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中國氣象局颱風業務國際培訓班召開

2021-01-08 中國氣象局

  12月9日,第五屆中國氣象局颱風業務國際培訓班以網絡視頻形式舉行。世界氣象組織、中國氣象局國際合作司、世界氣象中心(北京)運行辦公室相關人員出席開班儀式。

  培訓邀請了國際國內有關颱風領域的專家授課,設置了颱風監測技術、颱風預報技術和學員論壇3個教學單元10門課程內容,採取在線直播和錄播的形式,旨在加強颱風業務及科研領域的區域合作,提升對區域及周邊國家的業務指導能力,加強我國在國際組織中履行國際義務的能力和國際影響力,打造中國特色颱風培訓品牌。

  培訓由國家氣象中心和中國氣象局氣象幹部培訓學院共同承辦,面向颱風委員會會員、熱帶氣旋委員會會員以及非洲受颱風影響部分國家颱風業務預報員共招收境外學員38人,國內學員54人。

  (作者:劉爽 高峰 責任編輯:蘇傑西)

  

  

  

相關焦點

  • 颱風監測與預報-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颱風預報        近30年來,中國數值預報模式及其使用技術不斷發展,業務平臺不斷升級,颱風預報業務取得長足發展。颱風預報時效越來越長,預報準確率和精細化程度越來越高,預報產品更加豐富。   在過去幾十年中,中國氣象局積極開展颱風客觀預報釋用和融合技術的研發,突破了登陸颱風精細化預報的技術瓶頸。
  • 中國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合作見證香港回歸20年
    今年5月,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與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在WMO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期間,針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氣象服務、航空氣象及全球氣象預警系統建設、加強氣象科普宣傳等事宜進行了交流。1996年,中國氣象局和香港天文臺籤署了氣象科技長期合作諒解備忘錄,確定了雙方的合作機制,每兩年輪流舉行一次高層會議。
  • 氣象局:中國颱風路徑預報和國際水平基本相當
    氣象局:中國颱風路徑預報和國際水平基本相當   面對颱風這樣一種破壞力極強的災害性天氣系統,有效防禦的關鍵是及早對颱風移動路徑和強度作出準確預報。那麼,現階段我國颱風預報水平如何呢?
  • 中國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合作見證香港回歸20年
    今年5月,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與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在WMO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期間,針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氣象服務、航空氣象及全球氣象預警系統建設、加強氣象科普宣傳等事宜進行了交流。2016年,中國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高層管理人員會議在廣州召開。預報是雙方合作的重要領域之一。
  • 氣象局:颱風「利奇馬」登陸強度歷史排名全國第五
    氣象局:颱風「利奇馬」登陸強度歷史排名全國第五 中新網客戶端8月16日電,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颱風「利奇馬」是今年以來登陸中國最強颱風,其登陸強度在歷史上排名全國第五、浙江第三;在山東造成的過程降雨強度位列歷史第一
  • ——圖說中國與世界氣象組織
    2006年12月,中國氣象局時任副局長許小峰出席在馬尼拉舉行的颱風委員會秘書處從菲律賓遷往中國澳門的籤字儀式。  1968年,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和WMO聯合組建了颱風委員會。作為颱風委員會七個創始成員之一,中國一直以來積極推動互動交流,參與相關科學研究項目,為區域內國家開展業務培訓和技術援助提供支持。
  • 中國氣象局調度部署重點地區颱風預報服務
    9月2日18時,中國氣象局組織召開防禦颱風「美莎克」氣象服務工作調度視頻會議。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連線聽取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等地氣象服務及部門聯動情況,對防禦颱風「美莎克」氣象服務進行全面調度部署。黨組成員、副局長餘勇主持會議。
  •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崔絢  中央氣象臺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簡稱臺海中心)是我國颱風和海洋氣象預報預警業務的國家隊,主要負責西北太平洋和南海颱風的監測、分析、預報、
  • 第五屆金屬組學國際研討會會議在北京召開
    第五屆金屬組學國際研討會會議在北京召開 2015-09-16 高能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清華大學共同主辦的第五屆金屬組學國際研討會(The
  • 第四屆中國氣象局和歐洲氣象衛星開發組織
    中國氣象報記者郝靜 吳鵬報導 5月8日,第四屆中國氣象局和歐洲氣象衛星開發組織(EUMETSAT)聯合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圍繞氣象衛星數據和產品交換、資料應用、科技合作等事項進行深入研討和協商,旨在進一步深化雙方合作
  • WMO第三屆「定量降水估計與預報」國際會議在南信大開幕
    中國氣象報記者 賈冰 通訊員 何曉進 張玲 張錦文報導  日前,為期五天的WMO第三屆「定量降水估計與預報」國際會議在寧召開,來自23個國家和地區的100餘名專家學者參會,會議旨在提高天氣預報中定量降水估計和預報能力。
  • 中國氣象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
    中國氣象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學習(擴大)會  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凝心聚力推動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  1月8日,中國氣象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學習(擴大)會,結合學深悟透做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謀劃推動「十四五」氣象事業發展。
  • 短期氣候預測方法國際培訓班開班
    短期氣候預測方法國際培訓班開班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2年03月27日16:00
  • 中國氣象局:颱風「玉兔」被除名,新名字正在徵集中
    @中國新聞網 9月21日消息,當日,中國氣象局召開通氣會。會上介紹,颱風命名表使用以來,颱風委員會總計除名51個颱風名字,其中有43個是因為颱風造成嚴重的災害。中國提供的颱風名字已經有三個名字被替代,分別是「海葵」替代「龍王」、「白鹿」替代「海燕」,「木蘭」替代「海馬」。
  • 亞洲大洋洲氣象衛星用戶大會和中國印尼雙邊會召開-中國氣象局政府...
    徐相華攝  中國氣象報特約記者徐相華 劉淑喬報導 第九屆亞洲大洋洲氣象衛星用戶大會和中國-印尼氣象和氣候領域合作聯合工作組第二次會議於10月8日至12日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召開。中國氣象局副局長於新文率團出席會議。
  • 中國氣象局2012年11月新聞發布會
    中國氣象局於11月2日(星期五)14:30在中國氣象局科技大樓一樓多功能廳召開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中國氣象局始終堅持以氣象業務現代化促進氣象防災減災的科學化。今年以來,一是推進現代氣象業務改革。啟動了觀測業務改革,啟動能見度、固態降水自動觀測裝備建設,順利實現觀測任務和流程的調整;深入推進現代天氣和現代氣候業務改革,加強中尺度天氣分析、強對流天氣實時監測和短時臨近預警、定量降水估測預報、颱風海洋精細化預報以及城鎮氣象要素精細化預報等預報技術體系建設,業務體系進一步完善。
  • 求新求變 推開科研業務「旋轉門」——上海市氣象局研究型業務發展...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朱曄今年,上海市氣象局作為研究型業務試點單位,圍繞區域高解析度數值模式、智能網格預報、科技轉化平臺等關鍵業務領域,通過「旋轉門」式的良性互動,探索出科技研發與業務融合的發展路徑。上海中心氣象臺還與復旦大學、清華大學、中央氣象臺等科研院所和業務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創新人工智慧等技術在氣象預報中的應用,特別是雷達短臨外推預報方法和數值預報模式智能訂正算法,在颱風預報和強對流天氣預報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短短一年時間,基於研究型業務的實施,上海智能網格業務能力顯著提升,以降水、氣溫為代表的預報準確率已穩居全國前列。
  • 第五屆大氣光散射和遙測技術國際學術會議召開
    第五屆大氣光散射和遙測技術國際學術會議召開 2017-06-27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 小】 語音播報   6月19日至23日,第五屆
  • 植物所舉辦「第五屆植物分類高級培訓班」
    植物所舉辦「第五屆植物分類高級培訓班」 2019-10-11 植物研究所 【字體:   10月8日至10月10日,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舉辦「第五屆植物分類高級培訓班
  • 第五屆應用生物技術國際會議在我市召開
    日前,由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天津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共同主辦第五屆應用生物技術國際會議暨工程生物學1.0國際會議在天津科技大學召開。本屆國際會議還增設了「未來之星」碩博論壇分會場,20餘名碩士、博士生就應用生物技術相關領域研究進行了學術成果展示,通過交流、討論提升了在校博士生的科研綜合素質。【來源:天津科技大學】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