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到底買周期還是買科技?

2020-12-04 雪球

股市連續上漲,本周內滬指已站穩3400點,牛市已到那麼現在是該如何下手?到底買周期還是買科技?

近日,國金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郭荊璞 空降新華財經&雪球直播節,談到,

科技股的核心驅動因素是收入擴張:我們對A股市場上科技股要求基本是這樣,如果我們看到一個科技股收入季度環比數據沒有明顯擴張,我們會說這個公司大家要去小心,有可能有些因素不適合,有可能它並不在一個好的賽道。

周期股的核心驅動因素其實是利潤率的擴張:價格會極大地驅動周期股的利潤率擴張,下半年多數的周期股並不能享受利潤率的擴張;我們現在看到最佳可能性是水泥。

以下為直播實錄:

郭荊璞:各位下午好!我想很多朋友最近掙錢了,整個科技還是周期這麼一個問題。首先想跟大家聊一聊股票收益率的來源到底是什麼。我們有一個很著名的公式叫博格公式,雪球上有一個著名的朋友叫望京博格,博格很有名,這個人建立了共同基金、指數基金這種分類,以及他告訴我們很多的關於回報到底是怎麼回事,這樣一些基本的知識。我們來看博格在他的很著名的那本書叫《共同基金原理》裡給出1900年到2019年,後面是別人繼續做的整理,整個回報究竟是怎麼來的。博格把回報簡單分為增長回報、投機回報。也就是說你去買股票,股票收益率來自兩方面,公司本身的增長帶給你的回報和投機,從別人兜裡賺來的回報,這兩部分。

增長回報和投機回報再加上股票初始時刻的股息率,當你買時獲得股息率是多少,加上後續每一年的增長,加上投機從別人那賺來錢的是你的回報率。

增長回報怎麼構成?增長回報由經濟增長構成的。股票的回報分成這個公司帶給你收益的增長和情緒。他在書裡寫過一段,說股息率大概其相當於剔除通脹股票真實回報60%到90%。PPT有一張圖可以看到股票回報率增長回報佔主要部分,增長回報中股息率佔很大一部分,大家要注意,並不是增長本身帶給你的回報,而是增長和股息共同帶給你的是企業支付給你真實的回報。

再看後面的圖,美國市場和美國市場股票回報率的分析。股息率在這裡佔很大比例,大家不要輕視股息,其實在買比方蘋果、買亞馬遜,買高增長的公司,暫時沒有股息支付給你,但從長期來看,股息率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收益來源。

我們看增長,首先說其實公司支付給你股息和增長,增長和什麼有關?增長和經濟增長有關係。這個理解起來很簡單,公司的增長最終構成了一個經濟體的增長。所以我們會看到左圖可以看到GDP增長和股息率長期來看關係不大,但是 收益增長和經濟增長有很強的關聯。為何我們覺得中國是很好的市場?不止是疫情,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國經濟增長仍然在全世界是高水平的,這是我們看好中國最基本、最根本的一個理由,我們覺得現在的中國市場是值得大家去看的。在中國市場裡面會挑什麼?做一個非常簡單的拆分,股票市值等於利潤×PE,利潤等於公司收入×淨利潤率。任何一個股票市值=公司收入×淨利潤率×PE,買股票有收益意味著公司市值有增長,股票收益率一定是收入的增長+利潤率擴張+PE擴張再減掉股本的擴張,記住共四個變量可以刻畫股票收益率。

我們要找到的公司、去買的股票,股本擴張不管,買的股票應該滿足三個條件中至少一個,收入能夠增長、利潤率能夠擴張和它的PE能夠擴張。

股本擴張是什麼意思?大家要小心有一類公司利潤確實是不斷在增長的,但是它的股本同步在擴張。你們看香港市場,香港市場很多股票不停增發,增發後去收購,拿到很好的資產。但是它的股本也擴張相應比例,這種公司長期來看你的股票很難賺錢。

2015年那一波牛市時中國有很多公司幹了這件事情,通過國內國外PE差距很大這個道理,在國外買10倍PE資產放到中國來,放到A股市場上這塊資產可能是20倍、30倍、50倍、100倍的PE那麼賺錢了,如果相信這個故事要小心也許是有這種估值差的,但這個股本擴張究竟增加多少這是要算的帳,及時間成本。

我們知道當年做私有化現在終於回來了,包括像做太陽能的晶澳晶科雪球很多朋友是買美股的,大家知道太陽能的股票經過4、5年重新整理終於回來了。這麼長時間能不能等得起?這也是大家要考慮的因素。

我們沿著這個三要素收入增長、利潤率擴張、PE擴張去看,周期股跟科技股特點是什麼。

首先,科技股的核心驅動因素是收入擴張,大家一定記住這個事情。科技股的核心驅動因素是它的收入增長,當你去看一個科技股時首先想的問題不是它的利潤率是多少、它的利潤率能否增長。我們知道很多科技股利潤率是很高的,如果它的收入增長不能達到讓人滿意的程度,那麼它的利潤很難有大幅增長。我們在做VC投資時一般要求一個公司收入月度環比要有兩位數增長。也就是說當你去看一個早期的公司,它每一個月、每一個季度都要有兩位數,甚至有時到三位數的收入增長才是好的公司、好的初創企業。

我們對A股市場上科技股要求基本是這樣,如果我們看到一個科技股收入季度環比數據沒有明顯擴張,我們會說這個公司大家要去小心,有可能有些因素不適合,有可能它並不在一個好的賽道。我們後面會提到賽道,會不斷聽到「賽道」這個詞。為什麼大家講這個事情?我前面在雪球上分享過一個小的思考,為什麼有的投資人投了瑞幸?中國VC投資過去20年非常成功VC投資人基本幹同樣一件事情,選出以後最好的賽道,在這個賽道上找跑得最快的,並不是現在最領先的,一定找跑得最快、執行力最強的三、五個賽手,去投它。然後你相信在這條賽道上它能貢獻給你最快的收入增長,不要管利潤,總有一天它的規模會長到足夠大,要麼被併購掉、要麼自己單獨上市,它會成長為很大的企業,這是我們在做科技、做VC投資屬於最簡單的方法。

投了瑞幸的問題也在這,它選了看著不錯的賽道,中國咖啡類的飲料,在這個賽道上選了一個它們認為很好的賽手就是瑞幸,然後看它收入增長是不是保持高速增長,這個收入擴張是不是理想?月度、季度數據是不是理想?所有條件都合適去投了瑞幸。

大家要小心,這種收入增長是不是符合常識?是不是真正有合適場景讓它有這麼大收入擴張?我們瞎聊一下,收入的增長對科技股來說未來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到底誰能消耗這個世界上的算力?我前幾年,大概5、6年前在雪球上也分享過一個思考,那時我覺得谷歌能到2萬億美金的市值,想得很簡單。我們知道過去的40年摩爾定律幾乎一直是有效的。摩爾定律講的是單位面積上的算力能夠在18個月裡翻一倍,成本下降一半,單位面積上的算力能夠在18個月裡面翻一倍。

大家想這件事情,過去從PC時代微軟+英特爾,到移動時代的蘋果,其實都是它為這種算力的高速增長找到了一個應用場景,所以這樣的企業成為了最偉大的企業。我當時覺得谷歌會有非常大的前景,但我當時看錯了蘋果,我認為谷歌會超過蘋果的市值,這個地方我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但是這個道理大家可以去想一想,究竟什麼人在未來的五年、十年能夠去消耗掉這種算力?而且算力這個東西本質上是沒有國界的。在未來的世界裡我們看到一般等價物就是算力這個東西,特別像雲計算這樣的技術實現之後。如果看未來世界一般等價物有很有意思的事情,大家看經濟史會發現,這個世界上基本上是一種通行貨幣和某一種所有人都需要的商品去做交換的。

我們知道在現在的社會,其實核心是美元作為一個一般等價物、作為一個最重要的貨幣來實現這個功能,大家都用它實現交易的功能。驅動美元的其實是石油,要買石油要先換美元,拿著美元買石油、做所有其他的貿易。

再往前看,在18世紀以前,這個世界上主要的貨幣是白銀,主要的必須要購買的商品是什麼呢?是中國的瓷器,你要買瓷器要先換白銀,跟你要買石油先換美元是一樣的道理。以後算力有可能成為這個東西,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先需要算力。我們說誰能夠消耗算力誰就可能是科技增長最重要的一個領域。

我們去看我跟我們科技研究員討論這個事情,為什麼中國砸了非常多的錢,我們燒出來一個京東方現在又在存儲領域繼續燒錢。為什麼京東方股票漲得並沒有存儲類公司那麼好?我問他這個問題。我們討論下來覺得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面板存儲和人工智慧區別在於場景。面板只有個位數增長,存儲可能在兩位數也不會很高的增長,人工智慧我們的研究員估計從2019年到2024年這5年會有30%到40%的piger(音)人工智慧能支撐5到10年快速的增長,人工智慧消耗的是算力,人工智慧需要的是場景。我們現在看到的最有可能成為人工智慧消耗算力的場景其實是視頻會議和自動駕駛。

視頻會議雪球上的朋友可能很多人買了,過去的幾個月,4、5個月的時間股價漲了兩倍。視頻會議我相信不僅是疫情,疫情會極大地改變我們以後的生活習慣。視頻會議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吸引力?它和音頻會議最大區別是什麼?我們交流時要看到對方,視頻會議會極大改變以後從商很多方式,改變我們進行調研的方式,這些都是現在這些投資人在實際工作當中感受到的變化。以後視頻會議會非常大消耗掉算力。

再有一個領域是自動駕駛,自動駕駛也會是以後大量消耗算力的領域。如果你們對科技股感興趣,可以仔細劃拉自己看好的股票,能不能在這兩個領域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及能不能在人工智慧的發展當中找到為這兩個情景提供支撐的方式。這是簡單跟大家聊一下科技股。

科技股的問題是什麼?科技股的問題是它的高估值。今天研究員把我們寒武紀的經濟報告發出來了,我們研究員轉了一下,有的人說你們報告寫50倍PS,這麼高的估值是不是一個VC的估值?當然一部分原因是寒武紀並沒有利潤現在只有收入,建議大家可以仔細看一下關於寒武紀的報告。我認為以後科技股投資的難點在於大量科技的公司是高估的。基本上有兩個方式,要麼投這裡面最好的公司,然後持有它比較長的時間,那就需要你對未來5年、10年有一個非常清醒的判斷,不僅是我剛才說找到非常合適的場景、買這個場景、買這個賽道,重要的是買這個賽手,這是很難的。有一個好的辦法是去買ETF買編制方式相對合理的這樣主題的ETF或者買合適的基金經理,這是普通人投資科技股最好的方式。第三個方式是做科技公司的員工,你們會在浪潮的頂端待很長的時間。

然後說周期股,剛才說收入增長、利潤率的擴張和PE的擴張,周期股的核心驅動因素其實是利潤率的擴張。為什麼?利潤率其實很低,化工行業很典型的,化工行業的淨利潤率在2個點、3個點,一萬塊錢銷售的價格掙200元到300元,也就是說當你的產品價格從一萬元漲到一萬零三百的時候利潤就翻倍。所以價格會極大地驅動周期股的利潤率擴張,就會帶來利潤率的高速的增長。所以我建議大家仔細地去想這個事情,到底有沒有找到漲價的周期股這才是核心。

我們說一下下半年的利潤率擴張的可能性,我們現在看到最佳可能性是水泥。當然很多人會講海螺,海螺應該算是周期股裡面過去4、5年給投資者創造最理想回報的一個股票。海螺並不是利潤率擴張的這麼一個故事,大家可以去看,其實海螺為代表的一類周期股它其實是收入擴張的,它是不斷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收入等於全行業的收入×市場份額。所以如果一個企業能夠長久地擴張自己的市場份額,它也是一個很好的企業,但這屬於收入擴張的故事。我們現在看到的3到6個月真正的機會其實是在於利潤率的擴張。我自己的看法下半年多數的周期股並不能享受利潤率的擴張。

我們知道很多的,大量有色金屬是全球定價的,下半年全球的疫情會不會好轉?這個我覺得誰都不敢講,大概率來說我們現在還看不到下半年全球的疫情就能夠恢復到讓大家出行、讓大家像去年一樣的消費,我們現在都不敢講明年的早春或冬天時疫情不會再來,誰都不敢講這個話。你怎麼能夠相信全球定價很多的商品,包括石油、包括工業金屬、包括農產品的價格能夠大幅度地增長,能夠帶動這些企業利潤率擴張呢?很難的。所以我建議大家不要簡單做這個判斷,說中國央行在放水、美國的央行在放水那麼商品就會好,不會這麼簡單的。

但是如果你去看供給,當水來了的時候,什麼樣的東西漲價漲得最多?其實是供給結構最好的東西。在我們列出來的這幾個大的行業裡面裡看,水泥、地產、有色、化工,當然化工因為它存在大量的子行業,不大能夠把它作為行業統一來看,我一直很反對講化工股在周期反轉時會怎樣,化工是一個一個細分的子行業,只能細緻地去看。但像水泥、地產、煤炭、有色,相對來說它會更整體。

在這裡面真正會受益這個過程主要是供給結構最好的像水泥這些公司。如果你們看水泥的價格,西北的水泥比較堅挺,華東水泥價格最近一段時間是跌的,因為華東降雨。前兩天我在雪球分享一個報告,那個報告裡也提到這個問題,當華東特別是上海天氣好起來,出梅了,我講的是產品的價格。因為疫情推後了一部分的需求,所以我們會看到下半年水泥的整體的需求好轉,它的供給結構仍然是比較健康的,它能夠真正享受到利潤率的擴張。

在這裡要跟大家聊一個事情,很多的人其實在分析很多的投資的時候,往往只喜歡看某一個因素。當然如果你做的分析,一個因素就能夠說明是賺錢還是虧錢當然是好事,這肯定是一個好事。但是大家要注意一件事,很多的投資往往不是一個因素就能概括的。最典型的其實就是像周期股的投資,多數的時候供給跟需求共同造就了價格的變化,不是只有供給或者是需求。當需求好轉的時候,你的供給是不是增長得更快,這就是問題。

我們知道,包括科技股、包括消費股都是一樣的道理,你看到一個需求在變好,但是可能供給的增長更快,那麼下跌你的利潤率是負的變化。大家一定要注意這件事情,我們看好水泥因為水泥供給結構是最好的。

簡單跟大家說我們下半年最看好的周期其實是水泥。講了半天周期看什麼、科技看什麼,還沒有說比較的事,我們來做一個大類資產配置分析看周期和成長。

大類資產配置是幹什麼的?我曾經在雪球上寫過兩篇文章簡單討論這個問題,我把大類資產配置基本道理寫在這裡,大類資產配置幹的核心的事情,讓一個人也好、一個機構也好、一個國家也好,能平衡當期和遠期的支出。很多支出是剛性的,有些支出可以推到遠期,有些不行,有些必須當期支出。一個月不吃飯肯定餓死,不可能把吃飯需求推到明年去,但這個月不買車沒有問題。不同類型需求有不同剛性,大類資產配置核心目標其實是搞清楚你這個人、你的家庭、你的公司、你的投資組合、你的國家在當期哪些支出是必要的?哪些支出是可以推到遠期去的?你要平衡你這一輩人的需求和你的子孫後代的需求。

我前面發過一個感慨,疫情導致全球的放水,財政的支出其實是對子孫後代的透支。我們現在是沒辦法,我們不可能在這個時間點上不具有這個支出,但其實是透支子孫後代財富的,我們應該想辦法為子孫後代留下更多財富才對,要不然他們以後一定會替我們還債的。

大類資產配置做的主要工作是搞清楚這種支出之後,然後按照支出的時間序列去做相應的配置,去配置合適的資產產生現金流來支付你這個支出。那麼大類資產配置基本上要做的事情是什麼?是要能夠戰勝經濟增長和通脹,讓你能夠活的和你周圍的人一樣好,讓你能夠活得比你以前更好,這就是幸福。幸福其實就是一個人活得比以前要好,活得跟你周圍的人差不多,或者比你周圍的人還要好一點,這其實就是幸福。

大類資產配置可以說是你自己要想清楚的事情,你究竟想要的是什麼。我們在金融學上、在投資學上講大類資產配置,要做的事情這裡列了四個:戰勝預期內的通脹、戰勝預期外的通脹、戰勝通縮、以及在不增加波動性的條件下儘可能提高回報率。大類資產配置對應幾條,用股票戰勝預期內的通脹,我們知道股票它是能夠戰勝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的,因為這個國家經濟增長是由公司構成的,公司裡面最優秀的其實是上市公司。所以當你去買上市公司的股票,最終平均而言會戰勝你所在國家的經濟增長,就能戰勝你所在國家的通脹,一般來說是這樣的。

我經常看到有人去討論這件事,我們為什麼配債券,既然我們知道長期來看股票增長一定超過債券,股票的回報率一定超過債權的回報率,為什麼配債券?因為股票下跌時還要吃飯,因為股票市場表現不好時還有剛性支出,可能要撫養小孩子、贍養老人、要有自己的支出、要學習、要上學,所有的這些支出並不會因為你的股票跌了它不支出。所以在通縮發生時,在一個國家資本市場發生大幅度下滑時必須有債券保護你的整個組合,保護你的配置。所以我們說固定收益類產品做的事情是保護通縮的時候保護你的組合。

第三類是配置實物資產。中國人多數80%以上的總資產是房子,房地產這個東西算不算實物資產?肯定算。因為實物資產就是為了抗通脹的,尤其它抵抗預期外的通脹,尤其是經濟增長不能覆蓋的通脹,所以會有實物資產。

最後一類,剛才說的科技屬於這個,屬於絕對投資型或風險投資型的投資,在不增加波動的前提下儘量提高回報。大家要注意這個配置是不能夠增加你的組合的波動性這個作為前提的。不能因為說以後覺得科技好了,不管波動性了。會有問題,當你必須做一些支出時,可能把你的錢過多地放在一些暫時不能收回來但以後會很好的資產上,你仍然會受到損失,因為你肯定會動本金。大家要注意這件事情,為何要做平衡配置?為何家庭組合要做平衡配置?投資組合、養老金組合要做平衡配置?因為一旦不能正常收回利息一定動本金,一旦動本金以後投資回報會很差。

這是我們說大類資產配置,從大類資產配置角度大家能明白了,我們為什麼說周期和科技起了不同的作用。現在這個時間點,我建議大家可以更多地去配置周期類的資產,或者你去選特別穩定的資產。為什麼這麼講?這裡畫了兩個圖,這是聯儲的報告裡,前面做過報告工作,這是2017年的一篇文獻。這裡列出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資本回報率和GDP左圖,150年以來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資產回報率平均值在6%,是剔除通脹的真實回報和剔除通脹的真實GDP。資產回報率實值大概在6%左右,GDP平均值大概在3%左右,這二者的差距是3個百分點。3個百分點什麼意思?我跟很多人講過這個事情,3個百分點就意味著,因為資產是屬於富人的,那麼3個百分點其實就是富人的財富增長速度超過這個國家的平均的增長速度。也就是說是富人比我們這些工薪階層變富的速度高了每年3個百分點。不要小看這3個百分點,3個百分點就是100年16倍,也就是說25年是1倍。每一代人大概是20年到25年。也就是一個這富人坐在家裡什麼都不用幹,每一代人會比所有人變富一倍。這是為什麼資本主義不斷看到貧富的分化、看到這些問題。

看圖,這裡有兩個灰色的階段,資產回報率減掉GDP變成負數,也就是說資產回報率比GDP低的時間段。這兩個時間段正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當資產回報率大幅低於GDP時,打仗了。安全資產的價格漲了非常多。

現在值多少?這個工作是2017年,他們做到2015年,現在大概數值在1%左右。全世界平均的資產回報率比GDP只高1個百分點。雖然我們知道現在全球GDP很低,但資產回報率更差,1個百分點是歷史上曾經有過在1965年左右到1980年大概有15年的時間。歷史上這一個時間段資產回報率減掉GDP,這裡畫了兩個時間點,68年法國5月風暴和78年中國改革開放,幾乎就是這個時間段進入和結束的時間點,我們現在其實回到了1968年的狀態。

我跟一些人聊過這個事情,其實你看到從2015年、2016年、2017年一直到現在,不斷看到和60年代類似的情況,年輕人開始上街,出現很多不滿意的問題。為什麼現在沒有像當年一樣解決這個問題?當年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大家可以想資產回報率是什麼?資產回報率是資產創造的價值除以資產的總值。現在的問題跟60年代的問題、跟1910年的問題、跟1930年的問題其實是類似的。前面的高增長的時代,大量的回報讓資產的總規模快速的膨脹了,在科技不能大幅發展時,你的分子沒有大幅增長,但你的分子漲了很多倍,資產回報率就會很低。

當年怎麼解決這個事情的?1914年世界大戰、1939年世界大戰,把資產消滅掉把分母變小,資產回報率就回去了。60年代時因為世界上有了核武器打不起世界大戰來,我們看不到這樣的過程。那麼1910年代,20世紀的第二個10年,打了4年,到1939年打了6年,解決了這個問題。而60年代這一次持續了15年的低回報,不能打世界大戰資產沒有辦法快速出清,最後導致15年的低增長、15年的低回報。現在也是一樣的,大家看到全世界越來越亂,真的能打起來世界大戰嗎?不會,因為有核武器。

我們會看到10到15年低回報的時期。低回報時期你要怎麼做?兩個,第一個要找到那些還能有高增長的東西。前面,我們在頭兩年看到真正高增長的東西主要是中國消費的股票,中國的核心資產,我們能看到從2015年到2035年我們國家快速的這種變富。大家會有持續的需求,大家會不停地消費各種各樣的新的或者是以前已經在消費,但我們現在願意付出更高的價格的。以前大家可能一千元喝瓶茅臺,現在變成兩千、三千元喝一瓶茅臺,以前大家買2元一瓶的醬油現在變成買5元、8元一瓶的醬油。中國的消費構成了前面幾年牛市裡的核心資產。往後看,中國的科技股、美國的科技股,剛才提到跟人工智慧相關的還會提供給我們比較好的增長。大家還是要注意估值。

為什麼我們在這個時候只講科技股不講消費股?就是因為現在消費的主要的股票的估值,我自己覺得其實已經到了很高的一個水平上,但科技股不一樣。科技股的增速會更高,我們剛才提到茅臺、海天這些,它的收入增長是到不了25%的,大概是在10%上下的水平,10%到20%這個區間裡。我們剛才提到人工智慧,往後看5年、10年,收入的複合增長率30%幾,這一類在現在時間點上可能估值比消費股還要貴大家可以去選,這裡還有好的東西會出來。

第二類可以買的東西是黃金。為什麼講黃金?黃金的真實回報是零,全球的資產回報減掉GDP大概在1%,全球GDP增長今年肯定是負數,往後看比較長的時間到不了2%。資產總回報很難超過3個百分點。這裡面有風險資產、有無風險資產。風險資產的回報如果有5%,無風險資產是0,組合起來大概其而言加權平均值是在3%左右。無風險資產寧願買黃金,無風險資產裡分成債券和黃金,問題是現金、債券這兩類無風險資產,它的問題是當你考慮通脹率時,它們的真實回報是負數。因為現在大幅度放水,債券和現金肯定跑不贏通脹,現在仍然可以買的無風險資產是黃金。

第三類資產是名義回報率很高但增長不高這類資產。包括熊貓同學最喜歡的公用事業類的東西,我很喜歡熊貓同學經常給大家講的那一批美國的和歐洲的這類的資產。我自己也會在投資組合裡面放這類的資產。大家要記得一個回報率的底線就是5%,我剛剛提到了風險資產真實回報高於5%才是一個好的風險資產。你要看的是減掉那個地方當地的通脹,它有沒有5%。如果你在美國買到了一個穩定回報4%的東西,大概率來講這還是不滿足要求的,要找到那種真實回報高於5%的東西。這是我們說幾類的東西。

還是回到剛才說的科技和周期的問題。在這個點上來講,科技股就比周期股要好,在這個點上是這樣的,當然大家要注意估值,如果你的估值太高了,你的回報就不會很高。

再講一個事情,追求穩定不是膽小鬼。現在股票漲得很多,我周圍的人每天都會有新的朋友問我說:買什麼?我給他們推薦基本上都是你去買基金、你去買很好的基金經理管的基金。但是還提醒大家一件事情,你在現在這個時點上沒有賺到大錢並不一定是壞事。我知道有些人會販賣焦慮跟你講,如果現在這個時間點上賺不到錢,後面會階層下滑、會怎樣怎樣,不要開這種玩笑,大家是什麼階層心裡很清楚,我們中產階級、掙工資的人不是富人,我們不屬於剛才講到靠著資產的收益就每25年變富一輩的人,我們不是那種人。我們不是那種人,應該考慮家庭、個人的投資是不是能獲得穩定的去掉通脹還能有5%的收益。中國平均通脹率大概在2個點到4個點之間波動,你能拿到7、8個點穩定收益就很好了,追求穩定並不是一個膽小鬼的行為。為什麼?我們看中國人口趨勢的變化,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數據是一條綠線,大家可以看綠線我們在60、70年代時這根綠線數值是非常高的,它是在15左右,現在已經降到0左右。這個工作叫潛在工作人口變動,指15到16歲人口它的變化。我們國家經歷40年以上工作人口不斷的增長,現在我們已經變成工作的人減少,需要撫養的人變多了,小孩子、老人變多了,大家說的老齡化。這個東西意味著房租收益率會發生極大變化,原來中國驅動個人財富和家庭財富主要的增長其實是房價,但潛在工作人口變動在全世界主要的資本主義都和房價和房租的收益率有很強的關聯。

在2010年到2020年這個時間點裡它變成0,意味著2020年以後有可能看到中國房地產市場陷入比較長時間的低增長的這麼一個局面。所以我跟周圍的朋友也會說,我其實只看好一線城市和一線城市核心區的房子的房價,我覺得它們的房價短期或者長期都會有相當好的表現。但是二線城市、三線城市還有並不很好地段房子會有很大問題。租房子的人少了,租房子的人變少一定會影響房價。

我們還放一張圖,綠色虛線是美國房地產市場的平均回報。在80年代、90年代及21世紀頭5年,房地產平均回報在10個點左右,同期REITS回報也在10個點左右。這個很好理解,掙到了市場正常的收益。大家看2005年到2015年,這10年預測線平均值掉到4個百分點,REITS回報率也掉下去但很快回來了,它基本保持10左右10年的平均回報。什麼意思?這裡面是主動管理的效果,所以中國市場開始發行了REITS,以及最後我們能夠看到中國有一些房地產,商業地產或住宅地產REITS時,這提供給普通人能夠獲得穩定、高回報比較好的產品。我相信中國的REITS,大家以後一定看到8個點以上的收益,名義收益率在8個點以上的REITS,大家不要把這個當做債券去買,REITS是依靠主動管理,能夠發現市場機會的人才能管的產品。兩三年之內大家一定會看到很好的REITS產品,不要猶豫去買這些REITS。

這是我們模擬的天然氣管道資產回報率,可能放10年漲10倍、20倍,但你去追求穩定的回報這不是膽小鬼的行為,這是一個很理智的行為。我們還畫了一些特定的行業,比如水電燃氣類的行業,中國A股總市值佔全球的比例,我們比例已經非常高了,以後全球投資者都會到中國來買這些基礎設施。意味著中國人會在這個過程裡受益於這種資本利得。

最後和大家講兩本書,之前講一大堆,我一直看周期類的,大家說你真的懂科技股嗎?我怎麼看科技發展?我給大家看兩本書,一本書《人類滅絕之後》。這本書是一個英國人叫狄克遜他寫的,他是用進化的理論做分析,如果有一天人類突然不在了,會出現什麼樣的動物佔據這個地球。好看的是因為這裡有很多插圖,有各種各樣奇怪的動物。它把全球分成幾個大的區域,在這每一個區域裡,跟大家講什麼動物會佔據這個區域。為什麼這個東西跟科技有關呢?它講了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就是生態位,當人類消失,那麼人類以及人類養的牲畜、人類種植的這些作物就讓出來一個很重要的生態位。那麼什麼樣的動物跟植物能夠迅速搶佔這個生態位,就能成為未來佔支配地位的物種,它最看好的是兔子,嚙齒類的動物兔子、老鼠這類的東西。它們在有人類的時候數量也大幅度增長,當人類一消失,人養的牛跟羊慢慢活不下去,兔子會長到牛跟羊那麼大,它會佔據草原?

我為什麼說這個事情?我跟大家聊了半天賽道的事,賽道其實就是這個道理。每一條賽道是一個生態位,誰能最快佔據這個生態位誰就能活下去。你看任何一個生態系統都是這樣的,當某一個物種因為一些原因突然消失,很快會有其他物種補上的。一個科技公司成功、一個網際網路公司的成功、一個消費公司的成功其實都是這個道理,並不一定是這個人,這個公司的創始人真的有這個洞見能夠做成這個事情,他可能只是最快地佔據這個生態位。一定要小心成功過的人做第二件事時不一定成功,把他的經驗複製到下一個生態位上不一定成功,因為下一個生態位很可能已經有人了,大家注意這是投資科技會犯的錯誤。

第二本書是《物理學的未來》,這本書是加來道雄寫的,他是一個非常好的物理學的教授。他寫了這本書,這本書目錄給大家看。它裡面講了未來100年,其實是21世紀,21世紀他認為會發展的領域,計算機的未來、人工智慧、醫學、納米技術、能源的未來、太空旅行、未來的財富、人類的行星文明,最後講了2010年的一天。我建議大家去看一下這本書,你會發現你炒過的科技股很多都在這裡面,它們做的很多事情都在加來道雄十幾年、二十年前的想像當中,他是一個很好的科學家、也是一個很好的科普作家,大家可以看這本書。

我剛入行不長時有一個券商寫過一個策略報告,講未來30年會怎麼樣,我看完那個報告我說這個報告沒什麼看頭。這個報告居然沒有寫火星旅行,沒有寫火星旅行帶動科技的發展,肯定是不對的、肯定是片面的。因為我看了這本書,它會很細緻告訴你,大概什麼時候人類能做到什麼樣科技的發展,去看這本書吧!

相關焦點

  • 都說「牛市買指數基金」 到底該怎麼買?
    對於基金投資者來說,牛市裡也有一些買基金的規律。例如「牛市買老不買新」,因為新基金還沒建倉,或者倉位不高;老基金因為倉位較高,所以反彈起來更猛。還有「牛市買指數基金」,因為牛市裡主動型基金跑不贏指數,不信的話你可以看看自己持有的基金,基本跑不贏滬深300、上證50或者創業板指數。那麼指數基金該怎麼選,是all in還是選擇定投?
  • 又到了牛市中該買新基還是老基的環節!
    今天就跟大家分析下,目前要不要買這些新基金,要不要去追「冠軍基」、「翻倍基」。02 爆款基金魔咒其實,A股素來有著「爆款基金魔咒」之說,如果公募基金新發份額達到高點或者頻繁出現新成立基金募集破百億,那麼往往可能是短期市場的高點。
  • 買股票好還是買基金好?這比賽有意思!比答題速度 比辯論技巧 還暗...
    ,還有今年財達證券隊與國泰君安證券隊的辯題——「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買股票更好還是買基金更好?」,往往場上選手唇槍舌劍,場下觀眾也是辯得臉紅耳赤。   有時候半決賽的精彩程度絕對不亞於總決賽。   說真的,對於投資者應該買股票還是買基金這個辯題,我起初的想法還是認同反方的,即投資者還是買基金好。但是,隨著辯論的展開,聽著雙方的激烈辯論,我一度倒向了正方。   我滿腹狐疑,是真的嗎?買基金的完美輸給了買股票的?   這場比賽雙方辯論的主題是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買股票更好還是買基金更好。
  • 當下到底是該線上買手機還是線下買手機呢?
    線上買手機還是線下買手機成為了不少消費者爭論的問題,今天給大家說說我的看法。首先,體驗方面,雖然網際網路購物的市場在線下實體之上,但是對於用戶體驗來說,線上是不能和線下相比的,線上購買時,我們只能參考一些廠商提供的產品樣機的圖片和資料等來評判,這其中還是商家的決定性更大。圖片甚至可能是經過後期美圖處理過的,已經脫離了產品本身真實特性,而且手感完全體驗不出來。
  • 是牛市徵兆還是末日狂歡?
    垃圾股遭爆炒愷英網絡實控人被抓;龐大集團破產;騰邦國際老闆股份被司法凍結;金洲慈航債無法兌付本息;金盾股份老闆之前都跳樓了;神農科技被立案調查;堅瑞沃能欠款接近破產;暴風集團海外併購暴雷;長城動漫控股股東被行政處罰;盛運環保關聯方佔用資金瀕臨破產;新雷能老闆被立案調查。然而,它們都漲停了。
  • 《China Daily》頭版頭條:宜信怎麼看牛市?
    牛市來了,然後呢?」 買一份7月14日的《China Daily》日報,或是瀏覽China Daily公眾號,可以看到頭版頭條中,宜信財富董事總經理、資本市場負責人、產品策略負責人王浩宇接受《China Daily》的專訪時,對於牛市的最新見解。
  • 崔紅建:2021年會很像2010年 市場還是牛市、結構比倉位更重要
    比如說好買網肯定也有一些一級市場的產品,很多客戶也會想,我到底是錢放在一級市場好,還是放在二級市場好?因為一級市場肯定都是價值投資,一級市場不做價值投資肯定很快就沒了。而二級市場的價值投資和一級市場的價值投資實際上是存在著錯位的,為什麼呢?因為在一級市場的投資中,當一個企業發展成有很高的壁壘,有很好的盈利模式,有很好的現金流的時候,一級市場是投不進去的。
  • 買黃金首飾好還是買翡翠好?
    有個朋友跟我說,她很喜歡翡翠,但是她媽媽一定要讓她買黃金首飾,她很糾結。問我到底買黃金首飾好還是買翡翠好?其實這個問題很普遍,很多上了年紀的人會覺得:不就是一塊石頭嗎?不能吃不能用的,還不如買黃金飾品。
  • 牛市的基礎不存在
    任何一輪大牛市,都是全國人民參與的牛市,也就是萬民炒股才有牛市。僅僅憑藉些微的熱錢,還是不夠的。 股市並不是理想的投資標的。如果追求穩定,可以購買國債,現在大量發行國債,吸引了大量的資金,也造成銀根緊鎖,掐死了萬民炒股的萌芽。不買債券,買房子也是比較划算,買房被套牢了,還能落下一套房子可以出租,如果買股票被套牢,什麼都沒有。
  • 「牛市旗手」中信建投與「周期天王」周金濤的預言
    如今,中信建投證券依靠《牛市的起點》,成功站到了券業C位,但沒了周金濤的中信建投,還能在合適的時候發出撤退的信號麼?兩年前,被稱為「周期天王」中信建投研究所一把手周金濤撒手人寰,留下了「2019年是暴富機會」的預言。而後每每股市暴漲暴跌,股民們都會回味「人生的康波」,順便期待2019年的到來。
  • 版本相同價格相似,到底選iPhoneX,還是買iPhoneXR更合適?
    目前在第三方平臺上,64GB版本iPhoneX已經降到了4000元價位段,與iPhoneXR售價相當,兩款手機發布時間相差一年,但設計配置卻各有領先,這也令不少有意換機的消費者困惑,到底是買iPhone X,還是買iPhone XR合適。其實在筆者看來,兩款手機都是十分出色的產品,不同需求的消費者可能會做出不同選擇。
  • 劍與遠徵金色的裝備值得買嗎 先買金色裝備還是留錢買紅
    劍與遠徵金色的裝備值得買嗎 先買金色裝備還是留錢買紅 鬥玩網原創:在劍與遠徵中,很多玩家還不清楚到底有沒必要去買金色的裝備,下面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 激活消費,牛市必不可少
    先來看一個大家喜聞樂見的例子,牛市是怎麼起來的? 牛市的啟動,離不開大規模資金注入,資金流入又以樂觀的心理預期為前提,而只有牛市來了,市場心理才會從悲觀轉向樂觀。於是也得出一個與促消費相似的結論:靠牛市啟動牛市。 如果只能靠牛市啟動牛市,我們就看不到牛市了。
  • 史詩級的通脹已在路上,買什麼資產最保值,房產、股票、還是黃金
    當然你手裡有股票,你要堅定,堅決不能拋售,要存著,在未來兩年股市絕對會有一波牛市,就如同2008年六千多點的那個行情一樣,這是因為國際熱錢沒地方跑,只能進入股市,而且認為去擋也是擋不住。
  • 兩日反彈200點,李大霄發出吶喊:牛市已經來了
    華爾街日報當天罕見用《中國股市進入牛市》作為標題發文,對行情未來有著不小的冀望。上證指數5日收漲1.8%,報3522.82點,較8月26日收盤點位(今年夏季暴跌的底部)漲20.3%。而通常牛市被界定為較低點上漲20%。
  • 新手買股票,如何不虧錢?
    但為什麼我還是會建議你,在有時間、精力和有閒錢的前提下,參與權益類投資呢?因為從長期來看,權益類投資,收益遠遠超過現金、債權和商品類的投資,所以,想要讓財富穩健上升的,股票是你始終繞不開的投資品。有人告訴我,因為聽說別人買股票,沒幾天就賺夠一年工資,感覺閉著眼睛都能賺錢,就開戶了。不難看出,大多數人開戶入市的時間,多半會集中在股市行情上漲的時候。特別是在牛市,股市越上漲,吸引進來的新股民就越多,往往這個時候,你很容易買在牛市高點,買得太貴了。
  • 買防藍光眼鏡是要有度數的好,還是不要度數的好?
    說法各異,有堅信不疑說有效果的,有懷疑態度的,甚至有人說買防藍光產品就是在交"智商稅"!今天,我們撇開防藍光眼鏡到底有沒有用這一話題,來談談買防藍光眼鏡是有度數的好,還是不要度數的好?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藍光?藍光並不是指藍色的光,而是波長為380-500納米的高能量光。
  • 買柿子時買軟柿子還是硬柿子?到底有什麼區別?還好現在知道了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新朋友,很高興和大家見面,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買柿子時買軟柿子還是硬柿子?到底有什麼區別?還好現在知道了。
  • 林採宜等:買股票,擇股和擇時哪個更重要?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7日電 題:《林採宜等:買股票,擇股和擇時哪個更重要?》擇時收益則是根據大盤的牛熊波動趨勢判斷,低買高拋指數基金而賺取的收益。數據顯示:如果將2004年12月-2020年12月間的16年作為統計區間,A股、港股、美股(標普)、英國、德國、日本、印度和土耳其等八個市場擇股收益均顯著高於擇時收益,平均超出比例達100.4%。
  • 活牛爆發結節性皮膚病,養牛戶不敢買牛,牛犢的價格會下跌嗎?
    養牛出現疫情,養牛戶停止買牛犢現在爆發疫情的地區都發布了封鎖令,禁止活牛出入,牛產品也不能夠調出。如今已經有6個省份出現疫情了,未來可能還會有其它地方上報,所以接下來更加多的地方會禁止活牛出入。而養牛戶出於防疫的需求也會停止買入牛犢,尤其是那些需要補欄的,害怕買回來病牛,從而傳染給牛場的健康牛,基本上是不會再補欄了,就算想補欄的也會抓緊時間,這也意味著接下來一段時間牛犢的成交量可能會減少了。那麼養牛戶不敢買牛犢了,會不會導致牛犢的價格下跌呢,相信這也是不少朋友想知道的。從正常的邏輯看來,養牛戶不敢買牛犢了,那麼牛犢就會降價,畢竟需求減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