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二大單日淨買入,外資抱團核心資產,一「吊牌大王」被逆勢加倉

2021-01-13 新浪財經

來源:選股寶APP

連續第十周大幅加倉A股

上周(1月4日到1月8日),北上資金合計淨買入335.05億元,此前一周為買入243.81億元,淨流入額連續第二周擴大。

從具體日期上看,資金最大淨流入日為上周五,當日大盤衝高回落終結六連陽,而外資則呈現出反向大幅加倉的態勢,以實際成交口徑統計,單日淨流入233.12億元,佔據周度買入額的逾三分之二,數值更是創下近1年來的新高。

據統計,這也是北上資金連續第十周大幅加倉A股。

歷史第二大單日淨買入額

若以每日餘額口徑統計,北上資金上周五全天大幅淨買入206.15億元,創歷史第二大單日淨買入額。

那麼,兩百億外資掃貨了什麼?從前30大重倉股數據來看,北向資金周五大筆買入海螺水泥、萬科A、萬華化學等周期龍頭品種,另一方面,北向資金也逢低介入了近期大熱的光伏概念。

據統計,此前北向資金全天淨買入超過100億元的情況有23次,從歷史上看,2020年2月3日疫情導致的指數低開跳水、3月初的指數階段頂部,以及7月份大漲啟動前期,北向資金的方向選擇都領先於指數變盤。

資金抱團高位股

上周共有32隻陸股通個股成交活躍,從所屬行業來看,食品飲料行業最為集中,其中上榜個股中7隻為罕見登榜,分別為:牧原股份、山西汾酒、中國聯通、海螺水泥、韋爾股份、萬華化學、紫金礦業。

其中淨買入公司前三甲中,牧原股份獲北上資金流入8.89億元、立訊精密獲北上資金流入7.80億元、東方財富獲北上資金流入2.72億元。

具體到個股來看,排名第一的海螺水泥被淨買入13.06億元,其中10.1億元為上周五買入,上周累計漲幅高達9.36%。

形態上看,自2020年8月以來,海螺水泥持續回調,而公司為中國最大的水泥生產企業之一,在疫情後經濟快速恢復增長的背景下,水泥需求、價格大幅好轉,其營收和淨利潤均實現了正增長。

韋爾股份於上周四度刷新歷史新高,主要受益邏輯在於汽車晶片的緊張,消息面上,近期福特、菲亞特克萊斯勒、豐田等汽車公司表示,由於晶片短缺,將削減汽車產量。

分析指出,由於全球車企生產反彈速度超出預期,當前汽車和電子產品製造商正面臨晶片短缺困境。同時,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居家辦公人數增加,個人電腦需求增加,使全球晶片產能緊張,這也是目前汽車晶片短缺的原因之一。

此外,國盛證券亦發布研報稱,至 2022 年車用 CIS 出貨量有望達到 2.58 億隻,而公司是全球CIS晶片龍頭,深耕汽車 CIS 晶片逾 15 年,位居全球 TOP2 供應商,有望充分受益行業成長紅利。

牧原股份則是受益於生豬催化,數據顯示,公司12月商品豬銷售均價30.15元/公斤,比11月份上漲14.55%,商品豬價格整體呈現上升趨勢,在此背景下,公司上周三次錄得漲停。

立訊精密的利好來自於蘋果,據報導,蘋果已經向供應商下達了今年上半年的 iPhone生產訂單,要求生產9500萬到9600萬部,主要是 iPhone12,同比提升30%。此外,據行業媒體上周預估,第三代 AirPods 將會於年內正式推出。

資料顯示,立訊是蘋果無線充電發射端核心供應商,也是AirPods核心組裝商,此外,2020年7月立訊也通過收購緯創切入iPhone產業鏈。

萬華化學則是受業績推動,公司上周三公告稱:預計2020年實現淨利潤96億元到101億元,其中第四季度業績預計同比增長91%到113%,作為核心資產之一,股價同樣刷新了歷史新高。

在淨賣出公司中,海康威視獲北上資金流出76.61億元、愛爾眼科獲北上資金流出23.07億元、五糧液獲北上資金流出14.5億元。

「吊牌大王」被逆勢加倉

以增倉比例統計,北上資金加倉股共計972隻,較上一周增加55隻,加倉幅度超過2%的有3隻,位於1%~2%之間的有17隻,加倉幅度靠前的個股數量略增,但整體與前一周持平。

具體來看,新乳業的提升比例最大,消息面上,公司擬以自有資金收購茶飲品牌「一隻酸奶牛」所屬公司重慶瀚虹60%的股權,交易作價2.31億元,並一度推動股價漲停。

對此,有分析稱,若該交易於1月完成,則新乳業 2021 年營收/歸母淨利潤將分別提升 3.3%和5.4%,本輪收購將在市場運作方面形成協同效應,鞏固新乳業在西南地區的領先地位。

南極電商在上周累計下跌25.73%,但北上資金5個交易日均買入南極電商,累計增持4125萬股,以均價計算,周淨買入4.4億元,尤其是股價穩住後的3個交易日大幅買入,具有一定的抄底跡象。

然而,公司獨特的吊牌模式卻一直伴隨著爭議,有分析認為該模式將導致產品質量控制環節缺失。

在上周無明顯外部利空的大跌之際,幾年前的一份疑似券商質疑南極電商造假的研報PPT再度傳開。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選股寶(xuangubao),歡迎來這裡查閱市場解讀、行情分析、投資方法、板塊機會。一起做聰明的投資者!

相關焦點

  • 跟著「明星」去炒股:陳光明爆款基金重倉股亮相 機構抱團消費和大...
    摘要 【跟著「明星」去炒股:陳光明爆款基金重倉股亮相 機構抱團消費和大金融】根據已公開的數據梳理,來自大消費和金融板塊的核心資產依然是眾多基金最為青睞的品種。
  • 主動資金接棒 外資加倉A股熱情不減
    摘要 【主動資金接棒 外資加倉A股熱情不減】近日,中信證券研究部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不考慮外部風險釋放因素,預計7月外資淨流入A股金額有望達500億元。
  • 萬字長文復盤A股著名的4次抱團!9點啟示耐人尋味 真正瓦解前都有1...
    而每一次「抱團」的切換,成為決勝相對收益的關鍵契機。本文試圖分析「抱團」的起因、經過、結果,以及推動抱團形成和瓦解的宏觀和中觀變量,試圖在投資上獲得一定的啟示。核心觀點按照我們的定義,持續加倉並持有一個板塊接近至超過30%,視為「抱團」。
  • 萬字復盤A股4次抱團:9點啟示耐人尋味 真正瓦解前都有1-2次假摔
    核心觀點按照我們的定義,持續加倉並持有一個板塊接近至超過30%,視為「抱團」。2006年以後,大概出現了四波非常著名的抱團。分別是:2007-2009年加倉並抱團金融地產,我們稱之為「金融的黃金年代」2010-2012年加倉並抱團消費「第一次消費抱團」2013-2015年加倉並抱團信息科技「移動網際網路浪潮」2016至今 持續加倉並抱團消費「第二次消費抱團」
  • 光伏牛股猛然跌停,外資卻逆市大抄底!北上資金連續淨賣164億
    原標題:光伏牛股猛然跌停,外資卻逆市大抄底!北上資金連續淨賣164億,這兩大概念卻被突擊掃貨北上資金連續流出A股的同時,卻逆勢大幅加倉大金融、汽車板塊優質個股。市場疲軟,北上資金持續流出A股除節後頭兩個交易日外,A股市場整體表現疲軟,賺錢效應差,呈現連續陰跌的趨勢,滬指已失守3300點。
  • 高端製造核心資產深度研究:三維度挖掘中國製造業核心資產
    QFII:澳門金管局、UBS 持有製造業比重分別為 45%、27%許多 QFII 機構也青睞於製造業核心資產,澳門金融管理局製造業持倉佔比 45%。不同於外資獨愛消費股的一般市場認知,我們發現許多 QFII 機構也青睞於製造業 的核心資產。澳門金融管理局是目前 A 股市場上最大的 QFII 機構,擁有 50 億美 元的投資額度。
  • 融資客爆買鋰電池龍頭 39股獲連續加倉(附名單)
    在疫情概念股熄火之際,融資客緊加倉哪些股?  鼠年春節後第二周,圍繞肺炎疫情相關的題材炒作降溫,科技類題材再度發威,晶片、光刻膠、鋰電池等概念相繼活躍,晶片概念龍頭韋爾股份(603501,股吧)、瀾起科技(688008,股吧)、兆易創新(603986,股吧)、北方華創(002371,股吧)、深南電路(002916,股吧)等均於近日再創歷史高點。
  • 連鎖「吃香」 外資酒店逆勢擴張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外資酒店巨頭們並沒有因為疫情而放慢擴張的腳步。1月4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多家酒店集團了解到,去年,洲際集團新開近60家酒店,希爾頓集團擴張了數十家高端酒店,而作為最大酒店集團的萬豪也在華開業了36家酒店。雖然去年受到疫情影響,各家經營均遭受了不小的衝擊,但連鎖酒店數量依然逆勢增長。
  • 融資客爆買鋰電池龍頭 千億級白馬也在列 39股獲連續加倉(附名單)
    原標題:融資客爆買鋰電池龍頭 千億級白馬也在列 39股獲連續加倉(附名單) 摘要 【融資客爆買鋰電池龍頭 千億級白馬也在列 39股獲連續加倉(附名單)】鼠年春節後第二周
  • 外資趁機掃貨,機構:龍頭泡沫...
    盤後公布的數據顯示,衝高回落的貴州茅臺仍然是外資掃貨的重點目標,全天淨買入達到12.53億元,居兩市之首。信號一:茅臺太香?外資追高狂買12.5億2021年,茅臺的神話還在繼續。1月4日,茅臺股價在盤中一度衝上2000元/股,1月5日,一鼓作氣站上2000元大關,當天大漲超3%,隨後繼續高舉高打,短短2天後,直接逼近2100元,8日盤中再創歷史新高達到2150.88元/股。
  • 一大板塊突然爆發,外資罕見加倉110億!釋放什麼信號?
    北向資金大幅淨買入109.97億元本月4日全部呈淨買入態勢Wind數據顯示,北向資金全天單邊淨買入109.97億元,創10月12日以來新高。千億市值白馬扎堆創新高 在外資的瘋狂掃貨,結合機構的抱團重倉,超級大白馬成為今天股市最大的亮點,多個行業龍頭股在今天股價創新高。
  • 南極電商,為何外資越跌越買,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公告顯示,截至1月4日,在前十大流通股東中,相比去年三季報的持倉,有多家基金機構已經減倉,不過也有機構逆勢加倉。按照最新的持倉數據顯示,社保四一六基金組合以一共減持了3841608股,社保基金四二三組合減持了350萬股,匯添富藍籌穩健靈活配置基金減倉了304.5萬股;劉睿個人則大幅減持了8002000股。
  • 外資一度狂掃170億,兩大行業成牛股集中營,發生了什麼?6月行情要火...
    北向資金「瘋狂掃貨」回顧市場,5月28日,滬深盤中呈現衝高回落的走勢,行業板塊漲跌各半,值得注意的是,當日北上資金的逆勢買入帶動了市場情緒。截至5月28日收盤,北向資金合計流入超53億元。5月29日,在臨近尾盤的時候,北上資金突然瘋狂湧入A股市場,最多時兩市淨買入金額超過172億,這種行情只有在A股納入國際指數時才能見到,平時極為罕見。最終,北上資金合計淨流入超50億元。這其中,寧波熱電、海大集團、世紀華通個股等都遭遇巨大買盤。
  • 跟上外資一鍵布局中國核心資產!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0年4月17日 當然,除了A股估值低、我國的疫情控制較好這些積極因素之外,從經濟增長角度看,中國資產具有很好的成長性
  • 當前位置無憂 擁抱核心資產
    重點關注的方向還是沒有改變,抱團核心資產調整後的低吸機會,以及軍工、新能源汽車的龍頭。 02丨板塊拆解 板塊方面,最近金融三胖都不在狀態,自從星期二表現一下之後,連著兩天走弱,昨天調整今天又是一頓下殺
  • 機構抱團會瓦解嗎 優質公司或將持續得到資金配置
    機構抱團會不會瓦解 新年以來,指數攀升,滬指年初至今已經上漲接近4%。資金方面,外資繼1月8日206億元湧入A股,1月12日又淨流入120億元,7個交易日裡主要斥巨資購買東方財富、牧原股份、海螺水泥、招商銀行以及上汽集團等龍頭企業。有報告指出,不認為公募基金持續加倉將導致極端的泡沫,反倒是中國資本市場定價成熟的表現。爆款基金的發行反映了儲蓄入市,並且通過具有定價能力的公募基金參與資本市場。
  • 博道基金莫泰山:從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看,A股是「核心資產」
    1 海外市場「核心資產」的緣起講核心資產,要綜述一下,講講源起。這個概念這麼快地比較深入人心,首先它在海外市場有類似的經歷。一提核心資產,大家最容易聯想到就是美國的「漂亮50」。上世紀70、80年代,伴隨著美國當年經濟的大緩和,所謂的大緩和,我們統計過,那時人均GDP和我們現在差不多,人均一萬美元左右,在那以後美國經濟增速降到了3%。
  • 瑞銀證券:政策收緊、更好板塊取代龍頭 抱團自然瓦解
    1月11日,瑞銀證券舉辦2021年度第二十一屆瑞銀大中華研討會上,瑞銀證券中國策略主管劉鳴鏑預測,2021年的行情基本上是由EPS的盈利增長引領,指數今年有可能階段性地突破多年來的歷史高點。A股的龍頭個股可能會是最佳選擇,股價有望持續跑贏其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