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特生物:推動生物實驗室高端耗材「進口替代」

2021-01-21 人民資訊

中證網訊(記者 萬宇)日前,潔特生物(688026)舉行成立二十周年暨科創板上市一周年慶典,公司介紹,潔特生物在「生物實驗室高端耗材」方面打破了國外醫藥巨頭的壟斷,未來公司將繼續推動實現生物實驗室高端耗材的「進口替代」。

潔特生物成立於2001年,由早年留學美國的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袁建華一手創辦。目前,潔特生物已逐步成長為一家從事生物實驗室高端耗材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潔特生物二期約16萬平米的廠房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建成後將成為亞洲最大的生物實驗室及醫療耗材生產基地,為我國研發生產高端細胞藥物打下堅實的產業基礎。

公司於2020年1月22日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掛牌上市,在過去的一年裡,潔特生物持續為市場提供防護產品,充分發揮研發優勢,研發正壓防護服、負壓擔架等系列高端疫情防護產品,獲得了中央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建設項目立項。

相關焦點

  • 潔特生物:吃透生物實驗室耗材,細分領域做老大
    隨著大會的臨近,組委會發起「第十二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名企巡禮」特別策劃,通過這些優秀企業的發展案例和創新經驗,向全球展示廣州、廣東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生物產業的自信、雄心和實力。本期將帶你一起走進在生物實驗室耗材這個不起眼的細分行業紮根並成為「隱形冠軍」的廣州潔特生物過濾股份有限公司。
  • 潔特生物,實驗室塑料耗材供應商
    第二,重點剖析個股:潔特生物——實驗室塑料耗材供應商公司是主要從事細胞培養類及與之相關的液體處理類生物實驗室一次性塑 料耗材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包括生物培養和液體處理兩 大類生物實驗室一次性塑料耗材,並配有少量試劑、小型實驗儀器等,涉及 700 餘種產品。
  • 潔特生物:國內生物實驗室一次性塑料耗材龍頭
    來源:紅刊財經作者:韓晉廣州潔特生物過濾股份有限公司專業從事生物培養和液體處理兩大類生物實驗室一次性塑料耗材的研製和銷售,是國內最早生產生物實驗室一次性塑料耗材的企業之一。經過近二十年來的不懈發展,潔特生物不僅掌握了相關的核心技術,而且實現技術成果的產業化,業務規模保持穩步擴張,經營業績保持良好增長,現已成為國內生物實驗室一次性塑料耗材細分領域的領先企業。
  • 名不見經傳的塑料貼牌工廠,風生水起的生物實驗室耗材
    我國生物實驗室耗材長期被外資企業壟斷,進口替代空間巨大,國內企業在享受行業紅利的同時,也有機會蠶食外資品牌在國內的業務,實現進口替代。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琳琅滿目的塑料耗材,錯綜複雜的功能定位生物實驗室耗材是指生物、醫藥、醫療等相關學科領域科學研究、新產品開發、診斷檢測等相關活動所必需的實驗用品之一。
  • 潔特生物科創板過會:主打實驗室耗材,外銷佔比超七成
    潔特生物本次擬發行股票不超過2500萬股,預計募集資金使用金額為3.10億元,用於生物實驗室耗材產品擴產及技術升級改造項目、國家級生物實驗室耗材企業技術中心建設項目、營銷及物流網絡擴展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外銷收入佔比逾七成,海外銷售風險較大 潔特生物主要從事細胞培養類及與之相關的液體處理類生物實驗室一次性塑料耗材研發、生產和銷售,銷售模式以ODM為主。
  • 生物實驗室耗材行業特點及未來發展趨勢(附報告目錄)
    3、我國生物實驗室耗材市場供應情況 我國生物實驗室一次性塑料耗材供應商起初以貿易商居多,絕大部分生物實驗室一次性塑料耗材依賴進口。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生命技術產業的欣欣向榮,專業的實驗室耗材生產供應商應運而生。
  • 生物試劑/實驗室儀器/科研耗材如何平行進口?
    第三,平行進口產品所附載的智慧財產權在進口國受到法律保護。第四,平行進口商在進口國銷售涉案智慧財產權產品的行為未經智慧財產權權利人授權。綜上所述,將平行進口界定為,第三人未經進口國智慧財產權所有人或獨佔被許可人同意將其通過合法渠道獲取的智慧財產權產品進口至該國並銷售的行為。
  • 生命科學相關化學試劑及實驗耗材市場研究
    我國生命科學領域研究起步較晚,國內生物實驗室產品只佔全球市場份額的一小部分。歐美發達國家在現代生命科學領域長期投入,目前仍是生物實驗室產品行業消耗最大的市場,佔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其高端實驗設備、試劑、耗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均處世界領先水平。本文重點討論我國實驗用產品的情況。
  • 泰林生物:產品具備進口替代的實力
    全景網1月2日訊 泰林生物(300813)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網上路演周四上午在全景網舉辦。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葉大林在本次路演上表示,目前在國內微生物檢測與控制產品與有機物分析儀器領域,公司是國產品牌龍頭企業,相比國外進口品牌,公司產品價格相對較低並從未出現產品質量事故,具備進口替代的實力,且公司參與起草的部分行業標準陸續在2017年實施,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
  • 國產高端生物醫用材料的替代進口成必然趨勢
    國產高端生物醫用材料的替代進口成必然趨勢(附報告目錄) 1、生物醫用材料已經成為新技術革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生物醫用材料是用於和生命系統結合,以診斷、治療、康復和預防,以及替換人體組織、器官或增進其功能的材料。
  • 盤點:一文了解我國實驗室耗材的發展歷程與產業現狀!
    截止目前,僅以塑料製品的集中生產地台州為例,就有不少於50家生產普通實驗室耗材的廠家,全國範圍內有專業性生產一次性真空採血管等試劑類耗材的廠家不少於百家,但是目前國內高端的實驗室耗材市場還是大部分被國外品牌壟斷,目前國內比較知名的有浙江拱東、江蘇康健、浙江愛康、海門世泰、揚州創新、廣州傑特等。
  • 百優達:跨入高值醫械耗材進口替代深水區,要做「大動脈人造血管...
    「這可能是高值耗材中,唯一一個還沒有被國產化的產品。」杜廣武接受動脈網記者採訪時說道。   20世紀50年代,人造血管開始進入公眾視野,並廣泛應用於臨床,適用於動脈瘤、動脈狹窄、動脈栓塞等疾病手術。杜廣武介紹,全球每年的使用量在20萬條左右,中國在去年已超2萬條,且數量還在增加。
  • 短期價格承壓,長期推動進口替代!券商:這一板塊或成股市「避風港」!
    梳理上述600億美元清單可以發現,其中涉及多個醫藥品類、醫療器械、醫用設備儀器等,同時也包括多種醫用耗材和試劑。e公司記者5月20日採訪多家醫藥業內人士的主流觀點是:短期內可能推高國內相關進口醫藥、醫療設備服務價格;長期有利國內醫藥、醫療器械進口替代,利好醫藥行業。
  • 推動「科研」發展 諾玖順辦公耗材攜精品器材為實驗室研究賦能
    但所謂:「科技是科研的基礎,而實驗室是科技的搖籃」,任何一項成功的科學研究,都離不開千千萬萬次的化學、生物實驗。因此,想要在科研方面取得突破,那就不能忽視了「做實驗」的重要性。在這方面,諾玖順辦公耗材也攜手旗下燒杯、試管、量杯、漏鬥、培養皿等多款實驗室耗材,為實驗室研究賦能,以此推動我國的「科學」發展。
  • 行業深度】生物醫藥行業之心血管耗材篇——關注行業龍頭擴張及...
    但二尖瓣、三尖瓣領域尚無國產產品,為配合市場推廣和教育,監管機構已批准進口產品進入市場。主動脈介入瓣領域,啟明醫療、微創心通、傑成生物等具有一定先發優勢,在行業競爭中已佔得先機。 ■為解決再狹窄問題,第二代介入技術採用不鏽鋼、鈷合金等金屬材料製成裸金屬支架(BMS),通過配套耗材將BMS輸送至病變部位,撐起狹窄血管並永久留在體內起到支撐作用。但是,由於BMS生物兼容性較差,植入後刺激血管增生,仍有大部分患者發生支架內再狹窄。
  • 上遊種植牙篇:種植滲透率快速提升,進口替代有望加速
    我們認為從產業鏈角度看,種植、正畸(尤其是隱形正畸)、CBCT是當前口腔上遊三大高地,且進口替代空間廣闊。全球牙科耗材及設備市場約為國內的8倍。因此,口腔上遊我們重點關注CBCT、種植體、正畸、口內掃描儀等高端產品,這些產品單品種市場空間大,滲透率較低,仍有較大進口替代空間。種植、正畸、CBCT及椅旁數位化景氣度高。
  • 匯研生物完成千萬級A輪融資,助力國產純化替代
    2013年成立的匯研生物,自主研發的瓊脂糖微球在粒徑分布、非特異性吸附、功能載量、使用壽命等多項內控和外控參數上,能夠達到進口產品的標準,在多家生物製藥企業生產線上完成了國產替代。該公司在瓊脂糖純化微球領域內的銷售規模和產能,目前位居國內第二。
  • 「行業深度」醫療器械研究之醫用耗材篇:醫用耗材產業鏈深度梳理
    2.骨科植入耗材產業鏈分析 上遊:金屬材料企業,生產鈦及鈦合金材料是新型生物;惰性生物陶瓷如氧化鋁陶瓷應用於人工關節;活性生物陶瓷如羥基磷灰石及生物活性玻璃用於需長入的假體表面塗層
  • 科研用生物試劑嚴重依賴進口,國產化建設迫在眉睫
    生物試劑是科研的關鍵性基礎材料。近日,中國科學院面向市場創建的第三方科研服務平臺喀斯瑪的交易數據顯示,我國部分科研機構的中高端生物試劑嚴重依賴進口——進口品牌交易額累計佔比高達79%。根據喀斯瑪提供的數據,自2013年上線以來,共計2052家科研、教育及產業機構在喀斯瑪平臺交易,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累計交易額高達78億元,有38%的交易來自生物試劑。值得注意的是,國內承擔重要課題項目的科研機構嚴重依賴進口——在平臺96家產生交易的中科院屬機構中,進口生物試劑交易額佔比高達83%;平臺上醫藥類高校對進口生物試劑的依賴平均也在81%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