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北向資金淨流入排名歷史第7 兩大板塊成外資年末調研...

2021-01-17 每日經濟新聞

圖片來源:攝圖網

雖然2020年一季度和三季度,北向資金曾階段性地大幅淨流出,不過進入四季度,北向資金再度恢復了對A股「買買買」的節奏。

Choice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收盤,北向資金在12月淨流入A股572.39億元,為歷史上北向資金單月淨流入A股第七多的月份。另外,截至2020年12月31日,北向資金總共在1848隻A股有持倉,其中對38隻A股的持股佔比超過了10%。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年末,外資機構對A股公司的調研較為頻繁。而從這些公司的行業分布來看,科技、醫藥等行業是外資機構年末調研的首選方向。

2020年四季度北向資金大幅淨流入

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12月31日收盤,2020年全年北向資金淨流入A股規模為2089.32億元 ,低於2019年的3517.43億元。

雖然2020年一季度和三季度,北向資金曾階段性地大幅淨流出,不過進入四季度以來,北向資金再度恢復了對A股「買買買」的節奏。

Choice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收盤,北向資金在12月淨流入A股572.39億元,為歷史上北向資金單月淨流入A股第七多的月份。另外,整個2020年11月,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A股579.3億元,為歷史上北向資金單月淨流入A股第六多的月份。

自2018年A股首次被MSCI指數納入以來,各大國際指數相繼納入A股為市場持續帶來了增量資金。不過,從目前來看,2021年MSCI、富時羅素等各大國際指數暫無對A股的擴容計劃。

儘管如此,從近期記者對多家外資機構的採訪來看,目前這些外資機構對未來外資繼續加持A股的前景仍然樂觀。例如,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日前指出,2021年可能是外資流入A股的「大年」。

此外,不少外資機構對2021年A股的展望也仍然偏樂觀。日前,富達國際亞洲股票投資總監繆子美在發布的2021年市場展望中稱:「2021年,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將受惠於全球經濟復甦、美元走弱、商品價格上漲。與全球不同的是,中國監管層開始強調貨幣政策正常化、防範金融風險,因此中國股市的走升將更多受到盈利提升的驅動。我們尤其看好可選消費、礦業、新材料、醫藥、新能源產業鏈。」

兩大行業成2020年年末外資調研首選

2020年,雖然疫情影響的範圍遍及全球,不過由於各國央行的大幅「放水」,2020年全球股市的表現並不弱。

據浙商證券策略團隊統計,截至2020年12月25日,道瓊工業指數、標普500、納斯達克指數、法國CAC40、英國富時100、德國DAX、澳洲標普200、韓國綜合指數、日經225、俄羅斯RTS、印度SENSEX30、恒生指數的市盈率分別為29.94、36.46、49.98、57.01、175.78、65.41、44.1、32.24、37.34、13.15、33.05、15.12。

與此同時,截至2020年12月25日,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上證指數、深成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的市盈率分別為13.81、15.66、27.85、15.75、31.15、34.14、60.97。

由此來看,除了創業板指的市盈率偏高外,目前上證50、滬深300、上證指數的市盈率都不足20倍,對比全球各大指數仍然處於較低的水平。

2020年年底,隨著北向資金再度大舉流入A股,市場中的不少個股也獲得了外資的加持。

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12月31日,北向資金總共在1848隻A股有持倉,其中對38隻A股的持股佔比超過了10%。這些A股中不乏外資長期深度介入的公司,而這些外資多年以來持續重倉的「心頭好」也大多是各行業的白馬股。

另據Choice數據統計,從2020年11月2日至12月31日,北向資金對一批A股的持股佔比提升速度較快,其中有59隻A股北向資金的持股佔比提升了超一倍。與上述外資的「心頭好」不同,這些公司中少有外資歷來偏愛的白馬股。而從過往來看,外資對這類個股的加持可能也是短期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年末,外資機構對A股公司的調研顯得較為頻繁。據Choice數據統計,在2020年11~12月,外資機構調研較多的A股公司包括埃夫特、埃斯頓、奧福環保、成都先導、傳音控股、創世紀、當虹科技、富森美、歌爾股份、海康威視、海目星、寒武紀、漢王科技、昊海生科、華東醫藥、華峰測控、華潤微、匯川技術、堅朗五金、精測電子、君實生物、邁瑞醫療、南微醫學、三七互娛、生益科技、偉星新材、芯原股份、新產業、新潔能、信維通信、伊之密。

其中部分公司獲得了外資的扎堆調研,例如2020年11月1日,在針對華峰測控的一次調研中,吸引了近30家外資機構參與;2020年11月2日的一次針對邁瑞醫療的調研中,有超80家外資機構參與;在2020年11月~12月幾次針對匯川技術的調研中,又幾十家外資機構先後參與。

而從這些公司的行業分布來看,科技、醫藥等行業是外資機構2020年年末調研的首選方向。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兩個月合計淨買入1151.68億元;② 越聲理財表示,北向資金在年末...
    北向資金年底狂買A股,或看好A股的跨年行情;① 據21投資通智能監測,北向資金在2020年累計淨買入A股達2089.32億元,其中,滬股通淨買入855.13億元,深股通淨買入1234.19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北向資金在11月和12月分別淨買入579.29億元和572.39億元,兩個月合計淨買入1151.68億元;② 越聲理財表示,北向資金在年末兩個月持續大規模流入,預示著外資看好A股的跨年行情;③ 而在2020年最後5個有滬深港通交易的交易日中,北向資金合計淨買入179.2億元,其中滬股通淨買入51.82億元,深股通淨買入127.39億元(21世紀經濟報導)。
  • 1月紅包行情來了?滬市或將步入增量資金模式,私募大佬斷言A股已...
    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12月31日收盤,2020年全年北向資金淨流入A股規模為2089.32億元,低於2019年的3517.43億元。雖然2020年一季度和三季度,北向資金曾階段性地大幅淨流出,不過進入四季度以來,北向資金再度恢復了對A股「買買買」的節奏。Choice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收盤,北向資金在12月淨流入A股572.39億元,為歷史上北向資金單月淨流入A股第七多的月份。
  • 早知道:7月份CPI今公布 北向資金恢復淨流入
    證監會:不存在「大幅放鬆外資在股指期貨投資限制」的計劃證監會回應中國監管當局計劃大幅放鬆外資在股指期貨的投資限制,稱目前不存在這個計劃,該報導沒有依據。下一步,證監會將進一步有序擴大商品期貨市場開放,支持商品期貨交易所推出更多特定品種,目的是提高我國商品期貨市場運行質量,更好服務實體經濟,而不是吸引更多海外資金流入。目前,相關工作正在穩步推進過程中。
  • 北向資金半日淨流入超50億,一板塊掀漲停潮,機構這樣看
    8月19日,兩市持續拉升,創業板指重回1600點,截至發稿,滬指漲1.4%,深成指漲2.3%,創業板指漲2.6%。深圳板塊掀漲停潮,計算機、國產軟體、網絡安全、券商等板塊漲幅居前。北向資金今日大幅流入,截至發稿,淨流入超50億元。
  • A股暴漲誰在瘋狂掃貨:北向資金、新基金、融資客跑步進場
    統計顯示,滬深兩市主力資金在1月12日淨流入30.7億元,從行業板塊來看,申萬所屬的28個一級行業,有10個行業板塊主力資金呈現淨流入。其中,非銀金融、國防軍工、銀行、機械設備、家用電器行業板塊主力資金淨流入居前,淨流入金額分別為112.67億元、11.52億元、10.82億元、8.35億元、5.92億元。
  • 放量震蕩走高收漲:滬指收於全天最高點,北向資金轉為淨流入
    放量震蕩走高收漲:滬指收於全天最高點,北向資金轉為淨流入 澎湃新聞記者 徐宏文 2020-11-16 15:27 來源
  • 滬指站上3600點,為2015年首次,北向資金淨流入120億,機構解讀
    北向資金淨流入120億元。其中,深股通淨流入約64億元,滬股通淨流入約57億元。南向資金淨流入超105億。中金公司預計,短期市場情緒可能在波動中繼續升溫。市場整體估值已經不低,滬深300指數前向市盈率已經上升至13.6倍,處於歷史中等偏高水平(歷史均值12.6倍),其中非金融部分20.9倍,已經處於歷史均值向上一倍標準差附近。
  • 12月開門紅!大金融強勢反包上漲,北向資金瘋狂買入近200億!
    截至收盤,滬指收盤上漲1.77%,收報3451.94點;深成指上漲1.90%,收報13930.37點;創業板指上漲2.53%,收報2698.44點。市場成交量略有萎縮,兩市合計成交8649億元。行業板塊呈現普漲態勢,銀行、券商、保險等金融股大漲。北向資金今日淨買入162.93億元,淨流入188.34億元。
  • 史上第二大單日淨買入,外資抱團核心資產,一「吊牌大王」被逆勢加倉
    來源:選股寶APP連續第十周大幅加倉A股上周(1月4日到1月8日),北上資金合計淨買入335.05億元,此前一周為買入243.81億元,淨流入額連續第二周擴大。從具體日期上看,資金最大淨流入日為上周五,當日大盤衝高回落終結六連陽,而外資則呈現出反向大幅加倉的態勢,以實際成交口徑統計,單日淨流入233.12億元,佔據周度買入額的逾三分之二,數值更是創下近1年來的新高。據統計,這也是北上資金連續第十周大幅加倉A股。
  • 外資一度狂掃170億,兩大行業成牛股集中營,發生了什麼?6月行情要火...
    北向資金「瘋狂掃貨」回顧市場,5月28日,滬深盤中呈現衝高回落的走勢,行業板塊漲跌各半,值得注意的是,當日北上資金的逆勢買入帶動了市場情緒。截至5月28日收盤,北向資金合計流入超53億元。數據顯示,北上資金(25~29日)淨買入152.45億元,刷新近六周淨流入金額,相比上周淨流入額幾乎翻倍,已連續十周呈淨流入趨勢。其中滬股通淨買入77.86億元,深股通淨買入74.58億元。有什麼利好消息嗎?分析人士認為,極有可能是外資調倉。以往也有過月末調倉的情況出現。
  • 通俗解釋北向資金是什麼意思
    通俗解釋北向資金是什麼意思 時間:2020年11月18日 14:14:24&nbsp中財網   在中國股市中,一般「北」指的是滬深兩市的股票,「南」指的是指香港股票,因此,北向資金就是指從香港股票中流入大陸股市的資金
  • 白酒股暴跌1700億,卻現四大向好信號!外資趁機掃貨,機構:龍頭泡沫...
    儘管大盤漲勢暫停,但外資的熱情卻未消減。1月8日,北向資金大舉淨流入,全天淨買入超200億元,創下歷史次高紀錄。單日歷史最高淨流入額為2019年11月26日,當日北上資金淨流入214.3億。剛剛創下歷史新高,20.9萬元/手的茅臺,真的還有那麼香嗎?信號一:茅臺太香?外資追高狂買12.5億2021年,茅臺的神話還在繼續。
  • A股12月定律被發現!跨年行情布局中,機構再次聚焦一個方向
    12月第一個交易日A股迎來開門紅,A股行業板塊幾乎全線上漲,銀行券商等金融大藍籌輪番發力,推動滬指創年內收盤新高。(圖片來自海洛)當天,北上資金掃貨160億。Wind梳理歷史數據發現,北上資金有6次單日淨買入額超150億元,其中5次買入之後A股出現明顯上漲行情。那麼12月具體行情會如何?
  • 再失3000點 入摩擴容外資好興奮
    據時代財經了解,一波資金已經在「路上」了。截至11月5日,融資餘額為0.96萬億,距離今年春季行情歷史融資餘額峰值0.98萬億又近了一步。此外,今日滬深港通中滬股通淨流入13.84億元,深股通淨流入4.85億元。從分時流入情況來看,北向資金在14:59又迎來大額淨流入,與此前「脈衝」行情類似。今日北向資金流入情況。
  • A股12月定律被發現!機構布局中:42股看漲逾70%
    //  北上資金掃貨160億意味著什麼  //周二(12月1日),A股三大股指單邊上揚,低估值的銀行股受到資金大力追捧,銀行上漲帶動上證指數盤中逼近年內新高,最高摸至3457.64點,距離3458.79點僅一步之遙。
  • 外資流入對中國醫藥股的影響_新財富網
    發布時間:2019年7月29日摘要:復盤外資對醫藥股的挖掘,不論是境外成熟市場上對優質中概醫藥股、中資醫藥股的挖掘,亦或是陸股通開通後外資對恆瑞、愛爾等的持續流入,均體現了外資對中國醫藥行業「核心資產」的推崇。
  • 創業板大漲3.7%:鋰電龍頭突破9000億 10億資金流入養殖股
    創業板大漲3.7%:鋰電龍頭突破9000億 10億資金流入養殖股 2021-01-04 12:03:03 來源:新浪財經
  • 2020年A股市場行情回顧 2020年股市大事件一覽
    2020年12月31日,兩市股指強勢上揚,兩市合計成交9617億元,行業板塊呈現普漲態勢,券商與軍工板塊大漲。北向資金淨買入30.78億元。從全年表現看,滬指累計上漲13.87%;深證成指上漲38.73%;創業板指上漲64.96%,位列2020年全球主要股指漲幅榜第二。
  • A股頭條:商務部正抓緊研究制定穩外貿穩外資新舉措,兩券商巨頭晚間...
    在穩外資方面,一是加快落實新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確保新開放措施及時落地;二是抓緊修訂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進一步擴大鼓勵的範圍;三是加強重點外資項目服務工作;四是修訂出臺《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工作辦法》等規章,進一步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2、市場又傳兩大龍頭券商合併,兩公司晚間澄清 市場又傳兩大龍頭券商合併。
  • 北向資金暴力建倉 究竟買了哪些?看這裡
    摘要 【北向資金暴力建倉 究竟買了哪些?看這裡】6月3日,北向資金今日淨流入46.92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入40.7億元,深股通淨流入6.2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