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0點附近,百億新基金湧現,這時點還適合買新基嗎?

2021-01-15 雲掌財經

近期,在大盤高漲情緒的推動下,新基金也開始密集發行,更有明星基金經理排著隊發,截至2020年1月11日,新基金規模已經超過900億元,爆款基頻出,新基「吸金」超過3000億元,除此之外,今年一季度還有超300隻基金待發。

那麼,今年新發的基金都有何特點,什麼情況下可以買?新基的發行又對市場行情有何影響?本期我們就來聊聊。

一、2021年新發基金特點

今年的新發基金以偏股混合型基金為主,且多是各家公司的明星基金經理掌舵,例如今年以來的5隻百億元級新基金,其基金經理分別是李曉星、梁浩、曲揚、楊棟、孫迪和鄭澄然,市場上明星基金經理的吸金效應仍然不俗。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的新發基金更多是以行業優選、行業均衡為主的,而行業主題基金則不多,可以看得出,很多基金經理對於後市仍比較看好,但是在行業方面並沒有打算下很大的賭注。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數據截至:2020.1.13

二、新基「搶跑式」建倉,繼續強化抱團

目前已經達到去年7月份市場最火熱時的發行強度,在急速的認購以及市場急速的上漲中,基金經理不得不「搶跑」建倉,越早抓住核心資產,當下時點,就越能獲得較低的持倉成本。

因此,其快速且集中建倉A股核心資產,會導致機構重倉品種迅速上行,且成交量有了明顯的放大, 2021年起,A股成交額連續突破萬億。與此同時,在這種提供持續資金的情況下,很有可能會繼續強化目前的「抱團現象」,一些抱團板塊,例如白酒、光伏等短期內瓦解的可能性較低。

目前,市場的持續上漲與新基的發行是相輔相成的,在股市上漲、賺錢效應和牛市情緒的前提下,新基金加速發行進場,而其帶來的增量資金又有利於牛市的持續。

三、新基真的「香」嗎? 

從最近的一年2020年來看,這是公募基金髮行的大年,全年成立新基數量與規模創造公募基金成立22年以來歷年最高紀錄。百億體量的爆款基金頻出,多達40餘只。

但是,好發不好做的現象很明顯,明星基金經理也不例外,41隻百億爆款基金截至去年年底,除了部分處於建倉期尚未公布最新規模的基金外,剩餘的基金規模普遍縮水,其中包括茅煒、王宗合、饒曉鵬、陳皓等明星基金經理。

從業績來看,例如茅煒的南方成長先鋒,發行總規模超300億,目前規模降至280億元,成立半年有餘,回報為8.29%,相比同類平均半年以來的漲幅22.29%,有所差距。

陳皓的易方達均衡成長,發行總規模270億元,目前規模降至190億元,成立近7個月,相比同類平均半年以來的漲幅27.56%,有所差距。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數據截至:2020.12.31

我們再以2015年牛市發行的基金為例來看,我們以偏股混合型金收益為基準,2015年大牛市中3400點左右發行的主動管理的權益類基金,從基金成立至牛市高點收益率大幅跑輸偏股混合型基金。

再看更久遠的,2007年的牛市,我們選取了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作為基準,發現從基金成立到股市高點這段期間,新基金的收益大幅低於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

所以常常說,牛市買舊熊市買新。實際並不是因為這些基金經理的表現不穩定等因素,主要是因為新基金往往都存在3個月的建倉期,即新基金在募集成功後,需要經歷一個把錢投入到目標產品中的過程,由於募集到的總資金量很大,所以基金經理幾乎不會當天把錢全都投到市場上,而會選擇在3個月內分批買入,所以你的錢實際投入市場的時間,和你買入新基金的時間相比,會有延遲。因此,表現出來的業績會與倉位較高的老基金有一定的差距。

那麼,在牛市就什麼新基金都不能買了嗎?比如一些固收+、偏債、指數類基金受到相關的影響就會較小。而主動管理型權益類基金,申購則需理性,一方面要考慮建倉期會錯過牛市行情,另一方面要考慮較高的申購費率。

總結

2021年隨著權益市場的上漲,新基發行也迎來也越發密集,但是新基好發不好做,特別是在牛市,所以投資者還需理性斟酌,特別是對於同一基金經理,已經持有其老基金,或相似風格的老基金,不建議贖舊買新,基金更建議長期持有。

好了,本期的內容就到這裡。近期你申購新基金了嗎?邊學邊賺,就在好買商學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交流~

本文系好買商學院原創,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註明來源於「好買商學院」。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否則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免責條款:本文內容為基於公開資料研究完成,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審慎決策、獨立承擔風險。

邊學邊賺,就在好買商學院,更多內容,關注我們@好買商學院


相關焦點

  • 要去追高嗎?又到了牛市中該買新基還是老基的環節!
    今天就跟大家分析下,目前要不要買這些新基金,要不要去追「冠軍基」、「翻倍基」。02 爆款基金魔咒其實,A股素來有著「爆款基金魔咒」之說,如果公募基金新發份額達到高點或者頻繁出現新成立基金募集破百億,那麼往往可能是短期市場的高點。
  • 百億基金頻現 三年期以上中長債基不愁賣
    摘要 【百億基金頻現 三年期以上中長債基不愁賣】百億基金再現市場。
  • 開年15隻爆款新基首募近4000億,溫州人開始賣房買基金了?行業人士...
    來源:財聯社APP時隔五年,上證指數悄然回到2015年12月24日創下的3600點關口。在白酒、新能源、券商等板塊活躍度紛紛提升的背景下,昨天基金銷售市場再度被引爆,共有兩隻基金現身。記者通過多方渠道獲悉,昨日首發的華夏新興成長和景順長城產業趨勢募集規模成為了「日光基」。
  • 「深度」今年新發基金熱度爆炸,五年前那批百億基金命運如何?
    記者 黃慧玲編輯 宋易燊儘管頻頻配售「限流」,今年新發基金的火爆程度還是超越了五年前的那場大牛市時期。根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截止至6月17日,主動權益類基金中已有9隻基金吸金超百億,發行份額1266億元,參與認購量達到3934億元,是2015年的1.5倍之多(2015年時百億基金合計參與資金為1565億,均無比例配售)。
  • 職業生涯年化收益45%,兩隻超百億爆款新基後,又來第三隻
    聲明|本文為「財說得明白」原創,各平臺轉載均需聯繫「財說得明白」,獲得授權這是"評新基"系列的第10篇,財說得明白助你從眾多新基金中選出真正具有投資價值的基金。前言市場上發了這麼多新基金,所以每一次即將發行的新基金,都要絞盡腦汁,發掘賣點,才可以吸引投資者的錢。
  • 新基金開門紅 瘋狂吸金逾千億 本月還有近60隻新基待發
    今年的基金新發市場較上年有進一步升溫的跡象,首月第一個交易周還未結束,就湧現了多隻爆款基金、日光基,有新基宣布提前結募並比例配售,吸金超千億元。
  • 1月12日指數寶估值播報:滬指站上3600點 牛市真的來了?
    1月12日最新指數寶估值播報來啦,低估指數基金不容錯過。指數基金具有永續性、被動性、平均性等特點,中國市場指數基金適合進行定投。
  • 買股票好還是買基金好?這比賽有意思!比答題速度 比辯論技巧 還暗...
    說真的,對於投資者應該買股票還是買基金這個辯題,我起初的想法還是認同反方的,即投資者還是買基金好。但是,隨著辯論的展開,聽著雙方的激烈辯論,我一度倒向了正方。   我滿腹狐疑,是真的嗎?買基金的完美輸給了買股票的?   這場比賽雙方辯論的主題是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買股票更好還是買基金更好。
  • 變電站附近的房子能買嗎 房屋購買注意哪些點
    在近段時間,房價的變動增加十分迅速,所以在有些人的觀念中,若再不去辦理房產交易,日後要購買也會變的特別難,甚至於消耗的經濟資金可能會要比現在的高出許多,但是只要任何事情著急了,都會辦理出現問題,像是房屋購買上的地點選擇,那麼變電站附近的房子能買嗎?房屋購買注意哪些點?
  • 6124點買的基金,如今79隻翻倍,最高大賺360%!牛基榜單來了
    還有不少理財專家也有看法,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總監曾令華就表示,2007年以來表現較好的絕大部分是基本面選手,或者基本面選手的接力跑。如果從另一個側面來看,保持風格穩定也是一個方面。對於投資者來說,如何找到好的基金經理?一是多看,現在很多採訪 ,聽聽基金經理是否言行一致。二是多想,想這些邏輯上是可靠的嗎?三是,問問自己,是否相信他可以賺錢,能夠把錢放那裡三年不變嗎?
  • 葛蘭女神的新基金「中歐阿爾法」又可以買啦
    不過沒關係,這兩天機會又來了, 「中歐阿爾法」已經度過了新基金的短暫封閉期,10月20日已經打開,正式接受申購、贖回、轉換及定投等業務,最大的特點是這次募集沒有限購 。  可能會有朋友有疑問:「現在買是不是沒有之前募集期買好呢?」  其實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雖然基金投的方向是科技、醫藥、消費,但是葛蘭是一個十分注重風控的人,即便是在8月-9月,在科技股、醫藥股大幅回調的情況下,旗下管理的基金淨值依然堅挺。
  • 公募行業馬太效應凸顯:爆款不斷、「迷你基」黯然離場
    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李海媛)基金業分化現象愈發明顯。自2021年開年以來,新發基金勢不可當,百億級爆款基金頻現。1月7日,再有2隻於近日發行的新基金髮布提前結募公告,同日,也有多隻產品發布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的提示性公告。
  • 「定投激進型的基金,止盈點設置多少合適呢?」
    定投激進型的基金,止盈點設置多少合適呢?具體的止盈點,可以考慮在過往基金平均表現基礎上再稍稍調高一點。據基金業協會的數據,截至2018年底,近15年股票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是14.1%,考慮到市場上基金存在分化現象,寬基可以在此基礎上調高一點,比如20%。2、如果是行業主題基金,止盈點可以設得更高點!
  • 基金吧答疑:在哪查偏離度?打新基金在哪裡買?
    為了向廣大基友科普基金知識,幫助大家在基金投資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好,小編會不定期為大家更新匯總新人基友們的疑問並進行解答,供大家參考。
  • A股公募基金行為分析:公募基金的風格偏好可以持續嗎?
    2012 年後公募基金以股票型為主的格局發生轉變, 混基的數量快速增長。而淨值上債基擴張最快,開放式債基淨值從 2012 年底的 3777 億擴張到 2Q2020 的 3.1 萬億。股基方面,歷史上新基金的密集發行往往跟隨在市場 較大幅度的上漲之後,有短暫的滯後性,這在過去幾輪全面牛市中均有體現。
  • 新基發行持續火爆 頭部基金公司備受青睞/博時投研體系改革深化...
    2021年開年延續了去年的新基發行熱度,根據Wind數據,今年來截止2021年1月11日的短短6個交易日,全市場發行基金數量達12隻,發行總份額達989.97億份,已接近去年1月的月度總發行份額1056.93億份。實力強勁的頭部基金公司的新發基金備受歡迎,比如博時基金旗下博時匯興回報近日登陸市場後首日募集過百億。
  • 市場震蕩又來了 接下來有沒有什麼好的買基金策略?
    「異常艱難」的2020年終於進入尾聲,邁入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也意味著,基金年終爭霸吹響起收尾之戰的號角。但是,最近市場風格發生著一些變化,風格切換和點位震蕩也導致了部分基金出現波動,一些投資者開始發問:我的基金該怎麼辦?接下來有沒有什麼好的買基金策略呢?
  • 外資爆買!新能源車行業迎黃金投資期 借「基」上車該選誰?
    摘要 【外資爆買!新能源行業迎黃金投資期 借「基」上車該選誰?】在汽車銷量暴增的催化下,特斯拉股價再次大漲。
  • 歲末基金市場再度活躍 基民如何擇「基」而動?
    臨近年末,面對股市兩個多月的調整,不少基金投資者對於殺「基」過年還是持「基」過年猶豫不決。股市下跌千點的心理恐慌餘波尚未消除,管理層又明確發出2008年貨幣政策從緊的信號。面對近期巨型基金放開申購、封轉開基金湧現、QDII基金將打開申購贖回業務的一系列市場動作,投資者對「殺、持」基金一時難以定奪。
  • 爆買550億!「基金女神」葛蘭新品認購火爆,炒「基」竟然這麼香?!
    近日,關於中歐基金投資經理葛蘭新品基金被爆買的消息刷屏投資圈。這是一個原本走科研路線的人才因緣際會轉身基金圈,如今華麗變身成為明星基金經理的勵志故事。因為葛蘭近期管理的基金成績持續搶眼,並且年輕、高知、有顏值,因此圈粉無數,還被粉絲並冠名了「醫藥女王」、「基金女神」、「清華學霸」等多個靚麗稱號。實力也好,造勢也罷,反正葛蘭如今的名聲確實如日中天,連帶著她近期新發的新基金產品也被瘋狂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