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互聯!國外開發出可與標準觸控螢幕通信的新型柔性標籤C-touch Tag

2021-01-19 網易

2019-12-25 04:48:06 來源: CINNO

舉報

  文 | 小C君 · 編譯 | 山海觀

  來源 :Newelectronics & Printedelectronics

  CINNO Research 產業資訊,Imec、TNO和卡塔蒙迪(Cartamundi)宣布,他們已經開發出一種可以與標準觸控螢幕(C-touch)通信的柔性電容式識別標籤。

  這種「C-touch標籤」是一種非常薄的柔性晶片,它可以集成到紙張和塑料等產品中。這三家公司希望可以將它應用到票證、認證文件和支付卡等各種物品中。這些物品在集成了這種柔性晶片後,通過和標準的電容式觸控螢幕通訊,就可以實時連接到網際網路中。

  

  C-touch標籤可以創建實現「萬物互聯」的目標,它可以標記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對象,且不需要重大硬體和配置的更新以及相應造成的額外費用。與現有的RFID技術(例如NFC)不同,這種標籤體積非常小且不需要外部天線,因為這種柔性晶片的一部分已經充作天線使用。由於通訊距離更短,這些標籤還可以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另外,由於採用了單片集成天線,因此這種標籤還可以實現低成本生產。

  帶有嵌入式C-touch標籤的智慧卡或其他對象可以與全球在用的45億部手機安全地實現交互功能。當然,理論上它還可以與現有汽車、展位、牆壁、咖啡機和各種日常用品中的大量觸控螢幕進行交互通訊。

  在所有觸控螢幕交互應用案例中,C-touch標籤都是一種非常好的替代選擇,RFID / NFC標籤要麼太大或太昂貴,要麼難以實施和管理維護。例如,在成本非常重要的棋盤遊戲(Board Games)中,C-touch標籤除了可以提供更高的支付安全性,還可以讓用戶通過簡單的行動裝置程序更新就能完成原本難以維護和管理的硬體讀取和控制點訪問等。

  「與標準的RFID或NFC解決方案相比,我們的C-touch標籤為眾多新應用鋪平了道路,因為與有限資源的NFC Reader相比,C-touch利用了現有電容觸控螢幕的硬體讀寫資源,」Imec的研發團隊負責人Kris Myny解釋說,「我們正在使用蘋果、三星和華為等各品牌的一系列不同觸控螢幕來測試我們的標籤系統和通信方法。」

  Imec,TNO及其合作夥伴在《自然電子》雜誌上,具體介紹了這種新型的C-touch標籤。這種標籤基於薄膜電晶體技術,由薄膜電池或薄膜光伏電池供電,這些薄膜電池或薄膜光伏電池可轉換來自觸控螢幕的光。一種12位的薄膜電容式識別標籤在0.6V電源電壓下可實現高達36bps的數據傳輸速率,且不需要修改即可與市售的觸控螢幕設備兼容。

  這種柔性薄膜集成電路具有0.8cm2的片上單片天線,在0.6V的電源電壓下僅消耗38nW的功率。

  Imec薄膜電子項目經理Prashant Agrawal補充說:「這些標籤提供了將對象連接到網際網路並實現萬物互聯的新可能性。我們的下一步工作是進一步提升標籤的性能,並啟用一些新的功能(例如與觸控螢幕進行雙向通信)。另外,我們也正在與相關公司合作開發不同應用領域中C-touch標籤的解決方案。」

  該項目是在霍爾斯特中心(Holst Center)的框架內執行的,項目研發成果已經在本周的Nature Electronics上發表。霍爾斯特中心是Imec和TNO的一項開放式創新計劃,曾獲得過歐盟Horizon 2020研究與創新計劃的資助。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一種與標準觸控螢幕通信的柔性電容式識別標籤誕生了
    [PConline 資訊]Imec,TNO和Cartamundi已開發出一種與標準觸控螢幕(C-touch)通信的柔性電容式識別標籤。 這些「 C-touch標籤」晶片具有薄而靈活的特點,可以集成到紙和塑料產品中。其中兩家公司期望它們可用於各種物品,例如票證,認證文件和支付卡。
  • 薄膜識別標籤,用於將數據傳輸到觸控螢幕設備
    Imec的首席科學家,也是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之一的Kris Myny介紹到:「我們的專業領域是用於IoT和萬物互聯應用的柔性電子產品。在這一領域,我們研究了薄膜電路,即可以嵌入對象中並與RFID和/或NFC讀取器進行通信的柔性RFID標籤。基於此,我們的下一步是研究我們是否可以擴大讀者。」Myny及其同事發現,觸控螢幕目前比RFID閱讀器更容易獲得。這一發現啟發了他們研究薄膜晶片是否可以直接與標準電容式觸控螢幕通信。
  • 萬物互聯——柔性RFID之噴墨列印
    問答器主要用於信息的錄入和採集,而應答器則是通常所說的RFID標籤,主要用來進行信息的存儲於交換。  RFID標籤主要分為兩部分:標籤天線和晶片。RFID具有多種分類方式,如果根據工作頻率的不同可以分為:低頻RFID(LF)、高頻RFID(HF)、超高頻RFID(UHF)以及微波RFID。一般而言,RFID的讀寫距離與使用的頻率有關係,頻率越高讀寫距離越遠,最高階段可以高達數米。
  • 中電科風華觸控螢幕邦定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 集多工序於一體的工藝
    北京時間01月15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邦定觸控螢幕 綁定好未來 中電科風華通過多年努力,解決了觸控螢幕邦定技術行業瓶頸問題,研製開發出集多工序於一體的工藝組線設備,關鍵技術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touchscreen
  • 可摺疊OLED顯示屏比一般柔性OLED有更複雜的結構
    北京時間03月21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摺疊屏手機背後的柔性OLED顯示技術。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辦的2019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華為發布了首款5G摺疊屏手機——HUAWEI Mate X。折起來是手機,打開是平板,還能實現雙屏多任務交互瀏覽。
  • 納米級銀的新用途可能是開發可伸縮電子產品的關鍵
    納米級銀的新用途可能是開發可伸縮電子產品的關鍵 作者:51Touch時間:2019-03-28 來源:長安金融網     北京時間
  • 替代ITO 石墨烯觸控螢幕產業化之路還有多遠?_行業新聞_中小觸控螢幕...
    目前,觸控屏常用的透明電極材料為氧化銦錫(ITO ),但是有毒性並且資源稀缺,石墨烯由於其高透光率、柔性和強度是觸控屏電極的理想材料。     北京時間03月30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 「觸控屏」 已經成為手機、平板電腦的標準配置,主要應用於電子消費品、公共信息終端、工業控制、多媒體教學等, 其市場持續增長。
  • 沸鼎發布防揭柔性可列印抗金屬標籤新品
    尤其是在含有大量金屬或液體等無法輕易獲取數據的製造環境中,RFID企業開發出的柔性抗金屬標籤在防水、防碰撞、防酸鹼的同時提供了優異的數據採集性能。近期溫州沸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沸鼎智能)推出了一款防揭柔性可列印抗金屬標籤新品,沸鼎智能繆總接受RFID世界網記者採訪時,著重探討了這款新品的優勢亮點及應用前景。
  • 西安交大發布兩項科技成果 離子導體讓柔性觸控螢幕成為可能
    透明離子導體軟材料讓可摺疊柔性觸控螢幕成為可能;電網設備無線智能溫度在線監測可以遠程推送電網發熱故障,防止事故發生。他說,目前手機等電子產品的觸控螢幕主要使用的是電子導體,隨著人們對柔性可穿戴設備和軟機器需求的日益增長,具有高透明性、可拉伸可捲曲、價格更低的離子導體實現了很多電子導體難以實現的功能,使電化學電晶體、傳感器、柔性觸控螢幕、電控調光玻璃等現代技術成為可能。
  • 完全免費丨MP3tag,音頻文件ID3標籤信息編輯軟體
    昨天給大家推薦了一款給音頻文件添加標籤信息的軟體——TidyTag Music Tag Editor,軟體界面語言不支持中文,而且是限時免費只有三個月的使權限。要說給音頻文件添加標籤信息的軟體,有一款是怎麼也繞不開的,那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MP3tag是一款功能強大的用於編輯音頻文件的元數據的工具,而且完全免費。
  • Mp3tag:MP3標籤修改利器
    MP3是目前使用面最廣的音頻格式,內置有文件標籤可以顯示歌曲的相關信息,不過MP3的標籤卻經常會給我們帶來煩惱,比如下載的某些MP3信息中充滿了廣告,或者下載的一些MP3信息中部分文字顯示為亂碼,亦或者新轉換的MP3專輯沒有歌曲信息。這種問題只能通過手動修改MP3標籤來解決,這時候不妨來試試Mp3tag這款專業的MP3標籤修改工具吧。
  • 新型超薄噴塗天線:可應用於5G、物聯網、可穿戴設備等!
    因此,科學家們正在利用石墨烯、碳納米管、MXene等新型材料開發更輕、更薄、更具柔性、更低成本的新型天線。柔性的石墨烯基近場通信天線(圖片來源:Graphene Flagship)柔性碳納米管薄膜天線(圖片來源:Jeff Fitlow / 萊斯大學)與石墨烯、碳納米管一樣,MXene 也是近年來備受學界廣泛關注的一種新材料。
  • 東旭集團已在UTG超薄柔性蓋板玻璃研發上取得階段性成果
    北京時間07月07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東旭集團: 布局顯示產業迭代 構建新業績增長點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20/0707/57662.html新冠疫情漸趨平穩,顯示終端市場出現復甦,但相較於去年,此市場非彼市場
  • 從M2M到IoT理解萬物互聯的真實意義
    尤其是移動通信網絡的逐步完善,讓遠距離通信成為物聯網產業中一個重要的技術領域。其中,可遠距離收集信息、發送指令的M2M(Machine to Machine,機器通信)模塊從手機和移動寬帶中延伸出來,得到了企業的大力重視與推廣。  究竟活躍於媒體版面的M2M、IoT是什麼?它們和現在炒得火熱的萬物互聯又有何聯繫?
  • OLED柔性顯示的一些關鍵工藝如柔性襯底材料,薄膜封裝概要介紹
    >    北京時間10月16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基於OLED柔性顯示的關鍵工藝介紹。OLED作為一種新型顯示技術,具有視角範圍廣,響應速度快,色彩純度高等特點,並作為背光源廣泛應用於液晶LCD顯示。OLED的獨特之處在於其能夠實現柔性可彎曲。然而,由於液晶顯示中的背光單元結構和液晶控制電路之間的微小空間結構,現有的基於OLED的液晶顯示很難實現真正的彎曲。目前,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基於OLED顯示的市場份額逐漸增加。推動OLED市場份額增長的下一個引擎將是OLED柔性顯示。
  • 替代ITO 石墨烯觸控螢幕產業化之路還有多遠?
    目前,觸控屏常用的透明電極材料為氧化銦錫(ITO ),但是有毒性並且資源稀缺,石墨烯由於其高透光率、柔性和強度是觸控屏電極的理想材料。     北京時間03月30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 「觸控屏」 已經成為手機、平板電腦的標準配置,主要應用於電子消費品、公共信息終端、工業控制、多媒體教學等, 其市場持續增長。
  • 新型超薄噴塗天線應用於5G、物聯網和可穿戴設備
    柔性碳納米管薄膜天線 據美國德雷塞爾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採用MXene材料開發出了可應用於5G的新型天線。天線,是無線通信系統中非常重要的關鍵部件之一,通常用於發射以及接收無線信號。然而,傳統的天線大多數都是由銅等金屬材料製成,這樣的天線通常佔據較大的空間,而且非常僵硬,不具備柔性,也無法變得很薄,從而應用到任何物體表面上。如今,可穿戴技術、植入式電子產品、5G、智能織物、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蓬勃發展對於天線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新型柔性太陽能電池 尺寸更小更高效
    新型柔性電池既薄又高效,可吸收光譜寬,可與現有太陽能技術相媲美,可以用於很多場合。
  • Micro LED臺灣廠商錼創發布9.4吋超高解析度Micro LED柔性顯示器
    北京時間04月30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錼創:Micro LED良率可達100%,巨量轉移技術進入量產階段。除了與國際顯示品牌結盟,在各大國際展會上展出Micro LED的創新顯示應用外,近來也與臺灣面板大廠友達共同發表最新開發成果,發布一款9.4吋的超高解析度Micro LED柔性顯示器,突破當前業界標準,展現技術實力。LEDinside特別專訪到錼創的營銷總監劉應蒼,了解錼創的Micro LED技術獨到之處,並分享目前持續延燒的肺炎疫情對Micro LED技術及應用發展可能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