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價格承壓,長期推動進口替代!券商:這一板塊或成股市「避風港」!

2021-01-20 e公司

近日,美國政府宣布,自本月10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2000億美元清單商品加徵的關稅稅率由10%提高到25%。

隨後,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下稱」稅委會「)決定:自2019年6月1日0時起,對已實施加徵關稅的600億美元清單美國商品中的部分,提高加徵關稅稅率,分別實施25%、20%或10%加徵關稅。對之前加徵5%關稅的稅目商品,仍繼續加徵5%關稅。

梳理上述600億美元清單可以發現,其中涉及多個醫藥品類、醫療器械、醫用設備儀器等,同時也包括多種醫用耗材和試劑。

e公司記者5月20日採訪多家醫藥業內人士的主流觀點是:短期內可能推高國內相關進口醫藥、醫療設備服務價格;長期有利國內醫藥、醫療器械進口替代,利好醫藥行業。

加徵25%關稅商品共2493個

稅委會公告稱,美方行為導致中美經貿摩擦升級,違背中美雙方關於通過磋商解決貿易分歧的共識,損害雙方利益,不符合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稅委會決定,自2019年6月1日0時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提高加徵關稅稅率。

公告稱,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對原產於美國約600億美元進口商品實施加徵關稅的公告》(稅委會公告〔2018〕8號)中部分商品,提高加徵關稅稅率,按照《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第二批)加徵關稅的公告》(稅委會公告〔2018〕6號)公告的稅率實施。

即:對2493個稅目商品,實施加徵25%的關稅;對1078個稅目商品,實施加徵20%的關稅;對所列974個稅目商品,實施加徵10%的關稅;對所列595個稅目商品,仍實施加徵5%的關稅。

此次加徵涉及的醫藥類產品主要為:

加徵25%關稅的商品共2493個,包括重組人胰島素及其鹽、其他胰島素及其鹽、其他多肽激素、蛋白激素、糖蛋白激素及其衍生物和類似結構物、其他皮質(甾)激素的滷化衍生物、其他皮質甾類激素的滷化衍生物、前列腺素、血栓烷和白細胞三烯及其衍生物和結構類似物、以激素等為基本成分的化學避孕藥、X 光檢查造影劑;診斷試劑、可確定用於造口術用具等。

加徵20%關稅的商品共1078個,包括聽力計、血壓測量儀器及器具、其他牙科用 X 射線應用設備、X 射線無損探傷檢測儀、可直接讀數的液體溫度計等。

加徵10%關稅的商品共974個,包括:醫療用橡膠衣著用品、醫療、外科、牙科或獸醫用α、β、γ射線的應用設備、布洛芬、急救藥箱、藥包、內窺鏡、氧氣治療器等治療用呼吸器具、外科或獸醫用家具及零件等。

加徵5%關稅的商品共662個,包括蒿甲醚、乙內醯脲及其衍生物、吡啶及其鹽、阿芬太尼、阿尼利定、氰苯雙哌醯胺、溴西泮、地芬諾新、地芬諾酯、地匹哌酮、芬太尼、凱託米酮、哌醋甲酯、噴他左辛、哌替啶、哌替啶中間 體 A、苯環利定、苯哌利定、哌苯甲醇、哌氰米特、丙吡蘭和三甲利定以及它們的鹽、其他結構上有非稠合吡啶環化合物(不論是否氫化)、左非諾及其鹽、丙二醯脲(巴比土酸)及其鹽、胞嘧啶、阿普唑侖、卡馬西泮等以及它們的鹽、阿米雷司、溴替唑侖、氯噻西泮等以及他們的鹽、核酸及其鹽、其他激素及其衍生物和結構類似物,包括改性鏈多肽、咖啡因及其鹽、假麻黃鹼及其鹽、芽子鹼、左甲苯丙胺、去氧麻黃鹼、去氧麻黃鹼外消旋體及其鹽和衍生物 古柯鹼的酯及其他衍生物、其他氨苄青黴素鹽、鏈黴素及其鹽和衍生物、其他抗菌素、其他膠粘敷料及有膠粘塗層的物品、藥棉、紗布、繃帶、其他醫用軟填料及類似物品、無菌外科腸線、無菌昆布、無菌粘合膠布、無菌吸收性止血材料、外科或牙科用無菌抗粘連阻隔材料及類似無菌材料、血型試劑、心電圖記錄儀 、B 型超聲波診斷儀、彩色超聲波診斷儀、其他超聲掃描裝置、核磁共振成像成套裝置零件、注射器、縫合用針、導管、插管及類似品、裝有牙科設備的牙科用椅、聽診器、腎臟透析設備(人工腎)、透熱療法設備、輸血設備、麻醉設備、宮內節育器、矯形或骨折用器具、假牙等。

推動相關醫械品種進口替代

中國藥店管理學院湖南分院副院長黃修祥向e公司記者表示,本次加徵關稅品類,因為涉及多個醫藥、器械品種,關係國內患者用藥安全及價格水平,「政府對涉及的醫藥器械清單已經非常慎重,比如上述清單並未涉及腫瘤等急性病品種,多為胰島素等慢病品類與化藥原料,此外,進口替代推進較為迅速的醫療器械很多都在清單之內」。

e公司記者其後採訪多位醫藥企業人士,因為涉及國家相關政策,其均表達謹慎,稱「有利有弊」。

他們認為的「弊端」均是來自於對相關進口藥品和設備價格的提升,在進口替代未及時到位的情況,涉及加稅品種勢必抬高相關醫藥醫療服務價格,「但上述清單應該經過政府部門慎重考慮,將影響控制到了最小範圍」。

上述業內人士認為的利好則是上述品種增稅,必將激發國內企業研發動力,加快進口替代搶佔國內市場。

一位醫療器械上市公司高管向e公司記者表示,美國醫療器械企業想在中國市場抹平稅務成本,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國內設廠,但在目前雙方貿易關係形勢不明的情況下此舉並不現實,在國內企業競爭力日益提升的情況下,美國醫療器械勢必逐步讓出中國市場,」這對研發實力雄厚的醫械企業來說是利好「。

多份行業報告顯示,在醫學成像、體外診斷、高值耗材、低值耗材、病人監護、醫療信息化等細分領域中,國產醫械的市場份額在不斷提升。

一家醫藥企業總經理認為,此提徵關稅清單對國內相關競品藥企是」利好「,有利於其趁機開拓國內市場,」國家推動一致性評價,實際也是提高國內藥企競爭實力,加快進口替代。「

與此同時,中國醫藥行業出口產品並不在美國提徵關稅清單內。

5月17日美國USTR 發布針對我國3000億輸美商品擬徵收25%關稅的清單(目前仍在徵求意見階段),美方稱「此次擬議的產品清單基本上涵蓋了301調查行動目前未涵蓋的所有產品」。

根據財新智庫莫尼塔研究5月12日的最新行業報告,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醫藥產品出口額共計543.52億美元,出口第一大國為美國,共計98.18億美元,佔比18%。

醫藥板塊將成避風港?

因為美國暫時並不打算提徵國內醫藥出口產品關稅,很多機構將生物醫藥板塊視為」避風港「。

廣證恒生證券研究所數據顯示,最近一周醫藥板塊相對滬深300收益率為0.43%, 在28個行業指數中排名第7位,處於上遊位置;其中生物製品周漲幅最大( 漲幅為1.69%),相對滬深300收益率為1.59%。 醫藥板塊PE32.84倍。

東莞證券表示,美對中2000億美元清單涉及醫藥類項目對我國醫藥工業出口影響有限。 在2000億美元中國出口商品清單中, 涉及到醫藥的相關項目很少, 其中包括一些藥用化合物、 生物製品、 醫用耗材等。 清單中並未出現對美順差貢獻較多的原料藥和醫用敷料, 而化學製劑與生物製品我國對美處於絕對的貿易逆差,耗材類出口廠商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但貿易佔比非常小。行業整體的供需關係未發生重大改變。

中對美600億美元清單涉及產品較多, 有利於加速國產進口替代。 600億美元商品清單中, 25%檔的關稅稅率出現較多生物製品,如胰島素、 激素和抗生素等; 20%和10%兩個檔次涉及到的醫藥產品主要以常用器械為主; 5%檔涉及品種最多, 有化學製劑、 手術耗材、大型儀器設備等。 藥品中的化學製劑與器械中的醫院診療設備是我國對美醫藥貿易逆差最主要的部分, 我國在這兩大領域的核心技術上仍處於比較落後的地位, 因此對美進口的產品依賴程度仍較大, 本次只加徵了5%的關稅。

我國目前在一些領域已經初步具備了與美國廠商競爭的能力, 藥品方面, 帶量採購配套一致性評價推進將持續擠壓高價進口原研藥的市場空間;器械方面, 大型儀器設備國產化雖然起步較晚,但國產率正在不斷提升。

天風證券表示,在當前市場受貿易戰影響波動明顯增加的情況下,醫藥成為了相對優勢明顯的避風港板塊。美國宣布對中國剩餘30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品項包含幾乎所有尚未涵蓋的項目,但卻不包括藥品、精選醫療產品等,天風證券建議投資者積極擁抱「貿易戰下的避風港」。尤其對於一季報業績高增長同時估值相對合理的標的來說,更是具有較高的「安全墊」。

《證券時報》旗下專註上市公司新媒體平臺

相關焦點

  • 牛市旗手集體爆發 券商板塊春季上漲機率超70%
    「牛市旗手」券商板塊集體爆發、龍頭股如茅臺等再創新高、兩市成交破萬億、聰明錢北向資金瘋狂買入——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券商板塊春季上漲機率超70%A股三大指數昨日集體大漲,其中滬指表現最為亮眼,一口氣收復3600點整數關口,創逾5年新高,上一次滬市達到這樣的高度,還要回溯到2015年12月。此外,昨日兩市成交額達到1.09萬億,這已經是連續第七個交易日破萬億。
  • 相比2014年牛市 2020年的券商股機會還有多大?
    這是自2012年7月6日以來首次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開啟了新一輪降息周期。市場預期流動性轉向寬鬆,無風險利率持續下降,增量資金看好股市大量湧入市場,首選受益股市上漲的券商板塊。 2020年券商上漲來自經濟、流動性和風險偏好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動。6月30日《香港國安法》全票通過,後續並未出現風險事件。
  • ...無懼短期「倒春寒」!機構三大理由力挺A股!關注兩大方向四條主線
    截至滬深股市全天收盤,滬指下跌3.01%,收報2943.29點;深證成指下跌4.09%,收報11108.55點;創業板指下跌4.55%,收報2093.06點。從盤面上來看,外圍大幅波動拖累A股下行,行業與概念板塊跌多漲少,市場熱點持續性差,賺錢效應較為低迷。
  • 券商稱周期性板塊有...
    周期性行業有望從疫情景氣底部持續修復,供應端尚未全面復甦可能推動相關產品價格較大漲幅,關注周期性行業景氣拐點。國家政策支持下,國內電子化學品、新能源汽車等具有較明確的發展前景,上遊材料相關公司目前初具規模但較國際同行仍有較大差距,建議把握後續持續成長的歷史機遇。
  • 中國股市:今日這一「漲」似曾相識!「漲」出來的股災再來?
    臨近午盤,三大指數震蕩上行,創業板漲逾1%,鈦白粉板塊大漲,券商板塊由弱走強,白酒板塊再度上行,貴州茅臺股價刷新歷史新高。午後三大指數集體拉升,券商股板塊持續拉升,航天軍工概念股繼續走強。點評:大盤3600點了,筆者都有點不相信了,4大重壓力的3587點,今天縮量就突破了!
  • 六大券商周二看好的六大板塊
    2020年光伏政策有望提早出臺將對市場形成利好,國內光伏裝機新增量對於玻璃板塊影響亦較關鍵。伴隨海外新興光伏市場的發展,未來光伏玻璃行業將受到海內外需求的同步支撐。本周隆基公布單晶矽片價格不變,156.75尺寸、166尺寸矽片仍然分別維持3.07元/片、3.47元/片的報價,矽片價格連續17個月保持穩定,證明了當前單晶市場需求維持較高水平,在市場格局穩定、供需偏緊情況下單晶矽片短期看還將保持堅挺。
  • 大金融板塊逆勢崛起!券商真龍頭四大特徵凸顯 如何挑選基金參與?
    對於投資者而言,在券商板塊40餘只個股中選擇合適的投資品種並非易事,如何操作也更是關乎錢袋子。事實上,即使同樣是券商股,不同個股之間漲跌幅也差距巨大。券商股有所表現的前提是股市活躍,證券業指數通常與市場同步或稍早一點。而在下滑趨勢的反抽中,券商股超額收益較少且難以把握。券商股龍頭漲幅往往大幅超越行業平均,投資者可以借道跟蹤證券龍頭指數的基金進行布局。
  • 對話券商首席:短期波動是機會不是風險!2021年策略是淡化指數...
    市場流動性充裕,短期波動是機會不是風險證券時報記者:本周(1月11日-15日)以來,之前連續上漲的一些「抱團股」出現了明顯回調,您認為短期市場出現大幅調整意味著什麼?張玉龍:1月開始,軍工、光伏、新能源汽車這三個方向漲幅較大,而其他行業表現一般,市場出現了極致的分化。短期市場的下跌,核心原因是目前估值水平相對較高。
  • 創業板指累漲近36%「牛冠全球」,哪些板塊是最強...
    「編者按:上半年收官日,A股再現強勢表現,包括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在內的多個指數均創出階段新高,「牛市旗手」券商股也再次集體上攻。上半年來,從指數、板塊和個股來看,A股市場都呈現了明顯的結構性分化行情。」今日是A股上半年最後一個交易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其中創業板指上漲近3%,站上2400點整數關口。
  • 四大券商周四看好的六大板塊
    歐美經濟增速持續放緩,主要經濟體景氣指標持續回落,而全球疫情蔓延也加速了這一趨勢。國內當前應對疫情外緊內松,經濟尚存韌性但全年下行壓力較大,我們認為2020 年全球對有色工業品的需求增量拉動難有亮點。今年二季度,在主要經濟體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前提下,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將拉動工業金屬總需求復甦,但難以對工業金屬價格實現明顯提振效果,大概率全年將維持底部震蕩狀態。
  • 樓市回暖危險邏輯:股市、樓市「循環論證」?
    春節剛過,一位券商知名房地產分析師曾很肯定地告訴記者,「今年房地產板塊,沒戲!」但這兩天重聊這個話題,這位分析師的態度發生了180度轉變,「房地產股,有戲!」  短短兩個月不到,是什麼令其觀點發生如此大轉變?用現在開發商使用頻率最高的臺詞來說就是「樓市回暖了」,而資本市場的地產股突然間受到各路資本追捧。
  • 五大券商下周一看好的六大板塊
    緬甸稀土禁礦再起波瀾,封關持續下國內中重稀土供需抽緊,價格有望繼續走高。據SMM 消息,近期緬甸至中國的離子型稀土礦進口關口再次關停,主因一是緬甸政府認為部分企業在緬甸地區沒有合法的採礦證,二是盜採盜挖對當地環境造成破壞並引發了一些國際事件,目前緬甸方面或將無限期延遲封關時間,直至整改規範。
  • 全世界都在等中國股市開盤 黃金板塊成最優資產配置(圖)
    好在經歷了一周震蕩之後,歐美股市在周五總算見到些許陽光——結束連續數日跌勢。  亞洲股市卻不樂觀。  中資股權重很大的恒生指數雖然一周只交易了兩天,跌幅卻高達5%。  日股本周創2008年以來最大周跌幅,日元擴大漲幅。東證指數本周累計下跌12.6%,創2008年10月以來的最大降幅。  下周一,美國股市休市,而中國股市則結束春節假期重新開市。
  • 永安研究|煤焦供需邊際持續改善,短期價格有支撐,長期價格仍不容樂觀
    短期來看,驅動上,目前蒙煤通關車輛依然偏少,澳洲焦煤雖然性價比較高,但仍受進口積極性和通關的限制,短期內供應增量有限;國內煤礦生產正常,但煤礦庫存持續累積,現貨價格仍有壓力。對於焦炭來講,目前焦炭庫存矛盾不突出,庫存拐點出現。雖然隨著煉焦利潤的回升,焦化廠開工大幅回升,供需邊際上階段性走差,但短期內不具備持續性,去庫仍將繼續,價格仍有一定的反彈空間。
  • 全球重創多國股市熔斷,承壓之下A股怎麼走?
    但是3月9日跳空下跌以後,雖然指數也出現的快速的收復,但是並沒有迎來波段性上漲,反而是繼續震蕩回撤,而外圍市場繼續低迷,這使得當前的A股陷入短期的低迷。海外疫情迅速擴散下,多空雙方也展開了激烈的博弈,大盤也經歷了多次3000點的折返跑。2月3日至2月20日整個A股市場日均成交額為8807億元。
  • 八大板塊下周走勢分析
    新能源汽車板塊:11月,國內新能源車零售16.9萬輛,同比增量為9.7萬輛,同比增速136.5%。不僅如此,11月新能源車的乘用車零售市場滲透率為8.0%,成為國內乘用車零售增長的核心動力。11月份以來,上遊的鋰礦價格上漲了十幾個點,而且這只是開始。
  • 短期震蕩 中期向上趨勢形成
    上行空間打開,滬指早盤刷新階段新高后震蕩翻綠,可降解塑料、OLED板塊相對強勢,半導體、煤炭板塊活躍,券商股多次衝高,個股明顯分化,TV面板價格延續上漲態勢,OLED、MINILED等板塊持續走強,彩虹股份、丹邦科技、TCL科技、東旭光電等多股漲停封板,面板相關品種表現搶眼,晶片半導體及封測走勢強勁,5G也開始上漲。
  • 十大券商策略:A股磨底進行時 等待更好入場時點
    對於本周A股行情如何走,布局哪些板塊和個股,券商紛紛發表觀點。中信證券認為,本周國內各項經濟數據的落地以及一季報預告披露,預計是市場短期內最後的擾動。海通策略認為,市場處於階段性反彈中,反彈後或還會回落。新時代證券表示,短期不宜追漲,等待更好的入場時點。
  • 尚普諮詢:銅礦石價格短期承壓
    在此背景下,銅礦石的供需關係一直處於緊張的平衡狀態,銅礦石價格也一路飆升。近兩年來在全球經濟危機的宏觀背景下,銅需求增速呈較大幅度下滑,供給缺口逐步收窄。有機構預測,今年內銅礦石的供需關係將出現轉變,逐漸出現供給過剩。    尚普諮詢冶金行業分析師指出:在目前銅礦石價格仍處於歷史高位的背景下,供求關係的巨大轉變將使其價格短期承受較大壓力。
  • 五大券商周二看好的六大板塊
    ①我們認為食品板塊在高估值下仍應從長期角度,優選競爭格局優化、護城河逐漸拓寬、市場份額不斷提升的公司,建議關注:雙匯發展(000895.SZ)、伊利股份(600887.SH)、海天味業(603288.SH)、安井食品(603345.SH)、涪陵榨菜(002507.SZ)、桃李麵包(603866.SH)。②建議關注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的啤酒板塊左側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