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訊,大小指數分化,主板表現弱勢,短線賺錢效應聚焦在創業板,兩市個股漲跌互半,創業板逾40股漲超10%,漲停個股近20家。
板塊上,場內活躍資金繼續在創業板低價題材股做投機,跨境電商、環保板塊表現最強,券商股午後有所拉升帶動滬指回暖,農業股衝高回落,有色、煤炭、銀行等權重板塊領跌,整體看,創業板具有20%的空間,依舊是短線資金的主戰場,後續觀察持續性熱點能否出現。
盤面上,物流、雲遊戲、環保等板塊漲幅居前,註冊制次新、黃金、白酒等板塊跌幅居前。截至收盤,滬指跌0.17%,報收3404點;深成指漲0.27%,報收13887點;創業板指漲0.78%,報收2771點。
截至滬深股市收盤,北向資金淨流出66.14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出60.07億元,深股通淨流出6.07億元。
巨豐投顧認為,A股中報窗口期關閉,業績暴雷的擔憂消散,理應走好。中報行情結束後,市場風格可能發生變化。周二軍工和新能源汽車獲得資金追捧,而釀酒、食品等大消費板塊回調,股指小幅拉高,九月喜獲開門紅。成交量大幅萎縮意味著行情仍有反覆。隔夜美股再創新高,刺激A股高開,隨後市場分化明顯。滬指震蕩走低回踩3400點,深市衝高回落,金融和資源股領跌,農業和物流板塊走強。建議逢低關注新能源汽車、新基建等景氣度向上以及具備估值優勢的板塊,注意控制倉位。
廣州萬隆表示,外圍繼續上漲,人民幣也持續升值,大環境相對安全,目前更多是看市場自身運行節奏,整體格局還是震蕩,板塊持續性雖不佳,但結構性個股機會仍然很多,切莫過度受指數波動影響情緒,應該更關注個股的表現上來。市場較為割裂,兩個市場與不同交易規則並行,這種格局,輕指數、重個股就好了,但不宜追漲,賺錢效應仍在創業板。在創業板未出現虧錢效應之前,預計這種風格還將繼續。
和訊網綜合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