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股票好還是買基金好?這比賽有意思!比答題速度 比辯論技巧 還暗...

2020-11-27 天天基金網

  上周,朋友圈猛刷一個消息:股東」又來了!

  他們說的這個「又」來了的「股東」,其實特指由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攜手央視財經頻道打造的第二屆股東來了投資者權益知識競賽。

  跟去年一樣,歷經半年時間的厲兵秣馬,最後六支代表隊的俊男美女齊聚央視舞臺,狹路相逢,爭奇鬥豔,鬥智鬥勇,為廣大觀眾奉獻了一場接一場有料、有趣又有看頭的投資者權益知識比賽。

  作為兩屆「股東來了」比賽的親歷者,我對這個活動的意義有著更深刻的理解與感受。

  去年我是作為華泰證券隊的領隊參與了首屆「股東來了」決賽,而今年我是應邀作為評委再次來到了比賽現場。

  時光匆匆,轉眼又是一年秋天,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在巨大的演播廳舞臺上,又換了一撥青春靚麗的身影。然而,比賽的形式、氛圍甚至選手們的舉手投足,都那麼眼熟,那麼親切,似乎一切還是原來的味道。

  每一道辯題都可能是資本市場的「永恆之辯」

  股東來了投資者權益知識競賽活動中的每一道辯論題,都是長期以來在中國證券市場爭論不休的熱點話題,都會引出中國資本市場的永恆之辯。

  比如去年華泰證券隊與長江證券隊辯論時的一道辯題——「價值投資者要不要高拋低吸?」,還有今年財達證券隊與國泰君安證券隊的辯題——「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買股票更好還是買基金更好?」,往往場上選手唇槍舌劍,場下觀眾也是辯得臉紅耳赤。

  有時候半決賽的精彩程度絕對不亞於總決賽。財達證券隊與國泰君安證券隊的這場半決賽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那場精彩的辯論比賽。

  說真的,對於投資者應該買股票還是買基金這個辯題,我起初的想法還是認同反方的,即投資者還是買基金好。但是,隨著辯論的展開,聽著雙方的激烈辯論,我一度倒向了正方。

  我滿腹狐疑,是真的嗎?買基金的完美輸給了買股票的?

  這場比賽雙方辯論的主題是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買股票更好還是買基金更好。財達證券隊持有觀點為買股票更好,而國泰君安持有觀點為買基金更好。

  財達證券隊:買股票更好

  財達證券首先闡述了何為「好」的概念,事實上,「好」是一個相對複雜的概念,必須要考慮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絕不是單單盈利高或者風險低就可以說明的,財達證券隊認為的「好」是「適合普通投資者的選擇」,畢竟也有一句話,叫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基於此標準,財達證券隊開展了論述。

  在財達證券隊的視角下,同時也是出於節目主題的考慮,普通投資者可以近似等同於中小投資者,他們的特點便是鍾愛於活動性強,更能夠體現他們自主性的投資產品

  那麼股票相對於基金來說,無論是相對更加活躍的市場,還是更短的交易期限,以及透明及時、依賴於投資者個人水平和選股策略的投資要求,都顯然是更適合普通投資者的選擇。

  國泰君安證券隊:買基金更好

  國泰君安隊開出了三個論點:一是基金相對股票來說,進入門檻更低;二是基金經理比普通投資者更專業;三是基金能夠獲得更高的收益。

  實事求是地說,國泰君安隊在場上對這三個論點的闡述還是比較粗淺,沒有深入研究其中的邏輯關係,因此,財達證券隊在場上很輕鬆地完成了反駁。

  比如,針對第一個點,國泰君安證券隊拿科創板的準入要求和基金比,未免太過偏頗,我們都知道科創板是股票市場中相對要求最高的,那麼中小板、創業板、主板呢,他們似乎全部沒有看,而這也罔顧了政府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良苦用心。

  針對第二個點,俗話說,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耗子的就是好貓。同理,不管專不專業,能獲得超出基準的投資收益才是硬道理,因為,再專業的基金經理也無法獲得超越茅臺股票的收益,大談專業性又有什麼意義呢?況且在私募基金不斷爆雷的今天,基金經理的專業性,本就要受到更大的挑戰。

  至於第三個點,更是因為國泰君安證券隊沒有仔細研究手裡的數據,查到就用,才得出了錯誤的結論。國泰君安證券隊支持第三個點的論據只是一個截至2017年底的數據,就得出了基金走勢可以跑贏同期大盤的結論,似乎還是沒有足夠的說服力,因為在現實中沒有一個投資者是按照數據統計的這樣多年來只做這一次投資,這與真實的情景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縱觀整場的辯論賽,財達證券隊相對更好的刻畫了中國普通投資者的群像,同時也更深層次地解析了股票和基金的優劣,因此獲得了一定的場上優勢。

  這場辯論賽雖然最終還是國泰君安證券隊贏了,但是,我覺得並不意味著國泰君安證券隊的辯論水平更勝一籌,而是作為這個辯題的反方,更容易獲得評委的認同。當然,很多人只是對「普通投資者應該買基金而不是買股票」這個論點的認同,而不是對其辯論水平的認同。作為一場辯論賽,儘管評委需要更關注選手的場上表現和辯論水平作出投票而不是根據我認同哪個觀點而作出選擇,但是,這個傾向性的問題,也是一個人性的問題,在任何比賽中都很難避免。

  不過,稍感安慰的是,現場大多數評委還是把最佳辯手的票投給了財達證券隊的馬丁博。

  後來看了一下這個馬丁博的個人資料,發現他果然不是一般人。中央財經大學校辯論隊隊長,本科生三年級財政學在讀。在大一開始接觸辯論,曾獲得中央財經大學新生杯冠軍,所參與的全部比賽場次中均獲得最佳辯手,並獲全程最佳辯手;海澱區誠信杯辯論賽季軍;第六屆國際問題辯論賽季軍;華語辯論世界盃北京賽區最佳辯手榜第一名。此外,這個選手不僅有口才,更有知識支撐,長得也很帥,有點像去年華泰證券隊的華語國際辯論賽冠軍辯手包江浩。

  從辯論回到現實仍然找不到答案

  觀賞完這場辯論賽之後,我也開始感到困惑,普通投資者買股票好還是買基金好,還真不可以輕易下定論,這裡既有基金的長期平均收益率肯定跑不贏大盤的問題,即便有能夠大幅跑贏大盤的牛逼基金,由於投資者的買賣習慣是對虧損的基金會長期持有而對贏利的基金反而會提前獲利賣出,結果也有可能獲利甚微甚至還會虧錢。

  根據中國證券網一周前的報導,隨著上證指數的持續上攻,主動偏股基金展現出強大的賺錢效應。來自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3日,公募行業內共有16隻開放式主動偏股型基金的復權淨值超過10元,而在去年年底,這一陣營中僅有4隻產品。

  更有16隻基金復權淨值突破10元,高價基金批量湧現一般被視為牛市特有的現象,但近幾年來,憑優秀的主動管理能力,已有越來越多偏股基金加入10元陣營。

  在這些「十倍基」名單中,除了以24.67元穩居第一高價基金的華夏大盤精選之外,還有嘉實增長混合、興全趨勢、博時主題、景順長城內需增長混合、景順鼎益、富國天惠等。這意味著,若從認購時持有至今,這些產品已為基民帶來了超過十倍的收益。

  不僅如此,華夏收入混合的最新復權淨值也達到9.97元,距離10元大關僅一步之遙;泰達宏利成長混合、華寶寶康消費品、富國天瑞強勢混合、中銀中國等5隻基金的復權淨值也在9元以上。

  儘管當前大盤點位仍在3000點附近,距離2015年牛市高點5178點還有2000多點的差距,但截至2019年9月3日,已有300多隻主動偏股基金的最新復權單位淨值超越了2015年5178點水平。

  沒錯,這些年來,確實有表現驚人的基金,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買基金的普通投資者就雨露均沾,都賺得盆滿缽滿。

  前幾天,基金業協會發布了一個文件,裡面提到公募基金行業的一個現象:基金賺錢,投資者卻虧錢。

  最近15年的時間裡,國內的股票基金,長期年化收益率大約是14.1%;國內的債券基金,年化收益率大約是6.9%,兩者表現都還算差強人意吧。但是,個人投資者因為頻繁申購贖回、高買低賣等原因,基金投資體驗很差。

  其實這個現象,我在券商營業部感受尤為深刻。

  絕大部分普通投資者,平時是對股票資產不感興趣的。熊市時問股票基金的人寥寥無幾,只有到牛市大漲之後,有了賺錢效應,投資者才會參與到股票與股票基金的交易中去。

  並且往往市場漲的越多,參與的投資者也越多,2007年的6000點之上,2015年的5000點之上,市場到了非常昂貴的位置,投資者往往會投入自己最多的資金。

  這時候,如果客戶要買股票基金,銀行和券商不會拒絕,畢竟能賣出去產品完成業績

  基金公司會拒絕嗎?有的基金公司會在牛市的時候通過限制大額申購,或者寫公開信的方式提醒投資者:現在市場比較擁擠了,請謹慎參與。不過,絕大多數的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是不會拒絕客戶的申購申請的。所以,每一輪牛市,股票基金的規模也會大漲。

  即便是國內長期收益最高的股票基金,也有一大批投資者在它的上面是虧錢的,一個矛盾的狀態是:基金本身收益不錯,但是,投資它們的基民卻賺不到錢。

  基金公司自己也是比較無奈的,因為它們也改變不了投資者的投資行為。假如投資者在下跌末段賣出,或者在牛市接近尾聲時申購,作為開放式基金也是無法拒絕的。

  按照這樣的節奏操作,最後不虧錢真是太難了。收益再好的基金,也架不住投資者這樣的瞎折騰呀。市場上不缺少賺錢的股票基金,不改變投資者的投資行為,不管買股票還是買基金,都沒法判斷哪個才是更好的投資方式。

  每一次比賽的終極贏家都是中小投資者

  「股東來了」總決賽剛剛落下帷幕,冠亞季軍已經「名花有主」,既然是比賽,必定就有輸贏,贏了的固然興高採烈,輸了的其實也無需垂頭喪氣。重要的不是名次,股東來了權益知識競賽的過程意義非凡,結果並不重要,因為,正如大爺我去年就反覆強調的一句話——「投資者才是最大的贏家」。

  去年,作為來自江蘇賽區的華泰證券隊的領隊,我全程參加了首屆「股東來了——投資者權益知識競賽」的決賽。之所以要去參加這個活動,主要是作為證券從業人員的責任與使命感在驅使著我,要身體力行地去傳播股東權益知識,去喚醒中小投資者自我保護意識,讓他們明白自己的哪些合法權益受到了侵害,並掌握依法維權的方法與途徑。

  參加股東來了知識競賽之後,我還懂得了一個道理:作為一位證券從業人員,通過自己的專業服務來幫助投資者實現資產保值增值目標是為客戶創造價值;在客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時候,能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幫助投資者維護合法權益,是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另一種方式。

  尤其是最近幾年,我們所服務的客戶中,有相當部分遭遇了上市公司各種違法行為的傷害,損失慘重,對於這些涉及虛假陳述等違法違規行為的上市公司,投資者如何維權?何時可以維權?這都是一個令人揪心的問題。

  小股東不作為,大股東亂作為,沉默的大多數縱容了胡搞的極少數。

  再小的投資者也是上市公司的股東,都應該享受股東的合法權益,這都是法律法規上寫得清清楚楚的。但是,有太多的中小投資者並不知曉自己的這些權益,有的知曉了也因為怕麻煩而懶得去行使自己的合法權益,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時候,卻因為自己與大股東力量對比不在一個層級而產生了一種自卑心理。總是擔心弱小散戶無論如何也鬥不過強大的大股東,最後只能忍氣吞聲。真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證券市場的公序良俗需要法制的完善,監管的到位,也需要維權意識的覺醒,中小投資者要真正做到「知權、行權、維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些年來,在維護中小投資者權益的「鬥爭」中,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一大批優秀律師從公益角度在盡最大可能地支持受損投資者進行訴訟。所以,一旦發生權益受損的情況,應抓緊維權,切莫持觀望態度。因為,證券訴訟的訴訟時效只有三年,且時間越長虛假陳述人的賠付能力可能越低。要記住,投服中心是中小投資者的「娘家人」。

  作為一場聲勢浩大的投資者權益知識教育活動,「股東來了」的影響力有目共賭,這場比賽傳播了權益知識,展示了從業人員的風採,有力地推動了投資者權益保護的一系列制度改革的實施。

  最近一段時間,有關加強投資者權益保護的聲音越來越清晰。

  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9月6日在參加第二屆中小投資者服務論壇時表示,證監會將推動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集體訴訟制度,研究建立投資者賠償基金。努力實現有效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新目標。閻慶民指出,要著力增強法治供給,加大賠償力度;著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規範經營機構行為;著力強化責任擔當,抓好工作落實。

  9月9日至10日,證監會在京召開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工作座談會。會議提出了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12個方面重點任務。會議提出,推動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證券集體訴訟制度。探索建立行政罰沒款優先用於投資者救濟的制度機制。推動修改或制定虛假陳述和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相關民事賠償司法解釋。

  易會滿在9月11日的人民日報撰文:建設規範透明開放有韌性的市場,保護好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必須堅持法律保護、監管保護、自律保護、市場保護、自我保護的大投保理念,進一步完善投資者保護的法律制度體系,加強投資者教育與服務,積極倡導理性健康的投資文化。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責任編輯:DF134)

相關焦點

  • 市場震蕩又來了 接下來有沒有什麼好的買基金策略?
    「異常艱難」的2020年終於進入尾聲,邁入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也意味著,基金年終爭霸吹響起收尾之戰的號角。但是,最近市場風格發生著一些變化,風格切換和點位震蕩也導致了部分基金出現波動,一些投資者開始發問:我的基金該怎麼辦?接下來有沒有什麼好的買基金策略呢?
  • 好買商學院 | 最好的投資,就是讓你的認知迭代
    好買說人們大多數的痛苦,都可以歸結為一個源頭:未來的不確定性。對很多人來說,投資理財最大的痛點,不是虧了錢被割肉的沮喪,也不是天天盯盤、心情起伏的緊張,而是拿著錢卻不知道投什麼的迷茫。什麼股票私募值得買?什麼時候買?什麼時候賣?如何看待風險與收益?
  • 買基金真的是「十買九虧剩下一個不賺錢」?
    近年來買基金的投資者數量越來越多,相信基金是能讓賺錢的「聖地」,相信基金經理比自己的能力更強,比自己的投資技巧更專業,與其自己一個人在金融市場中廝殺,最終還不賺錢,不如投入基金中進行買賣。買基金真的是「十買九虧剩下一個不賺錢」?
  • 新手買股票,如何不虧錢?
    提到買股票,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炒股】。都說股市裡「韭菜」多,這點也必須要承認。絕大多數人賺大錢的機會不在投資市場。很多朋友說:與其花太多時間糾結1萬塊投什麼,不如研究怎麼多賺1萬塊。投資不能光看價格是不是便宜,也要看你買的是不是好公司。所以,大部分人虧錢的第二個原因,是買的公司太差,公司連自己的生存都有問題,又怎麼指望它能帶給你投資回報呢?
  • 牛市到底買周期還是買科技?
    到底買周期還是買科技?以下為直播實錄:郭荊璞:各位下午好!我想很多朋友最近掙錢了,整個科技還是周期這麼一個問題。首先想跟大家聊一聊股票收益率的來源到底是什麼。基本上有兩個方式,要麼投這裡面最好的公司,然後持有它比較長的時間,那就需要你對未來5年、10年有一個非常清醒的判斷,不僅是我剛才說找到非常合適的場景、買這個場景、買這個賽道,重要的是買這個賽手,這是很難的。有一個好的辦法是去買ETF買編制方式相對合理的這樣主題的ETF或者買合適的基金經理,這是普通人投資科技股最好的方式。第三個方式是做科技公司的員工,你們會在浪潮的頂端待很長的時間。
  • 都說「牛市買指數基金」 到底該怎麼買?
    對於基金投資者來說,牛市裡也有一些買基金的規律。例如「牛市買老不買新」,因為新基金還沒建倉,或者倉位不高;老基金因為倉位較高,所以反彈起來更猛。還有「牛市買指數基金」,因為牛市裡主動型基金跑不贏指數,不信的話你可以看看自己持有的基金,基本跑不贏滬深300、上證50或者創業板指數。那麼指數基金該怎麼選,是all in還是選擇定投?
  • 買黃金首飾好還是買翡翠好?
    有個朋友跟我說,她很喜歡翡翠,但是她媽媽一定要讓她買黃金首飾,她很糾結。問我到底買黃金首飾好還是買翡翠好?其實這個問題很普遍,很多上了年紀的人會覺得:不就是一塊石頭嗎?不能吃不能用的,還不如買黃金飾品。
  • 西梅是買硬的好還是軟的好?記住這4個小技巧,挑到的新鮮還好吃
    西梅是買硬的好還是軟的好?記住這4個小技巧,挑到的新鮮還好吃!在挑選的時候是挑硬的還是軟的呢?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幾個挑選新西梅的小妙招,那麼在你學會了以後,保證你能夠挑到新鮮好吃的西梅。我們先來說一下西梅是硬的好還是軟的好呢?
  • 買什麼基金容易讓我們賺錢?
    而我們只需要選擇一家靠譜的基金公司,和一個靠譜的基金經理,就可以了。 【主動型基金】 我們都知道,股票基金是一籃子的股票,買入股票基金,就等於買了一堆公司的股票。但是,股票基金分為主動型基金和被動型基金。
  • 明星基金這麼好,為啥一買就虧,2個觀點幫你穩情緒
    哈嘍,大家好,我是王朝學長,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內容看好某隻基金很長時間了,以前的走勢也非常好,剛入手就虧了,甚至連大盤漲幅都跑不贏。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聊聊問題究竟出在哪?連大盤都跑不贏,這裡有些夥伴就不知道何去何從了,是耐心持有等上漲還是果斷放棄,另謀高就。我們今天好好捋捋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麼做。
  • 為什麼猴子買股票可能比基金經理更賺錢?
    但是韋小寶不同意,說下一把多半還是大。 這個是小說裡的情節,假使我們替換成股票,一隻股票連漲了13天,第14天的時候,我們是買進、賣出、還是持有不變呢? 我們看一下現場結果,每個選擇差不多都是三分之一的比例。 這就告訴我們一個很奇怪的事情,我們每個人對概率的理解非常不一樣。事實上,我們普通人對概率的理解是非常混亂的。
  • 蜀黍說市|你買茅臺股票的時候,其實根本不是在買一隻股票……
    價值投資者總拿茅臺來說事,說茅臺是價值投資的最佳投資標的,甚至沒有「之一」,你如果說你是價值投資者,但沒有買過茅臺的股票,你這等於是在青天白日之下拿億萬投資者的智商說事兒;也有成長股投資者說,貴州茅臺連續多年都是業績高增長,哪裡是價值股,分明是成長股!雙方互相鄙視、互不買帳,但都買了茅臺的股票。
  • 好買財富2018年度中國私募行業高峰論壇暨2017年度中國好私募頒獎...
    2017年度中國「好」私募頒獎盛典最終獲獎名單,由好買基金研究中心近五十位研究員,通過從好買私募基金資料庫中調取的萬餘條私募基金數據信息進行多位度定量分析篩選後選出初審名單,後經專家評審多輪次討論研究,歷時一百多天,最終推選得出,含金量十足!
  • 很多股民明知白馬股好,但不願意買,卻花精力買陌生股票,為何?
    根據所接觸過的大量股民的實際經驗,總結主要是三種心理:第一,自負覺得好,誰都知道,比如股份,,大家都知道是好公司,生活中隨處可見,買這些股能賺錢,但既然大家都知道,那麼投資還有什麼難度,自己不是和別人一樣平庸了。
  • 好買商學院|惟有不停奔跑,才追得上時代
    投資房地產和投資房地產基金有什麼區別? 好買:房地產是大周期,一個周期10到15年。中國的地產比較特別,持續近20年,黃金期已經過去了,現在大家買房很難淘到很便宜的房子。為什麼不直接買房? 在中國最有價值和安全邊際最高的房子,主要集中在北上深等一線城市,其它的地方不能說沒有價值,但是安全度和價值沒有這麼高。
  • 買鋼琴是買二手的好,還是買新的好?
    現如今中國鋼琴銷售市場品牌多到讓人眼花繚亂,很多家長是真心想買好鋼琴,奈何他們不懂,花了很多錢卻沒有買到貨真價實的好鋼琴,音色材質差不說,維修保養費加起來好幾位數,更重要的是耽誤了孩子,一臺好鋼琴的音色影響對孩子的學習成長是巨大的。
  • 好買財富楊文斌:中國經濟騰飛,我們最該投資哪類資產?
    5月13日,好買財富股權投資年度峰會完美收官,峰會現場大咖雲集,為在場的朋友帶來了一場乾貨滿滿的投資盛宴。好買財富董事長、CEO楊文斌與現場投資者零距離分享股權投資基金配置之道。3、個人資金通過集合的股權母基金,通過優秀的基金管理人,最終滲透到實體經濟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獲取豐厚投資回報。4、幫助投資人樹立正確的投資觀、增強對資產配置的認識,更好地管理財富,讓財富的雪球越滾越大,這就是好買推出線下商學院的初衷。
  • 現在,是投資股市好,還是黃金好?
    從黃金和股市這兩年的表現可以看出,都是處在不斷上漲中,對於投資者來說,其實這兩個理財產品都有機會,看自己如何投資。股市和黃金,在今年投資哪個好?第一、從自身投資水平考慮如何投資。黃金和股市不一樣,影響黃金的因素是全球的經濟和美國重要數據消息,和股票區別不同在於對黃金的基本面研究不用過於複雜,也可以避免各種股票存在的地雷問題,投資黃金無需非常專業的投資水平,只要懂得買黃金基金和在合適的時機投資黃金即可。
  • 電動車是買鉛酸電池的好,還是買鋰電池的好?用這4個方法來判斷
    對於初次購買電動車朋友來說,大家肯定會有很多不懂的問題,比如,現在電動車都有2個版本,分別是鉛酸電池和鋰電池版本的,那麼,第一次購買電動車小白,到底是選鉛酸電池的好呢?還是買鋰電池的好?我來告訴你答案。
  • 作為新手攝影師來說,是買單反好?還是買微單好?
    一直以來都會有很多人在後臺問:作為新手是買單反好?還是買微單好?今天我就圍繞這個話題聊一聊。微單和單反的區別不僅只是取景方式上的不同,同時微單和單反的區別更體現在結構、性能方面的差異以及優勢和劣勢上的不同,相機的本質工作是拍照,拍照所要達到的目標自然是越來越好的圖像質量。但要獲得較好的圖像質量,往往是以犧牲相機的體積和便攜性為代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