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波長飛秒光纖啁啾脈衝放大系統獲進展

2020-11-23 OFweek維科網

位於不同光譜範圍的兩個同步強脈衝雷射在非線性光學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利用價值。例如,利用同步雙波長雷射脈衝差頻產生長波中紅外(5-20μm)雷射輻射源。

北京交通大學理學院與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物理與天文學系聯合研製出一個緊湊型的雙波長飛秒光纖啁啾脈衝放大系統(X. Su, et al.IEEE JSTQE, vol. 24, no.5, pp. 1-5, 2018)。該系統可以輸出平均功率最高為2.3W,重複頻率為65MHz,譜峰分別位於1025和1085 nm的同步飛秒雷射脈衝。

在預放大器的種子光注入端,研究團隊採用了O/E LAND公司特製的啁啾光纖光柵作為帶阻濾波器(中心波長1055 nm,阻帶寬度60nm)對波長進行選擇,替代了之前使用複雜的分立光柵器件配合凹陷濾波器得到雙波長種子光光源的方案。此外,由於採用了全正色散光子晶體光纖,獲得了比之前報導的更寬且穩定的種子光連續譜。最後,該光纖光柵與光子晶體光纖、光纖隔離器、長度100米的正色散光纖,以及預放大器的摻Yb光纖相熔接,系統的結構得以簡化。

在放大器部分,由於雙波長種子光源進入預放大器的耦合效率得到提高,所以雙波長之間的自發輻射放大噪聲得到了抑制。此外,使用兩個不同的水冷系統分別控制一級和二級放大器泵浦源的工作溫度使得泵浦源輸出波長與摻Yb光纖的吸收譜高度重合,最終,主放大器的平均功率功率為3.5W。

在脈衝壓縮光柵部分,研究團隊繼續沿用了之前的透射式光柵對壓縮方案,對兩個不同波長範圍的雷射脈衝分別進行壓縮,最終得到了波段分別位於1025和1085nm,脈寬分別為900和600 fs,平均功率分別為1.9和0.4W的同步雷射脈衝。理論上來講,根據光譜進行傅立葉變換得到的傅立葉極限脈衝寬度分別為400和290fs,考慮到系統內累積的二階和三階的色散後,理論上最終的壓縮脈衝寬度應為560和400fs,所以,理論和實驗結果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這是由於系統內的自相位調製效應對脈衝造成的扭曲並不能通過光纖的色散補償來消除,需要通過進行脈衝整形才能進一步得到改進。

相關焦點

  • 光子晶體光纖改變超短脈衝的波長
    Uwe Brinkmann當一個飛秒脈衝通過一段光纖傳輸時,輸出脈衝通常和輸入脈衝有很大不同。超快脈衝固有的光譜很寬,在光纖中傳播會出現常規色散;而且,雷射場被強有力地限制在光纖纖芯內,由此導致的高強度脈衝峰值將引發非線形光學效應。例如,高強度會改變折射,引發自相位調製的累積。
  • 雷射、啁啾脈衝放大、超快光學和諾貝爾獎
    此時放大器的輸出脈衝能量受到雷射介質以及其他光學元器件破壞閾值的限制而不能太高。1985年,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的史翠蘭和莫如發表了啁啾脈衝放大的文章。他們把Nd:YAG振蕩器輸出的150 ps脈衝(譜寬5 nm, 已經是啁啾脈衝了)經過1.4 km的光纖展寬至300 ps, 然後送入釹玻璃再生放大器, 把入射脈衝大約30 nJ的能量放大了將近5個數量級至2 mJ。再經過光柵壓縮後產生了中心波長在1.06 μm的1.5 ps脈衝。這裡脈寬和能量的參數都不算太出眾, 但是他們引入色散在時域上將種子光脈衝拉長的方法突破了放大器輸出脈衝能量的限制。
  • 啁啾脈衝放大35周年
    這篇短短三頁的文章為產生最短和最強的雷射脈衝奠定了技術基礎:啁啾脈衝放大(CPA)。Donna Strickland1985年,羅切斯特之所以說正式地正式,是因為兩次正式之間發生了一個小插曲:文章其實在同年10月份就已發表過一次,但是期刊在印刷雷射史上最重要的文章之一時不經意把CPA裝置圖錯放成了氣體色譜實驗圖,所以再次發表時標題後加了個星號。
  • 光纖雷射器輸出高平均功率的超短脈衝
    平均功率達50W的飛秒脈衝    德國耶拿市Friedrich-Schiller大學的研究人員在2003年利用二極體泵浦LMA光纖實現了高功率連續雷射輸出,其功率在100W左右,斜率效率達78%,所用光纖由摻鐿(Yb)纖芯、內有空氣孔周期排列的石英內包層、空氣內包層和外包層組成。
  • 啁啾體布拉格光柵在超快雷射領域的應用
    飛秒超快強雷射技術是或得高功率飛秒光源的重要手段。自上世紀80年代,Mourou等人首次將雷達信號放大理論應用於光學領域,提出啁啾脈衝放大(CPA)技術概念以來,飛秒超快強雷射技術就取得了很大的發展。
  • 諾貝爾物理學獎何以相中啁啾脈衝放大技術?
    其中,莫羅和唐娜因為「發明產生高強度超短光學脈衝的方法」而共獲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獎金。其中,唐娜·斯崔克蘭也成為了自1901年至今100多年來,第三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左起依次為:美國物理學家阿瑟·阿什金、法國物理學家傑哈·莫羅、加拿大物理學家唐娜·斯崔克蘭啁啾脈衝放大技術的原理
  • 安揚雷射發布工業級紫外飛秒雷射器
    2019年1月10日,武漢安揚雷射正式對外發布了FemtoYLTM-UV高功率紫外飛秒雷射器,這是安揚雷射FemtoYLTM系列飛秒光纖雷射器產品中的新成員。TM-UV是基於光纖CPA技術的工業紫外飛秒雷射器,核心器件全部由安揚雷射自行研發和生產。
  • 上海光機所首次演示大能量中紅外飛秒渦旋雷射系統
    Photonics Research, 2020, 8(3): 03000421主編點評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有一半獎金授予發明啁啾脈衝放大技術(CPA)產生高強度、超短光脈衝。在這項技術發明之前,雷射脈衝的峰值功率被光增益材料所能承受的極限所限制,CPA正是一個巧妙繞過這個瓶頸來實現光脈衝的放大的技術!
  • 錐形雙包層光纖:超快大功率雷射加工的未來
    現在,使用錐形雙包層光纖(T-DCF)放大器的最新技術提供了一種具有高空間效率格式且具有出色光束特性的高功率發展前景,最顯著的是,其生產成本僅比普通光纖高。這意味著這些超快雷射器的每瓦成本日益重要,可以通過提高處理速度和精度獲得快速的投資回報。
  • 如何實現兆赫茲量級孤立阿秒脈衝
    這個過程每一個雷射周期內發生兩次,因此能夠獲得飛秒脈衝輻射序列。對於雷射脈衝持續時間僅為幾個周期的情形,高能量光子輻射可以視作發生在一個時序內,從而可以產生獨立的飛秒脈衝(IAP)。這項技術通常被稱為「振幅門」,傳統手段是利用鈦寶石再生放大器輸出脈衝後壓縮獲得。提出了另外一種可以選擇的門技術,避免了對脈衝持續時間的嚴格要求。
  • 高功率皮秒/飛秒雷射器開創應用新天地
    即使持續時間為500fs(右圖)的脈衝,其非線性吸收也非常,以至於無法達到想要的1µm級的光學穿透深度。  選擇一個紫外波長,使理論上的最佳性能與實踐中的(如用於矽片切割)相同。出於某種目的,在加工矽片中,使用綠光波長可能就足以滿足要求。  具有適當能量密度與波長的飛秒脈衝及皮秒脈衝,適合用於那些要求熱影響非常小的材料加工應用。
  • 傾斜光纖Bragg光柵抑制雷射系統SRS和SBS的理想選擇
    自2017年我們首次報導利用啁啾TFBG抑制光纖雷射系統的SRS以來[1],基於大模場雙包層光纖的高功率啁啾TFBG 獲得了極大關注和快速發展,已經在實際高功率光纖雷射系統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有千瓦級的產品。
  • 光纖雷射器的最新進展及未來發展
    摻雜光纖使用光纖內部刻寫的光纖布拉格光柵作為腔鏡。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45515.htm  雙包層結構  光纖雷射器中光纖一般為雙包層結構,如圖1所示。未摻雜的內包層選擇並傳輸泵浦光。在纖芯中產生受激輻射。通過泵浦,摻雜了稀土元素的纖芯受激產生雷射。
  • 基於光孤子系統的傳輸與控制技術
    1 光孤子通信系統  長距離光孤子通信系統由四個基本單元組成:光孤子源、孤子傳輸光纖、孤子能量補償放大器與孤子脈衝檢測接收單元。  1.1 光孤子源  光孤子源是光功率滿足一定要求的,可提供波形穩定無啁啾變換限制的雙曲正割波形或高斯波形光脈衝序列的光源,是實現光孤子通信的關鍵部件。
  • 大負色散耗散孤子光纖雷射器研究獲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光纖雷射技術實驗室在大負色散耗散孤子光纖雷射器方向的研究中取得進展。通過一種九字形光纖雷射器結合啁啾光纖光柵,獲得工作在大負色散區域耗散孤子脈衝,並通過數值仿真揭示大負色散耗散孤子的工作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Optics Letters上。耗散孤子光纖雷射器已被證實是一種獲得高單脈衝能量、高峰值功率的超快雷射脈衝的有效手段。目前,多數報導的耗散孤子光纖雷射器工作在正色散區域。
  • 西安光機所成功研製雙波長窄帶可見光頻率梳光源
    近期,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超快雷射技術組取得新進展,研製成功重頻200MHz的飛秒全保偏光纖頻率梳和雙波長可見光頻率梳光源,飛秒光纖光頻梳重頻和載波包絡偏移頻率穩定度分別達4.0′10-12和3.2′10-11(秒穩),可見光頻率梳輸出中心波長分別為633nm和543nm。
  • 西安光機所成功研製雙波長窄帶 可見光頻率梳光源
    近期,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超快雷射技術組取得新進展,研製成功重頻200MHz的飛秒全保偏光纖頻率梳和雙波長可見光頻率梳光源,飛秒光纖光頻梳重頻和載波包絡偏移頻率穩定度分別達4.0′ 10-12和3.2′ 10-11(秒穩),可見光頻率梳輸出中心波長分別為633nm和543nm。
  • 新型高功率同步雙色脈衝光纖雷射器突破傳統螢光物質標記細胞方法
    光纖顯微鏡,該設備的未來版本將被製造得足夠小以便於攜帶。圖片來源:比勒費爾德大學比勒費爾德大學生物分子光子學研究小組負責人,生物物理學家Thomas Huser教授表示無標籤顯微成像目前是生物醫學研究中的熱門話題。他的團隊與香港大學黃啟剛教授的研究小組使用光纖雷射顯微鏡。
  • 西安光機所研製出雙波長窄帶可見光頻率梳光源
    近期,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超快雷射技術組取得進展,研製出重頻200 MHz的飛秒全保偏光纖頻率梳和雙波長可見光頻率梳光源
  • 增益平坦型鉺鐿共摻雙包層光纖放大器及其應用
    本文對增益平坦型鉺鐿共摻雙包層光纖放大器(GF-EYDCFA)進行了理論和實驗研究,相關數據表明,武漢光迅科技(002281,股吧)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光迅科技)開發的GF-EYDCFA能實現1543-1565nm範圍內多波長光信號的增益均衡放大,其輸出功率在1W以上,增益平坦度(  關鍵字:EDFA,WDM,鉺鐿共摻,雙包層光纖,CATV  1 引言  光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