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發行持續火爆 頭部基金公司備受青睞/博時投研體系改革深化...

2021-01-15 全景網

  2021年開年延續了去年的新基發行熱度,根據Wind數據,今年來截止2021年1月11日的短短6個交易日,全市場發行基金數量達12隻,發行總份額達989.97億份,已接近去年1月的月度總發行份額1056.93億份。實力強勁的頭部基金公司的新發基金備受歡迎,比如博時基金旗下博時匯興回報近日登陸市場後首日募集過百億。

  多位基金業機構和人士表示,一方面,考慮到歲末年初央行更願意出手維護市場流動性,疊加對全球經濟復甦的預期,春季躁動行情仍值得把握,市場配置A股情緒面積極;另一方面,在居民資產配置轉向權益市場的大趨勢下,「買股不如買基金」的理念深入人心,實力領先的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備受投資者青睞。

  博時基金新基發行備受市場歡迎,顯示出投資者對博時基金權益團隊和基金經理投研實力的認可。作為業內價值投資理念的首倡者和堅定踐行者,博時基金在當前的經濟環境已經大不相同的背景下與時俱進,以「新價值、新投資」的策略積極應對市場的變化。博時基金權益投委會主任委員張龍表示,「大到世界各國專業化分工、國家經濟轉型,小到細分產業變遷,我們著眼於發現具備真正成長的『新價值』,這其中既包括傳統產業中穩健成長的細分行業龍頭,也包括新興行業中具備核心技術或模式而高速成長的產業新貴。」

  覆蓋賽道廣泛、研究深入,是博時基金投研體系的重要特點。博時基金要求投研體系對產業有深入的理解,能夠把握產業的投資機會並掌握合理的估值方法,在一些重要的投資方向上——比如在大醫藥、大健康、科技、TMT、新能源等產業方向上,配置足夠多的資源。針對科創方向的投資中,博時基金在相關的100多個細分子行業建立了產業目錄,並持續跟蹤,建立了一套細分產業的景氣度投研標準、估值標準,對科創方向的上市企業進行合理估值。張龍表示,「博時投委會測算過,將公司股票池的TOP100股票以等權編制一個投資組合,超額收益十分明顯。」

  博時基金投資人才輩出、明星基金經理湧現,博時匯興回報一年持有的掌舵人吳渭,就是博時基金業績優秀、風格鮮明的基金經理之一。身為醫學碩士的他,擁有超過13年證券從業經驗,2013年開始管理公募基金,現任權益投資主題組投資副總監,研究功底紮實、投資經驗豐富。從投資理念和策略來看,吳渭是A股市場上少有的能夠有效運用絕對收益策略的公募基金經理,吳渭認為「投資沒有後視鏡,事中通過投資紀律對回撤把控就顯得尤為重要」,更傾向於右側交易,不試圖買在最低、也不試圖賣在最高,儘量控制波動、減少回撤,優化持基人的持倉體驗。

  在過往投資實踐中,吳渭能夠從容應對不同的市場環境,旗下管理基金收益相對亮眼,風險控制能力優秀。以其管理時間最長的博時匯智回報為例,自吳渭2017年4月12日開始任職以來,歷經2017年的白馬龍頭上漲、2018年的單邊下行、2019年春季躁動、2020年疫情結構性上漲等各種行情後,該基金自成立來累計業績回報為175.92%,大幅跑贏同期滬深300的56.24%、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的48.47%,為投資者創造了豐厚的超額回報。

  (數據來源:博時基金、Wind,截至2021年1月8日,相關數據經託管行覆核;博時匯智回報的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為滬深300指數收益率*80%+中債綜合財富(總值)指數收益率*20%。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

  值得一提的是,該基金2017年-2020年連續4年均獲得正回報,尤其在全市場股混基金超88%為負的2018年,博時匯智回報以年度正收益排名同類前6%(19/346),於市場震蕩之中展現出良好的抗跌能力(數據來源:基金定期報告、博時基金、銀河證券,截至2020.9.30;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收益。2018年前成立的股混基金共計2541隻(AC份額合併計算),2018年完整年度負收益的有2244隻,佔比約88% )。

  每一位優秀的投研人員,都是構成博時基金成熟投研體系的「基石」,在投研領域實力人才輩出的基礎上,博時基金致力於將投研能力轉化成投資能力,並通過產品匹配給客戶,基於客戶的信任和長期持有實現客戶與公司的雙贏。基於行業領先的權益投資能力,2020年博時基金旗下權益產品「星光璀璨」,累計共有31隻權益類基金收益率超過50%,實現兩年持續增長,軍工、醫療、科技等主題基金多點開花,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權益投資成績單(數據來源:博時基金、Wind,截至2020年12月31日)。

  【風險提示】

  本材料中所提及的基金詳細信息可在博時基金官方網站基金產品頻道(http://www.bosera.com/fund/index.html)查詢, 博時基金相關業務資質介紹網址為:http://www.bosera.com/column/index.do?classid=00020002000200010007。

  一、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基金」)是一種長期投資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資,降低投資單一證券所帶來的個別風險。基金不同於銀行儲蓄和債券等能夠提供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投資人購買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額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

  二、基金在投資運作過程中可能面臨各種風險,既包括市場風險,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風險、技術風險和合規風險等。巨額贖迴風險是開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種風險,即當單個交易日基金的淨贖回申請超過基金總份額的百分之十時,投資人將可能無法及時贖回持有的全部基金份額。

  三、基金分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等不同類型,投資人投資不同類型的基金將獲得不同的收益預期,也將承擔不同程度的風險。一般來說,基金的收益預期越高,投資人承擔的風險也越大。

  四、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及時關注本公司向您出具的適當性匹配意見,各銷售機構關於適當性的匹配意見不必然一致,且基金合同中關於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與基金的風險等級因考慮因素不同,存在差異。請根據您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因素謹慎決策,不應採信違規銷售行為或宣傳材料,獨立承擔投資風險,本公司的適當性匹配意見並不表明對基金的風險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或者保證。

  五、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本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淨值高低並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收益存在波動風險。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人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做出投資決策後,基金運營狀況與基金淨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人自行負擔。

  六、投資人應當通過基金管理人或具有基金銷售資格的其他機構購買和贖回基金,《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基金銷售機構名單及本基金的相關公告可登陸基金管理人官方網站http://www.bosera.com/index.html查看。

相關焦點

  • 新基金髮行"冰火兩重天" 頭部效應或將更加明顯
    與此同時,新基金髮行冷熱分化進一步加劇,爆款基金逆勢出爐的同時,也有多隻基金募資艱難。業內人士指出,市場持續震蕩,投資者情緒漸趨謹慎,賺錢效應弱化影響基金銷量。另外,今年新發基金創歷史記錄,供應趨於飽和,激烈競爭下頭部效應會更加明顯。新基金髮行「冰火兩重天」從新基金整體發行情況看,11月份以來,新基金髮行節奏大幅放緩。
  • 張龍:居民資產配置正在逆轉 基金經理管理規模不是越大越好
    2020年權益市場火爆一時,博時基金又是如何看待A股市場以及偏股型基金的規模增長、如何在超額收益與控制回撤之間取捨,在專注A股細分賽道與拓展投資廣度之間如何平衡,券商中國記者獨家對話在業內極其資深的博時基金權益投委會主席、深交所第一屆創業板股票發行規範委員會委員張龍。
  • 新基發行「火爆」背後,基金面臨清盤「寒潮」
    來源:資本邦1月13日,資本邦了解到,今日大摩新機遇混合發布基金合同終止及基金財產清算的公告。據悉,截至2021年1月12日,大摩新機遇混合已連續6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滿足基金合同約定的前述終止條件,因此大摩新機遇混合根據基金合同約定進入基金財產清算程序,而不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自2021年1月13日起,大摩新機遇混合進入清算程序。
  • 中國股市:新基金髮行正反饋效應,抱團行情能持續多久?
    目前市場關注的焦點開始從一線藍籌股逐步向二線藍籌轉移,投資者可積極挖掘二線藍籌中的頭部公司,逢低布局,未來市場板塊輪動的可能性在逐步加大。鋰電、光伏、白酒、軍工等抱團主線集體大跌,不過資金整體承接力尚可,部分資金流入半導體、國產軟體等科技板塊超跌個股,銀行、地產等低估值板塊亦有所表現。整體看,資金高低位切換,板塊個股分化明顯。
  • 4日29隻新基首發「吸金」1300億,1月份百隻基金等待發行_證券要聞...
    4日29隻新基首發「吸金」1300億,1月份百隻基金等待發行 2021-01-08 14:18:02 來源:資本邦
  • 大成譚曉岡:股票投資避免短期博弈 杜絕基金賺錢基民虧錢
    從已披露財報的48家基金公司的財務數據看,第一梯隊淨利潤普遍在10億元以上,但也有多家公司處於虧損狀態。就我的觀察,在公募基金業最為核心的投研、渠道和品牌三大領域中,相關資源正在加速向頭部集中。其實不單是公募基金行業,各行業龍頭憑藉既有優勢,在供給側改革中不斷鞏固並強化自身的行業地位,這種趨勢在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是普遍存在的。雖然馬太效應日益顯現,但絕不意味著行業格局就此固化。
  • 新基金開門紅 瘋狂吸金逾千億 本月還有近60隻新基待發
    今年的基金新發市場較上年有進一步升溫的跡象,首月第一個交易周還未結束,就湧現了多隻爆款基金、日光基,有新基宣布提前結募並比例配售,吸金超千億元。
  • 基金髮行兩重天 長安泓匯多利3個月成2021首隻募集失敗基金
    來源:新浪財經基金髮行冰火兩重天,一方面,「日光基」頻現,近1月11日全天有5隻「日光基」出現,單日首募規模合計超過1400億元。其中,南方阿爾法首募規模約為710億元,富國價值創造單日首募規模超過320億元;工銀圓豐三年首募規模超155億元;易方達戰略新興募集規模也超過148億元,博時匯興回報一年持有認購規模超100億元。而另一方面,繼2020年25隻基金募集失敗後,新年再現基金募集失敗,長安泓匯多利3個月滾動持有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髮布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
  • 吳比較/製圖 注:統計對象為2020年之前成立的基金;個人管理規模是...
    在爆款頻出的時代,基金公司通過制度改革、完善投研體系,已經做好了迎接更大管理規模的準備。不過,過去兩年是持續的結構性牛市,基金經理真實水平還有待時間的證明。  百億級偏股基金  整體業績向好  數據顯示,2020年,百億體量的老基金整體收益不俗,規模並未成為業績的絆腳石;新成立的發行規模超百億的主動偏股型基金整體業績也相當不錯。
  • [發行]博時文體娛樂:更新招募說明書(2018年第1號)
    現任公司副總經理、兼任博時基金(國際)有限公司董事、博時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徐衛先生,碩士,副總經理。1993年起先後在深圳市證券管理辦公室、中國證監會、摩根史坦利華鑫基金工作。2015年 6月加入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公司副總經理兼博時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博時基金(國際)有限公司董事。
  • 開年15隻爆款新基首募近4000億,溫州人開始賣房買基金了?行業人士...
    除了前海開源基金等個別中型基金公司外,年內爆款產品均來自於頭部公募或此前一直在權益基金領域佔據較大優勢的基金公司。其中,南方基金、廣發基金、景順長城基金、富國基金4家公募均已有兩隻主動權益類產品「一日售罄」。
  • 中國公募基金行業新機遇及發展戰略深度解析(上篇)
    其中,嘉實 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行 3 只,建信和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均發行 2 只,景順長城、富國 和興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各發行 1 只。5)競爭格局逐漸分化,龍頭公司優勢明晰指數基金行業競爭有所加劇,但頭部公司規模領先。
  • 基金投研平臺智能化探索 ——金融科技賦能財富管理
    證券公司須藉助AI及大數據等科技手段,結合專業投研能力進行財富管理數位化轉型和業務創新。中信建投運用大數據技術處理異構數據,基於AI算法提升分析維度,整合金融模型形成數位化、智能化的基金投研平臺,為經紀客戶、投資顧問、基金研究員以及FOF基金管理人賦能。
  • 財通基金榮膺「2020卓越競爭力收益表現基金公司」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也是「十四五」時期金融改革發展的著眼點,金融如何助力加快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亦成為金融領域關注的焦點。
  • 國盛證券張金洋、博時基金葛晨,共析醫藥行業投資機遇
    本期為第九期——醫藥專場,邀請了國盛證券醫藥生物首席分析師張金洋先生和博時基金博時醫療保健行業基金基金經理葛晨先生為大家分享。嘉賓簡介:張金洋,北京大學藥劑學碩士、藥學/經濟學雙學士,國盛證券醫藥生物首席分析師,曾就職於東興證券、中國銀河證券、民生證券、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6年醫藥投研經驗。2019年獲新財富最佳分析師第3名,水晶球最佳分析師第4名。
  • 深化資本市場改革 A股或打破「牛不過三」
    雖然上證指數1994年以來從未有過連續三年上漲,但投資者對新一年的行情充滿期待。新年之際,場外資金入市熱情高漲,新基金髮行持續火熱。1月4日至6日,有7隻權益基金髮行首日售罄,可帶來逾千億元增量資金。相比A股以往市場熱情升溫時,當前出現兩大新變化。
  • 歲末基金市場再度活躍 基民如何擇「基」而動?
    臨近年末,面對股市兩個多月的調整,不少基金投資者對於殺「基」過年還是持「基」過年猶豫不決。股市下跌千點的心理恐慌餘波尚未消除,管理層又明確發出2008年貨幣政策從緊的信號。面對近期巨型基金放開申購、封轉開基金湧現、QDII基金將打開申購贖回業務的一系列市場動作,投資者對「殺、持」基金一時難以定奪。
  • 2021年第一批爆款基金來襲:吸金逾500億 公募看好後市結構性行情
    邁入2021年,基金公司發行熱情更為高漲,1月份,近80隻新基金密集發行,基金公司為這些產品配備了強大的管理陣容,為贏得基金髮行「開門紅」,多家基金公司推出擬由旗下知名基金經理管理的新基金。 開年首個交易日,17隻新基金攜手首發。
  • 博時基金張存相:2021新形勢下的MOM投資策略
    來源:新浪財經張存相 博時基金資產配置投委會副主任委員1月6日,「新價值 新投資」博時基金2021年權益投資開年論壇在線上全網播出,本次論壇集結數位博時重量級投資大咖,共話新一年FOF投資布局、MOM投資策略、消費板塊動向、GARP策略、智能化科技浪潮以及第四次工業革命等熱門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