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電商的鍊金術:大股東投資250萬賺7億 子公司營收暴漲10倍

2021-01-20 鳳凰網財經

鳳凰網財經《市值觀察》欄目出品 NO.10

作者:醉漓

今日,深陷財務造假質疑的南極電商再度放量跌停,資金出貨跡象明顯。曾經的5倍大牛股距離歷史最高價已經跌去60%,讓人唏噓不已。

《市值觀察》仔細翻閱了一下南極電商的發家史,不禁被他們大股東的鍊金術折服。

大股東投資250萬豪賺7億

南極電商目前主要從事兩大業務,一個是移動網際網路營銷,一個是品牌服務。移動網際網路營銷是南極電商於2016年收購的全資子公司北京時間網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時間互聯」)的主營業務,時間互聯作為移動端流量媒體供應方的代理,為客戶在該等供應方平臺推廣APP、投放廣告,通俗講就是中間商賺差價的買賣。

資料顯示,時間互聯成立於 2006 年 4 月 26 日,註冊資本 50 萬元,成立前8年經營狀況慘澹。據wind數據顯示,2014年時間互聯營業收入僅54.98萬元,虧損41.29萬元,另外還有6.15萬元的應付帳款,16.29萬元的應付職工薪酬和83.08萬元的其他應付款。

不過,一個名叫劉睿的男人出現徹底改變了時間互聯。2015 年 6 月 5 日,時任大股東董薇、張明分別將其持有的30 萬元、66 萬元出資轉讓給劉睿。另外,時間互聯增加註冊資本 400 萬元,其中劉睿、葛楠、虞晗青、陳軍、張明、靜衡投資分別新增出資141.5萬元、175萬元、25萬元、22.5萬元、16萬元和20萬元。至此,劉睿成功上位時間互聯並持有47.50%股份。

同一天,劉睿操刀時間互聯收購北京亨利嘉業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亨利嘉業」)。時間互聯、陳恬恬、劉睿三方籤署《關於北京亨利嘉業科技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的協議書》,各方同意向劉睿支付合計25.9萬元購買陳恬恬受劉睿委託持有的亨利嘉業 100%的股權。

根據公告,亨利嘉業成立於2014年,實際控制人也是劉睿,而且還與時間互聯存在同業競爭關係。

據財報顯示,亨利嘉業在成立之後業績發展迅猛,2014年營業收入1049萬元,淨利潤49萬元;2015年1-8月營業收入7842萬元,淨利潤99.3萬元。

合併亨利嘉業後,時間互聯的業績也出現大幅度提升。據公告顯示,2015 年 1-8 月,亨利嘉業納入合併報表的期間為 6 月-8 月三個月,其營業收入佔合併報表營業收入比重為 85.66%,淨利潤佔合併報表淨利潤的比重為 77.12%。此外,時間互聯掛牌新三板時的財務報告顯示,在2015年最後四個月時間互聯淨利潤高達921.78萬元。

劉睿為何要收購平平無奇的時間互聯,又為何將快速「催熟」的亨利嘉業以25.9萬元的低價賣給時間互聯?主要目標或是謀求上市。劉睿旗下的亨利嘉業成立僅1年,並不符合依法設立且存續滿兩年的標準。

2015年10月28日,劉睿將時間互聯變更為股份制公司, 2016年4月完成新三板掛牌上市。

不過,新三板可能並不能滿足劉睿的野心。在2016年8月,剛剛完成借殼上市的南極電商作價9.56億元收購時間互聯,現金支付佔比40%,發行股份支付佔比60%。根據公告,時間互聯當時的帳面淨資產為728.82萬元,交易價格較此的預估增值率為13026.1%;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2921.3萬元,交易價格較此的預估增值率為3172.52%。

這筆交易令劉睿大賺一筆,據《市值觀察》粗略估算,劉睿在時間互聯的投資約250萬元,2016年南極電商收購時間互聯劉睿分得現金約1.81億元和3425萬股南極電商股份。近年劉睿已經合計減持約2.5億元,目前仍然持有南極電商股份市值約3億元,合計收益約7.31億元,5年豪賺約300倍!

對於南極電商而言,收購時間互聯也是一筆不錯的買賣,移動網際網路營銷業務短期營業收暴漲10倍,成為支柱業務!

據wind數據顯示,2017-2019年,南極電商移動網際網路營銷業務營業收入分別為2.2億元、22.01億元和24.31億元,同比增長898%和10.47%,營業收入佔比分別為22.36%、65.64%和62.23%。

此外,南極電商收購時間互聯之後,前五大客戶、供應商和欠款方大多被小米、華為、騰訊、三六零和淘寶等大型網際網路公司佔據,被人詬病的大客戶和供應商高度重合問題消於無形。

不過《市值觀察》非常好奇,劉睿既然有魔法令時間互聯業績短期實現暴漲,又為何給南極電商做「嫁衣」?

大客戶頻頻坐上被告席

據南極電商2019年年報,公司前5大客戶分別為深圳前海新之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新之江」)、北京麥***有限公司、福州三六零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北京字***有限公司和淘寶(中國)軟體有限公司。

2019年,新之江銷售額高達4.92億元,佔年度銷售總額比例12.06%,但是尷尬的是隨後南極電商與新之江卻對簿公堂,應收帳款5638萬元面臨無法收回的困境,不得不計提2819萬元壞帳準備。或受此影響,南極電商2020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27.72億元,同比增長僅4.73%,創近5年新低。

天眼查數據顯示,新之江成立於2018年4月25日,註冊資本150000萬美元,法定代表人朱健翀,畢業於清華大學英語專業,現任拼多多法定代表人、董事及經理、杭州埃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值得關注的是,前海新之江成立時間雖然不長但是陷入31起法律訴訟,其中多數都與合同糾紛有關。

《市值觀察》還發現,南極電商的2020年半年報與往年有細微變化,將應收帳款期末餘額前5名隱去名字,以客戶為一、二、三、四、五等代替。

與之對應的是南極電商財報出現惡化應收帳款大幅攀升。據2020年3季報顯示,南極電商應收帳款高達12.84億元,比2019年年末增長4.21億元。

南極電商長期受到應收帳款困擾,據2016-2020年3季度財報顯示,南極電商應收帳款分別為3.02億元、5.42億元、7.65億元、8.63億元和12.84億元,營收佔比分別為57.96%、55.01%、22.81%、22.09%和46.32%。

最惹爭議的是2016年,南極電商尚未收購時間互聯,主營業務為吊牌業務,應收帳款佔銷售百分百高達57.96%,這與87%的銷售毛利率與58%的銷售淨利率形成強烈反差。

市場上高毛利率行業一般有兩類,一類是白酒行業,行業為賣方市場,產品供不用求,反應在財務報表上就是應收帳款少、預收帳款多。另一類是醫藥或是化妝品,具有技術壁壘或品牌溢價,反應在財務報表上就是較高的研發費用和銷售費用。顯然,南極電商高毛利率和高應收帳款在商業邏輯上很難自洽。

另據第一財經報導,南極電商還存在店鋪頻繁變更經營者、經營者頻繁更名,多家客戶、子公司在經營發展勢頭良好的情況下突然被註銷,資金通過個人帳戶走帳等問題,南極電商要想擺脫財務舞弊嫌疑,恐怕還需要交代很多事情。

相關焦點

  • 南極電商,「吊牌」之路已到盡頭?
    目前的南極電商市值僅為250億元,距離2020年年中的高點已經接近腰斬。 公司1月5日緊急召開視頻會議,隨後更公告擬斥資數億元回購股份,但仍然沒能「穩」住南極電商的股價。 從1月6日晚間南極電商披露的股東名單觀察,機構增減持各異,分歧不少。
  • 「吊牌之王「閃崩,造假質疑再發酵,南極電商急推5億回購方案
    綜合這份研究報告的數據內容來看,所指公司為南極電商無疑。到了2020年6月底,對南極電商的質疑再起。市場開始關注其經銷商頻繁更名、子公司多次註銷等問題。在此之後,南極電商的股價還進一步創了新高,但在2020年7月中旬開始,南極電商的股價開始不斷下跌,2020年7月13日至12月31日,南極電商股價從23.81元/股下跌至13.68元/股,跌幅42.55%。東方財富Choice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匯添富、泰康人壽、中歐基金、南方基金等眾多機構投資者持有南極電商。
  • 「吊牌廠」南極電商的崩潰:完美的公司都值得懷疑?
    2020年7月10日,南極電商創下歷史最高價24.41元。從2013年上漲到2020年的最高點,股價漲了31倍,走出了將近7年的上漲行情。 但是盛極而衰,從最高點開始,南極電商開始飛流直下,到1月6日收盤於10.37元,僅僅半年時間就跌了58%,無數追高投資者被套在山頂上。
  • 南極電商擬5.9億收購CARTELO 年營收3500萬
    【億邦動力網訊】6月15日消息,A股上市公司南極電商近日發布公告稱,旗下南極電商上海分公司擬設立全資子公司,以收購新加坡服飾品牌CARTELO。
  • 南極電商開年三連跌 市值蒸發超80億
    原標題:南極電商開年三連跌 市值蒸發超80億   開年三個交易日,南極電商股價已連續三日下挫。
  • 南極電商的AB面
    面對捲土重來的「造假傳言」,南極電商1月5日晚公告,宣布擬以不超過15元/股的價格實施回購,回購總金額不低於5億元且不超過7億元。公司稱此舉是維護廣大股東利益、增強投資者信心。  事實上,在上述公告發布前,已有部分投資機構提前知道了這一「重磅」利好。  在1月5日下午召開的機構交流會上,張玉祥中途突然中止原有話題,向參會機構披露了上述回購信息。
  • 南極電商23.44億借殼上市 新民科技變身電商
    同時,新民科技擬以8.05元/股向南極電商全體股東張玉祥、朱雪蓮、胡美珍、豐南投資、江蘇高投非公開發行2.91億股,購買其各自持有的南極電商100%股權,資產作價23.44億元。  擬向香溢融通(浙江)投資有限公司管理的香溢專項定增 1-3 號私募基金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總金額不超過 3億元,投向電商生態服務平臺建設、柔性供應鏈服務平臺建設以及品牌建設項目等。
  • 都是研報惹的禍「至暗時刻」的南極電商還能「翻身」嗎?
    從K線走勢看,南極電商股價從高位下跌已有一段時間。從2020年7月10見到24.41元/股的高點後,這隻曾經的大牛股就開始走上下坡路,股價一直跌跌不休。從節後第一個交易日開始,南極電商股價的下跌突然加速,連續兩天跌停。雖然公司反覆闢謠,並推出大比例回購的利好,但對股價的提振作用似乎不大。南極電商開年的這波大跌,被部分市場人士歸因於興業證券的一份研報。
  • 6天暴漲70%,市值飆升113億!「長生不老藥」真的存在嗎?
    最近,一家A股上市公司的股價因為「長生不老藥」概念暴漲,股價7天6漲停,暴漲超70%,市值飆升113億。6天暴漲70%,大股東趁機減持金達威是一家主要從事食品營養強化劑行業原料和保健食品終端產品的生產、銷售業務的公司,主要產品包括維生素A、輔酶Q10、營養保健食品三類,2019年保健食品產品營收16.87億、維生素A產品營收7.25億、輔酶Q10營收5.43億,銷售規模在行業並不算突出,業績波動也比較大。
  • 南極電商的AB面-上市公司-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面對捲土重來的「造假傳言」,南極電商1月5日晚公告,宣布擬以不超過15元/股的價格實施回購,回購總金額不低於5億元且不超過7億元。公司稱此舉是維護廣大股東利益、增強投資者信心。  事實上,在上述公告發布前,已有部分投資機構提前知道了這一「重磅」利好。  在1月5日下午召開的機構交流會上,張玉祥中途突然中止原有話題,向參會機構披露了上述回購信息。
  • 深股通三日增持南極電商2.5億 神秘港資主力手法不同尋常
    1月5日晚間,南極電商祭出史上最大規模回購方案,計劃在半年內用5億~7億元資金回購公司股票。但1月6日和7日南極電商仍然跌跌不休,截至7日收盤,收報10.16元。而該股半年前的最高股價為24.41元。根據公司公開披露,1月5日,南極電商還以電話會議的形式,與包括匯添富基金、南方基金等多家公募和券商在內的機構投資者進行了溝通。
  • 深股通三日增持南極電商2.5億,神秘港資主力手法不同尋常
    昨夜的你也沒能留住你;前夜的巨額回購計劃也沒能止住南極電商(002127.SZ)近日的跌勢。 1月5日晚間南極電商祭出史上最大規模回購方案,計劃在半年內使用5億~7億元資金回購公司股票。但1月6日和1月7日南極電商仍然喋喋不休,截至1月7日收盤,南極電商收盤報10.16元。
  • 超5億大手筆回購難擋股價下跌 「吊牌之王」南極電商陷造假疑雲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超5億大手筆回購難擋股價下跌 「吊牌之王」南極電商陷造假疑雲 繼新年頭兩個交易日連續跌停後,第三個交易日,即1月6日,南極電商跌幅放緩,下跌6.49%,收於10.37元。1月5日晚間,已連續跌停兩天的南極電商緊急拋出不低於5億元、不超過7億元的回購計劃。
  • 東南亞電商Sea上市:騰訊為大股東 陳歐曾悲情離開
    雷帝網 雷建平 10月21日報導在趣店上市之際,東南亞電商Sea也成功在美國上市,首日漲8.4%,市值達到51.7億美元。Sea以其Garena遊戲業務著稱,最初聚焦PC遊戲業務,最近幾年也在積極向電子商務領域拓展,並推出自己的社交電商平臺Shopee和AirPay支付產品。
  • 公告匯總:冀東裝備股東減持 金智科技新增訂單1億
    公司控股子公司中電新源是工廠預製式模塊化變電站的首創者,未來,除在常規新能源領域外,公司還將積極拓展模塊化變電站在海上風電升壓站、大型儲能變電站領域的應用,進一步做大做強模塊化變電站業務,使之成為公司穩定的利潤增長點。
  • 槓桿終被槓桿誤,玩鷹被鷹啄瞎眼:航錦科技,股價暴漲2倍的十年...
    7月30日,錦化化工集團持有的公司1.9億股(佔總股本的55.92%)被拍賣,遼寧方大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遼寧方大「)以2.33億元競得。遼寧方大成為第一大股東,方威為新任實際控制人。遼寧方大的來頭可不小。
  • 東南亞電商公司Sea成功登陸紐交所 市值63億美元
    近年來,Sea憑藉投資Shopee服務進軍電子商務領域。這也成為Sea的優勢,因為在東南亞除它之外,幾乎沒有公司同時提供購物-支付-娛樂服務。當前,Sea營收已經從 2014 年的1. 608 億美元增長到了去年的3. 457 億美元,但是虧損也從 9090 萬美元擴大到了2. 25 億美元。Sea稱,虧損主要源於Shopee服務。
  • 公告匯總:八一鋼鐵淨利增長逾30倍 擬10轉10
    本次非公開發行的發行對象共7名,分別為匯金公司、財政部、中國菸草總公司、上海海煙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維資本、中國菸草總公司湖北省公司、新華保險。長春一東:擬收購控股股東旗下大華機械和蓬翔汽車的股權長春一東披露重組進展,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主要交易標的資產,為公司控股股東的控股子公司大華機械和蓬翔汽車的股權資產。
  • 五大「最能賺」豬企前三季日賺1.55億 淨利增超3倍
    五大「最能賺」豬企前三季日賺1.55億 摘要 【富貴豬中求!五大「最能賺」豬企前三季日賺1.55億 淨利增超3倍】站在風口上的「二師兄」火爆程度依舊不減。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下稱淨利潤)居前五名的上市豬企平均日賺1.55億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這五大豬企淨利潤合計增超3倍。
  • 蹭熱點暴漲3倍,新老股東忙離場,金力泰領跌兩市
    作者|股伯通11月27日,金力泰開盤不久便直奔跌停,整個交易日雖有機構席位進場接盤,怎奈封單太大,直到收盤仍有1378萬股封死跌停,至此,本周累計下跌32%。或許是第二大股東柯橋領英引發了此次暴跌。11月26日晚間,金力泰公告稱,柯橋領英於9月3日至10月12日期間減持公司股份1410萬股,減持價格11.52元/股至約16.97元/股,減持股份佔公司總股份約為2.88%。蹭熱點暴漲3倍今年前三季度,疫苗、軍工、晶片等板塊成為大熱門,金力泰似乎每次都能扯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