啁啾脈衝放大35周年

2021-02-22 Thorlabs索雷博

1985年12月1日,Donna Strickland和Gérard Mourou正式地正式發表了讓他們榮獲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文章。這篇短短三頁的文章為產生最短和最強的雷射脈衝奠定了技術基礎:啁啾脈衝放大(CPA)。

Donna Strickland
1985年,羅切斯特

之所以說正式地正式,是因為兩次正式之間發生了一個小插曲:文章其實在同年10月份就已發表過一次,但是期刊在印刷雷射史上最重要的文章之一時不經意把CPA裝置圖錯放成了氣體色譜實驗圖,所以再次發表時標題後加了個星號。科研也是充滿意外啊。

Compression of Amplified Chirped Optical Pulseshttps://doi.org/10.1016/0030-4018(85)90120-8

雖然說此文一出,其餘皆為歷史,但是不妨讓我們在這個特殊的月份簡要回顧一下這段歷史。

在1960年雷射器發明後的五年內,桌面雷射系統經歷一系列技術突破達到吉瓦量級,但隨後20年發展緩慢,最高功率無法進一步提高。提高功率的唯一途徑是建造更大的雷射器,因為超過強度限制後,光學組件中將形成有害的非線性效應,降低光束質量,甚至導致損壞。直到1985年啁啾脈衝放大(CPA)技術出現後,光學損傷問題才得以避開。桌面雷射功率隨後迅速躍升。CPA技術可用於所有的超短脈衝放大器,從很小的光纖放大器到極大的慣性約束核聚變設施。

啁啾的意思是使脈衝在時域展寬。對於啁啾脈衝放大技術,第一步是通過振蕩器產生短脈衝,使用一對光柵(或其它裝置)將其展寬,經常展寬1千到10萬倍,峰值功率因此降低相同量級。展寬脈衝隨後通過標準放大器使能量提高1千到10萬倍。最後,放大的高能量脈衝通過一對光柵(有時工作在真空中)再次壓縮到初始脈寬,此時峰值功率可能已超過放大器的承受極限1千到10萬倍。

超高強度的桌面雷射系統把大科學裝置帶到標準大學實驗室

舉例而言,假設種子脈衝具有100 fs脈寬和0.2 nJ能量。我們將其展寬1萬倍至1 ns,此時峰值功率從約2 kW降至0.2 W,然後將其放大10個量級至2 J和2 GW。當脈衝再次壓縮至100 fs後,峰值功率達到20 TW。如果不用這種方法,只有2 kW的初始脈衝通過桌面放大器就可能導致損壞。有了CPA技術,我們能夠使用傳統雷射放大器但是規避非線性效應。

CPA在Thorlabs還有一個特殊的意義:籠板對準(Cage Plate Alignment)。這種酷似T恤設計的雷射對準工具,每年有數千個走進全世界的光子學實驗室,方便用戶在籠式系統中對準光路。就像啁啾脈衝放大可分多條光路進行,還可結合光參量放大方式,我們的籠式系統對準板在大小、材料和細節設計上也各有不同,為用戶提供最大的便利。

Thorlabs T恤傳統的體現

CPA1, CPA2, CPA3 & SCPA1...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物理學獎何以相中啁啾脈衝放大技術?
    其中,莫羅和唐娜因為「發明產生高強度超短光學脈衝的方法」而共獲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獎金。其中,唐娜·斯崔克蘭也成為了自1901年至今100多年來,第三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左起依次為:美國物理學家阿瑟·阿什金、法國物理學家傑哈·莫羅、加拿大物理學家唐娜·斯崔克蘭啁啾脈衝放大技術的原理
  • 雷射、啁啾脈衝放大、超快光學和諾貝爾獎
    此時放大器的輸出脈衝能量受到雷射介質以及其他光學元器件破壞閾值的限制而不能太高。1985年,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的史翠蘭和莫如發表了啁啾脈衝放大的文章。他們把Nd:YAG振蕩器輸出的150 ps脈衝(譜寬5 nm, 已經是啁啾脈衝了)經過1.4 km的光纖展寬至300 ps, 然後送入釹玻璃再生放大器, 把入射脈衝大約30 nJ的能量放大了將近5個數量級至2 mJ。再經過光柵壓縮後產生了中心波長在1.06 μm的1.5 ps脈衝。這裡脈寬和能量的參數都不算太出眾, 但是他們引入色散在時域上將種子光脈衝拉長的方法突破了放大器輸出脈衝能量的限制。
  • 雙波長飛秒光纖啁啾脈衝放大系統獲進展
    北京交通大學理學院與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物理與天文學系聯合研製出一個緊湊型的雙波長飛秒光纖啁啾脈衝放大系統(X.該系統可以輸出平均功率最高為2.3W,重複頻率為65MHz,譜峰分別位於1025和1085 nm的同步飛秒雷射脈衝。在預放大器的種子光注入端,研究團隊採用了O/E LAND公司特製的啁啾光纖光柵作為帶阻濾波器(中心波長1055 nm,阻帶寬度60nm)對波長進行選擇,替代了之前使用複雜的分立光柵器件配合凹陷濾波器得到雙波長種子光光源的方案。
  • 啁啾體布拉格光柵在超快雷射領域的應用
    自上世紀80年代,Mourou等人首次將雷達信號放大理論應用於光學領域,提出啁啾脈衝放大(CPA)技術概念以來,飛秒超快強雷射技術就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啁啾脈衝放大(CPA)技術的核心思想是:為避免放大過程中,光脈衝能量超過元件的損傷閾值而損傷元件,同時又可以有效地從增益介質中抽取能量,先將脈衝經過展寬器展寬後再進入放大器中放大,從放大器中出來的脈衝再經過壓縮器壓縮,這樣就可以得到短脈衝、高功率的飛秒脈衝。
  • 太赫茲脈衝啁啾操控電子束實現更短且更穩定的相對論電子束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嚮導教授和張杰院士領導的課題組近期與同行合作,利用太赫茲脈衝與相對論電子束在介質波導中的相互作用操控電子束能量分布,實現了對相對論電子束脈寬與時間抖動的同步壓縮。該工作作為「編輯推薦」(Editors' Suggestion)文章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 【L. Zhao et al., Phys.
  • 給老媽講諾貝爾獎:2018年物理學獎的啁啾是什麼?|小爐匠沙龍
    而老媽卻埋怨我扯了半天,還沒說出啥是啁啾。我從桌上狼藉的杯盤中揀出一隻「滑水」(紅燒魚的尾巴),一邊咂著一邊慢慢說,提高雷射的亮度就要把光脈衝變得更短,就像把街上行軍的隊伍變短來提高人流密度。可是人流密度密度越高,行進速度就越慢,越慢後面人就越往前堵,這樣越堵人流越密,越密越堵。最後後面人就追上前面的,出現踩踏事件。
  • 光纖雷射器輸出高平均功率的超短脈衝
    由於超短脈衝的瞬時峰值功率很高,這一問題尤其顯著。一個巧妙的解決方法是通過適當的光纖結構增大傳輸基模的有效面積,這樣光功率可分散到更大的橫截面內,而不會激發多餘的橫模。自1990年代末以來,利用先進的光子晶體技術已可方便地設計出大模場(LMA)光纖。
  • 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如何製造超強超短雷射脈衝
    瑞典皇家科學院發布的新聞材料中啁啾脈衝放大的插圖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用來表彰「在雷射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穆盧和斯特裡克蘭發明了一種被稱為「啁啾脈衝放大」的技術,這種技術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波動物理學的一個核心事實,即製造一個持續時間短的脈衝需要在頻率上廣泛傳播(反之亦然)。他們以一種巧妙的方式利用了這種頻率傳播,從而規避了過高強度會損壞用於放大雷射脈衝的晶體這一事實所帶來的限制。但是為什麼短脈衝需要很寬的頻率範圍呢?
  • 如何實現兆赫茲量級孤立阿秒脈衝
    這個過程每一個雷射周期內發生兩次,因此能夠獲得飛秒脈衝輻射序列。對於雷射脈衝持續時間僅為幾個周期的情形,高能量光子輻射可以視作發生在一個時序內,從而可以產生獨立的飛秒脈衝(IAP)。這項技術通常被稱為「振幅門」,傳統手段是利用鈦寶石再生放大器輸出脈衝後壓縮獲得。提出了另外一種可以選擇的門技術,避免了對脈衝持續時間的嚴格要求。
  • 上海光機所啁啾調幅外差探測雷射關聯成像研究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科院量子光學重點實驗室研究了背景光、光源的調製深度和調製時長對啁啾調幅外差探測雷射關聯成像質量的影響,通過實驗證明了-30dB輻照信噪比的條件下,啁啾調幅外差探測雷射關聯成像系統仍可取得高質量圖像。此外,高的調製深度和長的調製時長均對外差關聯成像質量有益。
  • 上海光機所啁啾調幅外差探測雷射關聯成像研究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科院量子光學重點實驗室研究了背景光、光源的調製深度和調製時長對啁啾調幅外差探測雷射關聯成像質量的影響,通過實驗證明了-30dB輻照信噪比的條件下,啁啾調幅外差探測雷射關聯成像系統仍可取得高質量圖像。此外,高的調製深度和長的調製時長均對外差關聯成像質量有益。
  • 納秒脈衝拉曼放大實現皮秒、千焦、拍瓦雷射脈衝
    英國和葡萄牙的研究人員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共同發表文章,提出等離子體中的拉曼放大是將皮秒雷射脈衝壓縮到飛秒脈衝寬度、探索強度前沿科學的一種方法。本文中,研究人員表明拉曼放大首次成功用來壓縮納秒到皮秒脈衝寬度範圍內的雷射脈衝。
  • 海鷗啁啾
    海鷗啁啾烏鴉早晚給他叼餅和肉來,他也喝那溪裡的水。
  • 光子晶體光纖改變超短脈衝的波長
    Uwe Brinkmann當一個飛秒脈衝通過一段光纖傳輸時,輸出脈衝通常和輸入脈衝有很大不同。超快脈衝固有的光譜很寬,在光纖中傳播會出現常規色散;而且,雷射場被強有力地限制在光纖纖芯內,由此導致的高強度脈衝峰值將引發非線形光學效應。例如,高強度會改變折射,引發自相位調製的累積。
  • 窄脈衝小信號運算放大電路方案
    文中介紹的就是一種以三個晶片級聯而成的差分運算放大器,該運放能實現窄脈衝小信號放大,脈衝的上升沿可以達到50ns.  1 設計目的  根據項目需要,本次設計的差分運算放大器是用於放大檢波器輸出的信號的,由於接收機接受的信號是小信號脈衝調製,因此設計的運放必要能夠放大小信號窄脈衝。因為在小信號情況下,檢波器輸出為毫伏級別,而指標要求輸出在-2~+2V之間,所以設計的差分放大電路放大倍數約100倍。
  • 研究人員提出一種近乎完美的可控脈衝環形剖面的新型光學渦旋
    同時也表明這些完美的渦旋提供了沿亮脈衝環將軌道角動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OAM) )轉換成捕獲粒子的可能性。然而,過去報導的完美光學渦旋的脈衝環都是亮的環狀形態,這會阻礙在某些情況下的應用。最近,一種通用型的,建立在在圓達曼光柵(Circular Dammann Gratings (CDGs) )基礎之上的可控脈衝環型剖面的完美光學渦旋(POVs)被提出來,並且被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給予了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