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網絡送養江湖:預定男嬰20萬起價,新型兒童販賣網絡正悄然鋪開

2021-01-08 騰訊網

將領養孩童從合法安全的福利機構轉移到隱匿的網絡,打著送養的幌子,以營養費、補償費為買賣紅利,這一起極端虐童事件,讓人們不得不回歸事件背後的黑色產業鏈條——網絡送養。而在這一切可怖交易背後,那些呱呱墜地的無辜孩童將自此帶上枷鎖,黑暗中一雙雙利慾薰心的大手,正在成為他們一生的夢魘……

作者:Anna

如果你有一筆20萬的存款,會怎麼花?

對於小康家庭來說,這筆錢可以提一臺車,或者在二三線城市城郊地區付個房子首付。

而在網際網路上,20萬可以是一筆價值不菲的「補償費」,作為網絡送養嬰兒的見證,也是買家和賣家的地下交易「暗語」。

就在幾個月前鮑某明涉嫌性侵養女事件中,涉案當事人鮑某明與李星星的真實關係引人猜測。李星星母親將社會精英鮑某明當作李星星的高素質養父,而鮑家姐姐一再澄清,兩人並非父女關係,李星星早已見過鮑某父母。

其中一處值得推敲的細節是:2015年,李星星母親通過網絡途徑結識高學歷的鮑某明。此後她將李星星託付給鮑某明教育照顧,並相信「女兒認社會精英律師鮑某明為父親,自己放心、安心」。

在那之後,剛滿14歲的「女兒」李星星跟著鮑某前往大城市北京求學,噩夢自此開始,她長時間承受性虐、毆打和囚禁,到現在患有重度抑鬱和嚴重的創傷性應激障礙。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李星星曾透露,不止自己一個小孩受到傷害。言下之意,鮑某明可能還有未曾曝光的其他非正常收養關係。

隨著人們對事件的抽絲剝繭,人們發現鮑某明的罪惡始於網絡送養

有記錄顯示鮑某明於2008年曾多次訪問「送養女寶寶」的QQ空間

將領養孩童從合法安全的福利機構轉移到隱匿的網絡,打著送養的幌子,以營養費、補償費為買賣紅利,這一起極端虐童事件,讓人們不得不回歸事件背後的黑色產業鏈條——網絡送養

而在這一切可怖交易背後,那些呱呱墜地的無辜孩童將自此帶上枷鎖,黑暗中一雙雙利慾薰心的大手,正在成為他們一生的夢魘……

01

為什麼會送養?

為人父母,是在怎樣的絕境下才會選擇將血脈骨肉當成生意的砝碼?

和鮑某明一樣,這個產業鏈的很多環節都是利用線上平臺,在各種QQ群、貼吧、論壇上發布大量信息。一個充斥暗號、操盤者、賣家、買家的流程環環相扣,現金流水帳目從中划走。

32歲的如熙(化名)曾在天涯論壇中發帖求助,因意外懷孕,老大只有一歲多,老二又在今年初降生了,本就拮据的生活更加捉襟見肘,「兩個男孩,真的養不起了。夫妻關係又不好,很多壓力都在我一個人身上。」

最終,如熙狠下心送養孩子。她通過中介尋找收養方,但也擔心中介只會為了錢而謊報收養方的真實狀況。曾有一對50多歲的夫妻找到如熙,想要收養僅有三個月的孩子,但還是被她拒絕了。

「他們年齡太大了,我也要給他找一個好的生活環境。雖然做了送養的決定,但是想想心裡很難受。」 如熙向中間介紹人提出了年齡、收入等多個送養要求。

至於「補償費」,如熙要價20萬元。「從我嘴裡說出這個,真的很難受。不用先打錢,可以見面後再繼續下面的步驟,一旦送養了就不會再有任何瓜葛。」

事實上,很多和如熙一樣的賣家都自稱是二胎緣故,沒有能力養活一大家子,才選擇有償送養。

圖源:法治周末

2020年4月初,一個含有「圓夢」字眼的QQ群裡,新群友「小金魚」觀察多日後,覺得這是個靠譜的送養平臺,決定冒泡尋找買家:「還有(領家)人L嗎?」

「小金魚」有一個2歲的可愛女兒,因丈夫嗜賭成性,欠了很多外債,她目前又懷有一個未出生的男寶寶,因此想通過「圓夢之家」平臺找到領家,讓女兒過上更有保障的生活,還能獲得一定數目的補償費來紓解家庭困難。

很多買家都以她女兒年紀大為由拒絕10萬的高價補償費,但還有一些買家因家庭需要,在圍觀詢問。

就在「小金魚」二胎臨盆之際,平臺監管越加嚴格,圓夢群被解散,那些買家悄無聲息地轉戰到更多隱秘的角落。而如熙也雖然起了送養的心,但看到網上新聞稱有償送養是違法行為,要坐牢,她有些害怕,遲疑是否要找新的收養方了。

還有很多準備送養孩子的人是單親。某論壇中,一名發帖人稱自己有一個5歲親生女孩,「已離婚獨自帶孩子,沒工作沒能力撫養」;而在另一則帖子中,有人稱自己在創業階段,「有點力不從心。想找一個可靠、沒孩子的人領養。」

由此可見,送養孩子的人,各有各的難處與說法。或是家庭困難到難以維持二胎生計,或是農村家庭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荼毒,或是未婚先孕亟需送出孩子,他們根本不擔心市場。

他們為自己從事黑色的昧心交易辯解,用各種藉口包裝,掩耳盜鈴,始終不肯承認充斥金錢的送養買賣本就是違法的。

或許,那些缺乏良知與父母心的商人,早就在利益面前低下了頭……

02

冷漠且精明的操盤手

在這浩如煙海的無形網路中,又是誰將送養者和收養者從暗波之下拉到同一個陣線,提供談判桌上的供需溝通呢?

隨著網絡監管越來越嚴格,網絡送養逐步被清理,但為獲取更豐厚的利益回報,生意自然不會中斷,這個市場需要找到更精明的中間人利用暗語牽線搭橋,才能更進一步。

在網絡陣線,為買家和賣家牽線搭橋的中間人嗅到「廣闊」的市場,他們搜索收集送養父母需求,為收養者精準輸送兒童信息,巧妙地規避審查和監管,將非法的事作為常規操盤,可以說他們是神通廣大的操盤手。

首先,他們擅長引誘,時常去論壇、貼吧等關於領養收養的帖子下留言,「私信我,可辦正規」,或直接留下自己的聯繫方式,加好友,在了解送養者確有實際需求、客戶靠譜後,拉進帶有暗語的聊天群。

曾被曝光過的「愛心救助站「QQ群就是送養組織的黑市。其簡介是資助困難未婚媽媽,看似是一個社會公益性組織,卻披著愛心救助的旗號行送養之實。

無論是群主還是管理員,對陌生人進群都表現得相當謹慎。在加入該群之前,需先添加該群管理員說明來意,如果群主對你的身份報以懷疑,會立刻被刪除拉黑,連QQ群也會頻繁改名躲避風險。

圖源:北京晚報

中間人則充當配對客戶的掮客,他一般有個只可意會的身份符碼,頭像是送子觀音。

接下來,將會有「負責人」諮詢你的孩子是男是女,待產或是已出生,或者你的需求。同時,在廣泛搜索客戶材料後,利用規避審查的暗語對客戶逐一配對。

比如「L」就是領家,想要領養小孩的,多為不孕不育患者,或存在生育困難的人。而「S」則為送家,有的是未婚意外懷孕,有的是無力撫養,甚至也有單純為了賣錢。交易的兒童,有的是剛出生不久,也有是處於待產(一般會標註為「D」)。

黑市也有黑市的一套運行規則,領家需要支付一定費用,名目不一而足:感謝費、營養費或者補償費,還有月子費、誤工費和生產照料費等。所謂「低補」,即較低的補償費,「高補」,是較高的補償費。這些詞彙相對隱秘,價格多在3萬到10萬元之間浮動。

為了促成這樁生意,除了嬰兒本身需要待價而沽,領家還要「買回」嬰兒的陽光身份。

中間人人脈廣,提供一條龍服務,為了滿足領家將收養嬰兒合法化的需求,他們將會收取高額費用,通過地下渠道,高價向某些醫療機構購買真實的出生醫學證明,讓孩子能夠上戶,順利跨過非法領養交易的最後一道難關。

2014年,公安部破獲「中國首個私人民間收養組織「圓夢之家」非法販賣兒童時,其中一項業務就是掮客買賣合法的醫學證明。「圓夢之家」網站創建人周代富交代,他曾通過地下渠道以2000元低價買進百份合法《出生醫學證明》,此後又以5000元至12000元不等的價格,向山東、山西、安微等18個省市出售,總共從中獲利約60餘萬元。

除了最後一紙合法出生醫學證明加持,還需要一份將非法行為合法化的協議,將送養協議「無償」化。為了粉飾買賣生意行徑,他們套取現金,寫下「無償」,所有違法黒跡都在天亮之前被塗抹成白色,好像一切都未從發生過。

如今,中間操盤手不需要冒風險搶孩子,更不需要四處躲藏尋找買家,在網羅各方客戶信息、進行供需配對後,他們立即將配對成功的買賣雙方踢出群,不留把柄。

當可愛的孩子呱呱墜地,對於隱匿的中間人而言,他們不是珍寶,更不是希望,而是沒有姓氏、沒有家的貨物,被擺放在條件不一的框裡,而不斷湧出的利潤誘惑他們永不停手,黑市交易越來越龐大……

03

消逝的童年

根據近年來被爆出的民間私自收養負面輿情可見,被私自收養的兒童身處原生家庭、國家監護與收養機制的罅隙之間,缺乏規範監管和父母關愛,面臨極大的風險和危險。

曾經,震驚全國的鐵鏈囚養女童案將非法領養帶入大眾視野。

2010年9月8日至9月14日,楊峰將非法領養的寶寶、貝貝兩名6歲女孩帶至九江市廬山區經濟適用房居住(毛坯,無水電),實際是非法拘禁。

圖源:大江網

白天,楊峰用鐵鏈將她們鎖在衛生間內,晚上讓她們睡在地上,每天僅提供維持生命的飲食。

兩名被鎖女童試圖爬窗出逃,才被小區工作人員發現。當時兩名蓬頭垢面的小女孩被兩根1米多長的鐵鏈鎖在房內的水管上,屋內散發著難聞的氣味。而電飯煲內膽中盛著的食物令人「作嘔」,「這根本不像是人吃的東西,孩子們身邊的飲用水也是渾濁的」。

後來當地民警迅速介入調查,將兩名女童解救出來,送往福利院,楊峰因被判非法拘禁罪而獲刑。

在缺乏有效監管之下,領養者虐待、迫害手無寸鐵之力的未成年孩童,也暴露出非法領養的兇惡。

就在2017年,作家陳嵐又爆出了高鐵站猥褻案。

南京高鐵南站候車室,一名20歲左右的小夥,將一名不足10歲的小女孩「抱坐」在大腿上,撫摸胸部時間長達5分鐘。

「看到圖片後我汗毛都豎起來了,這把孩子當成什麼了?」陳嵐回憶,一開始,她懷疑信息是否屬實,但聽到投訴人發來的微信語音後,才發現這起事件令人髮指。

在事件持續發酵的幾十個小時內,南京鐵路警方依據查明證實,涉案嫌疑人為段某某,其同行兩名成年人為段某某父母,女童為他們的養女。

警方以涉嫌「猥褻兒童罪」對段某某依法刑事拘留,對段某某父母依法進行調查處理。鐵路警方還積極協調當地有關部門妥善安置受害女童,切實保護其合法權益。

我們也從這些視頻細節中可以縷清,在公共場合,哥哥都能對非親生妹妹做出侵害舉動,那在隱私場合或是在家裡,養女能受到監管和保護嗎?

這些本該享受快樂、童年的孩子被禁錮在冷漠甚至充滿傷害的家庭裡,迎來的不是新生與幸福,而是被剝奪的權利,包括身體權、健康權、生命權、受教育權等,甚至是性侵、虐待、遺棄·····

百度貼吧「未婚媽媽吧」的創建人宇文無豔曾表示:「收養女孩的,多是賣給鮑某明那種禽獸!」

因此,她從自身做起,完善線上監管和保護。在貼吧置頂公告中,赫然可見她立下的「吧規」:「但凡跟帖回復超過三條與收養送養沾上星點關係的,樓主自己不管不刪的,連同樓主在內,一律封禁刪除處理。」

以各種藉口放棄撫養孩子並有償送養,從法律而言,是新型的人口販賣行為,是可怕的違法行徑。隨著知乎、騰訊對網路平臺進行大規模的查封及監管,更多「圓夢之家」向更隱秘的地帶轉移,而更多「李星星」被待價而沽,剝奪健康、快樂、溫暖的童年。

但小編相信,我們每一次關注都是有力的監督,每一次曝光都是無聲的力量,只有我們每個人規範自身,拒絕誘惑,杜絕傷害與有償灰色交易,才能真正看到眼裡有光的孩子……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精英說(ID:elites talk)

相關焦點

  • 非法「送養」暗黑鏈條:一個孩子幾萬至十數萬(上)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網絡「送養」從事收養、送養的中介組織打著「營養費」「感謝費」的旗號收取錢財,甚至未出生的嬰兒就被預定,一個新生兒的價格從幾萬元到十數萬元不等,並且包辦出生證明並落戶。新京報記者調查了非法送養線上線下的利益鏈條,分上下篇刊發,此為上篇。
  • 騰訊知乎封停清理「送養兒童」QQ群及帳號
    針對「平臺存在兒童送養信息」一事,騰訊QQ安全中心發文稱,已第一時間對舉報信息進行核實,確認後已對相關帳號及QQ群組進行了封停處理。根據近日的媒體報導,有人利用QQ等社交媒體進行兒童送養。
  • 「以送養之名,我把兒子賣了6萬塊」:生而為人,請控制好你的「繁殖...
    近日,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拐賣兒童案: 一名男嬰被人打著送養的旗號,以6萬元價格通過QQ群販賣。 今年1月,因為跟女友頻繁吵架,加上生意慘澹,手頭缺錢,利慾薰心的黃某某花了50元,加入了一個網絡送養QQ群。
  • 男嬰十萬、女嬰八萬:鮑某明性侵案背後的交易更讓人觸目驚心
    在各大QQ群、貼吧、「中間人」「直接送養」這些人發布了大量的暗示性信息。他們有各種各樣的藉口,賣掉自己甚至不是自己的孩子。特別是一些新生兒,對父母還沒有形成依賴的孩子更是成了哄搶的「商品」,據2019年湖北破獲的一起以送養名義買賣兒童的案件中,他們的價格是:男嬰十萬,女嬰八萬,支持預付。
  • 網絡江湖,霧裡看花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聲音,有聲音的地方就有謠言。任何國家都一樣,這是不可避免的社會現實,謠言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辨別不出事實真相——「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雖然霧裡看花,但有些謠言還是可以識別的,比如網絡上盛傳的武漢病毒研究所一名2012級的女研究生黃XX是所謂的「零號病人」,說她已經去世,並把病毒傳染給了殯儀館的人,以至於傳播開來。其實黃2015年畢業後就離開了武漢病毒研究所,2016年開始在四川工作,目前健康平安。這算是最荒唐的謠言之一了。
  • 鮑毓明案牽扯出一條令人髮指的黑色產業鏈:男嬰10萬,女嬰8萬
    關於鮑毓明性侵14歲少女的細節,字字誅心,但卻恰恰因為這件事足夠激起人們的憤怒,足夠黑暗,以至於將更為黑暗的一面隱藏了下去——「送養(買賣)兒童。」這是一條專門針對「送養兒童」誕生的黑色產業鏈,通過這條黑色產業鏈你會驚訝地發現:在這邊不為人知的灰色地帶,有著太多太多「鮑毓明」,平日裡衣冠楚楚,風光無限,背地裡卻鑽著法律的空子,行苟且之事;也有著太多太多「李星星」,還未來得及睜眼看看人間
  • 每年20萬兒童:根治販賣兒童不能只堵入口忘出口
    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導,即使好多人知道收買被拐兒童是違法犯罪行為,但是司法事務中絕大部分收買人都不被追究刑事責任,即使被追究也是比較輕微的行政處罰,懲罰性蕩然無存,犯罪成本很低,所以中國每年的失蹤兒童不完全統計有20萬人左右,找回來的大概只佔到0.1%。
  • 「我用一個兒子,賣了6萬塊錢!」生而為人,勸你控制「繁殖欲」
    近日,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拐賣兒童案:一名男嬰被人打著送養的旗號,以6萬元價格通過QQ群販賣。而發布信息、聯絡買家的人,還是孩子的親生父親。今年1月,因為跟女友頻繁吵架,加上生意慘澹,手頭缺錢,利慾薰心的黃某某花了50元,加入了一個網絡送養QQ群。他瞞著女友,把兩人所生的僅僅十個月大的兒子,「送養」給了別人,以6萬塊錢的價格,將未滿一歲的親生兒子賣給了別人。
  • 送養的男嬰離奇被拐賣,人販子在樂清落網!29年後,這對母子終於團聚
    電話那頭,一名女子用急切的語氣問他:「張檢察官,你還記得1992年5月9日宣判的一起拐賣兒童案嗎?」這張由原樂清縣人民法院出具的判決書,標註日期是1992年5月9日,寫明項某通過欺騙手段,騙得一名男嬰,並轉賣應某、盛某二人,而二人在1991年12月6日到樂清準備販賣男嬰時,被警方抓捕歸案,三人因此獲刑。看著這份判決書,朱彩娟半信半疑,她曾到多地尋找上述三人,可對方不是去世了,就是聯繫不上。
  • 知乎回應平臺存在送養黑鏈信息;傳iPhone 9明日發布;美團外賣稱每...
    知乎回應平臺存在兒童送養信息:已全面清理針對平臺存在兒童送養信息一事,知乎方面表示,監測到個別用戶在站內發布「送養」等可疑信息。此前法治周末報導調查發現,鮑毓明案牽出網絡送養黑產鏈:中介建群,小孩售價10萬起。在網絡上,有隱秘且數量不容小覷的民間送養群體,送養者、中介、收養者已然形成了一根銜接緊密的鏈條,該類消息在知乎、QQ群等平臺都有傳播。
  • 被棄21天男嬰轉入ICU病房 治療費預計需20萬
    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1歲娃被棄醫院 好心人接力照顧21天」追蹤新京報訊 (記者左燕燕)12月26日下午,北京兒童醫院被遺棄21天的男嬰舟舟,從急診科轉入重症監護室(ICU)。公益組織介紹,由於肺部變形和前期治療延誤等原因,舟舟肺炎反覆,預計治療費用至少需要20萬。公益組織已公布募捐方式。
  • 內蒙古查處一起特大網絡販賣野生動物製品案
    新華社呼和浩特1月13日電 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森林公安局13日發布消息,辦案民警偵破一起利用網絡非法收購、販賣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系列案件,查獲國家重點保護珍稀野生動物製品3300餘件,涉案物品價值5000餘萬元。  2018年底,錫林郭勒盟烏拉蓋管理區森林公安局民警在工作中發現有人通過網絡售賣黃羊角。
  • 連體雙胞胎男嬰被遺棄街頭 20萬次分娩存活1例
    接診這對兄弟的該院兒科李主任告訴記者:「這對連體男嬰是胸腹相連,初步診斷表明兩個孩子心臟有兩顆,但是共用一套肝臟系統,其他器官是否共用還要等待進一步確認。左邊的男嬰有唇裂,餵食會比較麻煩,容易引起窒息。」  一入院,小兄弟就被送入兒科重症病房,躺在保溫箱中。他們不哭不鬧,即便周遭有聲響,他們也一直很安靜地熟睡著。
  • 20年前男嬰被拐案審結
    本報訊 (深圳僑報記者 呂曉春 通訊員 劉斌 黃真光) 日前,坪山區人民法院審結一起20年前拐賣兒童案件,判處周某海等6名人販子二年二個月至十二年不等有期徒刑,並處一萬元至二萬元不等罰金,為被害人的20年漫漫尋子路畫上了圓滿句號。
  • 印度13個月大男嬰遭當地男子強姦,男嬰流血不止
    印度北方邦警方3日表示,北方邦一名男子12月2日晚在坎普爾卡登布爾村的一個村莊田地裡強姦了一名13個月大的男嬰。事發後,村民將該男子抓獲並交給警方。當地警官拉維·普拉塔普·辛格說,這名男子名叫烏梅什·普拉賈帕蒂,被捕後,警方根據印度《兒童性侵犯保護法案》對他提起訴訟。
  • 《英雄志》引發網絡江湖恩怨
    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才是江湖。英雄在江湖,江湖中並非人人都是英雄。於是,在燈火鑼鼓的元宵夜裡,網絡江湖的一場驚心動魄的恩怨正式上演。可惜的是,捍衛方最終還是失守了。579人的力量,抵不過一人的頑抗。星星之火,足以燎原,最終文章被四處擴散,免費下載。
  • 2020年網絡電影的「笑傲江湖」
    愛奇藝、優酷、騰訊網絡電影的分帳成績直線提升,網絡電影的單片單日有效觀影人次成倍增加,一個個的網絡電影記錄被打破。制表:網影幫  優酷票房破千萬影片  《民間奇異志》  《鬼吹燈之龍嶺神宮》  《狙擊手》  《雪豹之虎嘯軍魂》  《牧野詭事之秦嶺龍窟》  《青蛇之萬獸城》  《五龍鎮棺傳》  《雲南蟲谷之獻王傳說》  《尋龍寶藏》
  • SD-WAN江湖,原有網絡市場格局將被徹底打破
    SD-WAN江湖,原有網絡市場格局將被徹底打破 IDC對SD-WAN市場做了初步調研和統計,中國SD-WAN應用始於2017年,在2018年快速增長,2019年SD-WAN市場增速超過130%,市場規模接近7000萬美元,客戶群體遍布金融、零售、製造、網際網路、媒體、政府、醫療、能源、電力、教育、交通和服務等多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