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近日,廣州海珠警方在深入推進「颶風2020」專項行動中,依法嚴厲打擊涉野生動物違法犯罪,搗毀一條跨廣佛兩地非法販賣鬣蜥等野生動物犯罪鏈。
5月,海珠警方食品藥品與環境犯罪偵查大隊與網警部門密切配合,通過網上巡查,發現在網絡社交平臺上,有人多次發布在廣州市內買賣蜥蜴、龜類等野生動物的信息。
對此,海珠警方迅速成立了由食品藥品與環境犯罪偵查大隊為主力的專案組展開偵查。專案組針對此類非法買賣野生動物交易主要通過網絡聯繫、人員圈子相對固定等特點,開展了線上線下同步追查,最終排查出一個由廣州、佛山兩地人員經營,涉嫌非法收購、飼養、出售鬣蜥等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犯罪鏈條。
6月9日,專案組掌握到,有人將於當天下午在海珠區工業大道北某處交易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專案組迅速在交易地點附近部署抓捕警力,將在此處非法交易的犯罪嫌疑人彭某(男,23歲)、鍾某(男,25歲)抓獲,現場查獲《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一所列的犀牛鬣蜥1隻,以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列為易危(VU)級別的古巴鬣蜥1隻。
2名犯罪嫌疑人到案後,專案組繼續深挖擴線,先後在廣州和佛山兩地抓獲張某(男,30歲)等3名犯罪嫌疑人,並查獲犀牛鬣蜥、黃喉擬水龜等保護動物14隻,徹底搗毀了由上述人員經營的跨廣佛兩地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犯罪鏈條。
經審查,犯罪嫌疑人張某等人交代,其均為「爬寵」發燒友,通過非法渠道購入犀牛鬣蜥、古巴鬣蜥、鬃獅蜥蜴、蘇卡達陸龜、黃喉擬水龜、中華草龜等重點保護動物,並進行非法飼養繁殖後,通過非法買賣,從中牟利。
目前,海珠警方已對張某等5名涉嫌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犯罪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並將查獲的鬣蜥等保護動物移交相關部門妥善處置,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申明:非法收購、出售野生動物是違法犯罪行為。警方將把保護野生動物作為一項長期工作持續推進,以打擊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非法狩獵、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等為重點,加大執法力度,堅決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警方同時提醒市民群眾,購買和飼養寵物,應首先確認其是否為受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其中,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指:1.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國家一、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和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附錄二的野生動物以及馴養繁殖的上述物種。2.上述動物的皮、毛、骨等為材料製作而成的各種用品、工藝品。
較常見禁養品種:黑池龜、黃喉擬水龜、閉殼龜屬所有種(金錢龜、黃緣閉殼龜等)、美洲鬣蜥屬所有種(犀牛鬣蜥、綠鬣蜥等)、陸龜科所有種(緬甸陸龜、蘇卡達陸龜等)、太陽錐尾鸚鵡、牡丹鸚鵡等都不可以買賣及無證飼養。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棟 通訊員鄭何平 張毅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