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生物實驗室塑料耗材是個容易被忽略的產品,伴隨著全球生命科學研究和應用產業的蓬勃發展,以及近年來細胞治療、幹細胞療法等醫療技術的成熟,生物實驗耗材的需求量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
生物實驗室耗材存在研發生產等技術壁壘,且渠道競爭較為緩和,企業有望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維持20%+的淨利率水平。我國生物實驗室耗材長期被外資企業壟斷,進口替代空間巨大,國內企業在享受行業紅利的同時,也有機會蠶食外資品牌在國內的業務,實現進口替代。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琳琅滿目的塑料耗材,錯綜複雜的功能定位
生物實驗室耗材是指生物、醫藥、醫療等相關學科領域科學研究、新產品開發、診斷檢測等相關活動所必需的實驗用品之一。生物實驗室耗材的種類繁多,製造材料包括塑料、玻璃、橡膠、金屬等。此研究報告所涉及的「生物實驗室耗材」主要指目前在生物實驗室研究中使用最多,使用量最大的以聚苯乙烯(GPPS)、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為原材料製成的一次性塑料耗材。
一次性生物實驗室塑料耗材主要分為生物培養和液體處理兩類。生物培養類耗材主要是指細胞培養板、培養瓶、培養皿等,為細胞提供生長和繁殖的培養表面或培養空間。液體處理類耗材涉及面更廣、涵蓋的耗材較多且品種繁雜,主要是實現細胞培養過程中液體的轉移、細胞培育後功能產物分類和純化、細胞及菌株保存、免疫學及分子學檢測等功能的耗材。生物樣本生長繁殖特性、通量、實驗性質、模擬環境功能需求是影響具體品種或型號選擇的主要因素。
常見的生物實驗室塑料耗材
一次性生物實驗室塑料耗材品種繁雜,不能一一列舉,本文為方便各位讀者理解,重點介紹一個典型塑料耗材——細胞培養瓶。
細胞培養瓶是細胞或組織體外培養的瓶狀容器,主要應用於部分需要依靠表面貼壁生長分類的細胞或組織的培養試驗,按照瓶子外形可以分為寬體培養瓶、三角培養瓶和斜頸培養瓶。目前,大多數細胞培養瓶的材料為聚苯乙烯,主要是因為這種材料通明度高、耐γ射線輻照且剛性穩定性好。根據不同的實驗需求,細胞培養瓶尺寸從25cm2 到 500cm2(培養面積)不等。
賽默飛宣傳培訓視頻中的細胞培養瓶
相比於一般的聚苯乙烯塑料瓶產品,細胞培養瓶可作為主流的生物實驗室細胞組織培養工具,其具備一定的工業特點。聚苯乙烯材料表面本身具備憎水的特性,這種表面特性不適合多數依賴貼壁方能生長的細胞。多數細胞培養瓶需要經過TC表面處理技術加工,實現表明的親水性,從而才能進行貼壁細胞培養。作為一種標準化的生物實驗室耗材,無菌、無熱源、無核酸酶等也是基本要求,所以多數產品出廠前需要進行輻照處理、高溫處理,且工廠需要通過GMP認證。
下表比較了多個品牌在淘寶的不同規格的報價信息,其中NUNC和LabServ是賽默飛在中國銷售的低端品牌,耐思為無錫一家國產品牌。從淘寶渠道看,康寧和耐思是淘寶渠道的主流產品,多數實驗室耗材網店均有銷售二者產品,賽默飛的NUNC和LabServ相對小眾。價格方面,國產品牌耐思定價略低於外資品牌,尤其在小尺寸產品方面,具備一定的價格優勢。總體而言,由於聚苯乙烯類產品工藝較為成熟,國產品牌的價格優勢有限。
上述品牌細胞培養瓶在淘寶的報價
上述品牌細胞培養瓶產品(帶包裝)
欣欣向榮的產業發展,一言難盡的進口替代
生物實驗相關產業目前仍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得益於生物實驗產業的快速發展,全球的生物實驗室塑料耗材保持穩定增長。隨著細胞治療腫瘤技術、幹細胞療法等技術的發展、成熟和大規模應用,醫療領域對細胞培養相關的實驗耗材的需求處於快速增長階段,且可以預見在未來隨著這些技術的落地和應用量的提升,市場空間將持續快速增長。據沙利文公司統計預測,2018年全球生物實驗室一次性塑料耗材市場規模達到 110.1 億美元,2014 年至 2018 年期間年複合增長率為5.3%,預計未來將以4.5%的年複合增長率從 2018 年增長至 2023 年的137.5億美元。
我國生命科學產業相較於歐美發達國家仍處於較為落後的、快速追趕的狀態。以中國為主的亞洲市場,目前正依靠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快速增長的實驗需求,快速增長且已經成為全球新興市場。據沙利文公司統計預測,中國生物實驗室一次性塑料耗材市場從 2014 年的 42.8 億元人民幣增長至 2018 年的 75.7 億元人民幣,期間年複合增長率達到 15.3%。預計中國生物實驗室一次性塑料耗材的市場規模將在 2023 年達到150.8 億元民幣。
全球(右)和我國(左)一次性生物實驗室塑料耗材市場規模
根據潔特生物招股說明書和碩華生命招股說明書上對國內市場的描述,參與我國國內一次性生物實驗室塑料耗材競爭的企業共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主要是歐美跨國公司,這些公司具備百年的研發和生產歷史,多數企業的生物實驗室耗材只是其眾多事業的一部分,代表企業有Corning、Thermo Fisher、VWR、GE Healthcare、MerckKGaA、Sarstedt 和 Eppendorf 等。第二梯隊為分布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國內企業,這些公司的技術和工藝質量已經符合國際先進水平,且多數企業已經長期和外國知名控股公司開展ODM業務,但是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佔領率與第一梯隊企業有較大差距,代表企業有潔特生物、碩華生命、耐思生物等。第三梯隊為國內處於產業鏈末端的低端實驗室耗材生產企業,這裡就不過多贅述。
跨國公司技術積累深厚,在中國市場深耕多年
儘管行業近幾年增長迅速,但是我國廠商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卻極低,2018年統計數據來看,僅有5.5%,國內市場依然是被歐美品牌壟斷。這主要是因為國內產業起步較晚、缺乏統一的行業或國家標準,多數內資廠商生產工藝落後、無自主研發能力,我國內資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生物實驗室為了能進行標準穩定的實驗,只能購買質量更加有保障的外資品牌產品。
國產品牌在國內市場佔有率僅為5%
原材料、模具和加工工藝是制約內資企業成本質量控制的關鍵。我國目前醫用高標準原材料門類不足、質量較差,主要依賴從日韓、歐洲進口。模具的設計和製造是影響產品成本的重要因素,國內模具在精密度方面已與外國產品無異,主要問題在模具的加工效率和壽命。我國模具的部分特殊鋼材和高精度加工設備依然依靠進口,但是這類產品市場化程度較高,進口並不會提升企業成本。國內企業塑料加工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基本可以生產主流的各類專業耗材,但是高端生產人才缺乏及核心注塑設備依靠進口,仍然制約著我國企業生產效率的提升。
厚積薄發的貼牌代工,韜光養晦的自有品牌
代表企業1-無錫耐思
無錫耐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秉持「做高端耗材,創國際知名品牌」的信念,創立NEST品牌,多年專注細胞培養耗材的研發與生產。根據企查查的最新數據,公司註冊資本2790萬元人民幣,辦公地址為無錫市新吳區梅村工業園,股東為楊衛東、郭建英和郭建棟。在早期的股東中,耐思生物也有凡嘉國際投資有限公司這樣的港資股東。
耐思生物產品品相多、規格全,可以滿足客戶不同需求,主要分為三類產品:科研耗材、科研儀器和醫療器械。相比國外進口高品質實驗室耗材,NEST貨期短、品質優,價格低,大大提高了實驗及生產的效率且降低了實驗及生產成本。根據公司官網介紹,公司擁有2012年投資的2.7萬平米廠房(十萬級無塵車間、GMP標準化工廠),公司NEST品牌於2013年在美國正式成立分公司,目前NEST產品已遠銷北美、歐洲、日本、韓國、印度等全球多個國家。
代表企業2-潔特生物
廣州潔特生物過濾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公司設立於2001年,是國內最早生產生物實驗室一次性塑料耗材的企業之一,於2020年1月22日登陸科創板。潔特生物創始人袁建華具有留美背景,他在1992年赴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留學並工作了五年,在留學工作期間深刻體會到國內外在生物技術研究工具方面的巨大差距,意識到解決原材料的親水性問題並加工成型是實現生物實驗室一次性塑料耗材產業化的關鍵技術難題,通過在美學習先進技術後回國創業,成立了現在的潔特生物。潔特生物在上市前成功引入了如海匯投資、潤都資本、千行資本和久銀控股等多家投資機構。
潔特生物近五年營業收入(左)和淨利潤(右)保持快速增長
潔特生物銷售以ODM和海外銷售為主
代表企業3-碩華生命
浙江碩華生命科學研究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新三板掛牌公司,成立於2006年,掛牌新三板時間為2016年。公司辦公地址為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鍾管鎮,主營業務為生物實驗室高端耗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及生物實驗室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公司主要產品包括生物樣本庫系列、細胞生物耗材系列、食品檢測過濾系列、快速診斷耗材系列。公司目前註冊資本為4410萬元人民幣,三位創始人為蔣崢嶸、蔣險峰和孫曉曉,除員工持股計劃外,並未引入其他投資者。大股東蔣崢嶸原本為玉環縣人民醫院檢驗科技師,後創業成立塑化廠、醫用塑料廠,逐步將產業延伸到生物實驗室耗材。
碩華生命近六年營業收入(左)和淨利潤(右)保持快速增長
碩華生命主要收入來自境外,細胞生物耗材增長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