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諸城挖出30噸鑲滿恐龍骨骼化石礫巖

2020-11-27 騰訊網

「龍立方」鑲滿恐龍身體各個部位的化石。 新華社 發

新華社濟南7月3日專電 中國考古人員近期對山東諸城白堊紀恐龍地質公園恐龍澗化石隆起帶進行研究性發掘時,發現一塊長5米、寬3米、高近2米,重逾30噸,鑲滿恐龍身體各個部位化石的礫巖,被形象地稱為「龍立方」。

來自諸城市恐龍文化研究中心和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專家介紹說,他們已從「龍立方」中清晰分辨出恐龍的肋骨、脊椎骨、薦椎、肩胛骨、尾椎骨等骨骼化石,各個部位相互交錯、疊壓,不規則地鑲嵌其中。更為珍貴的是,他們還罕見地發現了恐龍的頭骨化石。專家表示,相對於恐龍身體其他部位,頭骨極不易保存,發現如此完整的恐龍頭骨化石十分難得。

專家初步推斷,這可能是一具較為完整的鴨嘴恐龍化石骨架,從現場的情況來看,恐龍在死亡後受到河流衝刷、搬運,被衝到河谷的低洼漩渦處被泥沙迅速掩埋,此後未受地質運動等外力作用的破壞。如此完好的恐龍化石為晚白堊世諸城地區大規模恐龍群繁衍生息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目前,諸城市恐龍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已制定了縝密的保護方案,並會同中國科學院、中國地質科學院的古生物專家共同對其進行系統的科學研究,以期破解恐龍滅亡之謎。

據悉,山東諸城蘊藏著豐富的恐龍化石資源,被譽為「中國龍城」,從上個世紀60年代起,全市13處鄉鎮(街道),已發現恐龍化石點多達30處,是重要的以大型鴨嘴龍類為代表的晚白堊世恐龍化石產出地。目前擁有最原始的角龍化石、最大的甲龍化石、最高大的鴨嘴龍化石等六個世界之最。

相關焦點

  • 諸城恐龍化石探秘(圖)
    3年的發掘結果令人震驚,多達30噸的龍骨被運回北京,部分龍骨被裝配成兩具恐龍骨架,分別陳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館和山東省博物館,其中一具骨架高8米、長15米。因其體形高大,被命名為「巨型山東龍」。經專家鑑定,這些龍骨是生活在白堊紀晚期的鴨嘴龍,而且是人類以前從未發現的新屬種。更讓人吃驚的是,數量如此驚人的化石,只是龍骨澗埋藏點的一小部分。
  • 山東諸城為何會有恐龍群化石,被稱為「中國龍城」?
    作為著名的「恐龍之鄉」,諸城擁有極為豐富的恐龍化石資源,先後發現了世界最大恐龍化石群等六個世界之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認定為「世所罕見的世界地質奇觀」。諸城為何盛產恐龍化石?今天為大家揭秘。早在1964年,古生物學家就在諸城發現了恐龍化石。2008年,科考人員又來到諸城這片大地上探索,並在臧家莊臧克家墓地周圍發現了距今約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地層。經過一年多的發掘,在3000多平方米的圓形區域內,工作人員發現了2000多塊恐龍化石。
  • 諸城恐龍化石家族添新屬種 現已正式命名「諸城中國甲龍」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9日訊 諸城因其境內出土了大量的恐龍化石而被譽為「中國龍城」。近日,中國古生物專家基於在諸城臧家莊化石點上採集的甲龍類右側腸骨化石,判斷其代表了一個甲龍類新種,將其命名為「諸城中國甲龍」。這一發現增加了諸城恐龍動物群中恐龍的多樣性。
  • 山東發現身上長滿尖刺的新恐龍!
    山東發現身上長滿尖刺的新恐龍!山東是中國恐龍化石資源豐富的地區,也是新中國建立後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進入21世紀之後,古生物學家在諸城市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並且發現了豐富的化石。最近,根據一塊化石,一種新的山東恐龍被命名,它就是諸城中國甲龍。
  • 山東有個世界最大的「恐龍墓地」,堪稱鴨嘴龍的地下王國
    然而要說世界上目前規模最大的恐龍化石埋藏地,還要數山東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城,諸城。這裡發現了一條長500多米的恐龍化石「走廊」,這裡密集分布了上萬塊恐龍化石,宛如一塊巨型浮雕,是目前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地質奇觀。
  • 中國最強恐龍:諸城暴龍,它的戰鬥力相比南巨龍如何?
    諸城暴龍諸城暴龍顧名思義就是在我國的山東諸城發現的一種暴龍。一直以來,許多小夥伴都以為暴龍是國外的特有的物種,因為暴龍大都是在國外被發現,比如霸王龍化石頻繁的在美國和加拿大被出土。實際上,早在1960年以前,在山東諸城考古學者就曾經發現過暴龍的牙齒,但是由於只發現了牙齒化石,無法推測其真身,所以一直也沒有一個定論。
  • 山東諸城出土15000多塊白堊紀晚期恐龍化石(圖)
    本報2月2日訊(記者 趙曉林)從山東諸城市區往西南方向走不遠,就到了龍都街道庫溝村北小嶺下的一片神秘區域——— 恐龍澗。這裡出土的恐龍化石讓世人尤其是古生物學家感到震驚與振奮。記者近日專程前往探訪。
  • 山東諸城:打造世界級恐龍主題館發展文化旅遊
    南海網諸城10月20日消息(南海網特派記者梁剛)細緻逼真的模型、多媒體的展示手段、巨大的恐龍骨架化石。今天下午,「文化強省看山東——第七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大型採訪團來到諸城市,相繼參觀採訪諸城暴龍館和白堊紀恐龍地質公園,巨大的恐龍骨架,讓記者們仿佛穿越到白堊紀年代,看到了恐龍生活的場景。
  • 山東諸城發現甲龍類恐龍新屬種 正式命名為「諸城中國甲龍」
    記者12日從諸城市恐龍文化研究中心獲悉,國內權威學術期刊《地質通報》近日刊登了由諸城市恐龍文化研究中心王克柏、張豔霞、陳樹清、王培業及山東省地質科學研究院陳軍等撰寫的《山東諸城地區晚白堊世一新的甲龍類恐龍》一文。基於在山東諸城臧家莊化石點上白堊統王氏群中採集的一個較完整的甲龍類的右側腸骨化石,判斷其代表了一甲龍類新種,古生物專家將其命名為「諸城中國甲龍」。
  • 諸城暴龍館,身臨其境體驗恐龍化石發掘現場的震撼旅行
    遊客可以親身感受化石發掘現場別找了,更多精彩在恐龍肚子裡呢裡面陳列著很多恐龍各部位骨骼化石諸城中國暴龍館,位於諸城市臧克家路臧家莊對面,有市內公交車K7路到此為終起點站,如果自己開車來的話,停車場地也非常大,並且免費停放。對於恐龍這個古老的物種,其實我們的認識多是局限於化石形態的猜測和想像,加之科學家、生物學家、考古學家等共同的努力,一起構建了一個完整的恐龍世界科普,這也讓很多人,尤其是小孩子無比感興趣。
  • 「中國龍城」山東諸城發現甲龍類恐龍新屬種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新華社訊 (記者吳書光)中國古生物專家近期在山東諸城發現一個較完整的甲龍腸骨化石,從而建立了甲龍類恐龍的新屬種,已被正式命名為「諸城中國甲龍」,這一發現增加了諸城恐龍動物群中恐龍的多樣性。
  • 山東諸城發現一枚白堊紀含胚胎恐龍蛋化石(圖)
    22枚恐龍蛋化石圍成了一個「恐龍蛋窩」。  日前,記者從山東省諸城市恐龍文化研究中心獲悉,該市在發掘出的一窩含22枚恐龍蛋化石中,驚喜地發現一枚白堊紀含胚胎恐龍蛋化石。從恐龍蛋的骨骼和後肢看,其明顯具有獸腳類恐龍的特徵。
  • 諸城暴龍:中國白堊紀的最強暴君
    讓我們一起大聲讀出它的名字:諸城暴龍。 「每天一隻中國龍」活動的最後一隻恐龍正是來自中國山東的諸城暴龍(Zhuchengtyrannus)。 諸城暴龍的化石骨架(來源:網絡) 諸城暴龍的化石發現於山東諸城。
  • 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長約500米,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恐龍化石群,主要以大型鴨嘴龍骨骼為主,還有暴龍、角龍、龜類等化石。 諸城恐龍的死亡原因 在白堊紀時期的諸城地區地震活動頻繁
  • 鳶都龍城 諸城恐龍之旅遊記:暴龍館+恐龍公園
    目前世界最大的暴龍頭,巨大諸城暴龍,牙齒具有強大的咬合力和撕扯力。長50m寬40m的地方,賦存了七層化石,角龍於此發現。七層化石層疊,可謂世界之謎。各種骨骼密集分布,簡直就像是,大自然給做成的一個玩具。暴龍獵殺鴨嘴龍的還原,極具張力的畫面。巨大華夏龍的骨頭,看著就十分的粗壯。
  • 諸城恐龍家族再添新成員
    (資料圖片) 「重大發現接連不斷,四大新屬種相繼出現,諸城恐龍家族再添新成員。這是繼諸城出現四大龍王后,諸城恐龍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徐星如是說。日前,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著名恐龍專家徐星,攜研究團隊重要研究人員著名足跡專家邢立達、加拿大籍恐龍專家舒柯文等到山東諸城進行實地考察,並對恐龍澗、臧家莊、棠棣戈莊、玉皇等化石點進行了細緻研究。
  • 名博網媒走進諸城 穿越1億年前白堊紀神秘世界
    進入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恐龍澗,主展館「龍立方」首先映入眼帘,展館得名於「鎮館之寶」——一座巨大的化石立方體。記者們紛紛停步於前,被這塊鑲滿恐龍身體各部位的化石所震撼。工作人員介紹,在這裡可以觀賞世界最大的角龍、甲龍、暴龍、鴨嘴龍等震驚中外的「四大龍王」,觀看逼真震撼的3D恐龍大片。
  • 諸城恐龍再添新成員——諸城中國甲龍
    近日,國內權威學術期刊《地質通報》刊登了由諸城市恐龍文化研究中心王克柏、張豔霞、陳樹清、王培業及山東省地質科學研究院陳軍等撰寫的《山東諸城地區晚白堊世一新的甲龍類恐龍》一文,一種新的甲龍類恐龍被正式命名為「諸城中國甲龍」。
  • 中國最大的食肉恐龍來自山東!
    中國最大的食肉恐龍來自山東!中國作為當今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國家,古生物學特別是恐龍的發現和研究也是名列前茅。到目前為止,中國已經發現了上百種恐龍,到底誰才是中國最大的食肉恐龍呢?01諸城的石破天驚諸城位於山東省濰坊市,在整個山東省的中部偏東南。自從上世紀60年代第一次發現恐龍化石之後,諸城就成了中國最重要的恐龍化石產地,這裡最著名的發現就要數山東龍啦。
  • 霸王龍親緣種化石現身山東 被命名為巨型諸城暴龍
    新華網濟南5月14日專電(記者 劉寶森)經古生物專家對此前在山東省諸城市發掘出土的兩件化石研究,最終證實化石屬於霸王龍的一個親緣種。專家日前將這種恐龍命名為巨型諸城暴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