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個月,擺地攤在全國範圍颳起了一股流行風,可這股風來得快去得也挺快,從最開始朋友圈裡到處都是蠢蠢欲動想要去擺攤的人,到後來很快一陣風過,似乎都沒幾個人還記得擺攤這回事了。雖說大眾的關注度越來越低,但現實中依然還有不少人還在默默堅持,特別是那些開著好車去擺攤的。
在海口市國貿附近的一處商業區,最近就新開闢了這樣一處擺攤的集市,從現場攤位的情況來看,每一個攤位都是以自家的汽車尾箱為主,旁邊再擺個小桌子方便客人挑選。而攤主們賣的東西也有不少稀奇古怪,照片中這個攤位上,就擺放了不少個頭碩大的鵝蛋,引來不少人圍觀。
旁邊的地上,還在賣毛茸茸的小鴨仔,可能很多生活在城市裡的孩子根本沒見過這麼萌的小鴨子,看到之後都感覺挺新奇的。或許這就是這些年輕攤主們不同於傳統攤位的地方,他們更追求這種新奇的感覺,當然也更能吸引顧客的眼球。
把小鴨子賣給城裡人當寵物,可能很多生活在農村裡的人都不敢做這樣的買賣,過去,擺地攤的大都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沒有其它的一技之長,只能靠擺地攤賣點針頭線腦的生活用品或是自家的農產品來維持生計,但如今,擺地攤已經從維持生計的手段變成了體驗生活最好的方式之一。
這位攤主在自己的攤位前沒有支桌子,所有的貨品都擺在自家車上的後備箱裡,東西說不上太特別,但在普通商店超市裡倒也沒那麼容易買得到。攤主坐在後備箱旁,一臉悠閒,旁邊的另一個凳子上,一條泰迪犬睡得正香,看得出來,這攤主很享受這份愜意的感覺,至於這一晚上能賺多少錢,倒也無所謂了。
其實,雖然這些汽車尾箱集市擺在繁華的商業區,但光顧攤位的人並不算多,更多的時候,路過的人都是帶著一種新奇的眼光來看待這些擺攤的年輕攤主們,很多人心裡覺得不能理解,為何這些人明明不缺錢花,卻要費這麼大的勁和精力來掙這個辛苦錢呢?
可能大家不知道,這些出來擺攤的人,其實很多人賣的都是跟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愛好相關的東西,其中也不乏一些diy自製的產品。像這一位攤主擺出來的這些花瓶、碗碟,就很有可能是自己設計出來的,比較有創意,也更能賣出個好價錢,讓自己的愛好也能產生價值。
整體上來說,這些汽車尾箱集市的攤位還是看的人多買的人少,對於市民們來說,大家的消費習慣可能還是更傾向於在商場超市等有固定經營場所的地方,從心理上來講這些地方出售的商品質量和售後都會更有保障一些。路邊攤賣的東西,給人的第一感覺還是要更廉價更低檔。
對於這些汽車尾箱集市未來的前景,我個人並不是太看好,畢竟想要跟那些商場超市去競爭的話,這些路邊攤根本沒有任何優勢可言,雖說很多攤主不是以賺錢為目的,更多是為了體驗生活,但一旦這種新奇感過去後,每天辛苦出來擺攤又沒多少物質上的收穫,他們的積極性也會快速消退。
所以,擺攤最終還是要回歸它最本質的意義,那就是社會底層群眾的謀生手段之一,想把它當作秀場或是體驗生活的途徑,終究不會太長久。那些曾經自己參加過擺攤的小夥伴們,也可以來一起分享下你們對於擺攤的體驗和感受,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