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消費,牛市必不可少

2021-01-08 騰訊網

越來越多的人正翹首以待,期盼火熱的消費趕快到來,來拯救自己的工作,穩定自己的收入。

當前經濟面臨的很多問題,如增長、就業、收入等,消費都能手到病除。問題是,在人們期待消費復甦時,每個人正變得精打細算起來。你精打細算過日子,別人也正有此意,究竟誰來擴大消費呢?

消費決策,分散在千千萬萬的人手中,激活消費,從來不是容易的事。本文希望論證的是,結合當前國內經濟情況,激活消費,牛市必不可少。某種意義上,激活消費的意義有多重要,長牛慢牛的政策基礎就有多堅實。

破解循環論證難題

促消費,首先遇到的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循環論證難題:激活消費,以收入穩定為前提;收入穩定,以就業穩定為前提;而就業穩定,又離不開活躍的消費。最終就是一個無解的循環論證,靠消費促消費。

遇到這種情況,靠市場自發調節是沒用的,只能靠外力扭轉局面。

先來看一個大家喜聞樂見的例子,牛市是怎麼起來的?

牛市的啟動,離不開大規模資金注入,資金流入又以樂觀的心理預期為前提,而只有牛市來了,市場心理才會從悲觀轉向樂觀。於是也得出一個與促消費相似的結論:靠牛市啟動牛市。

如果只能靠牛市啟動牛市,我們就看不到牛市了。每隔幾年光顧一次的牛市,是怎麼來的呢?有人歸結為否極泰來,熊市到頭牛市自然就來了。這只是一種類似宿命論的結果描述,不具備任何可解釋性。

事實上,熊市跌到最低點時,人們無比悲觀,覺得世界末日到了,市場籠罩在恐懼之中,並不會自動觸發什麼「否極泰來」的上漲。市場之所以會反彈,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能走的投資者都離場了,留下的,要麼是走不掉的,如上市公司的股東,要麼是套牢裝死、甚至做好準備傳給下一代的股民,還有極少數抄底待漲、根本不打算離場的聰明資金。

此時,持股者都是不會離場的「強硬派」,對壞消息脫敏,大盤就跌無可跌了,形成了所謂的「鐵底」。

市場處於「鐵底」時,跌不下去,卻也很難漲起來。遇到好消息,指數往上跳一跳,但很快又會跌下來。此時,扭轉局面需要靠大玩家,如著名投機家安德烈·科斯託拉尼所說,

「真正的轉折一般依靠大玩家,作為股市上的先鋒,大力買入,推動股價上漲」。

大玩家的大力買入,推動股價上漲,量價齊升,形成牛市初期氛圍,帶動市場情緒。牛市氛圍吸引更多資金湧入,於是,牛市啟動了牛市。

同樣,走出促消費的死循環,我們也需要這樣的外力。

這次不一樣

靠外力重啟低迷的經濟,我們對此並不陌生,凱恩斯主義是這麼倡導的,各國政府也一直是這麼做的。

以我國為例,每當經濟陷入低迷,降息、減稅、貸款投放、基建投資等刺激政策就會出臺,且每次都不負眾望,成功拉動經濟復甦。

這一次變得尤其困難,主要原因在於經濟的核心驅動力已經從投資轉向消費。投資為核心驅動力時,政府可直接下場,通過修路建橋蓋房子等基建投資拉動經濟;但如果基礎投資接近飽和,增長源頭主要依賴消費時,面對民眾消費意願不高,政府卻缺少直接下場幹預的手段,「牽馬到河易,強馬飲水難」。

某種意義上,經濟驅動力由投資轉向消費,使得這一次的經濟刺激與以往不同,難度更大。

消費的活躍,以穩定的收入預期為前提。政府雖然不能直接代替民眾消費,卻可以通過「穩就業」來穩定民眾收入預期,穩住了就業,就穩住了消費基本盤。

穩就業就是穩企業,核心手段是減稅、降費、續貸。其中,續貸尤為重要,理論上講,只要貸款資金跟得上,企業沒有訂單也能活下去,過去我們講的很多基建相關的「殭屍企業」,便是這麼續命的。

所以,只要決心夠大,金融資源跟得上,穩就業是能做到的。

從各產業吸納就業情況看,製造業、建築業、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業、教育等四個行業居前;從單位GDP吸納就業指標看,教育、水利環境、公共管理、衛生、建築等行業居前。未來,這些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有望得到更多的金融資源支持。

難以琢磨的消費心理

只要就業穩住了,消費就不會大滑坡,但還不足以讓消費活躍起來。

通過穩就業政策,假定消費者能穩定地獲得100元收入,但究竟拿出80元還是40元用於消費,更多地是個消費心理問題。

消費心理非常複雜,無論是宏觀層面的市場波動,還是微觀層面企業經營的失敗,很多時候都源於未能有效把握消費心理,如凱恩斯所說,

「消費是一切經濟活動的最終目的和唯一對象。……雖說賺取利益是僱主們最關心的問題,可他們生產的產品是否能幫他們牟得財富還是得另當別論的。在經過從生產到消費的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消費方向的改變與否,市場需求量的多少,則完全看投資者的眼光和預見能力了。」

企業預期消費者喜歡A,消費者卻喜歡B;企業預期消費者會擴大消費,消費者卻縮衣緊食;……種種不匹配,都會造成企業的失敗。

此外,這種影響還是相互的。當企業預期到消費低迷時,為規避風險,會減少投資,解僱富裕勞動力,從而減少消費者群體的購買力,導致消費更加低迷。

就當前情況看,激活消費欲望具有很高的緊迫性。如果消費遲遲起不來,企業沒有訂單,靠減稅、降費、貸款三板斧穩就業,也終究是一時之舉。最終,缺乏訂單的企業難免破產,還會以不良貸款的形式反噬金融體系。

減稅、降費、續貸的組合拳出臺,就業算是暫時穩住了,各方期待的是消費趕快活躍起來。從時間窗口看,等待時間可能不會超過半年,時間一長,穩就業的各項措施就會功虧一簣。

曲線救國,牛市很重要

兜了一圈,似乎又回到了原點:激活消費者的消費欲望。

消費欲望,本質上是一種消費心理。扭轉消費心理,常常讓人有無處下口之感。如果消費者不願意消費,出臺再多的促消費組合拳,也很難成功。

怎麼辦呢?不妨學學網際網路企業。

Tik Tok的全球風靡告訴我們一件事,大概沒有人比網際網路企業更懂用戶心理。網際網路企業的成功秘訣並不複雜,就是站在用戶的視角想問題。凡事不要先想著企業的目標,要看用戶想要什麼。順著用戶來,才能達成自己的目的。

同樣,如果我們的目標是激活消費,要達成這一目標,走直線是行不通的,要曲線救國。

消費者想要什麼呢?疫情之後,面對不確定的內外部經濟形勢,消費者不想花錢買買買,只想提升財富安全感。所以,要想激活消費,只能先滿足消費者對財富保值增值的訴求。

就國內民眾而言,財富保值首先想到的是房地產,但房地產單價太高、負債周期太長,對普通消費有顯著的擠壓效應,把財富保值的資金渠道從房地產引導至股票市場,才是真正的雙贏:既能快速實現財富保值增值要求,又對消費、投資有切實促進作用。

所以,這一次雖然激活經濟的壓力很大,但「房住不炒」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堅決。政策真正想做的,是引導資金流入資本市場。只要資本市場活躍起來,企業可獲取不需償還的資金,短期內沒有訂單也能維繫運營;民眾也達到了財富保值增值的目標,財富增值的目標實現後,被壓抑的消費欲望自然也就被激活了。

屆時,消費被自動激活,企業營收增加,估值修複式上漲,形成正向循環,新一輪繁榮也就開啟了。

曲線促消費,牛市很重要。

治本之策

面對大蕭條後全球範圍內的信心危機,凱恩斯曾提議道,

「一種激進治癒影響當代世界經濟生活的信心危機的方法,是允許個人把收入用於消費或預定某種特定美好前景又有能力購買的資本設備的生產,而且要使得個人除了這兩種選擇之外,別無他法。」

凱恩斯提到的兩個選擇,就是消費和買股票。如果個人資金只有這兩個選擇,即便短期內消費意願低迷,那資金也只能流入股市,同樣能助力經濟走出蕭條。

某種意義上,我們當前在做的就是這件事情。隨著各地對房住不炒的貫徹,貨幣流入房地產的水龍頭已經收緊,個人收入要麼直接消費,要麼炒股買基金,要麼購買銀行理財。而銀行理財資金投向,也在更多地向資本市場傾斜。

當然,靠牛市促消費只是金融層面的措施,金融層面的措施終究治標不治本。要恢復各方信心,中長期看,關鍵還是靠產業升級,靠創新驅動,靠提供真正契合消費者需求的商品服務。

凱恩斯曾說,「之所以會存在失業問題,是因為人們都想要月亮」。人們想要月亮,無人能造月亮,所以才產生有效需求不足,一邊是消費需求得不到滿足,一邊是工廠沒有訂單,工人失業。

某種意義上,根本不存在需求不足,消費者之所以不消費,只是因為企業提供的,不是消費者想要的。

參考資料:

1、[英]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

2、[德]安德烈·科斯託拉尼,《證券投資課》,機械工業出版社,2018.

本文由公眾號「薛洪言微語」原創,作者為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 薛洪言

相關焦點

  • 消費有多重要,牛市就有多必要
    本文希望論證的是,結合當前國內經濟情況,要激活消費,牛市必不可少。某種意義上,激活消費的意義有多重要,長牛慢牛的政策基礎就有多堅實。破解循環論證難題促消費,首先遇到的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循環論證難題:激活消費,以收入穩定為前提;收入穩定,以就業穩定為前提;就業穩定,離不開活躍的消費。
  • 薛洪言:消費有多重要,牛市就有多必要
    當前經濟面臨的很多問題,如增長、就業、收入等,消費都能藥到病除。問題是,在人們期待消費復甦時,每個人正變得精打細算起來。你精打細算過日子,別人也正有此意,究竟誰來擴大消費呢? 消費決策,分散在千千萬萬的人手中,激活消費從來不是容易的事。本文希望論證的是,結合當前國內經濟情況,要激活消費,牛市必不可少。
  • 2021年中國股市展望:市場進入盈利和情緒驅動的牛市泡沫期 港股...
    ①本輪牛市是轉型升級牛,科技和消費是中期主線,牛市在主線上漲過程中也要注意其他行業輪漲:今年上半年創業板指領漲源於基本面,消費和科技類行業亦如此;7月份以來早周期行業領漲得益於基本面數據開始改善;四季度後周期正在發力,以大金融為代表的板塊低漲幅、低配置、低估值在四季度可能被資金追逐。
  • 什麼是結構性牛市?如何把握結構性牛市?
    所謂結構性牛市,主要強調的是特定行業、特定企業的資產重估帶來的牛市,如往年業績表現出色的有色金屬、金融、地產等。其依據是:績優藍籌股漲,績差股跌;高價股有價值,低價股無價值;股市存在「二八現象」。
  • 技術性牛市是什麼意思?現在是技術性牛市嗎?
    7月6日消息,滬深兩市高開高走,上證綜指大漲超4%,站上3200點,進入技術性牛市。截至午間收盤,滬指漲4.24%,報收3286點;深成指漲3.29%,報收12842點;創業板指漲2.21%,報收2516點。滬股通淨流入76.7億,深股通淨流入72.9億。那麼技術性牛市是什麼意思呢?
  • 假如現在是牛市 和2017年的牛市有什麼不同?
    牛市的判斷依據價格;時間;短期的牛市:在規定的時間內,不斷創出本時間內新高。 長期的牛市:不斷創出歷史新高。長期的牛市一定是有短期的牛市構成。現在是確認的短期牛市,正在構建長期牛市不論是從2018年11月還是從2020年3月起始計算,現在都已經是牛市,因為在這段時間內不斷創出新高。比特幣周線走勢時間標示圖什麼時候確認是長期牛市?
  • 白糖:或許天氣將成為,再續牛市的催化劑
    2.3 消費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庫存壓力不大2020年1-3月份受疫情影響,消費驟減,食糖工業庫存攀升至歷年同期高位。隨後國內疫情管控逐步放鬆,消費復甦,庫存降至較低位置,並延續至10月份。11月庫存略有上升,但壓力不大。國內食糖消費由於早已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因此需求端較為穩定。
  • 私募論市:終於等來牛市下半場 北向資金調倉思路清晰
    明白市場整體的演變過程,牛市、熊市,震蕩市周期;類似於我們經常說的豬周期,「肉價高——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肉價下跌——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上漲」,經濟也是一種循環(繁榮、衰退、蕭條、復甦),股市說白了也是循環(行業的盛極而衰,否極泰來的循環)。不少股民總會注重技術、形態選股,忽略了行業因素。
  • 分化震蕩是牛市特徵
    A股的整體業績逐步改善後才會出現顯著的風格輪動以及風格切換,結構性牛市也將逐漸擴散為整體性機會。滬指連續強勢表現,成交量同時放大,跳空高開,在K線圖上形成5連陽形態,從均線系統上來看,長中短期均線呈多頭排列,但是距均線較遠,乖離率較大,預示市場強勢表現後或將面臨調整的壓力。由於短期指數連續拉升過快,盲目追逐熱點並不可取,選擇上可以從強勢板塊當中尋找有補漲需求個股或者從底部滯漲板塊尋求潛伏機會。
  • 牛市持續近兩年滬指創新高 年底應把握"補漲"機會
    從2019年1月4日2440點至今,A股的牛市已經持續了近兩年,雖然漲幅只有1000多點,2020年12月2日,上證指數終於有所突破,一度創出本輪牛市新高3465.73點。從本輪牛市行情特徵來看,投資者更應該把握潛在「補漲」的機會,追高已經大漲的部分周期個股有較大風險。
  • 海通策略荀玉根:本輪調整是牛市第一波上漲後的回撤,急跌後反抽很...
    海通策略荀玉根分析了本輪調整的性質,本輪下跌的本質是基本面沒跟上導致的牛市正常回撤。1、這是牛市第一波上漲後的回撤重申調整的性質是牛市第一波上漲後的回撤。牛市第一階段上漲後市場往往會回調休整,可借鑑的歷史階段包括:05/9-05/12、08/10-08/12、12/12-13/3,這三個階段牛市第一階段上漲後指數回調的幅度往往在10%-14%,回吐前期漲幅的六成多,回調時間在1-2個月。近期外資流出明顯。
  • 除非暴跌 否則7天後美股這波牛市將成史上最長牛市
    來源:金融界網站除非出現嚇人的暴跌,否則8月22日之後,美國股市的這波牛市將成為歷史上最長的牛市,而樂觀的投資者則認為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伴隨著十年來的金融和政治動蕩,牛市仍然保持蓬勃發展,部分原因在於美聯儲和其他主要央行主持的全球流動性盛宴。現在美聯儲已經轉向收緊貨幣政策體制,多年來困擾市場的風險,包括估值過高,仍然存在,使得一些權威人士預測牛市即將消亡。
  • 來了解一下,當前的牛市和2018年的牛市有和相似之處?
    上周的市場整體呈現放量突破的行情,指數率先在打破上沿3587點壓制之後,一度上衝至3588.06點,創出2018年以來的新高,使得牛市通道被打開。那麼,當前的牛市和2018年的牛市有何相似之處?一、從風格上來看滬指和創業板指在收岀六連陽之後,周五均出現這波主升浪行情中的第1根陰k線,但分歧並不大,尾盤指數更是探底回升、快速拉高,新增資金提前抄底。
  • 這波牛市結束將與07年不同 小散靠什麼賺錢
    牛市下半場的最顯著特徵是,「二八分化」取代股票普漲,那些質地優良、價值尚未被完全發掘的股票成為市場的主角,拉動指數上漲。牛市後半場怎麼看?孫建波:牛市已到後半段,風險收益越來越不對稱。在這樣一個全民加槓桿炒股的局面下,頂部雖不能準確預測,但歷史經驗表明當前估值水平已經處於高位水平。
  • 【研報君】牛市完事了?調整好心態,太陽照常升起!
    今天確實很恐慌,不少朋友問研報君,「牛市終結了嗎」不少資金是追漲買的,可咋辦啊?先回憶一下,這輪牛市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而真正的終結信號或者殺死牛市的因素是明確的信用收縮或者經濟周期觸頂回落,目前都還不具備。貨幣信用收縮需要經濟增長回到正常水平,上半年經濟增速依然為負,單季度經濟增速距離疫情前水平仍有距離。 目前看只是7月份前2周漲幅過大。上漲過程中導致部分行業換手率太大了,籌碼不穩定了。
  • OKEx重磅推出統一帳戶,重新定義交易助力牛市開啟
    新一輪牛市大幕初啟,OKEx已經準備好了。OKEx變革產品現身,詳解「統一帳戶」近期Coinbase提請上市,灰度新一輪加密貨幣大規模宣傳整裝待發,CME即將上線ETH期貨,各項舉措加速傳統資本和機構入場,新資金的流入對整個加密市場將起到極大地提振作用。利好事件頻發,牛市來臨的呼聲高漲,而交易所們對待行業翹首以盼的牛市自然也是嚴陣以待。
  • 激活隱藏的愛滋病病毒
    按照「激活並殺死」(shock and kill)的方法,需要先將病毒從潛伏的受感染細胞中驅趕出來,再進行清除。不過,目前「激活」隱藏病毒的方法一直不算成功或有效。 重新激活隱藏病毒的兩種方法。
  • 貨幣戰爭激發商品牛氣沖天 天膠接過牛市大旗
    美日歐等國重啟或即將重啟新一輪寬鬆貨幣政策,美元持續大幅貶值,貨幣戰爭激發商品牛氣沖天,消費需求旺盛,供應偏緊,不利天氣炒作,國內加息預期弱化,房產新一輪調控刺激資金流入股市和商品期貨市場,諸多因素導致了近期包括天然橡膠期貨在內的大宗商品期貨紛紛創下歷史新高或近期反彈新高。
  • 牛市的基礎不存在
    最近幾天,股市的行情很好,上證更是創了新高——3465,於是,不少人開始憧憬未來,提出牛市的可能性 作者的觀點是現在不存在牛市的基礎,不太可能有一波宏大的行情,能保持目前的箱體震蕩已經實屬不易。 股市是什麼? 就是買賣股票的地方。不僅是中國,全世界都是這樣,股市有兩個要素:股票和錢。
  • 「牛市旗手」中信建投與「周期天王」周金濤的預言
    兩年後,中信建投發布《牛市的起點》,成功站到了券業C位。2月21日,中信建投召開「牛市的旗手話牛市」的電話會議。中信建投認為,資本市場的兩個核心矛盾點:對內去槓桿和對外貿易爭端兩方面都在逐步改善,都能支持股市走向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