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培養耗材市場超60億美元 一次性生物反應袋增速將超2位數

2020-11-26 儀器信息網

實驗耗材是專業院校或醫療單位的檢驗檢測部門、第三方的獨立檢驗檢測機構以及其他的實驗室開展實驗工作的常用物品,其最本質的特點就是一次性使用,主要為一次性塑料製品和一次性玻璃製品等。按照相關管理辦法,實驗耗材分為試劑類實驗室耗材和非試劑類實驗室耗材。實驗耗材按耗材使用性質可分為化學實驗耗材、生物實驗耗材、防護用品等。生物實驗消耗品按用途可分為細胞培養類、分子生物學類、組織學類、微生物類和純化類。某國內調研機構的調研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實驗室耗材行業市場規模280.2億元。

隨著中國生命科學及生物醫學的快速發展,生物實驗消耗品也越來越多地被使用。這類耗材產品也成為相關生產企業的的增長動力。2020年9月,某國外調研機構發布了「全球實驗室耗材市場」調研報告。 該報告概述了2019年用於科學儀器和實驗室的消耗品的市場狀況。根據該報告,細胞培養產品市場的價值超過60億美元,預計短期內將實現高個位數的銷售增長。該報告將細胞培養產品市場劃分為八個產品類別:培養基,血清,試劑,3D細胞培養,塑料製品,商業細胞系,轉染試劑以及一次性生物反應器袋和容器,主要供應商有賽默飛、康寧、美國ATCC,龍沙、默克密理博。

在所分析的八種細胞培養產品類型中,細胞培養基、3D細胞培養和細胞培養試劑佔比較大,而細胞培養血清、一次性使用的生物反應器袋和容器、細胞轉染試劑則是增長最快的部門,一次性生物反應器袋的需求預計將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而細胞培養血清和細胞轉染試劑的銷售額將以高個位數增長。

一次性生物反應器袋和容器

由於在生物加工中起著關鍵作用,一次性生物反應器袋和容器是細胞培養耗材市場的主要增長驅動力。與傳統的不鏽鋼容器相比,這些耗材可以縮短細胞培養的過程。對一次性生物反應器袋和容器的需求不斷增長,這源於該技術在降低交叉汙染風險、加快實施速度和其他特點方面的優勢。根據報告,中試(25-200L)產品是擴大一次性生物反應器袋和容器市場的關鍵驅動力。預計中國和印度將是這一技術領域增長最快的地區。這一領域的新產品引進正在進行中。今年3月,賽多利斯專為生物製藥市場推出了一次性生物反應器,以簡化生物製品的生產。

細胞培養血清

細胞培養血清在藥物研發和生物治療開發方面的區域需求和應用研發是細胞培養血清市場的主要驅動力。該報告預計,美國、加拿大和中國在這一領域的需求將大幅增長。胎牛血清市場預計將推動增長。由於這種產品在細胞培養中抗體交叉反應的風險很低,因此對這些產品的需求預計將持續下去。銷售Gibco品牌的賽默飛和提供HyClone產品的Cytiva是行業領先的細胞培養血清供應商。2019年11月,賽默飛宣布將擴大其全球生物生產業務,包括其細胞培養產品,投資2400萬美元在其位於蘇格蘭因欽南的工廠。

轉染試劑

由於細胞轉染試劑在生產各種重組劑、細胞治療、CRISPR/Cas9系統等方面的大量應用,其市場需求有望增長。此外,細胞轉染試劑在COVID-19疫苗競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報告預測,與非脂基轉染試劑一起,脂質基轉染試劑將是增長最快的產品領域。對於基於脂質的轉染試劑,對藥物研發和臨床試驗的興趣日益增加是需求旺盛的根源。再一次,由於中國和印度在醫療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預計中國和印度將成為轉染試劑的主要增長動力。2019年,MilliporeSigma、Roche和Thermo Fisher是頂級細胞轉染試劑供應商。細胞轉染試劑領域正在引進新產品。今年4月,Polyplus宣布將推出一種轉染試劑產品,以幫助藥物開發公司大規模生產細胞和基因療法。

小結

近期內,細胞培養產品市場預計將對整個生命科學實驗室耗材市場的增長作出重大貢獻。從長遠來看,消耗品未來藥物研發和其他科研及生產過程中將佔有更高的比例。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潔特生物科創板過會:主打實驗室耗材,外銷佔比超七成
    生物實驗室一次性塑料耗材廠商—潔特生物科創板首發上市申請已獲通過。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期間,公司營收和歸母淨利潤的年複合增速分別為29.20%和42.35%,業績增長較快,並且利潤增速超過營收增速。公司的銷售區域方面,主要集中在歐美地區,報告期內的外銷收入佔比均保持在七成以上。
  • 潔特生物:國內生物實驗室一次性塑料耗材龍頭
    來源:紅刊財經作者:韓晉廣州潔特生物過濾股份有限公司專業從事生物培養和液體處理兩大類生物實驗室一次性塑料耗材的研製和銷售,是國內最早生產生物實驗室一次性塑料耗材的企業之一。公司產品主要包括細胞培養板、細胞培養瓶、細胞培養皿、真空過濾器、針頭式過濾器、移液管、離心管等,並配有少量試劑、小型實驗儀器等,涉及700餘個品種。經過近二十年來的不懈發展,潔特生物不僅掌握了相關的核心技術,而且實現技術成果的產業化,業務規模保持穩步擴張,經營業績保持良好增長,現已成為國內生物實驗室一次性塑料耗材細分領域的領先企業。
  • 生物實驗室耗材行業特點及未來發展趨勢(附報告目錄)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諮詢有限公司《2020-2026年中國生物實驗室耗材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 2018年全球生物實驗室一次性塑料耗材市場規模達到110.1億美元,2014年至2018年期間年複合增長率為5.3%。
  • 名不見經傳的塑料貼牌工廠,風生水起的生物實驗室耗材
    生物實驗室耗材的種類繁多,製造材料包括塑料、玻璃、橡膠、金屬等。此研究報告所涉及的「生物實驗室耗材」主要指目前在生物實驗室研究中使用最多,使用量最大的以聚苯乙烯(GPPS)、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為原材料製成的一次性塑料耗材。一次性生物實驗室塑料耗材主要分為生物培養和液體處理兩類。生物培養類耗材主要是指細胞培養板、培養瓶、培養皿等,為細胞提供生長和繁殖的培養表面或培養空間。
  • 「行業深度」醫療器械研究之醫用耗材篇:醫用耗材產業鏈深度梳理
    2.高值醫用耗材市場概況 高值耗材市場規模:近年,國內市場規模增速保持在20%左右,2018年市場規模已超1000億元。 高值耗材細分市場:國內高值醫用耗材細分領域中的血管介入和骨科植入類市場最高,分別佔比為37.2%和25%。血管介入、口腔和血液淨化增速居前,超20%。
  • 榮昌生物斥資4億元採購賽多利斯生產線 產能有望進一步放量
    截至目前,榮昌生物已開發10餘款全球首創、同類領先的在研生物藥,其中6款產品針對近20種適應症已進入臨床試驗,尤其是泰它西普、維迪西妥單抗兩款新藥的臨床數據全球領先,已在國內提交上市申請,並將很快獲批上市,並躍居中國生物製藥企業中的第一梯隊。據悉,本次榮昌生物生產線項目是國內生物製藥行業罕見的大單,一旦建成將令榮昌生物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使用一次性生物反應器的產業化生產基地。
  • 潔特生物,實驗室塑料耗材供應商
    澤璟製藥或將成為A股首家實現IPO的未盈利企業,發行定價方式也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點評:澤璟製藥是首家採用第五套標準過會的科創板公司,也是中國A股市場首家虧損公司上市案例,具有裡程碑意義。而科創板更關注企業的未來發展能力,放開了盈利標準限制,但這並不代表虧損企業無投資風險,對於投資者而言,仍需注意其中的風險隱患。
  • 藥明生物開建世界最大一次性生物反應器動物細胞培養生產基地
    藥明康德的全資子公司藥明生物今日宣布在其無錫生物製藥研發生產基地開工建設總投資1.5億美元的全新國際最先進的生物製藥生產工廠。新基地計劃於2017年1月項目建設完工,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採用一次性生物反應器的動物細胞培養生產設施,同時也將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生物製藥生產工廠。新基地將極大提升藥明生物的生產能力,進一步鞏固藥明生物藥物委託生產中國第一、全球領先的地位。新工廠將安裝14個2000升流加式細胞培養和2個1000升灌流生產反應器。
  • 與康寧達成協議 推Sigma品牌細胞培養耗材
    與康寧達成協議 推出Sigma品牌細胞培養耗材   陳琪還提供給筆者另一個關於Sigma-Aldrich的最新動態。近期,Sigma-Aldrich公司與康寧(Corning)公司達成意向,Sigma-Aldrich將會銷售由康寧公司為其貼牌生產的細胞培養耗材,該系列產品將於2013年6月中旬在中國正式上市,屆時中國廣大科研用戶不僅可以使用Sigma試劑,同時也能用上Sigma品牌的細胞培養耗材。
  • 起底新冠疫苗生物工藝鏈條:專訪賽多利斯劉毅
    如生物製藥過程中關鍵的生物反應器設備,賽多利斯就擁有超過60年的歷史,全球裝機量超過10萬臺——其中僅BIOSTAT®STR系列一次性反應器就超過一千臺。「賽多利斯是一次性技術最早的倡導者之一」劉毅介紹:「除了本次康希諾新冠疫苗的研發,BIOSTAT®STR一次性生物反應器也曾助力首個國產PD-1抗體藥物獲批上市。」目前,賽多利斯在全球擁有60多個分支機構和一萬多名員工,是國際上擁有優秀行業口碑的生物工藝完整解決方案領導者。
  • 2019年全球活細胞成像市場將達54.5億美元
    預計到2019年,全球活細胞成像市場將達54.5億美元, 2014年該市場規模為35.7億美元, 2014年到2019年之間的複合年增長率為8.8%。   市場的主要貢獻來自於北美,其次為歐洲、亞洲和世界其他地區。在此期間預計亞洲增長速度最快。
  • 疫情催生防護手套市場空間 英科醫療投資逾60億擴產
    根據公告,英科醫療擬與沂源縣人民政府籤訂《投資協議書》,投資建設年產50億隻TPE手套和50億隻CPE手套項目,項目總投資1.2億美元;全資子公司山東英科醫療製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英科)擬投資2.53億元建設年產33億隻高端丁腈醫療手套項目,投資7億元建設年產500億隻(5000萬箱)丁腈、PVC高端醫用防護手套項目(一期工程);山東英科還與青州市人民政府籤訂投資合同書
  • 中美澳三國學者發現「抗衰藥」新功能,市場將超6000億美元
    2月11日,《細胞》子刊上發表一項NAD+的最新研究:通過補充NAD+前體β-煙醯胺單核苷酸後,可以逆轉卵母細胞衰老,進而挽救生殖衰老女性的生育能力。這項研究由哈佛大學醫院David Sinclair教授和新南威爾斯大學Lindsay Wu教授聯合進行。
  • 行研|市場規模超百億美元!核醫學檢查必不可少的放射性藥物!
    五、目前放射性藥物的國內外市場情況目前核素藥物市場全球規模超過百億美金,未來十年複合增速將超過11%。其中診斷類藥物佔比市場約80%,未來增速約5-20%,其主要的驅動力取決於新的99mTc和18F示蹤劑的獲批,國內SPECT、PET等設備滲透率還很低,其快速增長將帶動診斷藥物爆發式增長;治療性藥物佔比約20%,全球市場將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
  • 瞄準130億美元科研市場,單細胞測序平臺「尋因生物」獲得超億元A輪...
    據悉,高通量單細胞組學平臺「尋因生物」近日宣布獲得過億元A輪融資,博遠資本領投,辰德資本跟投。 單細胞測序是樣品製備環節的技術。過去幾十年以來,人們譯解的DNA都是從細胞群體中分析平均反應,而不是對單細胞進行檢測。這就只能產生一個平均結果,而不能看出單個細胞的特點。
  • 中企如何在兩千億美元生物材料市場中分一杯羹?
    張興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全球每年心臟起搏器的應用數量已經超過100萬套、人工心瓣膜超過40萬套、腎透析的應用超200萬、血管支架大約每年200萬隻。」然而,中國生物材料方面卻不容樂觀,落後發達國家至少10年。中國的醫療器械與藥品的產業比例為1:3.47,遠低於國際水平的1.2:1;人均植入器械約為美國的1/10。
  • 細胞培養皿|35mm細胞培養皿|60mm細胞培養皿-實驗耗材-精藝
    常見儀器設備2:培養箱如果需要對細胞實驗室內的實驗用細胞進行體外培養,那麼必須把相關細胞放入培養箱。因為大多數情況下,適合細胞生存的溫度為37℃(溫差±0.5℃),如果升高2℃,細胞只能存活數小時,如果達到40℃,細胞將很快死亡。
  • 靠口罩走紅的這家上市公司,年收入超20億,董事長年薪超千萬
    公司主營業務是醫用敷料等一次性醫用耗材的生產,通俗的講就是生產醫用紗布的,並且是給國外企業貼牌生產,公司產品有紗布、腹部墊、手術巾、無紡布片等等。儘管貼牌生產紗布,但奧美醫療實力卻不容小覷,產品連續十年出口第一。
  • 東南亞打車平臺Grab獲滴滴軟銀20億投資 估值超60億美元
    (原標題:東南亞打車平臺Grab獲滴滴軟銀20億投資 估值超60億美元)
  • 100+億市場爭鋒!抗腫瘤小分子靶向藥增速超50%
    佔據了抗腫瘤小分子靶向製劑有25個藥物總體市場的72.67%。吉非替尼同比增長75.56%吉非替尼是一種選擇性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2005年2月,英國阿斯利康公司小分子靶向藥物原研藥吉非替尼已進入中國市場,商品名為易瑞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