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幹擾素釋放試驗:結核輔助診斷利器

2021-02-13 柳鐵中心醫院檢驗科


網上諮詢:         

     

結核桿菌的自述

    我是結核桿菌,大家應該聽說過吧。我的家族曾經在人類身上創造過輝煌的成就,我們曾經在全世界廣泛流行,是危害人類身體健康的主要殺手。人們給我們取了個外號叫「白色瘟疫」聽聽,這名字取的,多有殺傷力,可見,在人類心裡我們是多麼的可怕!

    我這麼小小的個子,破壞力這麼強?那,我就給大家講講我們是怎麼在人們體內製造危機的吧。別的細菌侵入人體一般只有一兩條途徑,如呼吸道、消化道等,而我則是無孔不入。只要願意,除了人體的毛髮和指甲外,我可以攻擊人身體的任何部位。

    欺軟怕硬是我的天賦,一直以來都是隱形的殺手。迷惑敵人的方式也多種多樣,即便是痰塗片、細菌培養、結核菌素皮試(PPD)、CT也拿我們束手無策。

γ幹擾素釋放試驗

    直到有一天,人類發現了新的偵查術——γ幹擾素釋放試驗(TB-IGRA),使我們萬劫不復。

雖然囉嗦了點,但都是為了保證每份報告的質量,希望它能在每位患者的疾病診斷過程中發揮最大的作用。^ ^

  結合臨床,可首選排除TB診斷,尤其是在結核病高發地區、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和無可靠依據診斷結核時。

妊娠、衣原體感染、克隆病、老年痴呆,操作汙染

過敏、嚴重細菌感染、應用激素、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

相關焦點

  • 學生體檢預約結核菌素試驗,一定不能錯過這條!
    臨近開學,入學體檢也在如火如荼的展開,峨眉山市人民醫院每天都能接到許多諮詢學生體檢預約結核菌素試驗檢查等相關問題的諮詢來電。為此,峨眉山市人民醫院擬定了溫馨提示及體檢流程,請各位需要的學生朋友們查收。關於學生做結核菌素試驗(PPD皮試)注射的溫馨提示1所有做結核菌素試驗人員必須提前至少1天預約,同時進入醫院須佩戴口罩
  • 兩位懷疑肺結核的患者,最後診斷卻不一樣:肺結核是如何診斷的?
    住院期間,做過痰檢、結核抗體IgG、血常規、C反應蛋白,都沒有什麼。有問題的是PPD試驗起水泡,結核感染T細胞試驗(T-SPOT)陽性,血沉快。這是很多疑似肺結核患者,通常所能夠提取到的有用的資料。今天,龍大夫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結核是怎麼診斷的。肺結核最好的確診方式,是病原學診斷。
  • 公衛·快報 | 盧水華教授團隊牽頭完成EC Ⅰ、Ⅱ、Ⅲ期臨床試驗和...
    20億人感染過結核分枝桿菌,巨大的結核潛伏感染人群使結核病成為一種高發性傳染性疾病。現行結核感染的免疫學檢測方法主要是結核菌素皮膚試驗(tuberculin skin test,TST)、γ幹擾素釋放試驗(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s,IGRAs)和抗原抗體檢測,TST是廣泛接受的檢測方法,具有方便使用、無需採血、低成本等優勢,但無法區分BCG接種與分枝桿菌感染;IGRA檢測方法特異性高,但操作複雜,價格昂貴,無法大規模推廣使用;抗原抗體檢測各產品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差異較大
  • 病例挑戰│這3位患者,肺部症狀錯誤診斷是什麼?
    一 結核菌素皮膚試驗結果持續陽性 患者男,35歲,因在就業體檢中結核菌素皮膚測試結果陽性(12 mm)而就診。患者無明顯病史。他出生於墨西哥,於20年前移民美國,與妻子和兩個孩子一起生活。他否認發熱、咳嗽、盜汗、食欲不振或體重減輕。
  • 探案丨頸胸腹多發淋巴結腫大,淋巴瘤or結核?
    單純抗結核治療效果不佳,使用激素後肺內病灶、胸腔積液迅速吸收,淋巴結逐漸縮小,結合影像、病理、微生物結果及治療反應,考慮結節病診斷成立。有meta分析結果表明,結節病中分枝桿菌分子診斷陽性率為26.4%,是正常人群檢出率的9倍。因結節病的臨床特徵及病理學表現與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具有相似性,但二者的治療方案完全相反,故鑑別診斷非常重要。結節病的診斷是排他性診斷,缺乏特異性的實驗室指標,且分枝桿菌培養困難,在臨床上兩者往往難以鑑別。
  • 「胸科學術」結核分枝桿菌游離核酸檢測有效提高結核性胸膜炎的...
    該研究提出:結核分枝桿菌游離DNA檢測(cf-TB)與Xpert MTB/RIF和分枝桿菌培養相比,特異性保持不變的情況下診斷敏感性顯著提高,建議將cf-TB作為結核性胸膜炎診斷的一線檢查手段。結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isy, TP)是最常見的肺外結核之一,也是胸腔積液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 @家長及入學新生,中山這些醫院可做結核菌素試驗
    新一學年開學在即,結核菌素試驗(PPD試驗)成為家長們關心的話題。記者獲悉,為了切實保障師生身心健康,有效預防結核病在學校傳播,中山市小欖人民醫院、中山火炬開發區醫院、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三鄉醫院等多家中山市醫院開通學生結核菌素皮內試驗(PPD)綠色通道。
  • γ-氨基丁酸輔助降血壓
    高血壓危害 研究發現,γ-氨基丁酸(GABA)具有降血壓作用 心血管方面的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對降低血壓活性比較明顯的紅曲米和黃芪,他們的主要成分就是
  • G試驗和GM試驗:肺真菌病早診斷的「有力武器」
    半乳甘露聚糖是廣泛存在於麴黴和青黴細胞壁中的一類多糖成分,菌絲生長時,半乳甘露聚糖從薄弱的菌絲頂端釋放,是最早釋放的抗原,可通過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ELISA)進行檢測。GM 釋放量與菌量成正比,因此,GM試驗不僅可反映感染程度,還可以連續檢測其值動態變化作為療效的評估監測。
  • 1型先天性淋巴樣細胞來源的幹擾素γ在黏膜上皮細胞中提供抗病毒警戒
    1型先天性淋巴樣細胞來源的幹擾素γ在黏膜上皮細胞中提供抗病毒警戒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4 15:55:15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Heather D.
  • 結核菌素皮試陽性就等於患上肺結核?
    結核菌素皮膚試驗呈陽性=患上肺結核?結核菌素皮膚試驗是在前臂做皮試,72小時看結果,依據皮膚反應的結果來判斷,反應越強,皮膚的硬結越大越紅越有水皰,即呈陽性。但是,這皮試陽性只是判斷有無結核感染,並不是判斷有沒有得結核病。皮試呈陽性只能說明有結核感染,發生結核病的概率在10%左右。
  • 專家共識 | 發熱伴肺部陰影鑑別診斷
    (3)γ-幹擾素釋放試驗(IGRA):目前有2種較為成熟的IGRA方法,即結核桿菌特異性細胞免疫反應(A.TB)檢測和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技術(T-spot.TB)檢測,我國臨床常用的是後者,結果不受卡介苗接種及免疫抑制狀態影響,對病因鑑別有幫助。
  • 小學生體檢進行結核菌素勢試驗意外死亡,該實驗一定要注意這3點
    河北一小學生體檢進行結核菌素實驗意外死亡,這個新聞著實很令人惋惜。相信很多人也開始對結核菌素試驗有了疑問,這種實驗究竟是什麼?有危險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什麼是結核菌素試驗?   結核菌素是結核桿菌的菌體成分,包括純蛋白衍生物(PPD)和舊結核菌素(OT)。
  • 新三板體外診斷之曠博生物:流式細胞診斷領域的領跑者
    體外診斷試劑產品研發周期一般需要 2-5 年,研發成功後還必須經過產品標準制定和審核、臨床試驗、質量管理體系考核、註冊檢測和註冊審批等階段,才能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頒發的產品註冊證書。流式試劑生產涉及臨床檢驗、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等領域,開發周期長、生產工藝複雜、質量控制要求高,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臨床應用才能取得醫院客戶的信任。因此早期切入流式細胞的企業先發優勢明顯。
  • 幹擾素與骨免疫系統及牙槽骨骨改建的研究進展
    而幹擾素(Interferon,IFNs)在骨免疫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早期研究中,IFNs被認為是重要的免疫調節因子。有學者在使用IFNs治療C肝、多發性硬化症的同時,監測骨質疏鬆相關指標,發現由相關疾病引起的繼發性骨質疏鬆得到一定改善。與此同時,IFNs也參與到多種牙槽骨骨性疾病及骨改建中。
  • 學生體檢,做結核菌素試驗有必要嗎
    「結核菌素試驗是什麼?一定要做嗎?我的孩子能做嗎?」在學校的健康體檢中,常會遇到結核菌素試驗(PPD試驗),一些學生家長提出了類似的問題。  「結核菌素試驗是什麼?一定要做嗎?我的孩子能做嗎?」在學校的健康體檢中,常會遇到結核菌素試驗(PPD試驗),一些學生家長提出了類似的問題。
  • 新生入學,為什麼要做結核菌素實驗?
    結核菌素試驗(PPD試驗)就是一種用於協助判斷機體是否受到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簡易、快速的診斷方法,對結核病的診斷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結核菌素試驗是通過皮內注射結核菌素,並在48-72小時根據注射部位的皮膚狀況診斷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所致
  • 骨結核是什麼病 這幾種症狀是骨結核預警
    骨結核是什麼病?現象有很多人都不太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那你知道患有骨結核的患者會有哪些症狀嗎?骨結核的患者應該如何治療呢,不要著急,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骨結核是什麼病骨結核大多是由肺結核繼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