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3日,吉祥航空正式加入星空聯盟「優連夥伴」計劃,成為全球第一家加入該計劃的航空公司。這也意味著星空聯盟在時隔7年之後終於重新補齊了其在上海市場上的網絡短板。
談及推出「優連夥伴」這種合作模式的初衷,吳茂松表示:「星空聯盟緊跟行業變化的腳步,我們的產品和服務也要與行業變化匹配。」在他看來,航空業發生的一個顯著變化是,一些成員航空公司將許多航班轉移給旗下低成本子公司運營,如加拿大航空旗下有胭脂航空,漢莎航空旗下有歐洲之翼,新加坡航空旗下有酷航,全日空旗下有樂桃航空。這些原本屬於星空聯盟的常旅客在搭乘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航班時,不能像乘坐星空聯盟成員的航班那樣享受到特定的權益。
星空聯盟執行長吳茂松在國航星盟日主題活動上講話
於是,星空聯盟在2015年推出了「優連夥伴」計劃。「優連夥伴」可以是區域航空公司或低成本航空公司,也可以是星空聯盟成員的子公司或完全獨立的實體公司。其實,在低成本航空已經佔有全球三成市場份額的當下,星空聯盟的這種做法可謂明智之舉。南非航空旗下低成本子公司Mango原本有望成為第一個星空聯盟「優連夥伴」,但由於管理層變動,這一合作不了了之,而以上海為主基地的區域航空公司吉祥航空捷足先登。
通常,航空公司加入星空聯盟必須滿足一系列嚴格的運行標準,涉及安全、服務等方面。那麼,區域航空公司尤其是低成本航空公司成為星空聯盟「優連夥伴」,將如何確保服務的一致性?
吳茂松解釋說,「優連夥伴」不是星空聯盟正式會員,這意味著「優連夥伴」的乘機體驗、服務、常旅客權益等與星空聯盟成員航空公司是不同的。但為了確保質量,星空聯盟要求「優連夥伴」必須滿足一定的標準。「在任何情況下,我們在批准一家航空公司成為星空聯盟'優連夥伴'時,他們必須滿足60條標準。我們每年還會對'優連夥伴'進行審計,確保其符合標準」。
據了解, 「優連夥伴」只需與至少3家星空聯盟成員有聯運合作即可,而非全部28家成員。吳茂松表示,星空聯盟要做的一件重要事情是與客戶溝通,讓他們知道在搭乘至少包括一家星空聯盟成員和「優連夥伴」參與承運的聯程航班時獲得的權益可能各不相同。這是一種更加靈活的合作方式。
當被問及目前是否有航空公司有意入盟時,吳茂松說,不少航空公司都想加入進來,要麼以正式會員的身份,要麼以「優連夥伴」的身份。「我們在全球有完善的航線網絡,並沒有迫切需要其他航空公司加入進來。但是,我們也沒有關上大門。如果我們真的招募新會員或'優連夥伴',他們必須為星空聯盟帶來價值,能填補星空聯盟網絡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