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好多人在後臺發昆蟲的圖片給本寶寶,可是圖片根本打不開啊,所以不是寶寶不回復哈,平臺下有本寶寶的郵箱,需要的可以發郵件。
大部分昆蟲的一生都是從卵開始,孵化幼蟲,幼蟲化蛹,蛹變成蟲,才算結束生長發育,而形態上更要經過多次的變化。如大家最熟悉的、從千姿百態的肉蟲變為長出五顏六色翅膀的美麗的蝴蝶,就是從卵孵化成幼蟲,再從幼蟲轉變為蛹,最後才變為成蟲。昆蟲這種普遍的從幼期狀態變為成蟲狀態的變化過程稱為變態。
而在這個變態過程中,如果幼蟲變為成蟲後,幼蟲的形態全部消失,也就是完全看不出半點聯繫的話,昆蟲學有個專業名詞——完全變態。我們最熟悉的鱗翅目、鞘翅目、雙翅目、膜翅目、脈翅目等都屬於完全變態昆蟲。而且這種變態類型也代表了昆蟲的進化更加高等。
所以值此六一佳節,聽說明天還會大暴雨,就讓PhD.Zheng來帶你們認認這些完全變態的昆蟲寶寶。
食蚜蠅和寶寶,拍攝DrZheng和好基友DrZhang
再像蜜蜂的食蚜蠅也是蠅,蠅類的寶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蛆了,不過食蚜蠅寶寶和草蛉寶寶一樣是吃蚜蟲的好手,野外看到不要叫,也不要傷害它們。
瓢甲和寶寶,拍攝DrZ
我們說過瓢甲分為植食性和捕食性兩種,植食性瓢甲吃葉片,捕食性瓢甲吃蚜蟲。不懂的去看科普大作戰,誰告訴你的只有七星瓢蟲才是好瓢蟲??
大蚊和寶寶,成蟲圖片DrZ拍攝,幼蟲圖片來源http://gaga.biodiv.tw
大蚊不咬人,幼蟲生活的地方代表水質還不錯哈。不記得的請回顧,不是所有蚊子都咬人
蟻舟蛾和寶寶,圖片來源:百度
蟻舟蛾幼蟲外觀似蟻,前足短,警戒時會擬態螞蟻的大顎,中足最長會擬態螞蟻的觸角。
蜜蜂和寶寶,圖片來源:百度
蜜蜂幼蟲呈乳白色或灰白色,蛆形,體表有環紋但無附肢,主體飽滿且富彈性。蜜蜂幼蟲軀體營養豐富,新鮮的蜂王幼蟲所含成分和蜂王漿接近。
鳳蝶和寶寶,圖片來源:百度
鳳蝶寶寶體表沒有毒毛保護,所有常常生有大型眼斑保護自己,不記得的也可以查看我叫熊孩子(蝶類篇)
草蛉寶寶--蚜獅,圖片來源:百度
幼蟲期的草蛉又被稱為蚜獅,蚜獅者,貌醜,兇猛,日可啖蚜蟲百十頭,謂之蚜獅。蚜蟲狙擊手
草蛉成蟲,圖片來源:百度
蟻蛉寶寶——蟻獅,圖片來源:百度
蟻獅俗稱 「沙猴」、「沙牛」,是脈翅目,蟻蛉的幼蟲,蟻獅頭部大,方形,有鐮刀狀大顎;前胸形成一可動的頸;腹部卵形,沙灰色,有鬃毛。蟻獅常生活於乾燥的地表下,在沙質土中造成漏鬥狀陷阱捕食螞蟻等小昆蟲。
蟻蛉成蟲,圖片來源:百度
星天牛寶寶,圖片來源:百度
天牛幼蟲淡黃或白色,體呈長圓筒形體前端擴展成圓形,似頭狀,故俗名圓頭鑽木蟲,上顎強壯,能鑽入樹內生活兩年以上,破壞木材。化蛹前向外鑽一孔道,在樹內化蛹,新羽化的成蟲經此孔道而出。
星天牛成蟲,圖片來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