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需要看到自己的「無用」,要看清自己不足之處,降伏慢心的操縱

2021-01-08 歷史國學教堂

有一天,國王對自己的太傅黑衣僧人突然說道:「您老是國寶。」黑衣僧人趕忙推辭。黑衣僧人常常自稱是個草包,哪裡到了「國寶」級別,別人吹捧供養是發心地對黑衣僧人年老體弱的尊重和愛惜,只覺心中慚愧,每日懺悔深省,不敢居高。

自滿,是使人進步的一座高山,是修行進步的一道鴻溝。世界上不乏一些出類拔萃的人,儀表不凡,樣貌瀟灑,悅己悅人;智慧超群,別人想不到的辦法他總能想到做到;胸襟廣闊,什麼事情都可以淡然處之,什麼苦難都無所畏懼。

然而,出類拔萃可不是一個人先天具備,都是後天養成。在養成之前,人還是要低頭學習、謙虛做人、柔軟做事。

這不是叫大家自我否定,把自己的價值忽略了。每個人對於社會、世界來說都具備獨一無二的作用,你的舉動可能牽扯很小,但你的圈子因你的影響而發生改變,社會亦因此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外國人講「蝴蝶效應」,這個說法很好,中國人就說「牽一髮而動全身」,都是同等道理。所以你在自我肯定的同時,也得看本身的不足在什麼地方,當你不斷提升自我的時候,也不知不覺影響周圍的人,彼此開始互相推動的進程,好的循環至此展開。

如何將心練得柔軟謙和呢:

一、能接受。不能把自己放得太高。虛心使人進步,驕做使人落後,這樣平常樸素的道理別有深意。人一且忽視了姻緣的幫助,錯認為所有的成就都來自本身的能力,容易產生慢心,變得自大傲慢。過於放大自我,便是「一葉蔽目,不見泰山」,看不清自己的毛病,以致無從進步。

舉個例子,主持帶領僧人們在雲居山後面開墾荒地,山這頭的土地很好,又能吸收保存水分,土質較沉,因此長出來的作物茂密異常,寺中收穫頗豐。

山那頭的土地土質卻很差,又不易保存水分,種子播種下去之後很快被吹走了,田裡作物稀疏,被小鳥們大多數啄食而去,寺中幾乎沒有收穫。

人就像土地一樣,當你肯接受的時候,你得到的越多,釋放供養大眾的越多;當你不肯接受時,不但自己什麼都沒得到,更談不上供養他人,至此便不易結緣。

二、能容忍。忍是人生的大修養。能忍一時之氣,一怒之惡,社會就和諧穩定。多少新聞媒體報導的惡性事件都是因為不能忍而引發。

在某公司裡,領導讓一位員工千許多瑣碎的事情,還經常派駐他到其他部門打下手,員工本身能力很強,對此很不滿,但是沒有表達出來,還是忍住心中不快每日兢兢業業。

突然有一天,領導將他升為人力資源領導,管理所有人的進出調度,讓他驚喜萬分。後來,領導對他說,之所以給他升值,正是因為他能夠忍耐,人力資源的工作不好當得,既瑣碎又容易開罪別人,沒有一顆忍耐的心,如何做得了此事呢?

三、肯捨得。捨得,捨得,有舍有得。送走的東西越多,迎來的東西也越多。佛門的利他、布施都是告訴人多為別人考慮,一旦用心觀照別人時,你就已經成功把自己放在低處,又能愉快地和人結緣。

四、不自卑。這個怎麼講?不自卑即不把自己看扁,人在謙虛的同時不能自我貶低,自我認可的時候,人的心量才更寬大,有容納更多事物的空間,有更多潛能被激發出來。

人需要看到自己的「無用」:一個人能做到的事究竟有多少?若沒有工人鋪路,恐怕連門都不能出。若沒有水電,連生存都會出問題。

這個世界需要眾多人的共同努力來保證其正常運行,個人又有什麼可驕傲的呢?要看清自己的不足之處,降伏慢心的操縱。因為把身心擺在低處,才有向上看的情況和進步的途徑。

相關焦點

  • 怎樣降伏自己的心?
    發菩提心不是說說就能行的,無量劫以來,我們隨心所欲已經成為習慣,然而沒有修行,我們一直心被境轉,因為我們的心被外境所攝,才會有喜怒哀樂;才會有悲歡離合;才會多愁善感。因為法界實相的如來藏心才能得到佛法的實相,而我們沒有成就之時,也就是在修行路上沒有證得這個實相,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只能是法界空相,學佛法而不能執著佛法,因為萬法皆空,這些法只是渡我們到達彼岸的船,(金剛經云: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 《人生處處是修行》:修行的本質,是降伏自己的心魔
    這是一部讓我們內心滋生力量的能量之書,作者用自己真實的經歷講述了一系列在生活中修行的方法,他認為每一處都是修行的道場,關鍵是做自己的觀察者,放下對煩惱、痛苦的執念。作者鬼腳七曾在阿里工作九年,一路從基層做到了高管。辭職後,他從事自媒體工作,他創辦的公眾號擁有百萬忠實粉絲。如今的他遠離塵世喧囂,已在山間修行三年。
  • 我們不能只看自己的缺點,要看清自己的優點,努力達到目標!
    我是一隻小蝸牛,但是我知道我和別的蝸牛不一樣,其它的蝸牛雖然走得很慢,但是我比它們更慢,甚至比一些其他小動物還慢,我很想超越別人,可就是做不到,但是我一定可以的。有一次。在一天之內,必須跑夠十五米,每天增加十釐米,一天增加十釐米,那麼十天之內就增加了一米,就這樣,我一定能夠得到獎狀,可是在有一天,我正在練習的時候沒有看到腳下面有一個大坑,直接掉了下去,我拼命的喊人:「有沒有人來救救我」可就是沒人答應,也是,在這荒郊野外的小路上,幾乎根本就沒有人煙,我放棄了喊人的念頭在那個洞裡,餓了僅僅一天,我想爬出洞外,那麼個大坑,感覺足足有五十釐米
  • 《追風箏的人》:人性是鏡子,看清別人,看透自己
    可是,現實生活中,總有人難懷感恩之心,甚至恩將仇報、以怨報德,讓人痛恨,讓人難以理解。故事裡也是如此。小時候的阿米爾和哈桑是形影不離的玩伴,哈桑對阿米爾忠誠無比,阿米爾也極其享受哈桑的盲目崇拜。當時流行一個追風箏比賽,誰的風箏飛得越高、越遠,並且把對方的風箏線割斷,即為獲勝。
  • 越是認為自己擁有自由意志的人,越容易被操縱
    這種「黑入人心」的能力意味著它可以獲取海量個人數據,並有足夠的運算能力來分析數據,最終它能夠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它能夠預測你的行為,可以操縱你的決定和選擇,甚至被操縱的人都不知道自己被操縱了。 所以人們常常說自由意志,好像就是我們完全可以自己做決定,實際上自由意志就是被操縱的決定,你對自己做決定並不會深思,你會說這是我想要的,但其實你是在被操縱的過程,自由意志只是體現你背後被操縱的過程,你會在這個過程越來越陷進去。 越是認為自己擁有自由意志的人,越容易被操縱,而這一現象會越來越極端。
  • 煤氣燈效應:讓你不斷懷疑自己的情感操縱可自行解鎖
    煤氣燈操縱總是通過兩個人實現——其中一人是煤氣燈操縱者,播種困惑和懷疑;另一人是被操縱者,為了能讓這段關係繼續,不惜懷疑自己的認知。在我看來,雙方都有責任,這才是煤氣燈操縱的本質。它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情感虐待,而是雙方共同打造的一種關係——我把它稱為「煤氣燈探戈」。這種關係需要兩個人同時積極參與。
  • 三句話,看清別人,明白自己
    但可能讓你在看清楚這個世界是個怎樣的世界後,把自己變得比較好。」 一個人,只有看清了世事變化,才能真正把握好生活;只有真正明白自己的內心,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讀懂下面的這三句話,不僅能幫你看清別人,還能讓你明白自己。
  • 一個人落魄的句子,致心累的自己!
    二、 人在落魄時,才知道誰的手最暖;情在吵架時,才明白誰的心最軟。一個只懂流血卻為你流了淚的人,是肝膽相照的朋友;一個只知流淚卻為你流了血的人,是相濡以沫的愛人。三、 大喜大悲看清自己,大起大落看清朋友。人在落魄時才能看清,誰潑的是盆冷水,誰捧的是顆真心。陪你的人,因暖心而情義交換,才離不開;懂你的人因疼惜而無可取代,才不離開。
  • 八字修行要訣:關閉六根、降伏意根,外空世界、內空身心
    1、不喜歡與人打交道,怕人多,怕事多;3、性格孤僻,思想極端,身上的稜角特別多,跟社會上的人合不來,不能與社會上的人、事、物很好地打成一片;4、如果一條路走不通,寧可返回去不走,也不願意想辦法往前走;5、討厭人,討厭事,討厭物;誰也看不上,就看得上自己;6、都想搞獨立王國,喜歡做孤家寡人;7、只喜歡跟身邊的人比,不懂得要和高素質的人
  • 高級的人生,就是做一個「無用」的人
    為了這個目標,我們煞費苦心,一刻不閒,無論做什麼,都要先想想這事兒有沒有用。我其實非常害怕這個問題,也非常害怕自己變得需要時時刻刻在生活中都去做一個有用的人。」「一些原本非常有趣的、單純的、靠好奇心去驅動的東西,在你要求它變得有用的那個瞬間,就變得不那麼有趣了。」「生活當中,有趣和好奇心是為了取悅自己,有意思和有用是為了取悅別人,反正總共就這麼兩件事,看大家生活中怎麼去平衡了。」
  • 陳道明:這世界上許多美妙,都是由無用之物帶來的
    (轉發按語:在現今世界,要一直堅持精神上的一點「無用」的追求,對許多許多人來說,是十分困難的一件事。一晃都年近六旬了,說不注意身心健康那是假的,但上升到正經八百的「養生」高度,又似乎不那麼對味兒。
  • 成功,需要找準自己的位置
    朋友名牌高校畢業,外形俊朗,先後換了很多工作,仍然找不到合適自己的位置。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一個適合自己的位置。而每個人都在為尋找自己的位置,窮其一生。然而,一個人要找到這個對於他最適合的位置,卻又很不容易。
  • 8句看淡人生的正能量句子,學最好的別人,做最好的自己
    總有一些事情,讓你在不經意中,就看清了一個人,看透了一顆心。別低估自己的潛力,別高估你跟別人的關係。沒關係有時候是最好的關係。看不清,懂不了,別累了自己的心;看得穿,說不出,也別去傷別人心。1、別人的人生或許很精彩,但你不必羨慕,你看到的只是表面,每個人都只是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現黑別人看,背後經歷課多少磨難我們無從得知。所以,你只管過好自己的人生,把自己的生活過得精緻透亮。
  • 我們要降伏「爬蟲腦」
    為什麼我們要降伏「爬蟲腦」呢?因為「爬蟲腦」控制著人的第一反應。我們只要把第一反應不要讓「爬蟲腦」來控制就成功了。「爬蟲腦」有哪些缺點?一、恐懼「爬蟲腦」的特點就是「恐懼」。很多人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沒有安全感」,其實這種心理的來源是「爬蟲腦」。只要切斷「爬蟲腦」的連接和控制。我們的感覺就會馬上好起來。不再情緒化。二、衝動有人說:「衝動是魔鬼」。其實衝動也來源於「爬蟲腦」。很多人在生氣時使用數數的方法,通過從1數到10,或是一直數下去。真正衝動的情緒降下來。不使它產生讓自己後悔的結果。
  • 人,一定要學會自強,最可靠的依靠只有自己
    求人不如求己,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不如寄托在自己身上。很多人,在順境的時候,都是習慣安逸,沒有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的強大。可當有一天,突然遇到了困難,逆境來臨,就會不知所措。突然來的災難,人就會變得異常的脆弱,此時最希望的是有人能夠拉一把。
  • 做人要學會「簿責於人」,遇事多譴責自己,以寬容之心對待每個人
    《論語》中有云:「躬自厚而薄貴於人,則遠怨矣。」這句話的意思是:只有多貴備自己,少責備別人,才可以避免別人的怨恨。也就是說,對於自己,理應嚴加戒律;而對別人,需要以寬容之心對待。小張是搞設計的,覺得自己遠比老婆要懂色彩,因此想自己做主添加色彩,但是老婆不同意,兩人誰也不肯讓步。同事聽完,問他:「假如,你老婆覺得你辦公室布置得不好,想要重新設計一下,你會作何感想呢?」小張立刻說:「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絕對不會允許的。」同事接著說:「那就是了!
  • 為什麼要接受自己不完美?看到《寶石之國》磷葉石的改變就明白了
    但是,我們知道《寶石之國》的磷葉石的不完美,自己太脆了,3.5的硬度甚至讓自己在寶石之國中沒有適合自己的位置。可悲的是,老師終於為它尋得了一個博物志的工作,自己不喜歡,卻還想拯救遠強於自己的辰砂。一個不完美的人,僅是硬度為3.5的磷葉石,自己的工作還不順心中,居然僅僅是聽到辰砂的傾訴,聽到辰砂想被月人抓走,就許下了要救辰砂的諾言。
  • 少數派的未來猜想 | 和《未來簡史》作者聊完AI,我覺得自己會愛上...
    冰箱就更貼心了,它早就將你的健康情況和飲食習慣牢記於心,用一碗溫度剛好的晚安粥,代替了並不健康的奶茶。這時,你看到正和機器人一起打遊戲、卻對你不聞不問的丈夫。倘若這樣的生活日復一日,有一天你對冰箱的愛意超過丈夫,也並不是那麼難以想像了。而這只是未來社會魔幻的一角,等到人類和機器共生的那一天到來,機器也許將不再是機器,人類也許也不再是人類。
  • 當你還很弱小的時候,要想辦法讓自己變強大,這樣才不會被人欺負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其實知己要比知彼重要的多,因為知己是知彼的一個前提,只有先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人,所以了解自己比了解他人要更為重要。 特別是當我們很弱小的時候,這時我們就需要有自知之明,要明白當下自己有幾斤幾兩,不要做超出能力範圍的事情。
  • 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
    遇事不責備,是一個人的頂級修養古語云: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人在遇到事情時,如果只懂得責備他人,不想著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只能讓事情更加的惡化。一個人唯有懂得自省,才能看清自己的錯誤與不足,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寬。遇事不指責,不僅會讓事情更好處理,而且更能體現出一個人的修養。之前看過一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