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都知道如果著火了要用水或者滅火器去滅火,可是小朋友們知道滅火器為什麼可以把火滅掉嗎?趕快跟小科做一個有趣的實驗,來了解一下滅火的原理吧!
白醋、小蘇打、蠟燭(5個)、打火機、紙巾、燒杯
1.向燒杯中加入適量的小蘇打,大致比沒過燒杯底多一點;
2.將少量的白醋倒入燒杯中,這是一個化學泡沫反應!
3.等待反應冷靜下來,不再冒泡沫後;
4.將蠟燭擺成一條直線,用打火機點,使用打火機時注意安全;
5.拿起已經反應停止的燒杯,緩慢傾斜燒杯,將燒杯中的氣體「傾倒 」到蠟燭的火焰上。注意不要倒液體哦!
6.可以看到,蠟燭熄滅了。是不是超級神奇呀,用氣體就能使蠟燭熄滅~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1)小蘇打(鹼性)與白醋(酸性)放在一起,產生二氧化碳,火遇二氧化碳便會熄滅,這就是化學中酸鹼發生的中和反應。
(2)我們所呼吸的空氣主要由氮氣組成(先前學習製作液氮冰淇淋時講過氮氣,因二氧化碳的密度要大於氮氣(比空氣重得多),燒杯中的氣體(二氧化碳)能沉下去,像液體一樣被倒上蠟燭的燭焰上。
(3)燃燒需要三個條件:氧氣,可燃物和達到著火點,除去任意一個都將導致火焰被熄滅。實驗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覆蓋蠟燭,使火焰缺乏氧氣而最終熄滅。這其實也是我們常見的泡沫滅火器的原理。
怎麼樣,小夥伴們有木有超級漲知識呀~
-- The end --
編輯:小學科學庫
聲明:文章來源於網絡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繫小編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