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成功打破美國超導磁體性能數據,為磁懸浮列車普及打下基礎

2020-12-03 長江防務

如果說過去中國製造是低端廉價的代名詞,那現在經過我國科學家的不斷努力,中國製造已經逐漸在高科技領域嶄露頭角。這不,最近就傳來了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我國科學家研製出世界最高磁場超導磁體,這個超導磁體的中心磁場高達32.35特斯拉,超過了之前美國創造的世界紀錄,這意味著我們又在一領域走到了世界前列。

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聽得雲裡霧裡的,不知道超導磁體究竟是什麼?簡單來說,超導磁體就是一種電磁體,可以低溫條件下使用特製的線圈,讓其具有高臨界溫度、高臨界磁場等特性,所以這種超導磁體的優點也很明顯,就是沒有電損耗和磁損耗。正因為如此,超導磁體在很多領域都有廣泛應用,比如磁懸浮列車,就是超導磁體應用在交通領域的典型代表。

磁懸浮列車是利用互斥原理,讓列車能夠懸浮起來,並利用電磁力推動列車前行。和普通列車比起來,磁懸浮列車速度更快,噪音更小,行駛起來也更加平穩舒適。但因為受到技術和工藝的限制,磁懸浮列車並沒有大規模的投入運營。這次我國在該領域獲得重大突破,研製出世界最高磁場超導磁體,無疑是相當振奮人心的。

值得一提的是,想要提高磁場強度的上限並不容易,這次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突破,是因為採用了全新的超導線圈和支撐結構,使得電流密度得到了大幅提升。所以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在高科技領域邁出的每一步,都離不開科學家們的默默付出。都說科技興國,只有自身強大才是真的強大,不然發展得再好都是空中樓閣。

正因為如此,就算遇到再難的技術難題,我們也不會退縮,反而會越戰越勇,再攀技術「高峰」。也正是憑著這樣一股敢闖敢拼的勁兒,這次我們不僅打破國外的技術壟斷,做出了世界最高磁場超導磁體,而且還一舉走到了世界前列,這不禁讓人想要點個大大的贊。

相關焦點

  • 超導磁懸浮列車能比飛機快 理論時速達3000公裡
    地上跑的列車可以比飛機還要快?在不久的將來,都會變成現實。工博會上,上海超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臺前的「超導小列車」成為一大亮點。目前,日本東海旅客鐵路株式會社研發的超導磁懸浮列車,測試時速已經達到603公裡,為世界高鐵之最,從東京到名古屋的超導磁懸浮鐵路已於2014年動工興建。
  • 科普 超導磁懸浮列車的原理
    在列車車輪旁邊安裝小型超導磁體,在列車向前行駛時,超導磁體則向軌道產生強大的磁場,並和安裝在軌道兩旁的鋁環相互作用,產生一種向上浮力,消除車輪與鋼軌的摩擦力,起到加快車速的作用。高溫超導體在懸浮列車上應用的研究集中在日本。超導在運載上的其他應用可能還有用作輪船動力的超導電機、電磁空間發射工具及飛機懸浮跑道。
  • 中國成功研製世界最高磁場超導磁體,向科技文明創造者們致敬
    從人民日報發的官方微博中我們了解到,中國在科技領域又有了突破性進展,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王秋良團隊成功研製出了一個中心磁場高達32.35特斯拉的全超導磁體,並且自主研發了高溫內插磁體技術,該技術的出現,打破了2017年12月由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創造的32.0特斯拉超導體的世界紀錄,標誌著我國已成為世界高場內插磁體技術研究領域的引領者。
  • 物理科普:超導磁懸浮列車
    1、動力部分:超導磁懸浮列車的車輛上裝有車載超導磁體並構成感應動力集成設備,而列車的驅動繞組和懸浮導向繞組均安裝在地面導軌兩側,車輛上的感應動力集成設備由動力集成統組,感應動力集成超導磁鐵和懸浮導向超導磁鐵三部分組成。
  • 中國1000km/h磁懸浮列車2020年試車,美國人哀嘆:為何我們不能?
    中國已經建成了30000公裡的高鐵網,比全球其他所有國家相加起來還要多,高鐵網絡對於中國而言,逐步趨向於一種飽和式發展,在此基礎上,中國並沒有選擇止步不前,而是開始了磁懸浮列車計劃。磁懸浮列車也填補了高鐵與民航之間的速度空白,因此磁懸浮列車將對高鐵起到互補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 違反常規的現象:超導!了解一下超導磁體和超導的原理吧!
    他批評學生說:世界上的物質都有電阻,一定是你弄錯了…於是,這位學生重複試驗,測試數據證明,線圈中仍然沒有電阻。這時,昂納斯突然醒悟,有時奇蹟就發生在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中。他親自動手,反覆試驗,最終證明:在零下269℃時,水銀線圈中的電阻為零。於是,他發表論文,向世界宣布,他發現了低溫下材料的「零電阻」現象。這種材料取名「超導材料"」。
  • 磁懸浮列車原理簡介
    超導磁鐵是由超導材料製成的超導線圈構成,它不僅電流阻力為零,而且可以傳導普通導線根本無法比擬的強大電流,這種特性使其能夠製成體積小功率強大的電磁鐵。  超導磁懸浮列車的車輛上裝有車載超導磁體並構成感應動力集成設備,而列車的驅動繞組和懸浮導向繞組均安裝在地面導軌兩側,車輛上的感應動力集成設備由動力集成繞組、感應動力集成超導磁鐵和懸浮導向超導磁鐵三部分組成。
  • 磁懸浮列車原理,磁懸浮列車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磁懸浮列車連結:我國上海的磁懸浮列車全長30千米,於2006年正式開始運營,是世界上第一條磁懸浮列車示範運營線。日本是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火車體系的國家之一。新幹線,即子彈頭列車,以每小時200千米的速度跑完數千千米的距離。每天有270列子彈頭列車運送34萬乘客往來日本全境。自從1964年日本鐵路體系運行以來,火車已運送18億旅客,無一傷亡。
  • 磁懸浮列車原理
    吸力式是利用兩個磁鐵異性相吸的原理,將電磁鐵置於軌道下方並固定在車體轉向架上,兩者之間產生一個強大的磁場,並相互吸引時,列車就能懸浮起來。這種吸力式磁懸浮列車無論是靜止還是運動狀態,都能保持穩定懸浮狀態。這次,我國自行開發的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就屬於這個類型。「若即若離」,是磁懸浮列車的基本工作狀態。磁懸浮列車利用電磁力抵消地球引力,從而使列車懸浮在軌道上。
  • 上海磁懸浮列車是雞肋?別再「巴結」日本的超導技術,中國再創新
    ,31公裡左右,最高運營速度為430Km/h。後者採用超導體技術,稱為超導排斥型。第1種磁懸浮技術涉及的結構和原理小編在之前已有介紹。首先在軌道上同時安裝長定子繞組又叫推進線圈和懸浮導向線圈,然後列車上再安裝具有懸浮導向和直線電機轉子功能合一的超導體。這樣看起來總體結構非常緊湊。更巧妙的是,軌道上的懸浮導向線圈採用8字形結構,它在受到運動的超導磁體作用後,會產生感應電流,8的上環和下環形成兩個相對的磁極。
  • 時速600公裡成功試跑!磁懸浮列車距離我們還會遠嗎?
    ,這標誌著我國高速磁浮研發取得重要突破。上個世紀70年代以後,隨著工業化國家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為提高交通運輸能力以適應其經濟發展和民生需求,德國、日本等國家相繼開展了相關研發。根據磁懸浮列車所採用的電磁鐵種類可以分為常導吸引型和超導排斥型。常導吸引型:該種列車是以常導磁鐵和導軌作為導磁體,用氣隙傳感器來調節列車與線路之間的懸浮間隙大小。
  • 高溫超導磁懸浮不需車輪就能跑 超導技術應用多
    ,超導技術卻很近  近日,一條超高速真空管道列車落地重慶,將研發時速超2000公裡的超高速真空管道磁懸浮列車消息發布,重慶也要加入超高速列車的競賽隊伍?他們研究的高溫超導磁懸浮方式和其他磁懸浮不同之處是不需要用電,而是通過超導塊材實現自動懸浮,不動時也能懸浮。它的動力系統是電磁推進,也就是說不需要輪子就能跑起來。  據了解,日本研製的是低溫超導磁懸浮,已經達到時速603公裡的世界新紀錄。我國在2000年就由西南交通大學超導技術研究所成功研製了世界首輛載人高溫超導磁懸浮實驗車「世紀號」,證明了高溫超導磁懸浮列車在原理上的可行性。
  • 打響上海科創品牌丨上海超導打破國外壟斷,開啟材料未來之門
    說到高溫超導材料,有些人還會感覺到陌生,但說到超導磁懸浮列車、磁共振成像、超導電纜等超導材料的應用,讀者便恍然大悟:原來超導在生活中已有諸多應用。簡單地說,超導材料指的是在一定溫度下電阻為零的材料。它們具有兩大重要特性:一是零電阻特性。
  • 楊叔子等院士建議興建世界首條超導磁懸浮列車
    楊叔子等院士建議興建世界首條超導磁懸浮列車     武漢晚報    本報訊(記者邵瀾)在去年11月份北京舉行的院士大會上,曾發生過一件鮮為人知的大事——14名知名院士聯名「上書」科技部等部委,希望能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前
  • 自第一個超導磁體問世以來,超導磁體的研製工作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從技術上來看,常規電磁體想要產生十萬高斯以上的磁場是十分困難的,就拿美國貝爾電話實驗室所建造的一個場強達十萬高斯的磁體來說,它本身的耗電量高達1600千瓦,每分鐘需冷卻水4500升!如果要求磁場再增高供電量和冷卻水還要劇增,這是兩個難以克服的困難。顯然,這樣的常規磁體是無法廣泛使用的。
  • 大型超導高場磁體裝置研製獲得成功
    11月5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人員在用於混合磁體裝置的大型超導高場磁體上實現了10萬高斯的設計指標,為40萬高斯混合磁體的聯調成功奠定了一項關鍵基礎。該超導磁體的研製成功是國際超導技術發展的一個新的裡程碑,此前世界上沒有如此大型的磁體能夠產生10萬高斯磁場,也沒有能產生10萬高斯磁場的超導磁體能夠達到如此大的口徑。因此,它的研製成功不僅搭起了我國穩態強磁場科學研究的高平臺,也為國際超導高場磁體技術的發展創造了新的成功經驗。
  • [公告]聯創光電:關於兆瓦級超導磁體感應加熱裝置及該裝置用的大...
    能夠為金屬壓延成型行業降低能耗、節約成本、提升品質、增加產能提供保障,加快實現我國高溫超導電工裝備的產業化應用和推廣。解決了系列關鍵技術問題,保障了傳導式高溫超導磁體的綜合性能。(2)技術經濟指標的先進程度: 傳導式高溫超導磁體勵磁安匝數為36.5 萬,磁體內/外徑分別為2000 mm 和 2200 mm,氣隙間距為566 mm,氣隙寬度為1700 mm,氣隙磁感應強度高於0.45 T。
  • 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開發出32T的超導磁體
    導讀近日,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打破了一項世界紀錄:他們測試了磁感應強度為32T的超導磁體,比之前世界上最強大的超導磁體的磁感應強度還要強33%,比一個小型冰箱磁鐵強3000倍。超導體,具有一些列的優秀特性,例如零電阻、反磁性、量子隧道效應,因此它可應用於發電、輸電、儲能、磁懸浮列車和熱核聚變反應堆等方面。
  • 中科院再立新功,全超導磁體研製成功,美國領先的領域還剩多少?
    就在近日,中科院再次傳出好消息,再立新功將美國的記錄打破,也讓人們發出感慨,美國領先的領域還剩多少?據俄羅斯媒體最近的消息稱,中國科學家日前成功研製出了全超導磁體,打破了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在2017年創下的記錄。
  • 中國研製超級磁懸浮列車 時速可達2900公裡
    香港《商報》網站5月12日報導稱,在西南交通大學的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超導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家首次成功完成載人高溫超導磁懸浮環形軌道測試。這一項目由鄧自剛博士領導,他已經對這項技術進行了數年研究。  《科技世界》報導稱,去年3月,鄧自剛率領的研究小組進行了第一次高溫超導磁懸浮環形軌道測試。這種新型環形軌道將掀起一股速度更快的列車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