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的人怎麼看待戀愛中的人呢?大概是一方面羨慕相依為伴的甜蜜,另一方面又慶幸無拘無束的自由。嚮往自由是人類的天性,關於愛情與自由的取捨,匈牙利詩人裴多菲曾說過「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為什麼戀愛讓人覺得甜蜜的同時又感到束縛呢?答案往往是——對方「控制欲」太強。儘管你小心翼翼卻仍達不到對方的要求,久而久之你在這段關係中越來越累。你很珍惜你們之間的感情,一直在努力解決問題,但總感覺哪裡不太對。你不禁會懷疑:真的是我錯了嗎?
其實很有可能,你在戀愛中被「投射性認同(Projective identity)」困住了。
「投射性認同」在客體關係理論裡,是主體在幻想中將自體全部或部分地導入客體對象內部,以便予以危害、擁有或控制。在親密關係中往往表現為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的操控。
通俗點來說,我把自己的東西投射給你,並且誘導和暗示你按照我投射給你的方式去對我進行反應。比如,日本電影中的松子由於童年生活不,導致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在她長大後戀愛過程中,雖然表面上看松子在積極地追求著美好的生活,但投射出去地卻是虐待、拋棄感,當周邊的男人接受了這部分投射並認同後,在戀愛關係裡呈現出來的就是虐待與拋棄,她也在受虐中保持著和男人的連接關係。
首先說明,投射性認同往往是兩個人不自知的,是潛意識的行為。假如你正在被對方用投射性認同控制著,那你很有可能只是被誘導做出了對方潛意識裡想看到的結果,對方對你的指責抱怨,其實是為了合理化自己的觀點——「你果然和我(說)想的一樣」。
從心理學角度講,投射認同在現實中有四種常見的模式,分別為依賴性投射認同、迎合性投射認同、情慾性投射認同、權力性投射認同。
一、依賴性投射認同
投射者在戀愛中通常會表現出焦慮不安、缺乏安全感等行為,記住的往往是兩人相處過程中不好的事情與感受,並將其焦慮投射給對方,暗示、誘導對方做出拋棄、不負責任的事情。
簡單講,就是「太作」。
被別人用依賴性投射認同的模式對待,一開始會感到自己充滿了價值感,因為我們在被人崇拜和依賴。可是時間久了,會身不由己地感到疲憊,感到被壓榨。實際上對方正是用這種方式來控制我們,如果我們長時間處於這種境地,直到有一天不堪重負,那麼對方所投射出來的想法就成真了。
二、迎合性投射認同
迎合性投射認同分兩種情況:1、主動迎合:你看我對你這麼好,你必須回饋於我,否則你就是不愛我;2、被動迎合:你愛我就該為我傾盡所有,否則就是不夠愛我。
簡單講就是「渣男渣女」和「舔狗」的相處方式。
被人用迎合性投射認同的方式對待,那種感覺大概正如陳奕迅所唱「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有恃無恐」。
三、情慾性投射認同
投射者通常是女性,「我這麼漂亮這麼有魅力,所以你必須對我好」是她們的心理動機,被投射對象會身不由己地感受到被性吸引和性衝動,但是如果真的著了道就會被對方用性的方式控制得死死的。
四、「權力性投射認同
投射者通常對自己能力很自信,希望對方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若將他們的心理活動用旁白念出來,那就是:「我這麼厲害,你凡事都得聽我的,否則你就是不愛我」。
被投射對象會身不由己地感到自己是無能的,我們也切實從對方的言談舉止中感受到了自己被貶低、被瞧不起。好像對方無所不能,是能搞定一切的,於是我們不得不屈服於對方的淫威之下。然而普通人並認識不到其中的心理動機,只會抱怨對方太強勢,「控制欲」強。時間長了,被投射的男性會感覺自己「窩囊」,被投射的女性則會懷疑自我價值。
我們該如何應對戀愛關係中的投射性認同?
一、如果你是被投射對象:
直接溝通,拒絕暗示。明白自己正在被投射,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實際上,投射方很多時候的投射行為是在潛意識的指導下進行的,對方也許並不能意識到TA在給予你「暗示」和「引導」,而投射性認同是一定需要你的配合才能完成的。此時的你們需要找個合適的機會進行一次「深度溝通」,兩人不再玩「你猜我猜」的遊戲,日常交流做到敞開心扉直接訴說需求和及時給予對方反饋,這樣才情侶間最健康的交流方式。
讀懂對方內心所求再次強調,投射性認同往往是兩個人不自知的,是潛意識的行為。投射性認同唯一的發生源地就是兩個人之間的防禦機制,而絕大部分防禦機制都是發生在個體內部的自我保護機制。
不知你有沒有想過,為何對方在潛意識中會啟動自我保護機制?也許是你從來都沒有走入對方內心深處了解過TA,所以,試著真正的理解、讀懂對方吧。
切忌迷失自我被投射者很容易受暗示影響,時常產生自我懷疑。此時你需要直面自己的感受,承認自己的真實想法。你甚至可以詢問信任的家人朋友的看法,和他們一起整理自己的想法和潛在需求。讓他們支持你的想法,信念,遠離暗示的操縱。這樣除了能獲得走下去的勇氣,還可以重獲真實世界的人際關係。從做出小決定開始,慢慢找回自我,重新獲得自己之前處理事情的直覺。
二、如果你是投射方:
不要試圖改造和控制對方:感情中關係再好的兩個人仍是獨立的個體,除非對方有實質性的錯誤,否則不要試圖改造和控制對方。過強的「控制欲」容易造成兩個人的關係緊張,也容易使對方在這段戀愛關係中迷失自我。也許某天你會恍然發現:這個曾經吸引你的人早已變得黯然無光。
認真經營感情,找回「安全感」上文說過,投射者的投射動機是啟動了潛意識裡的自我防禦機制。你試圖控制對方是為了抓緊對方,恰恰反應了你在這段戀愛關係中極度缺乏安全感。但是你要知道,安全感不是索取來的,它是你自己內在的感受。想要獲得內心真正的「安全感」,就要認真經營這段感情,在第二段親密關係中(第一段是親子關係)修復內心傷痕,主動讓自己變得幸福。
拋棄關係中「輸贏」的觀念當戀愛關係中有衝突時,投射者會想要「贏得」衝突。這是一種認知錯誤,感情中是沒有輸贏關係的。感情中兩人更看重的是感受,所以很多時候不要刨根問底講道理;不要逞一時口舌之快爭論對錯;除非大問題,平常時間不要用盡方法證明你是對的,很多時候會「贏了比賽,輸了感情」。
以上是本狐對於戀愛中控制欲的根源——「投射性認同」的解讀。
任何長久的戀情都有一個秘訣,就是在不完美中發現美。兩個人在一起,不是為了誰能控制誰,而是兩個人互相的依賴與支持。我們在愛情中學會成長,同時枝葉相依,這就是愛情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