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衛·快報 | 盧水華教授團隊牽頭完成EC Ⅰ、Ⅱ、Ⅲ期臨床試驗和...

2020-12-08 澎湃新聞

公衛·快報 | 盧水華教授團隊牽頭完成EC Ⅰ、Ⅱ、Ⅲ期臨床試驗和發布「重組結核桿菌融合蛋白(EC…

2020-09-07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18年WHO出版的結核潛伏感染管理指南中提示全世界約有20億人感染過結核分枝桿菌,巨大的結核潛伏感染人群使結核病成為一種高發性傳染性疾病。現行結核感染的免疫學檢測方法主要是結核菌素皮膚試驗(tuberculin skin test,TST)、γ幹擾素釋放試驗(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s,IGRAs)和抗原抗體檢測,TST是廣泛接受的檢測方法,具有方便使用、無需採血、低成本等優勢,但無法區分BCG接種與分枝桿菌感染;IGRA檢測方法特異性高,但操作複雜,價格昂貴,無法大規模推廣使用;抗原抗體檢測各產品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差異較大;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迫切需要新的篩查和診斷工具,以加速降低結核病發病率。

本著「潛伏不發現,目標難實現」的初衷,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結核病研究中心盧水華教授擔任項目PI,帶領團隊自2013年起,牽頭在多個中心開展重組結核桿菌融合蛋白(EAST-6-CFP-10,簡稱「EC」)臨床試驗,至今已完成Ⅰ、Ⅱ、Ⅲ期臨床試驗。Ⅰ、Ⅱ期研究結果表明EC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試驗中與研究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且多為輕、中度。Ⅲ期研究結果顯示EC診斷結核感染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均較高。EC、T-SPOT.TB、TB-PPD在結核病患者中的檢測結果一致性較好,陽性檢出率均在90%以上,且EC能區分卡介苗接種與結核菌感染的不同。

2020年8月,盧水華教授團隊和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陸偉教授團隊在中國防癆雜誌發表題為「重組結核桿菌融合蛋白(EC)臨床應用專家共識」的文章,該文章系統總結了EC相關技術和方法的應用特點,介紹了EC的臨床試驗結果,據此提出EC的臨床應用建議,包括使用對象、使用方法、結果判讀,以及臨床意義和使用範圍。該研究由「十三五」重大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十二五」重大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和上海市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支持。

公衛中心牽頭完成的 「重組結核桿菌融合蛋白(EC)臨床應用」臨床試驗,從Ⅰ期啟動,到作為國家一類新藥的上市,整整歷時7年多。7年間,盧水華教授帶領上海公衛結核病研究中心及各合作單位成員們,向著研發高效廉價的結核病篩查手段、探索快速精確的診斷新方法、建立適宜篩查策略、提高結核病的早診能力的目標堅持不懈、不畏艱辛、精益求精。EC作為新型MTB感染皮膚試驗的檢測試劑,在人群中使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檢測技術成本較低、操作簡單,可用於LTBI和菌陰肺結核的診斷。EC具備了其他結核感染檢測方法的優點,同時作為一個皮膚檢測試劑,不僅降低了LTBI篩查和流行病學調查的成本,而且易於在基層推廣,這對結核病的控制有重大意義,在預防性幹預技術路徑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2020年4月23日,EC作為結核領域第一個國家一類新藥,通過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批而準予上市,這將會成為中國結核病防控體系的一個重大突破。

公衛中心官微

您全家的健康顧問

長按

識別二維碼

原標題:《公衛·快報 | 盧水華教授團隊牽頭完成EC Ⅰ、Ⅱ、Ⅲ期臨床試驗和發布「重組結核桿菌融合蛋白(EC)臨床應用專家共識」》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上市 仍需國際3期臨床試驗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9日電 (記者崔爽)記者29日從「九期一」全球戰略發布儀式上獲悉,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正式在國內上市。患者可憑醫生處方,在全國各大專業藥房(DTP藥房)購買,每盒895元。
  • 愛滋病疫苗Ⅰ期臨床試驗完成 志願者無不良反應
    中新網8月19日電 昨天,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報,中國首個批准的愛滋病疫苗Ⅰ期臨床試驗已經完成,昨天的「揭盲」結果顯示,49名志願者經過180天的觀察沒有嚴重的不良反應,初步提示疫苗有一定的安全性。
  • 好消息傳來:中國疫苗Ⅰ/Ⅱ期臨床試驗結果安全...
    唯一令人欣慰的是,10月16日,《柳葉刀》發表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合研製的新冠滅活疫苗Ⅰ/Ⅱ期臨床試驗結果,結果表明,該疫苗能有效誘導產生中和抗體,沒有出現嚴重不良反應事件。
  • 專訪科興新冠滅活疫苗研發方:Ⅰ期臨床試驗數十志願者已接種
    公雪傑介紹,Ⅰ期臨床試驗主要評估疫苗的安全性,Ⅱ期評估安全性和有效性,Ⅲ期也將對疫苗的有效性做進一步評估。目前,科興中維已經啟動新冠疫苗新的生產車間建設工程。公雪傑:江蘇省疾控中心具有豐富的臨床研究評價經驗,科興EV71疫苗(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三期臨床研究就由他們完成的。我們選擇研究者,再由研究者來具體選擇合適的臨床研究現場。澎湃新聞:Ⅱ期和Ⅲ期臨床試驗預計什麼時候進行?
  • 甘萊製藥ASC41完成Ib期臨床試驗超重和肥胖受試者給藥
    中國上海2020年12月22日 — 歌禮製藥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代碼:1672)旗下全資子公司甘萊製藥專注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領域創新藥的開發和商業化。公司今日宣布,完成口服片劑ASC41 Ib期臨床試驗超重和肥胖受試者給藥。
  • 王行環教授以共同通訊作者在《柳葉刀》發表重組新冠疫苗Ⅱ期臨床...
    (腺病毒載體)Ⅱ期臨床試驗結果,這是全球首次正式發表新冠疫苗Ⅱ期臨床試驗數據。該文章系統回顧了由王行環領銜的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臨床試驗中心團隊共同參與的重組新冠疫苗(腺病毒載體)Ⅱ期臨床試驗。試驗結果表明,單次接種該型重組新冠疫苗(腺病毒載體)28天後,99.5%的受試者產生了特異性抗體,89.0 %的受試者產生了特異性細胞免疫反應,有望為人體對抗新冠病毒感染提供「雙重保護反應」。
  • 中國原創阿爾茨海默病新藥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入組啟動
    期臨床試驗的患者入組工作,目前順利完成國際臨床試驗全球第一例患者篩選,這意味著九期一已正式踏上國際化之路,全球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將有望用上來自中國的原研新藥。在本屆大會的首日演講中,美國阿爾茨海默病協會頒發的本特·溫布拉德終身成就獎(2018)獲得者、克利夫蘭醫學中心教授,九期一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方案主導設計者兼首席科學家傑弗裡·庫明斯表示,九期一已在位於美國紐約州錫拉丘茲市的克拉裡蒂臨床研究中心,順利完成此次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的第一例患者篩查。
  • 甘萊FXR激動劑ASC42完成美國I期臨床試驗首例受試者給藥
    上海2020年12月28日 -- 甘萊製藥專注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領域創新藥的開發和商業化,是歌禮製藥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代碼:1672)旗下全資子公司。公司今日宣布,其法尼醇X受體(FXR)激動劑、NASH候選藥物ASC42的美國I期臨床試驗已完成首例受試者給藥。
  • 各國報告在研新冠疫苗超200種,其中48種處於臨床試驗階段
    在國際層面,世衛組織4月牽頭啟動「獲得抗擊新冠肺炎工具加速器」倡議,旨在匯聚力量,以更快速度和更大規模開展疫苗研發和生產。在國家層面,各國政府紛紛為新冠疫苗開發、試驗和生產等環節開闢「綠色通道」「快速通道」。在學界,各國科學家相向而行,不斷加深人類對新冠病毒的認識,為疫苗研發奠定堅實基礎。
  • 我國新冠病毒重組蛋白亞單位疫苗啟動Ⅲ期臨床試驗
    12月3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官微消息,11月18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與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智飛生物)聯合研製的新冠病毒重組蛋白亞單位疫苗,在湖南省湘潭市湘潭縣開始國內部分的III期臨床試驗。
  • 索元生物首個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順利完成受試者入組 | 新聞稿
    2020年11月12日,索元生物宣布,其全球首創新藥DB102(Enzastaurin)用於一線治療初治高危瀰漫性大 B 細胞淋巴瘤(DLBCL)的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ENGINE研究)已順利完成全部受試者入組
  • 中國研發新冠病毒重組蛋白亞單位疫苗啟動Ⅲ期臨床試驗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研發新冠病毒重組蛋白亞單位疫苗啟動Ⅲ期臨床試驗中新社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3日從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微生物所)獲悉,該所與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智飛生物)聯合研製的新冠病毒重組蛋白
  • FDA批准九期一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 IND,你怎麼看?
    FDA批准甘露特鈉膠囊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IND申請 九期一是由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耿美玉研究員領導研究團隊,堅持 22 年,在中國海洋大學
  • 新冠中和抗體在上海完成臨床給藥 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今天上午獲悉,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開發的重組全人源抗新冠病毒單克隆抗體注射液(產品代號:JS016)已在上海完成Ⅰ期臨床試驗所有受試者給藥,顯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作為國內最早進入臨床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JS016的研發進度處於全球領先水平,其在美國的臨床試驗也於今年二季度啟動。
  • 智飛生物:重組結核桿菌融合蛋白(EC)Ⅲ期臨床試驗已完成
    智飛生物(300122)6月19日在互動平臺表示,今年以來,公司取得階段性成果的項目有:公司協議代理的五價輪狀疫苗獲得進口藥品註冊證;公司自主產品重組結核桿菌融合蛋白(EC)Ⅲ期臨床試驗已完成
  • 中國原創阿爾茨海默病新藥啟動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患者入組
    ,中國原研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甘露特鈉膠囊)已經正式啟動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以下簡稱「國際臨床試驗」)的患者入組工作,目前順利完成國際臨床試驗全球第一例患者篩選,這意味著九期一已正式踏上國際化之路,國外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將有望用上來自中國的原研新藥。
  • 國產阿爾茨海默病新藥,在美國獲批Ⅲ期臨床試驗,去年已在國內上市!
    美專家認為:這是基於「九期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彭博社在報導中指出:「FDA允許直接進入大規模的Ⅲ期臨床試驗,然後再申請監管批准。這突顯了對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迫切需求,以及美國監管機構對此前該藥物在中國的臨床試驗數據的認可。」
  • 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Ⅰ期病房揭牌 第一個正式BE臨床試驗項目啟動
    5月15日上午,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Ⅰ期病房揭牌暨第一個正式BE臨床試驗項目啟動儀式在醫院東城根街院區舉行。在北京中關村玖泰藥物臨床試驗技術創新聯盟曹彩秘書長、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梁茂植教授、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王伯穎處長、成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董勇副主任、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雍尚紅處長和相關大型藥企負責人以及醫院領導、相關職能部門和臨床科室代表的見證下,醫院藥物臨床試驗工作正式啟動。
  • 榮昌生物原創新藥泰它西普獲得美國FDAⅡ期臨床試驗許可
    近日,榮昌生物製藥(煙臺)有限公司從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收到了泰它西普在美國進行Ⅱ期臨床試驗(IND)的許可,適應證為系統性紅斑狼瘡(SLE)。 泰它西普是靶向BLyS和APRIL的原創性抗體融合蛋白藥物,在國內已完成針對SLE的關鍵臨床試驗。
  • ...抗腫瘤原創新藥西奧羅尼治療SCLC關鍵性Ⅲ期臨床試驗申請(IND...
    2021年1月8日,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芯生物」,股票代碼:688321.SH)遞交的用於治療經過2線系統化療方案後疾病進展或復發的小細胞肺癌(SCLC)的國家1類原創新藥西奧羅尼(Chiauranib)關鍵性Ⅲ期臨床試驗申請(IND)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受理(受理號:CXHL2100009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