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它們和我們人類同屬一大類!

2021-01-11 中國青年報

  我們人類,屬於胎盤類動物。

  那麼中國袋獸呢?

  和我們一樣,也屬於胎盤類動物!

  是的,胎盤類動物,不是有袋類動物。

  有袋類動物的起源史要被改寫了。

  記者中國科學院生物演化與環境卓越創新中心獲悉,該中心與雲南大學畢順東教授團隊等合作發現並復原了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整的早白堊世哺乳動物化石——混元獸,這與此前發現的中國袋獸同屬一支,均為早期胎盤類動物,而並非有袋類動物的祖先,「有袋類起源於亞洲的結論有待進一步商榷」。

  6月14日凌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誌(Nature)以研究長文的形式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周氏混元獸復原圖。中國科學院生物演化與環境卓越創新中心供圖

    周氏混元獸的正型標本。中國科學院生物演化與環境卓越創新中心供圖

  現有的哺乳動物有3大類,分別是單孔類、有袋類和有胎盤類:

  單孔類動物包括人們所熟悉的鴨嘴獸、針鼴等,其泌尿、生殖和消化都通過唯一的「洩殖腔」來實現;

  有袋類動物的最大特點則是雌性在腹部有一個育兒袋,幼體出生非常不成熟,必須在母體袋內長期哺乳,包括袋鼠、袋熊和袋貂等;

  而有胎盤類動物的最大特徵,是雌性具有胎盤,幼體在母體的子宮中能通過胎盤吸收營養,包括鯨魚和我們人類。

  這其中,後兩類即有袋類和胎盤類,佔現有哺乳動物物種的99%之多,它們從何起源、何時分異,極大地影響了現代地球生態系統的格局,是哺乳動物進化研究中的關鍵性科學問題。

  過去20年間,我國東北熱河生物群發現了超過120多個屬種的脊椎動物化石,相對於種類豐富、保存精美的恐龍和鳥類化石,獸類哺乳動物只有3屬3種。受限於當時的研究條件,科學家們難以獲取詳盡的解剖學證據,因此造成了長久以來對這些種類、尤其是中國袋獸系統發育位置的爭議。

  此次混元獸標本發現於內蒙古寧城地區義縣組下部地層,是距今1.26億年的熱河生物群中的哺乳動物,「保存完好、結構精美」。

  我國科研團隊利用CT掃描技術,數位化三維重建了包埋在巖石中的化石骨骼,基本上復原了每塊骨頭的形態特徵。

    周氏混元獸的牙齒及下頜。中國科學院生物演化與環境卓越創新中心供圖

  研究團隊又歷時3年,構建了一個包括有56個早期哺乳動物分類單元和400多個形態學特徵的大型數據矩陣,確立了可靠的早期哺乳動物譜系樹。分析結果表明,熱河生物群中的4種哺乳動物都屬於胎盤類,包括之前被歸入有袋類的中國袋獸。

  來自中科院生物演化與環境卓越創新中心的消息顯示, 「這一研究結果科學意義重大,中國袋獸屬於胎盤類的新結論,表明亞洲可能不是有袋類的起源中心,目前已知有袋類最早的化石記錄為發現於北美1.1億年前的三角齒獸」。

    周氏混元獸、負鼠和美洲獅的舌骨器比較。中國科學院生物演化與環境卓越創新中心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混元獸的「屬名」,意為元氣未分,混沌為一,元氣之始也;「種名」則是「周氏」,研究團隊以此獻給中國科學院院士、古鳥類學家周忠和博士, 「感謝他不但開啟和推動了熱河生物群的深入研究,而且引導和幫助其他年輕團隊對熱河生物群開展研究」。

  記者&微信編輯:邱晨輝。

  圖片來自中國科學院生物演化與環境卓越創新中心。

相關焦點

  • 既然同屬人科,人類和黑猩猩為什麼生不出孩子?
    我們人類作為生物鏈最頂端的存在,不論是在什麼方面領域都是高於動物的,可是在生物科類上我們人類和黑猩猩是屬於同科類的,那麼大家知道為什麼同屬人科的黑猩猩和人類為啥生不出孩子嗎?其實就是生物學中的生殖隔離,簡單來說就是物種之間的界限,讓不同物種在自然條件下不能進行交配,或是即便進行了交配也不能產生後代或是後代不能再育的隔離機制,而我們人類和黑猩猩雖是同科類。
  • 大猩猩和人類同屬人科,那它們能否孕育生命呢?看完才得知答案
    大家都知道物種之間有界限的存在,能不能交配產生可孕育的後代,即所謂是生殖隔離,從小我們就知道,人是從古猿進化而來的,就像達爾文所說的,自然選擇的結果,由於自然環境不同,對古猿的基因型進行選擇,從地理隔離進一步形成生殖隔離,進而形成了不同的物種。
  • 荷花和睡蓮同屬睡蓮科 但是不同的屬和種
    我們通常在池塘裡見到的蓮有兩種,一種是葉子擎出水面的,叫做荷花;還有一種是葉子鋪在水面上的,叫做睡蓮。它們都屬於被子植物中的毛茛目、睡蓮科,卻是不同的屬和種,在形態和結構上差別較大。從藕上長出來的不只是葉柄和葉子,還有花梗和荷花。一支花梗上只能長出一朵荷花,而且也是挺出水面的。荷花有很多花瓣,有的還有好幾層,叫做重瓣花。一般所見,荷花的顏色有紅色、粉紅和白色。我曾經一大早去賞荷,發現有些花還沒展開,原來有些品種的荷花到了晚上就合攏了休息,第二天早上才又重新展開。荷花的花託就是蓮房,受精膨大後成為蓮蓬,密密麻麻的孔洞裡長滿了蓮子。
  • 界門綱目科屬種,了解下
    植物分類與此類似,是把具有相似屬性和特徵的植物種歸為一類,不同的分類系統具有不同的分類規則。隨著人類認知的不斷發展,分類系統主要分為人為分類方法和自然分類系統兩大類。 甲骨文中有關穀類名稱的有禾、秫、麥、黍等,都從禾形,表明它們同屬一類,都是草本植物。木類名稱有杜、柏、桑、慄等,都從木形,表示它們同屬木本植物。
  • ...聯合為蛙發聲:本土蛙與牛蛙同屬兩棲類,是安全馴養品種,不應被禁!
    隨後,3月5日,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也表示,陸生和水生之間的兩棲爬行動物,如龜鱉類和蛙類,根據協商,明確由農業部按照水生動物管理。包括中華鱉、烏龜在內的絕大多數龜鱉,以及蛙類中的牛蛙和美國青蛙可以養殖食用。這給產業從業者吃下了一顆定心丸。然而,不少養殖蛙類如黑斑蛙、泰國虎紋蛙、棘胸蛙等卻仍「待判決」。
  • 沒想到大豆、葛藤、花生、槐樹居然是同屬一科,形態差別咋這麼大
    豆科為雙子葉植物綱、薔薇目支下的一個科,它包括了喬木、灌木、亞灌木和一些草本類植物,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豌豆、梅豆等藤本植物,大豆、青豆、綠豆、紅豆等直立草本植物,以及槐樹、皂角樹等高大的喬木類樹木,這些植物在形態特徵上千差萬別,然而它們竟然同屬一科——豆科。
  • 珍稀甲蟲格彩臂金龜現四川 它們在給人類警示?
    「近幾年,有五六位市民發現並向博物館捐贈格彩臂金龜及同屬物種——陽長臂金龜。」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說,珍稀甲蟲頻頻在四川出現,帶給人類一個警示:全球變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正在加劇。9月初的一個中午,他和同事在從宿舍去單位食堂的路上,看見一隻長著「大長腳」的甲蟲,正一動不動趴在樹上。「路上車子來來往往,它如果掉地上好危險!」出於保護和救助的目的,葉先生將這隻甲蟲帶回宿舍,小心翼翼放在盒子裡,悉心照料。他上網一查才知道,原來,這是一隻格彩臂金龜。
  • 奇聞:只有一字之差,同為嚙齒類動物的松鼠和老鼠,境遇完全不同
    松鼠和老鼠,只有一字之差,同為嚙齒類動物,但是各自的命運確實截然不同但是,在生物學分類上老鼠和松鼠都屬於嚙齒類動物,屬於關係非常之近的親緣關係。而松鼠和老鼠雖然生活習慣不盡相同,一種生活在樹上,一種生活在地下。但是它們的覓食行為非常相近,松鼠和老鼠一樣也會毀壞農人的莊稼糧食,如果進入民宅一樣會咬壞各種物品。
  • 奇聞:只有一字之差,同為嚙齒類動物的松鼠和老鼠,境遇完全不同
    松鼠和老鼠,只有一字之差,同為嚙齒類動物,但是各自的命運確實截然不同。但是,在生物學分類上老鼠和松鼠都屬於嚙齒類動物,屬於關係非常之近的親緣關係。 而松鼠和老鼠雖然生活習慣不盡相同,一種生活在樹上,一種生活在地下。但是它們的覓食行為非常相近,松鼠和老鼠一樣也會毀壞農人的莊稼糧食,如果進入民宅一樣會咬壞各種物品。
  • 人類進化史上的一大秘密,藍色令人食欲不振,科學家揭曉原因!
    人類進化史上的一大秘密,藍色令人食欲不振,科學家揭曉原因!自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開啟人類社會發展的新紀元。食物的種類也越來越多,人類的營養得到全方位的支持,很多人為了追求新奇的口感和體驗,發明出很多黑暗料理,例如臭豆腐、螺螄粉等,這些食物聞起來臭,吃起來卻格外香,引起很多人的踴躍購買,往往顏色有特色的食物會激發起人類的食慾。人類進化史上的一大秘密,藍色令人食欲不振,科學家揭曉原因!
  • 不可思議的遷徒,它們的未來就是我們的未來
    鳥類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候鳥遷徙是這顆星球上最為壯觀的現象之一,它們的偉大遷徒,既是地球生態平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大自然中最為激動人心的生命傳奇。僅僅在中國每年就有上百萬隻候鳥在各大棲息地之間輾轉飛行上千公裡。天鵝指雁族的鳥類,屬遊禽。
  • 人類與黑猩猩為何不能生育?生物上兩者同屬人科,看看實驗結果!
    人類與黑猩猩為何不能生育?生物上兩者同屬人科,看看實驗結果!人類和黑猩猩在很多方面都是非常相似的,尤其是在基因上,所以在科學上有很多人認為,人類的祖先就是由黑猩猩進化而來的,在我們外出遊玩進入動物園的時候,看到黑猩猩也有一種親切的感覺,它們會和人類互動表現出很友好和親近的感覺。
  • 買房、求職、擇偶…它們背後原來都有算法可循? | 同讀一本書
    9月同讀:周末,同讀一本書,讓大腦在閱讀中享受自由。本期同讀好書《算法之美》,告訴你那些藏在生活中的神奇公式。  今天小巴為大家推薦的同讀好書叫《算法之美》,作者布萊恩和湯姆都是有著跨學科背景的大拿,他們發現:  雖然人生沒有後悔藥,但其實那些讓我們糟心的選擇題,大多數都有可以搞定它們的算法。
  • 人和大猩猩同屬人科,馬與驢同屬馬科,馬驢能生騾,人和大猩猩呢
    在所有的動物中,人與靈長類中的猩猩在生理上最為相似,特別是人與大猩猩,二者同屬人科,而且同屬人亞科,現代基因學研究也發現,人與大猩猩的基因也非常相近,相似度高達98%,但是人與大猩猩已經不可以繁育下一代?這是怎麼回事呢?
  • 玫瑰、月季同屬薔薇科,是姊妹花,你知道如何去分辨它們嗎?
    玫瑰、月季花,都隸屬於薔薇科、薔薇屬、薔薇亞屬,是姊妹花。,薔薇科是一個龐大而華麗的家族,是花卉之家玫瑰、月季、薔薇及櫻花等,同時也是水果之家桃、李、杏、梅。在花店裡,常會把月季稱作玫瑰,而真正的玫瑰,一般花店是很少的。玫瑰是雜交的品種,稱為「現代月季」。
  • 鯨魚與豬、河馬它們原來是一家??
    鯨魚的祖先是誰,鯨魚又是如何演化的,下面我們一起來探索鯨魚的演化史。單從體型特徵看,印多霍斯獸根本不像水生動物,但研究證明它們卻經常生活在水中,原因是印多霍斯獸是植食性動物,膽小如鼠,平時躲在密林深處,為了逃避陸生肉食動物的捕食,常常跑到水裡躲藏,久而久之,在基因突變和自然選擇下,適應了水中生活,經過巴基斯坦古鯨—陸走鯨—羅德侯鯨—龍王鯨,進化成現在的鯨,如齒鯨類和鬚鯨類。
  • 它不是黑猩猩,與人類同祖先,血緣最接近!現在僅存不到1萬隻!
    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早已放棄神創世和物種不變的那套陳舊理論!轉而相信了達爾文的進化學說。自從進化論發表之後,人類就開始用科學的思維方式探尋自己的祖先和親戚!現代人們普遍認為人類和猩猩、猴子一樣屬於靈長類動物,之前我們認為人類和黑猩猩的血緣是最接近的,但是美國science daily網站刊登了最新一篇研究報導稱,倭黑猩猩才是現存和人類血緣最接近的物種。當代生物學界普遍認為,現代人起源於非洲,與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長臂猿、合趾猿同屬人科的靈長目動物。其實現代人類和猩猩類在1000萬年前還擁有共同的祖先。
  • 我們人類是不是和所有生物之間都存在生殖隔離?
    自然界中生殖隔離普遍存在,比如馬和驢產下的騾子就沒有生育能力。馬和驢在400-450萬年前擁有共同祖先,二者屬於近親,都是馬屬下的不同種。但馬和驢的染色體數目卻不相同,分別是64條和62條,它們結合就會產下染色體數目63條的不育騾子。而獅子和老虎交配,可產下獅虎獸,但獅虎獸存活率較低,雄性獅虎獸則無法生育!
  • 叢林貓和豹貓有什麼區別?它們在自然界中有什麼關係?
    叢林貓和豹貓都是小型的貓科動物,雖然它們的名字裡都有「貓」,但是二者的差異還是很大的,因為叢林貓是貓科貓屬下的動物,而叢林貓則是貓科豹貓屬下的動物,兩種動物的差距就像是雲豹和花豹的區別一樣(同科同亞科不同屬)。那麼叢林貓和豹貓在自然界中有什麼關係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兩種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