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股寶新股周報第四十二期 | 還記得去年暴漲3倍的「舜宇光學」嗎...

2020-12-06 華爾街見聞

一、一周新股市場綜述

1、次新依舊「悲催」

上周A股整體市場回暖,指數和量能齊齊「綻放」;只不過,次新整體還是有點悲慘,板塊周跌幅為0.07%;資金方面,主力資金仍舊呈現流出態勢,淨流出7.15億元。

2、消費股崛起

個股來看,至少沒有出現前幾周的極端分化。在173隻次新股中,有89隻個股一周收漲,算是漲跌參半。具體來看,消費概念股全線爆發,合力科技(汽車)大漲16.05%、養元飲品大漲9.09(飲料);此外,券商、銀行概念也漲幅不錯。

二、新股要聞

1、比特大陸將終止IPO

9月20日消息,數字貨幣資訊網站Coingeek創始人Calvin Ayre在Twitter上爆料,比特大陸將終止IPO並嘗試重組。

點評:比特大陸成立於2013年,四年後,獲得紅杉資本、IDG資本等5000萬美元A輪融資。不到一年,完成B輪融資,估值約120億美元。據悉目前已完成Pre-IPO融資,估值140億美元。按照胡潤獨角獸指數,2018年比特大陸排在第13位,在它前面有螞蟻金服、滴滴、美團等12家公司。

在一份被洩露的財務報告中被曝光,礦機暴跌90%。來自陶石資本研究團隊的分析預測,比特大陸2018年的整體銷售慘澹,最多在11億美金左右,後面三季度的營收總額預估在3億美金左右,環比2017年下降65%以上。

2、遊戲公司IPO之途艱難

根據證監會最新披露的IPO排隊企業名單,106家在上交所等待上會的IPO公司中,有3家遊戲公司;78家在深交所創業板等待上會的IPO公司中,有6家遊戲公司;在162家申請終止IPO審查企業中,遊戲公司家數是3個。

點評:從數字上看,有9家遊戲公司出現在IPO隊伍中,表現出遊戲公司對資本市場依然「渴望」。但問題也比較明顯:在這9家公司中,5家公司是2017年以後開始預披露,另4家公司中,最早的1家公司從2014年12月就開始排隊,而2015年開始排隊的有2家,2016年開始排隊的有1家。

從整個行業來看,在網遊總量控制政策後,9月10日,騰訊旗下的《歡樂拼三張》《歡樂鬥棋牌》《天天德州》相繼宣布啟動退市,2018年9月10日10點停止遊戲充值服務,2018年9月25日10點關閉伺服器並清空數據。此舉被視為遊戲公司為推動行業綠色發展的一個案例,意味著行業的經營管理進入新通道。在這種新境況下,遊戲公司的IPO顯然不只是靠財報數據闖關這麼簡單。

3、中小銀行上市步伐加快

鄭州銀行9月19日在深交所中小板掛牌上市,成為首家A+H股上市的城商行,也是今年以來第二家登陸A股市場的銀行。

點評:2016年下半年,A股市場在沉寂多年後迎來江蘇銀行、貴陽銀行、上海銀行等8家中小銀行上市。2017年,只有張家港行一家銀行上市。進入2018年,先是成都銀行在1月掛牌上市。儘管今年以來IPO節奏放緩,但中小銀行上市步伐再度加快,已有4家銀行過會。除鄭州銀行以外,長沙銀行9月12日已新股申購,將成為第28家A股上市銀行。紫金農商行和青島銀行分別在6月21日、8月28日順利過會,有望爭取年內掛牌上市。其中,青島銀行將成為又一家A+H股上市城商行。

4、小贏科技紐交所上市

9月19日晚,中國金融科技公司小贏科技在美國紐交所掛牌上市。

點評:小贏科技成立於2014年,旗下有小贏網金、小贏卡貸、小贏理財和小贏普惠四個子品牌,業務涉及P2P網貸、信用卡代償、網際網路理財、車貸、房產抵押貸等領域。根據官網披露,小贏科技在2015年獲得周大福企業4億元A輪投資,2017年3月又完成10億元B輪融資。

根據其披露的上市材料,小贏科技2016年、2017年淨收入分別為人民幣2.3億元和17.9億元,淨利潤為-1.2億元、3.3億元,對應調整後的淨利潤是-0.8億元、4.1億元。2018年上半年,小贏科技淨收入為18.5億元,淨利潤為4.4億元,對應調整後的淨利潤為5.3億元。

三、個股掘金

永新光學:A股中的「舜宇光學」,又一自主可控的經典標的

自7月下旬以來,次新板塊可以說是一蹶不振,對於不少次新來說,開板即是「巔峰」,例如科沃斯、春光科技等近端次新,開板後幾乎都是一路向下。不過,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永新光學,至少從走勢上就極為「強勢」,開板後繼續衝高,實屬不易。

光學鏡頭,堪比半導體的存在

為何永新光學能上演這麼強的走勢?價值在於公司所處的行業。

永新光學主要從事光學顯微鏡、光學元件組件和其他光學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生物顯微鏡及工業顯微鏡、條碼掃描儀鏡頭、平面光學元件、專業成像光學部組件,擁有江南、NEXCOPE、NOVEL等自主品牌。

老實說,同類業務的企業在A股中並不少見,例如聯合光電、水晶光電、麥迪電氣、利達光電等,那價值在何處呢?來看一組數據。

2015年至2017年,中國顯微鏡出口量在220萬臺至300 萬臺之間,年均進口5萬臺左右,出口數量遠高於進口數量;但是,從金額上來看,金額遠低於進口金額。(如下表):

可以看到,進出口金額的差距近乎一倍,這主要歸咎於出口的都是低端品種,進口的都屬高端品種。

當下顯微鏡大致分為4類,普教類、高教類、實驗室類和科研類,從名稱上也能知道,普教類和高教類屬低端,價格通常在1000至3000元,毛利率不到20%;而實驗室類和科研類的價格至少都是7000起,且毛利率都超過50%。

世界高端顯微鏡產業主要布局在德國和日本,德國是以徠卡顯微系統和蔡司為代表,而日本以尼康和奧林巴斯公司為代表,四大巨頭控制全球 50%以上的市場份額。

光學鏡頭的用途很廣,具體包括:投影機、數位照相機、車載鏡頭、手機鏡頭、放映機、安防監控、工業自動化、機器視覺、AR/VR、影像掃描器、條碼掃描儀和數碼攝像機等。說到這裡,是不是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沒錯,高端顯微鏡產業和當下如火如荼的半導體晶片一樣,同屬自主替代的關鍵品種。

國內高端顯微鏡製造企業,三分之一

目前,國內具備生產高端顯微鏡能力的企業僅三家,分別為永新光學、舜宇光學、麥克奧迪(麥迪電氣旗下子公司)。熟悉港股的應該都有聽說過舜宇光學,名屬2017年的大牛股之一,從2017年算起至2018年年中,股價漲幅接近350%。

再來說回永新光學,公司擁有七十餘年光學儀器產品設計和專業生產歷史,曾製造過中國第一臺生物顯微鏡、中國第一臺航空攝影儀、中國第一臺電子顯微鏡,被譽為「中國光學顯微鏡的搖籃」。由該公司研製的多款光學鏡頭被成功應用於「嫦娥2號」「嫦娥3號」衛星。

二十年深耕精密儀器製造領域,也奠定了永新在國內光學儀器行業領先的位置。永新擁有「NOVEL」、「江南」等自主品牌,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光學顯微鏡國家標準制定單位。年產各類光學顯微鏡超過10萬臺,光學元件組件數千萬件。

從客戶層面來看,公司現有主要海外客戶如新美亞(Sanmina)、日本尼康(Nikon)、鴻海精密(富士康)、徠卡相機(Leica Camera AG)、徠卡顯微系統(Leica Microsystems)、德國蔡司(Zeiss)等公司均是國際知名企業。

一般而言,上述知名公司合作前對供應商的生產能力、產品工藝、質量、技術水平等進行充分考核盡調,永新光學與這些知名企業已經合作多年,不僅客戶粘性強,且也算是對本身技術的一種背書。

值得一提的是,永新光學與日本尼康關係不一般。子公司南京永新和日本尼康同時為南京尼康江南光學儀器兩大股東,持股分別為25%和75%。公司向南京尼康銷售顯微鏡主機、平臺等部件,南京尼康採購後用於生產日本尼康委託生產的顯微鏡產品。

貿易戰影響不大

國內的光學鏡頭多數以出口為主,根據永新光學2018年半年報顯示,境外出口佔比為63.23%;根據招股書顯示,公司產品主要出口到歐洲(如:德國、義大利、英國、法國等)、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

因此,貿易戰的影響是個「隱患」。為此,公司特意在招股書中說明,2017年全年出口美國產品的收入佔比不到7%,而上半年出口美國的營收佔比不到6%;短期來看,貿易戰對於永新光學的影響在可控範圍內。

招股書中還說明,公司第一大客戶新美亞(美國企業)2017年、2018年上半年銷售額分別為1.25億、6194.72萬,但其中大多出口至新美亞的墨西哥工廠,然後再向全球出售,因此屬於墨西哥出口,不屬於中國出口。

另外,由於人民幣的貶值,對於出口佔比大的公司實屬利好,匯率的變動,也正好能夠對衝中美關稅帶來的影響。

其他看點

公司第二、三大營收業務為條碼掃描儀鏡頭和平面光學元件,這兩大類產品主要用於條碼掃描儀,主要客戶有新美亞、鴻海精密、捷普、得利捷等條碼識讀設備生產企業。其中新美亞穩居公司第一大客戶,2015-2017年營收佔比分別為20.08%、24.48%、24.34%,2018年上半年為23.66%。

從毛利率來看,兩大業務毛利率基本保持在45%左右,這一毛利率水平也高於同業。主要是因為公司在條碼掃描儀的定製鏡頭細分領域佔據行業領先地位。公司1998年就成為是全球最大的條碼掃描設備製造商訊寶科技的主要供應商,2016 年開始公司成為了得利捷的供應商。

此外,公司此次募投項目擬投資2.2億用於車載鏡頭生產項目,預計新增產能820 萬個車載鏡頭(其中車載鏡頭前片 200 萬個、車載鏡頭 620 萬個)。建設期三年,預計達產後新增營收3.62億,淨利6221萬。

目前,發行人主要涉及車載鏡頭中的鏡片及鏡頭製造業務,累計銷量已達數百萬件,與索尼等公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隨著鏡片製造經驗的積累,公司已逐漸向鏡頭製造領域滲透,現已具備量產的能力。

總結來看,由於光學鏡頭行業自帶「大國自強」的概念(和半導體一樣);因此,在當下的貿易環境下,這類題材本身就具有吸睛效應;況且,從技術上看,永新光學又是僅有的幾家高端企業,所以遭到市場熱捧也屬情理之中。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相關焦點

  • 港股蘋果概念股集體上漲 舜宇光學科技大漲10%
    騰訊證券11月2日訊,港股蘋果概念股今早集體上漲,截至發稿,舜宇光學科技(2382.HK)漲10%,報80.3港元;瑞聲科技(2018.HK)漲7.23%,報69港元;比亞迪電子(0285.HK)漲3.22%,報10.9港元;高偉電子(1415.HK)漲2.13%,報0.96港元。
  • 【港股解碼】股價一路上行,舜宇光學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並且根據最新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舜宇光學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223.66億元,同比增長53.1%;公司股東應佔年內溢利增長約128.3%至人民幣29.02億元。(圖片來源:港交所)(舜宇光學2013-2017年業績;單位:百萬元人民幣)其中,光學零件的銷售收入約為人民幣43.02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約為45.5%,佔公司總銷售收入的19.2%;不僅如此,車載鏡頭的出貨量繼續延續上一年高於同行業的增速,實現了約41%的增長,在保持全球第一行業領先的水準上,市場份額進一步得到提升。
  • 華為Mate30系列發布,概念股舜宇光學前景無限?
    餘承東還表示,Mate30系列比蘋果有更大的屏幕,更高的電池容量,更輕,劉海也更短。Mate 30是全球唯一第二代5G手機(Mate 20 X 5G為第一代),5G速度高於三星旗艦5G手機,而蘋果剛發布的iPhone 11至今還不支持5G。華為在攝像頭上取得飛速進步,與他本身的無數供應商密不可分。受消息刺激,相關個股集體上漲。
  • 去年攝像頭模組排名前三的依然是歐菲光、舜宇光學和丘鈦科技
    而在國際大客戶上,除了歐菲光實現突破之外,去年舜宇光學在攝像頭模組端也實現了新的突破。去年據韓媒《ETNews》報導,舜宇光學將供應三星電子下半年上市的中低階智慧型手機攝像頭模組。事實上,早前三星智慧型手機攝像頭模組大部分是由三星電機、PARTRON、MCNEX等韓國廠商供應,因此,這一次舜宇光學給三星供應攝像頭模組也被外界稱為是中國攝像頭模組企業首次被三星電子智慧型手機採用。那麼去年國內攝像頭模組廠商在出貨量這一領域表現如何呢?據數據統計,去年國內出貨量排名前三的分別為歐菲光、舜宇光學和丘鈦科技。
  • 舜宇光學(02382):最全面的光學龍頭?
    FC技術:製造設備成本最高,一條FC製程的生產線成本是COB製程的生產線成本的1.3倍到1.5倍左右,且技術難度大導致良率較低。但是封裝出來的模組最輕薄。除自主研發AA設備之外,公司還成功掌握了難度較大的共基板結構雙攝模組的封裝技術;公司還在COB工藝基礎上研發出MOB和MOC封裝工藝,從而在控制累積公差提升良率的同時縮小模組尺寸,以緊跟全面屏時代的手機攝像頭模組「瘦身」潮流;同時舜宇也是國內率先研發出潛望式變焦模組,並藉此實現3倍光學變焦的模組廠商。
  • 新能源汽車隱形「王者」:舜宇光學市值摸上2200億 機構估值冰火兩...
    儘管疫情對全球智慧型手機、汽車新車銷量造成較大衝擊,舜宇光學年內股價仍走出了翻倍行情,2019年初至今已漲超2倍,市值增逾千億港元。剛剛公布的12月銷量數據較11月明顯好轉,車載鏡頭增勢較手機鏡頭明顯強勁,刺激股價的同時,市場對新能源紅利也產生了更大想像空間。對於舜宇光學接下來的股價走勢,機構分歧嚴重。
  • 舜宇光學科技公布2020年中期業績
    回顧2020年上半年,面對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及激烈的市場競爭,舜宇積極應對,迎難而上。光學零件事業方面光學零件事業收入38.6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4%。光電產品事業方面光電產品事業收入148.7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7.3%。收入增長主要是手機攝像模組出貨量增加。
  • 舜宇光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個鏡頭成就百億企業
    見習記者鄒偉鋒報導 車載鏡頭市場佔有率全球第一,玻璃鏡片、手機鏡頭銷量全球第二,手機攝像模組銷量全球前二……創立於1984年的舜宇光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舜宇),從一個只有4間廠房、6萬元貸款、8名高中生起步的鄉辦小廠,躍居成為光電行業全球領先。在風雲莫測的市場中,舜宇集團是憑藉什麼做到「單項冠軍」的呢?
  • iPhone7帶動 舜宇光學/歐菲光等搶佔雙鏡頭風口
    iPhone7帶動 舜宇光學/歐菲光等搶佔雙鏡頭風口 佚名 發表於 2016-08-19 10:21:15   智慧型手機的紅海競爭,已從晶片性能拓展至各項配置功能,
  • 舜宇光學:安卓下的光學龍頭,挑戰顯其實力
    自3月份開始隨著進入到安卓陣營新機集中發布的階段,手機的出貨量不斷地攀升,而4月出貨量竟然同比增長了6.7%。從各個參賽選手的營收變現來看,舜宇光學就像一個強力的選手,隨著時間的磨礪,開始在這場比賽中嶄露頭角,成為光學行業的龍頭之一。舜宇光學科技領先並擁有逾三十年歷史的綜合光學零件及產品生產商。
  • 搜航周報44:全航線漲價!東南亞暴漲1000美元,空運價也漲
    2020 年 第 44 期。東南亞暴漲1000美元;航空貨運也在漲!需求旺盛運力緊張,運價持續上漲!與去年同期相比,2020年上半年社交電子商務訂單總額翻了一番多,而整個地區的商品總值(GMV)增長了三倍。報告還強調了以產品為特色的直播銷售或直播視頻的增加。總體而言,該地區的直播銷售份額從近13%增加到67%。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新加坡和泰國的購物者花更多的時間與商家打交道,並通過直播購物。
  • 業績快報|舜宇光學科技2019年全年營收達378.49億元,手機產品收入...
    北京時間3月16日,舜宇光學科技(02382.HK)發布2019年全年業績公告,公司在營收、淨利潤方面均超出市場預期。淨利潤達到40.1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約60%。歸屬股東淨利潤達到39.91億元,同比增長60.3%。產品結構方面,移動手機相關產品收入達327.73億元,佔總營收的86.6%,其他鏡頭類產品收入達23.14億元,佔總營收的6.1%。
  • 手機拍攝的下一個浪潮——潛望式攝像頭 重點關注舜宇光學(02382...
    3)潛望式攝像頭會改變產業鏈什麼? 智慧型手機拍攝怎麼玩? 對比智慧型手機和單眼相機的照相素質,光學變焦功能是除CIS尺寸以外差距最大的領域。我們認為,高倍光學變焦將會是智慧型手機攝像下一個需求爆點,而受限於智慧型手機輕薄化的趨勢,傳統攝像頭模組結構將無法滿足高倍光學變焦的要求,因此潛望式攝像頭將會站上手機攝像頭的舞臺。
  • 校園招聘(一七五)——舜宇光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舜宇光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公司簡介      舜宇光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HK2382)是國內最大的綜合光學產品製造商,公司成立於1984年,2007年成為第一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的大陸光學企業。
  • 舜宇光學再入《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單!排名躍升633位!
    舜宇光學連續第三年上榜《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單!近日,《福布斯》發布2020年全球企業2000強榜單,位於浙江寧波餘姚的舜宇光學連續第三年上榜排名第1320位,較去年大幅上升633位。舜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翁九星舜宇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綜合光學產品製造商,其手機鏡頭、車載鏡頭、手機攝像模組等主導產品的全球市場佔有率均居行業前列。此前,舜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翁九星在接受中國機器人峰會專訪時表示,他們的目標就是爭取用三到五年時間,成為浙江省乃至國內都有一定知名度的智能製造服務公司。
  • 華為各種利好刺激概念股走高:舜宇光學暴漲7%瑞聲漲4%
    其中,舜宇光學漲超7%,長飛光纖(601869,股吧)光纜漲超5%,瑞聲科技、中芯國際大漲超4%,丘鈦科技漲3%。
  • 寧波舜宇光學科技成功入選恒生指數成份股
    11月10日,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布,舜宇光學科技(02382)入選恒生指數成份股,自2017年12月4日起正式生效,這意味著舜宇光學科技晉級藍籌股。舜宇光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孫泱表示:十分欣喜舜宇光學科技成功入選恒生指數成份股,這代表舜宇股票的市場價值在行業板塊中的地位和經營業績都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舜宇今後會一如既往以出色的經營業績,為社會和投資者帶來最佳回報。
  • 恆指跌超1.5% 蘋果、華為概念股下跌 舜宇光學領跌藍籌股
    恆指跌超1.5% 蘋果、華為概念股下跌 舜宇光學領跌藍籌股英為財情Investing.com – 周二,香港恒生指數早盤低開後繼續緩慢走低,午後低位徘徊,截至收盤:宏觀和個股消息:蘋果、華為概念股下跌,舜宇光學領跌藍籌股此前,蘋果公司表示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將無法實現其第二財季的營收目標。高偉電子(HK:1415)跌4.25%,瑞聲科技 (HK:2018)跌3.65%。其中,舜宇光學科技 (HK:2382)跌4.85%,領跌恆指成分股。
  • 港股異動︱蘋果手機概念股向好 舜宇光學(02382)創新高
    市場 港股異動︱蘋果手機概念股向好 舜宇光學(02382)創新高 2017年7月12日 14:00:39
  • 最前線|舜宇光學日子不好過:多家機構下調目標價,近日股價波動劇烈
    來源:36氪或因疫情影響,多家機構下調舜宇光學科技(2382.HK)目標價。3月18日,中泰國際發布研究報告稱,預計舜宇光學科技2020年至 2022 年的每股基本盈利分別為 4.07/4.86/5.52元人民幣,目標價下調至 158.0 港幣,維持「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