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比較/製圖 注:統計對象為2020年之前成立的基金;個人管理規模是...

2021-01-11 證券時報電子報實時通過手機APP、網站免費閱讀重大財經新聞資訊及上市公司公告

  進入2021年,爆款基金來得似乎更加猛烈。發行市場一片火熱,老基金業績不俗,催生出越來越多的百億基金,這些大規模基金的業績表現受到高度關注。

  偏大的規模通常被認為是基金業績提升的一個障礙,達到百億級體量,基金業績更易趨於平庸。而從數據可以看到,近兩年,百億級主動偏股基金較好地把握住了機會,業績可圈可點。在爆款頻出的時代,基金公司通過制度改革、完善投研體系,已經做好了迎接更大管理規模的準備。不過,過去兩年是持續的結構性牛市,基金經理真實水平還有待時間的證明。

  百億級偏股基金

  整體業績向好

  數據顯示,2020年,百億體量的老基金整體收益不俗,規模並未成為業績的絆腳石;新成立的發行規模超百億的主動偏股型基金整體業績也相當不錯。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有42隻成立於2020年之前的主動偏股基金規模達到百億元以上。這些老基金2020年平均收益率為57.02%,比同期同類型基金整體收益率高出8個百分點。其中,吳興武管理的廣發醫療保健收益率達到99.08%,位居百億基金業績之首;萬家行業優選、易方達藍籌精選、銀華富裕主題、景順長城新興成長等27隻百億基金產品同期收益率也都超過了50%。

  從績優基金持倉情況看,主要集中在醫藥、白酒、消費等龍頭股,成為百億基金獲取超額收益的重要來源。北京一位中型公募投資總監認為,去年百億老基金表現較好,主要原因是基金的持倉風格與市場風格相契合,大規模基金對於價值投資理念的堅守為基金贏得了超額收益。

  實際上,這些業績優秀的大體量基金,其規模更多是靠業績推動,而並非是募集期火爆認購的結果。在百億級偏股型基金中,廣發醫療保健股票、中歐醫療健康混合、鵬華新興產業混合、萬家優選混合等去年淨值漲幅超過60%的基金,規模也從2018年末的數十億元快速增長至上百億元。

  從三年期業績來看,31隻於2018年年前成立的百億級老基金,截至去年末的三年期平均收益率為120.86%,遠超同期基金表現。

  百億老基金表現優異,2020年新成立的次新百億基金整體業績也不錯。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8日,成立規模超百億的主動偏股型基金有65隻(各份額合併統計)。從成立時間看,在基金髮行規模創紀錄的2020年,初始發行規模超百億主動偏股基金數量達到26隻。發行規模前十的產品中,除廣發穩健優選6個月持有外,其餘9隻均為一日售罄,都是妥妥的爆款。

  截至1月8日,這些去年成立的爆款基金,成立以來全部取得正回報。單日募集規模達到321億元的南方成長先鋒收益率為23.04%。單日募資金額緊隨其後的匯添富中盤價值精選,自去年3月成立以來已斬獲61.46%的回報。

  基金公司不斷

  提升主動管理能力

  以前,偏大的規模對提升基金業績來說是一種障礙。但從百億級偏股基金的業績來看,「規模是業績的敵人」的說法已經出現了變化,這背後是基金公司為應對大規模產品所付出的努力。

  華南一家基金公司產品部總監表示,「規模的增長確實對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於優質投資標的有限,規模過大會攤薄平均收益,同時這些標的的價格會隨著基金的買入而被拉高,從而抬高基金的建倉成本。此外,規模過大,基金調倉也會不便。因此,為適應大規模基金的投資運作,基金公司需要對既有管理模式做出調整,加強主動投資管理能力建設。」

  前海開源基金投資負責人表示,該公司現有投研團隊能夠適應更大的管理規模,未來將繼續增加投研人員數量,加大研究力量,提高投研成果質量,力爭不斷提升管理規模上限。

  泓德基金研究總監秦毅表示,無論是過去還是基金百億時代,投研體系建設都是基金公司核心競爭力的來源。它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是整個投研團隊投資理念和方法論的培養,二是投研交流的文化。

  銀華心佳兩年持有擬任基金經理李曉星表示,「銀華基金在不斷進行制度改革,建立了由核心投資人員領導的『核心基金經理團隊制』,以及員工持股計劃和團隊增量激勵政策,並在投資團隊實行以3~5年長期投資業績為主的考核理念,將公司經營情況、團隊創收及長期業績達成情況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有效地將公司、團隊和個人的利益捆綁起來。」

  匯添富基金介紹,公司已形成一套較成熟的大基金運作體系,投研架構「垂直一體化」。「領軍人物+團隊制」的組織模式讓基金經理有底氣和實力駕馭大規模基金。就像胡昕煒背後,是消費團隊的一群「胡昕煒們」在作戰。這種「團隊制」的組織模式和投研體系,成為基金經理個人能力的「放大器」和「加速器」,使得基金經理的投研框架能夠做到「可複製」並且持續進化。

相關焦點

  • 2020基金髮行啟示錄:爆款推助數量、規模新高,馬太效應擠壓中小公...
    21世紀資本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5日,公募基金今年以來發行新基金1205隻,募資規模2.6萬億元,雙雙創出新高。 且其中,爆款基金多,權益基金多。
  • 公募基金2020年一季度規模排行榜出爐!
    來源:東方財富網01、公募基金(非貨幣)規模大幅增長截止2020年4月22日發稿,公募基金2020年一季度規模數據出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全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達144家,管理基金總數6380隻,管理規模超16萬億。
  • 2020年,GP如何答好基金管理這道題?
    來源:清科研究2020年8月12-13日,由清科集團、投資界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基金合伙人峰會在上海隆重舉行。現場匯集國內FOFs、政府引導基金、主權財富基金、家族基金、保險機構、銀行資本、VC/PE機構、上市公司等150+LP和萬億級可投資本,共探新經濟下的股權投資之路。
  • 張龍:居民資產配置正在逆轉 基金經理管理規模不是越大越好
    來源:券商中國基金經理薪酬有多高?超額收益和控制回撤哪個更重要?獨家對話博時基金張龍:居民資產配置正在逆轉經歷2020年的A股牛市行情,市場給投資者帶來這樣一種啟示,以公募基金為核心的機構主導與掌握定價權的A股行情,已經來了。
  • 【基金人物誌】2020基金圈「頂流」——諾安基金蔡嵩松
    近期三季度報密集出爐,明星基金經理的調倉吸引著所有人的關注,也被各大媒體爭相報導,這其中的大多數為基金界「久經沙場」的「老將」。不過,有一位新人基金經理,不僅獲得了高於其他老牌基金經理的關注度,所管理的兩隻基金規模也在三季度累計增加156億,創下成立以來的規模新高。
  • 年內第13位!金元順安基金總經理張嘉賓離職
    3年百億規模壯志未酬公開資料顯示,工商管理碩士畢業的張嘉賓,曾任深業美國公司(新澤西)副總裁,瑞銀華寶(紐約)業務經理,富國基金總經理助理、市場總監,信誠基金副總經理、首席市場官,中國光大資產管理(香港)營運長,民生加銀基金總經理。從其履歷不難獲知,在做基金公司總經理之前,張嘉賓長年紮根於市場業務。
  • 2020年主動管理型公募基金為何大幅跑贏指數?
    文 | 諾亞控股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夏春、諾亞國際高級研究員鄭梅玫 在過去十多年,以ETF為主要形式的被動投資逐步佔領市場,成為重要且主流的投資工具之一。以ETF發展最為迅速的美國市場為例,被動管理型基金在整個股票基金市場的規模佔比,在2005年只有20%還不到,但隨後持續增長,到了2019年中,被動型基金規模佔比首次超越了主動型基金。
  • 解讀加密指數基金界的「灰度」:Bitwise10
    新晉加密指數基金BITW美東時間2020年12月9日,由加密指數資管產品提供商Bitwise管理的Bitwise10加密指數基金(Bitwise 10 crypto index fund)成功在美股場外市場OTCQX上市,基金二級市場交易代碼為BITW。
  • 泰信基金排名規模雙滑坡 明星匱乏何人擎旗?
    統計表明,該公司成立於2003年的5月23日,目前旗下的基金資產規模約80億元,公司團隊現存11名基金經理,每位基金經理的平均從業年限為3.92年。不算排名靠前的大公司,多數同年成立的基金公司現規模都在千億以上,例如華寶興業、興業全球和諾安等。
  • 申萬菱信基金迷失爆款權益大年 旗下多隻產品贏了業績輸了規模
    來源:紅刊財經記者 | 張桔在爆款產品頻出的2020年,申萬菱信基金未能收穫一隻爆款權益產品,這使得公司最新規模又較今年中期下滑一名。旗下多隻產品的年內業績雖然表現不菲,但規模上卻令人失望,甚至有的還出現清盤警報聲。
  • 大成2020 : 大成財富管理2020生命周期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產品資料...
    大成2020 : 大成財富管理2020生命周期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產品資料概要更新 時間:2021年01月04日 09:01:21&nbsp中財網 原標題:大成2020 : 大成財富管理2020生命周期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產品資料概要更新
  • 「國家隊」資本布局揭秘:15支醫療基金,近70個項目,重點投生物醫藥...
    數據來源:蛋殼研究院,動脈網製圖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共有15家「國家隊」投資機構/基金參與醫療領域投資,涉及近70個項目。  從資本類型看,由部委、國資背景企業發起的投資機構是主流,參投項目也比較多。
  • 中國基金業金牛獎評選規則(2019)
    其中,「金牛基金管理公司」,是以基金管理公司為對象的一項綜合性評價;「金牛進取獎」是對無法達到「金牛基金管理公司」參評資格的中小基金公司設置的獎項;「固定收益投資金牛基金公司」、「海外投資金牛基金公司」、「被動投資金牛基金公司」、「量化投資金牛基金公司」是對基金公司專項投資能力的評價。
  • 指數基金的規模 越大越好嗎
    市場的趨冷,基金也不能獨善其身,大量的投資人虧損贖回,導致很多基金規模大規模縮水,最終走向清盤。據有關媒體的統計,今年已經有600隻基金清盤,可怕的是,這一個數字幾乎相當於過去十多年的總和。清盤的原因,主要還是基金規模偏小,一旦贖回就觸碰清盤紅線。
  • 基會| 天弘基金祭出新混基陳鋼劉洋「搭夥」管理 陳鋼最高任職回報...
    5、公募基金迎「打新盛宴」,年內新股募資總規模達3,846.67億元創新高  2020年以來,科創板發行加速,再加上下半年創業板啟動註冊制改革,為公募基金帶來了一場打新盛宴。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23日,年內共有310隻新股發行,募集資金規模合計3,846.67億元,創下2011年以來募資規模新高。
  • 財通基金榮膺「2020卓越競爭力收益表現基金公司」
    在公募領域,財通基金上半年首發規模已超越去年全年,共發行公募基金3隻,合計發行規模58.25億。7月1日,財通基金科技主題基金1日售罄,限購10億認購96億,打響了下半年全市場比例配售基金「第一槍」。  專戶領域, 財通基金今年以來成立約190個專戶產品,其中三季度以來成立約100個專戶產品,以平均每個工作日2隻專戶產品「跑步」進入權益市場。
  • 上海財經大學統計與管理學院關於舉辦2020年第四屆「上財統計...
    提示:統計與管理學院原則上將2020年第四屆「上財統計夏令營」作為選拔2021年推薦免試研究生的主要方式(不含我院本科生),歡迎有意申請我院推薦免試研究生的本科生參加本次夏令營活動。三、夏令營招生規模本次夏令營計劃面向全國各高校(含本校其他學院)本科生招收140名營員(20名學術型研究生,120名應用統計專業學位碩士),但不招收上海財經大學統計與管理學院本科學生。
  • 「深度」今年新發基金熱度爆炸,五年前那批百億基金命運如何?
    記者 黃慧玲編輯 宋易燊儘管頻頻配售「限流」,今年新發基金的火爆程度還是超越了五年前的那場大牛市時期。根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截止至6月17日,主動權益類基金中已有9隻基金吸金超百億,發行份額1266億元,參與認購量達到3934億元,是2015年的1.5倍之多(2015年時百億基金合計參與資金為1565億,均無比例配售)。
  • 【基金分析】近10年哪只基金收益率最高?你根本想不到!
    從2020年的持倉看,基金的投資方向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個是白酒,一個是光伏,一個是原料(包括原料藥和農藥原料)。事實證明,2020年這三個方向都是正確的,也為基金帶來了不小的收益。 不過如果我們仔細分辨會發現,基金對相關板塊進行投入的時點並不是特別的優秀,準確說時點不夠早,一般前期收益很難拿到。比如隆基股份。
  • 中國公募基金行業新機遇及發展戰略深度解析(上篇)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 國內現有指數型基金近千隻,管理規模超過萬億元,所跟蹤的標的指數包括國內外市場的 股票指數、債券指數,以及石油、黃金、白銀等商品的期貨、現貨合約。截至 2020 年上 半年,中國基金市場總規模達到 17.07 萬億元,其中主動型基金規模為 15.60 萬億元,佔 比 91.42%;被動型指數基金(包含增強型)規模為 1.46 萬億元,佔比 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