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小學生體檢進行結核菌素實驗意外死亡,這個新聞著實很令人惋惜。相信很多人也開始對結核菌素試驗有了疑問,這種實驗究竟是什麼?有危險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什麼是結核菌素試驗?
結核菌素是結核桿菌的菌體成分,包括純蛋白衍生物(PPD)和舊結核菌素(OT)。結核菌素試驗又稱PPD試驗,是指通過皮內注射結核菌素,然後根據注射部位的皮膚狀況診斷是否有結核桿菌感染。
進行結核桿菌試驗有以下意義:
1.用於診斷與結核病
結核菌素試驗對青少年、兒童及老年人結核病的診斷和鑑別有重要作用。
2.為接種卡介苗提供依據
如結核菌素試驗陽性時,表明體內已感染過結核菌,無須再接種卡介苗。
3.測定卡介苗接種效果
一般在接種卡介苗3個月以後做結核菌素試驗,了解機體對卡介苗是否產生免疫力。如結核菌素試驗陽性,提示卡介苗接種成功,反之則需重新再進行卡介苗接種。
結核菌素試驗,本質上其實就是一種遲髮型超敏反應,因此在接種之後人體可能會有一些不良的反應,如:
1.結核菌素試驗陽性出現一般陽性的局部紅腫、硬結,局部還可能出現水皰、潰瘍、壞死和淋巴管炎等劇烈的反應,這個時候就要進行局部消毒,並且保持局部的清潔和乾燥。
2.部分受試者會出現發熱,輕度發熱時則無需處理,但如果是重度發熱,則需進行對症治療,並做觀察。
3.有個別的受試者會出現頭暈、心慌、臉色蒼白、出冷汗等現象。一般不需作特殊處理,短時間就可恢復。
4.部分人會出現過敏反應。可表現為全身的皮膚瘙癢,部分人會出現皮疹,極少數的人會出現過敏性休克。出現過敏性休克,則應及時搶救處理。若未及時處理,極有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要說結核菌素會有的危險,那就是發生過敏性休克而並沒有及時得到處理。
所以,在進行結核菌素試驗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在具備搶救條件的醫療環境下進行。
2.在注射完結核菌素後,受試者應在醫護人員密切觀察15分鐘以上且無任何不適時,才可離開。
3.受試者在注射72小時內,如果發生任何延遲的反應,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