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光機所啁啾調幅外差探測雷射關聯成像研究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科院量子光學重點實驗室研究了背景光、光源的調製深度和調製時長對啁啾調幅外差探測雷射關聯成像質量的影響,通過實驗證明了-30dB輻照信噪比的條件下,啁啾調幅外差探測雷射關聯成像系統仍可取得高質量圖像。此外,高的調製深度和長的調製時長均對外差關聯成像質量有益。
-
上海光機所X光波段關聯成像技術研究取得突破
上海光機所X光波段關聯成像技術研究取得突破 2016-09-22 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中 小】 語音播報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量子光學重點實驗室量子成像研究團隊與上海光源
-
上海光機所在鈉雷射導引星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期,上海光機所在鈉雷射導引星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空間雷射與信息技術研究中心提出一種新的方法,讓連續波鈉導星雷射在左右旋圓偏振態之間以拉莫爾頻率周期性切換,實現對鈉原子的磁共振抽運。 大口徑地基望遠鏡是觀測宇宙的有力工具,其高空間解析度的實現依賴於自適應光學系統對大氣湍流引起的成像畸變的實時修正。導引星是自適應光學系統的關鍵部分,廣泛採用的方法是用黃色雷射激發90公裡高空大氣中間層頂自然存在的鈉原子層,鈉原子發光形成人工導引星。導引星的亮度是決定自適應光學性能的重要參數,普遍採用圓偏振雷射以提高回波效率。
-
上海光機所在雙光子激發的光動力治療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上海光機所日前發布消息稱,上光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近期在飛秒雷射激發的雙光子光動力治療研究方面取得進展,利用800nm近紅外一區生物光學窗口的飛秒雷射開展了雙光子螢光顯微成像和活體成像的研究,在實驗室實現了成像導航下的深度腫瘤的診療。
-
西安光機所光學成像研究取得進展
西安光機所光學成像研究取得進展 2019-02-21 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字體:生物結構在不同尺度、不同維度和不同部位的觀察與形態分析,為科學研究結果提供最直接的證據,在眾多學科領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目前高解析度三維成像技術已經在生物學領域有了廣泛的應用,並推動著生物學研究不斷取得新的進展。但是已有的技術與研究工具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對大樣品進行三維成像時數據量大且耗時,高解析度與大成像視場難以同時滿足,樣品自然色彩難以獲取等。
-
上海光機所高量子產率紅外上轉換發光微晶研究取得進展
上海光機所高量子產率紅外上轉換發光微晶研究取得進展 2020-10-16 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100拍瓦雷射裝置高性能種子源研究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在100拍瓦雷射裝置中的高性能種子源方面取得進展,利用級聯光參量放大(OPA)技術產生高性能910nm種子源,並應用到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極端光物理線站100PW雷射裝置。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光學快報》。
-
上海光機所光刻機投影物鏡熱效應模型研究取得進展
光刻機工作時雷射持續照射投影物鏡,熱量在投影物鏡內部大量累積,鏡片局部溫度明顯變化,導致鏡片材料折射率和面形隨之發生變化,進而增大投影物鏡的像差。由投影物鏡熱效應導致的像差稱為熱像差,是影響光刻機成像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隨著技術節點的不斷發展,光刻機允許的像差範圍越來越小。
-
上海光機所等在隨機相位散射光的相干性與渦旋動力學研究中取得進展
上海光機所等在隨機相位散射光的相干性與渦旋動力學研究中取得進展 2020-07-15 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上海光機所在高功率雷射光纖傳能研究中取得進展 | OE NEWS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雷射單元技術實驗室
-
石墨烯太赫茲外差混頻探測器研究獲進展
頻率介於紅外和毫米波之間的太赫茲波(Terahertz wave)在成像、雷達和通信等技術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太赫茲波與物質的相互作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高靈敏度太赫茲波探測器是發展太赫茲應用技術的核心器件,是開展太赫茲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與主要內容之一。
-
安光所在雷射外差光譜技術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日前,安光所高曉明研究員課題組在大氣溫室氣體氣柱總量及垂直廓線高精度紅外雷射外差光譜探測技術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紅外雷射外差光譜技術具有光譜解析度和垂直空間解析度高、採樣速度快、體積小、功耗低、散粒噪聲極限探測靈敏度等優點,在大氣衛星遙感探測、天文觀測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
西安光機所玻璃與異質材料超快雷射微焊接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近日,西安光機所光子製造中心賀斌副研究員團隊採用超快雷射在玻璃材料與金屬合金、單晶矽等異質材料微焊接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據了解,該團隊採用超快雷射微焊技術,實現了多種玻璃材料(矽酸鹽玻璃、藍寶石玻璃、石英玻璃)與單晶矽、合金(銅合金、鋁合金、鈦合金)等異質材料的高強度直接焊接,目前完成的航天航空關重件樣件已通過性能測試,技術成熟度達到工程應用水平。
-
【科技日報】我國實現中高層大氣OH自由基精確探測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安徽光機所熊偉研究員課題組,研究的中高層大氣OH自由基甚高光譜探測技術,對提升我國大氣環境立體探測技術水平,把握全球氣候變化、提高氣象氣候觀測水平、掌握大氣環境信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相關研究工作以「中高層大氣OH自由基超分辨空間外差光譜儀」為題,作為封面文章日前發表在《光學學報》。
-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雷射質子刀研究獲重要突破 有望減少腫瘤治療費用
科學網10月20日報導,今天,記者從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獲悉,該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徐至展院士、李儒新研究員的領導下,在雷射質子刀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研究人員利用圓偏振拍瓦級超強超短雷射脈衝轟擊納米厚度薄膜靶,獲得了大流強、準單能的高品質質子束,質子能譜峰能量達到9 MeV,峰值流強高達3×1012protons/MeV/sr。
-
雷射在我手上 家國在我心中 他和團隊讓世界最強光從張江射出
,位於浦東張江的超強超短雷射實驗室裡傳出陣陣歡呼:上海超強超短雷射實驗裝置的研製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實現了10拍瓦雷射放大輸出,成為目前人類已知的最高光強光源。項目負責人李儒新院士給上海超強超短雷射實驗裝置(SULF)取了個詩意的名字:羲和。這是《山海經》中記載的生下十個太陽的女神。10拍瓦雷射脈衝聚焦產生的光強,恰好相當於10個太陽輻射到地球上的總功率,匯聚在一根頭髮絲上。這個年輕人叫於亮紅,是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實驗室第二黨支部書記,也是所裡自主培養的青年科學家。
-
德國亥姆霍茲德勒斯登羅森多夫研究中心專家訪問上海光機所
11月14日,德國亥姆霍茲德勒斯登羅森多夫研究中心(HZDR)的Michael Bussmann博士到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交流訪問。上海光機所20餘名科研人員和學生聽取了報告,並與M.Bussmann博士進行了相關的學術討論。
-
上海光機所等在中紅外新波段強場分子物理研究中取得進展
強場物理是當代物理學研究的重要前沿領域,而強光場中原子分子的電離機制研究是該領域的重要基礎。近年來,可調諧中紅外新波段強場超快雷射的出現與迅速發展,促使強場光電離研究深入到隧穿電離甚至深隧穿電離的參數空間,從而將已有數十年歷史的強場原子分子物理研究領域推進到一個嶄新階段。
-
新時代奮鬥者 | 「雷射在手 家國在胸」,他和團隊輸出世界最強光
,是人類目前已知的最亮光源,其發展已經成為國際科技競爭重大前沿之一,利用這種特殊的雷射及其次級輻射源,科學家們可以對生物中活性成分的運動探測成像,揭示生命的奧秘;或研發雷射質子刀,進行癌症治療;還可以用於產生反物質,一探天體物理和宇宙起源……去年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獲獎理由,正是由於雷射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
-
德國馬普學會量子光學研究所所長訪問上海光機所
6月13日,國際著名強場超快雷射物理學家、德國馬普學會量子光學研究所所長Ferenc Krausz教授訪問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並應邀擔任上海光機所第九期「清河之光雷射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使得科研人員已經可以觀測和控制這些過去難以觸及的微觀動力學。 Ferenc Krausz教授長期從事雷射與物質的非線性相互作用,從紅外到X射線光譜範圍內的超短光脈衝產生以及超快微觀過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