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今年新發基金熱度爆炸,五年前那批百億基金命運如何?

2021-01-08 界面新聞

記者 黃慧玲編輯 宋易燊

儘管頻頻配售「限流」,今年新發基金的火爆程度還是超越了五年前的那場大牛市時期。

根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截止至6月17日,主動權益類基金中已有9隻基金吸金超百億,發行份額1266億元,參與認購量達到3934億元,是2015年的1.5倍之多(2015年時百億基金合計參與資金為1565億,均無比例配售)。

過往基金市場常有「爆款魔咒」之說。如今,距離上一批百億基金成立已整整五年,從五年的時間維度來考量,我們或許會看得更清楚一些。

老爆款的迥異命運

工銀瑞信的基金經理張繼聖最近發行了新基金。在新產品宣傳材料裡,重點介紹了他管理的一隻科創主題基金,而另一隻成立更久、規模更大的基金卻被隱藏了。

工銀瑞信刻意迴避的,便是曾經的巨無霸基金工銀網際網路加。

從成立至今五年,這隻基金業績長期墊底,已然成了公司心中長久的痛。對這隻基金的持有人來說,要回到一元錢實在太難了。

張繼聖從2019年1月24日開始接手該基金。在這之前不久,基金淨值創下了歷史新低,只有0.248元,雖然張繼聖任職期間回報率達到82%,也只是回升到不到五毛錢的水平,還需上漲100%才能回到發行價。

工銀網際網路加的最大回撤竟然高達不可思議的75%。

界面新聞梳理2015年成立的9隻百億級基金成立以來回撤與收益的對比如下:

回撤反映的是一段時間裡基金淨值從最高走到最低的幅度。從上圖可以看到,成立後回撤最大的工銀瑞信網際網路加、易方達新常態的收益也是墊底的。而回撤較小的東方紅中國優勢、匯添富醫療服務、景順長城滬港深精選的收益相對較高。

回撤大的基金有什麼樣的共性?

這批百億基金誕生背景是成長股的大牛市。

如果以當年市場風格匹配度來定義當年的百億基金,可以將它們粗淺地分成兩類。一類是契合2015年市場的「成長風」(下表紅色表示)。相對應的,第二類是更注重估值、講究安全邊際的「價值風」(下表藍色表示),而這一類在2015年時並不受市場待見。

從上表可以看到,「價值風」的五年期業績明顯佔優,東方紅中國優勢成立以來收益92%,景順長城滬港深精選收益26%,易方達新絲路在張坤和祁禾的管理下也扭轉了頹勢,成立以來回報13%。

而那些被「成長」長期佔據主導理念的基金,從成立開始,經歷15年股災、16年熔斷、17年「一九分化」、18年貿易戰……一次次經受著現實的暴擊,大多數至今仍未回到發行價。

管理人態度決定命運?

匯添富醫療服務是成長風格基金中的特例:成立以來回報76%。它憑什麼脫穎而出?

這其中有市場偏好的原因。醫藥板塊是過去三年收益最高的板塊之一,匯添富醫療服務佔據了一條好賽道。

另一方面,業績分化的背後,是基金經理們面對市場考驗的迥然態度。

以2016年年度業績為例,該年度成長風格的基金集體跑輸基準。基金經理們是怎麼解釋的呢?

工銀網際網路把鍋甩給了產品定位。「本基金以自下而上精選景氣子行業中質地優秀的龍頭股為主要投資策略,組合以信息產業、網際網路、傳媒等為代表的成長股為主,因此在市場巨幅震蕩中淨值亦出現較大波動。」

中郵信息產業的總結更有意思。業績大幅跑輸基準時,時任基金經理任澤松卻只邀功不反思:「上半年發揮自下而上精選個股的優勢……業績表現超過同類產品。下半年一方面採取了偏謹慎的操作策略,對股票倉位進行了控制;另一方面,圍繞空間、壁壘、管理層等維度自下而上精選個股,保持了對長期看好標的配置。」

富國改革動力當年也輸得也很慘。但時任第一基金經理汪鳴說:「本基金是成長型風格,2016 年適時加強風格配置,注重下行風險控制。」

還有易方達新常態,跑輸基準22%卻避而不談:「在2016年的投資過程中,本基金保持了對符合經濟轉型方向的新興產業的整體配置,與此同時,鑑於風險偏好處於下降過程,根據各公司的估值情況、未來成長性進行了配置的調整。」

相形之下,匯添富醫療服務基金經理劉江的自我批判精準而深刻,「一直以來專注於選股和長期投資邏輯,忽視了當下的擇時和對市場風格的判斷,忽視了對資產的均衡性配置要求,導致了在風格劇烈變化的市場,沒有能夠及時醒悟而做出決絕的根本性大調整。這也是比較沉痛的教訓。」

查閱匯添富醫療服務的年報可以看到,基金經理的反思總結貫穿始終。17、18、19三年,匯添富醫療服務均跑贏了基準。截止至去年年底,累計跑贏基準約50%。

梳理這些巨無霸基金的過往經歷可發現,業績較好的基金共同特點是:人事穩定、通常由一名基金經理單獨管理,或者至少呈現鮮明的主導管理風格;重視風險管理、回撤較小;重視反思和總結,會跟隨市場進化投資理念。而業績較差的基金則多出現人事動蕩、回撤較大,固守己見的特徵。

新爆款的挑戰

今年的爆款基金邏輯跟2015年那批不太一樣。它們的管理人中既有短期業績亮眼的急先鋒,也有長牛型選手。

但作為規模超百億的基金,它們都面臨與生俱來的共同挑戰。

船大難調頭。規模越大,決策的影響也隨之放大。「回顧起來,16年幾乎全年都在為15年底的持倉策略買單。15年底期待來年的『春季躁動』,從而對此規模龐大的基金做了高倉位布局。結果在16年年初,熔斷事件發生,之後市場成交量迅速萎縮,大基金幾乎無法做有效的調倉動作。」匯添富基金劉江總結道。

事實上,爆款基金的難題由來已久。

一位資深基金研究專家回憶起2006年四百億巨無霸基金嘉實策略混合誕生時的情形。「當時嘉實基金也很緊張,立刻增聘了三個基金經理,四個人共同管理。但真正管起來很吃力,因為這些人還有其他產品要做。」

「一般爆款基金不會進入我的研究範圍。」他告訴界面新聞,「主動權益類基金規模一旦過大,超出了基金經理的能力邊界,股票持倉就會有一定程度的寬基指數化特徵,業績就會趨向於市場平均。」

該專家解釋道,能力邊界的通俗說法就是,基金經理能看得過來多少股票?「基金經理買股票的時候需要研究透。但主動權益類基金都有倉位下限,比如兩百億的規模,股票型基金必須買到160億,怎麼買?一是買的個股數量多,不容易研究透;二是二級市場衝擊成本大,就會採取類似指數化的方式去買。 」

「更大基金規模意味著管理人需要更多的持股數量,這種分散也將降低管理人的選股alpha。管理規模上限會受基金經理投資策略、風格以及個人能力限制而有差異。部分管理規模飽和的產品會限制或關閉申購。」 貓頭鷹基金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張翔接受界面新聞記者採訪表示。

張翔認為,對權益類基金來說,70-80億元是規模的第一個坎,然後是150億元。「規模大了,交易的摩擦成本上升,或者不得不做一些分散,不得不放棄一些中短期、其實還可以的投資機會。」

對於今年的爆款行情,張翔表示,今年市場波動大並且結構性機會多,優秀的基金經理把握住了機會打造出優秀業績表現。部分板塊存在短期過熱現象,但市場整體的估值還在中低水平。

今年一位發行了百億基金的基金經理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為了集中精力管理大規模基金,他在發行前期已經卸任了部分產品。「我的能力邊界也有限,大基金還是會比較多依靠研究團隊的支持。」

相關焦點

  • ...5日,今年的公募基金市場已陸續有19隻新基金開始發售,與2020年...
    公募基金髮行延續「高溫」,偏股混合型成主力軍;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月5日,今年的公募基金市場已陸續有19隻新基金開始發售,與2020年同期的新發基金數量基本持平。其中,兩隻百億元級新基金更是實現「一日售罄」,提前結束募集。偏股混合型基金悄然成為2021年開年新發基金的主力軍。
  • 3600點附近,百億新基金湧現,這時點還適合買新基嗎?
    近期,在大盤高漲情緒的推動下,新基金也開始密集發行,更有明星基金經理排著隊發,截至2020年1月11日,新基金規模已經超過900億元,爆款基頻出,新基「吸金」超過3000億元,除此之外,今年一季度還有超300隻基金待發。那麼,今年新發的基金都有何特點,什麼情況下可以買?新基的發行又對市場行情有何影響?本期我們就來聊聊。
  • 百億基金頻現 三年期以上中長債基不愁賣
    摘要 【百億基金頻現 三年期以上中長債基不愁賣】百億基金再現市場。
  • 真格基金推出全新系列活動「真格精釀」,首期教育AI沙龍開啟報名!
    >活動介紹在「精釀」哲學的基礎上,真格基金特別推出針對有資深行業經驗的潛在創業者和早期創業者的全新系列活動——「真格精釀 ZhenCraft」「真格精釀 ZhenCraft」將通過舉辦不同行業、不同形式、不同主題的深度創業交流活動,幫助創業者更深入地了解行業賽道,更前沿地發現商業機會,更深刻地
  • A股公募基金行為分析:公募基金的風格偏好可以持續嗎?
    貨幣基金對於居民存款有一定 的吸收作用,2013 年來貨幣基金淨值同比增速與儲蓄存款餘額的同比增速往往走勢 背離,2Q2020 貨基淨值高達 7.6 萬億,同期全部儲蓄存款餘額為 89 萬億。但金融 供給側改革以來,貨基淨值擴張明顯下滑,近 2 年幾乎增長停滯。除貨基外的其他公募產品中,數量上混基增長最快,淨值上債基擴張最多,股基發 行熱度主要取決於超額回報率。
  • Update|「三兩白」新獲兩輪共計5000萬元融資,與上遊白酒產區深度...
    36氪獲悉,白酒新零售公司「三兩白」近日宣布完成A輪、A+輪兩輪共計5000萬元融資,分別由新天資本、遠翼投資領投,棕櫚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融資將用於加速市場布局和優化供應鏈。圖源:三兩白以下是36氪於今年3月對「三兩白」的報導:36氪獲悉,白酒新零售運營商「三兩白」宣布完成數千萬元 Pre-A 輪融資,本輪由梅花創投、新天資本和每日優鮮生態鏈基金共同投資,資金將用於渠道建設和加速市場布局。
  • 新基金髮行"冰火兩重天" 頭部效應或將更加明顯
    >即將過去的11月,基金髮行市場熱度明顯下降,新基金月度發行數量創年內新低,基金髮行份額也處於年內較低水準。與此同時,新基金髮行冷熱分化進一步加劇,爆款基金逆勢出爐的同時,也有多隻基金募資艱難。業內人士指出,市場持續震蕩,投資者情緒漸趨謹慎,賺錢效應弱化影響基金銷量。另外,今年新發基金創歷史記錄,供應趨於飽和,激烈競爭下頭部效應會更加明顯。新基金髮行「冰火兩重天」從新基金整體發行情況看,11月份以來,新基金髮行節奏大幅放緩。
  • 深創投百億S基金:存量項目退出難 二級基金落地不易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深創投創設百億S基金 存量項目退出難 二級基金落地不易 記者 冉學東 見習記者 安凌飛 近日,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簡稱「深創投」)宣告成立目標規模100億元的S基金(Secondary Fund,私募股權二級市場基金),預計首期規模約
  • 關愛基金21億向新移民派一萬元,留學生的我這回拿得到嗎?
    港府今年的《財政預算案》向18歲以上的香港永久居民派發1萬元補助,當時我們也出過一篇有關新措施相關的文章,不過該措施因沒有惠及到來港新移民而引起爭議。 如今關愛基金專責小組已經通過,將撥款21.3億元,向明年3/31前年滿18歲、居港未滿7年的低收入新移民發放1萬元!
  • 不只是智能投研,「超對稱技術」想成為所有B端用戶的「外腦」
    據中國證券基金協會統計,截至2018年3月31日,中國共擁有公募基金5085隻和私募基金21675隻。自2015年開始,量化基金在中國進入爆發式增長,行業的難點集中體現在:不同基金的數量模型中的因子過於同質化。對於每一隻基金來說,要想在投資組合裡尋找到更多的超額收益 - alpha,就要找到新的因子,或者擁有更強的處理因子的能力。
  • 2017 國家自然基金申請書寫作攻略
    只是「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對於廣大科研人員而言,年底或許並不是最輕鬆舒暢的時候,因為可能要出差,也可能要加班,還可能要全職帶娃。對於某些人而言,更有可能是——又雙叒叕該寫自然基金了。新的一年裡,基金,我該拿你腫麼辦?對於不少剛剛踏入國內科研圈的水嫩青椒而言,或許問題是:基金,寫嘛?
  • 張龍:居民資產配置正在逆轉 基金經理管理規模不是越大越好
    基金天量規模需注意能力匹配券商中國記者:2020年以來,資本市場熱度高漲,爆款基金頻發,您如何看待公募基金跨越式增長,市場追捧主動權益產品的背後原因是什麼?張龍:這其中有兩個原因,第一是中國居民家庭資產配置轉向權益資產的拐點已經到來,2019年,中國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
  • 吐血整理|基金投資套利知識點匯總
    》 《為什麼放棄指數基金》 適合的投資策略:「投資+套利」模式是道哥總結出的一套散戶基金投資者極其有效的賺錢策略;套利是在長期投資持有基金基礎上的附加策略,以博取基金漲幅之外的超額收益,沒有長期投資持有基金為基礎,那麼就沒有套利。
  • 生態基金獲利離場?FOMO式穩定幣AMPL的死亡螺旋丨目擊
    這種頗具賭性的「死亡螺旋」機制之下,誰在獲利?誰已退場?誰是下一輪的入場者? 根據來自社區的一項分析顯示,白皮書中的「生態基金」(Ecosystem fund)或已在過去兩周內成為 AMPL 幣種的最大賣家,「生態基金」賣出了 1500 萬至 2000 萬枚代幣,至少等值於 3000 萬美元。
  • 中歐基金葛蘭——這位業績逆天的小姐姐發新基金了
    目前,中歐基金葛蘭正在管理的基金有3個,總規模約250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型基金(自2016年9月29日起至今)中歐明睿新起點混合型基金(自2018年7月12日起至今)中歐醫療創新股票型基金(自2019年2月28日起至今)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當屬她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003095),該基金成立於2016年9月29日,業績可謂非常亮眼
  • 2020,一線基金入局機器人 | 甲子光年
    而今年的機器人熱潮回暖,則有兩個明顯的新特徵。另一方面,新公司、新方案也在湧現,如用協作機器人解決裝備問題,如協作機器人廠商艾利特,或者結合視覺、力控等能力開闢新場景、新工作站。(「甲子光年」在此前報導《一家工業機器人公司的中國式突圍》中,就介紹過在縫紉、道具等新領域探索的珞石機器人)。而年初爆發的疫情,更是給行業帶來了「突變」因子。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青年和面上) 申請的一點經驗與體會
    今年 8 月 17 號,得知青年基金和面上基金均獲資助的消息,感到些許意外,但是也覺得算是天道酬勤吧。
  • 傑青基金:青年科學家如何「冒尖」
    今年恰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設立「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周年。作為改革的產物,20年來,「傑青基金」為許多優秀的青年科技人才雪中送炭、及時提供經費支持,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科技骨幹,在科技界廣受讚譽。中外科技發展史表明,青年科學家是最有創新動力和創新活力的群體,許多重大科技突破都是在青年時期完成的。
  • 新基金開門紅 瘋狂吸金逾千億 本月還有近60隻新基待發
    今年的基金新發市場較上年有進一步升溫的跡象,首月第一個交易周還未結束,就湧現了多隻爆款基金、日光基,有新基宣布提前結募並比例配售,吸金超千億元。
  • 基金的賣點該怎麼判斷?基金的倉位如何決定?
    來源:菜鳥理財APP菜基問答,精選每周基金問答Top10,用問答濃縮行業,讓問答描繪變化基金知識1、基金的賣點咋判斷,賣的份額有啥講究?賣完後加倉的份額需要如何調整了?關於如何止盈,請看之前寫過的文章《今年賺了40%,如何止盈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