渠道等問題,以及如何更好處理關稅、外匯管理等政策瓶頸。專家建議,應加快這方面立法,鼓勵更多社會組織「走出去」開展國際事務。
  • 疫情全球流行後,有多少個國家感謝了中國的援助?我幫你數了數
    疫情發生之後,我們國家得到很多國家物資援助。據報導,共有60多個國家和7個國際組織向中國捐贈了口罩、防護服等中國急需的疫情防控物資。還有,你知道嗎?
  • 松堡王國7天8次抗疫捐助,堅持將愛心送到家門口!
    自2月10號起松堡王國一直在捐贈,通過各種渠道向抗疫區捐助牛奶、方便麵等食品,馳援武漢防疫一線;慰問一線抗疫人員,送去醫用手套、成人紙尿褲等抗疫一線急需物資;保障運料暢通,提供抗疫物資專用車……捐助對象,我們很理性!
  • 中國同其他國家在非洲開展競爭?王毅:非洲是國際合作大舞臺,不是大...
    據外交部網站6日消息,當地時間2021年1月5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阿布賈同奈及利亞外長奧尼亞馬共同會見記者。王毅說,奈及利亞是非洲最大的經濟體、人口最多的國家,有著重要的國際和地區影響,始終是中國在非洲高度重視的主要戰略合作夥伴。王毅表示,今年中尼兩國將迎來建交50周年,這是一個繼往開來的重要年頭。
  • 中國向83個國家提供援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用英語怎麼說?
    隨著新冠形病毒的發展沒個人再敢質疑小瞧病毒在第一階段,中國還是全世界「最危險」的國家而在第二階段,驚人的反轉中國又成了全世界「最安全」的國家時至今日,幾乎所有國家都將目光投向了中國,都希望得到中國的幫助據《人民日報》報導,在前天3月25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介紹,「中國已經宣布向83個國家以及世衛組織、非盟等國際和地區組織提供緊急援助,包括檢測試劑、口罩等醫療物資。」
  • 中國再次做出行動,非洲:感謝中國
    導讀:不管國際的局勢怎麼變,中國與非洲團結的心一定不會動搖。在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下,中方與非洲之間的關係與日俱增。雙方攜手抗擊兇險的疫情,始終不渝地推動中國與非洲的合作。今年年初,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在考察非洲時,看到了其顯著成果,讓國際再次肯定了中國行動。
  • 中國兩省向日本兵庫縣捐贈抗疫物資
    新華社東京6月11日電(記者姜俏梅)中國駐大阪總領事何振良10日代表廣東省和海南省向兵庫縣知事井戶敏三轉交抗疫物資。井戶表示,此次捐贈為兵庫縣應對今後可能到來的第二波疫情提供了大力保障。  何振良說,在中國新冠疫情嚴峻之時,兵庫縣第一時間伸出援手,中方對此深表感謝並銘記於心。
  • 浙師大非洲研究院南非分院向南非科伊-桑人社區捐贈物資
    2020年11月24日,浙師大非洲研究院南非分院執行主任劉釗軼探望了南非伊莉莎白港受新冠疫情衝擊的傳統科伊-桑人社區,並向南非科伊-桑人復興運動領導人克裡斯欽馬丁先生贈送一批中成藥品和其它抗疫物資,以助力他們緩解疫情、共抗新冠。
  • ...其他國家在非洲開展競爭?王毅:非洲是國際合作大舞臺,不是大國...
    據外交部網站6日消息,當地時間2021年1月5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阿布賈同奈及利亞外長奧尼亞馬共同會見記者。王毅說,奈及利亞是非洲最大的經濟體、人口最多的國家,有著重要的國際和地區影響,始終是中國在非洲高度重視的主要戰略合作夥伴。王毅表示,今年中尼兩國將迎來建交50周年,這是一個繼往開來的重要年頭。
  • 中國(湖南)赴辛巴威和赤道幾內亞抗疫醫療專家組非洲抗疫實踐
    國際抗疫進行時--中國(湖南)赴辛巴威和赤道幾內亞抗疫醫療專家組非洲抗疫實踐祝益民有效應對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是國際社會需要共同破解的世界難題。按照黨中央和國家統一部署,中國(湖南)赴辛巴威和赤道幾內亞抗疫醫療專家組自5月11日以來,先後與這兩個國家從政府和社會各層面開展廣泛交流,結合中國抗擊疫情的實踐方案和湖南防控救治特色,提煉出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國家建議書指導抗疫,目的是增強抗疫信心,強化防控措施,為人類戰勝重大傳染性疾病提供國際經驗。
  • 外交部就嫦娥五號順利返回地球、澳機構涉華報告等答問
    報導稱,專家組希望進行為期6周的訪問,並前往武漢,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汪文斌:疫情發生以來,中方本著開放、透明、負責任態度,率先同世衛組織開展溯源合作。世衛組織專家兩次來華考察,中方專家同世衛組織及國際專家組舉行多次視頻交流,積極分享中國溯源成果和抗疫經驗。世衛組織也向中方提供了全球溯源研究進展。雙方合作正穩步推進。
  • 中國在援助物資上寫了什麼?網友:堪稱「世界詩詞大會」
    這句話出自南非已故前總統曼德拉,翻譯成中文,可以對應「人心齊,泰山移」,出自中國的《古今賢文》中。他們共同的意思是:「只要人們的心往一處,共同努力,就能克服一切困難。」新中國與非洲的關係歷來親密。1955年4月,來自亞非2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在印尼萬隆參加了第一次亞非會議。
  • 外交部就印尼沉船人員搜救、人民幣匯率等答問
    2010年2月4日,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舉行例行記者會。答問如下。  問:在印尼沉船事件中,中方人員情況如何,搜救工作是否有新進展?另外,在印尼被困的7名中國登山隊員現在狀況如何?  關於中國登山者在印尼被困事件。據了解,當地時間2月2日,一支由7名中國公民組成的登山隊在登頂印尼查亞峰後,被困在查亞峰大本營中。接到報告後,外交部及駐印尼使館高度重視,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已經啟動應急機制,與各有關方面保持密切聯繫,及時了解最新情況。根據外交部指示,駐印尼使館已與印尼方聯繫,迅速開展救援行動,確保中方登山隊人員安全。目前登山隊人員均處於安全狀態,正等待印尼方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