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洪言:消費有多重要,牛市就有多必要

2021-01-08 騰訊網

中新經緯客戶端8月20日電 題:《薛洪言:消費有多重要,牛市就有多必要》

作者 薛洪言(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

越來越多的人正翹首以待,期盼火熱的消費趕快到來,來拯救自己的工作,穩定自己的收入。

當前經濟面臨的很多問題,如增長、就業、收入等,消費都能藥到病除。問題是,在人們期待消費復甦時,每個人正變得精打細算起來。你精打細算過日子,別人也正有此意,究竟誰來擴大消費呢?

消費決策,分散在千千萬萬的人手中,激活消費從來不是容易的事。本文希望論證的是,結合當前國內經濟情況,要激活消費,牛市必不可少。某種意義上,激活消費的意義有多重要,長牛慢牛的政策基礎就有多堅實。

破解循環論證難題

促消費,首先遇到的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循環論證難題:激活消費,以收入穩定為前提;收入穩定,以就業穩定為前提;就業穩定,離不開活躍的消費。最終就是一個無解的循環論證,靠消費促消費。

遇到這種情況,靠市場自發調節是沒用的,只能靠外力扭轉局面。

先來看一個大家喜聞樂見的例子:牛市是怎麼起來的?

牛市的啟動,離不開大規模資金注入,資金流入又以樂觀的心理預期為前提,而只有牛市來了,市場心理才會從悲觀轉向樂觀。於是也得出一個與促消費相似的結論:靠牛市啟動牛市。

如果只能靠牛市啟動牛市,我們就看不到牛市了。每隔幾年光顧一次的牛市,是怎麼來的呢?有人歸結為否極泰來,熊市到頭,牛市自然就來了。這只是一種類似宿命論的結果描述,不具備任何可解釋性。

事實上,熊市跌到最低點時,人們無比悲觀,覺得世界末日到了,市場籠罩在恐懼之中,並不會自動觸發什麼「否極泰來」的上漲。市場之所以會反彈,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能走的投資者都離場了,留下的,要麼是走不掉的,如上市公司的股東;要麼是套牢裝死甚至做好準備傳給下一代的股民;還有極少數抄底待漲、根本不打算離場的聰明資金。

此時,持股者都是不會離場的「強硬派」,對壞消息脫敏,大盤就跌無可跌了,形成了所謂的「鐵底」。

市場處於「鐵底」時,跌不下去,卻也很難漲起來。遇到好消息,指數往上跳一跳,但很快又會跌下來。此時,扭轉局面需要靠大玩家,如著名投機家安德烈·科斯託拉尼所說:「真正的轉折一般依靠大玩家,作為股市上的先鋒,大力買入,推動股價上漲。」

大玩家的大力買入,推動股價上漲,量價齊升,形成牛市初期氛圍,帶動市場情緒。牛市氛圍吸引更多資金湧入,於是,牛市啟動了牛市。

同樣,走出促消費的死循環,我們也需要這樣的外力。

這次不一樣

靠外力重啟低迷的經濟,我們對此並不陌生,凱恩斯主義是這麼倡導的,各國政府也一直是這麼做的。

以中國為例,每當經濟陷入低迷,降息、減稅、貸款投放、基建投資等刺激政策就會出臺,且每次都不負眾望,成功拉動經濟復甦。

這一次變得尤其困難,主要原因在於經濟的核心驅動力已經從投資轉向消費。投資為核心驅動力時,政府可直接下場,通過修路建橋蓋房子等基建投資拉動經濟;但如果基建投資接近飽和,增長源頭主要依賴消費時,面對民眾消費意願不高,政府卻缺少直接下場幹預的手段,「牽馬到河易,強馬飲水難」。

某種意義上,經濟驅動力由投資轉向消費,使得這一次的經濟刺激與以往不同,難度更大。

消費的活躍,以穩定的收入預期為前提。政府雖然不能直接代替民眾消費,卻可以通過「穩就業」來穩定民眾收入預期,穩住了就業,就穩住了消費基本盤。

穩就業就是穩企業,核心手段是減稅、降費、續貸。其中,續貸尤為重要,理論上講,只要貸款資金跟得上,企業沒有訂單也能活下去,過去我們講的很多基建相關的「殭屍企業」,便是這麼續命的。

所以,只要決心夠大,金融資源跟得上,穩就業是能做到的。

從各產業吸納就業情況看,製造、建築、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教育等四個行業居前;從單位GDP吸納就業指標看,教育、水利環境、公共管理、衛生、建築等行業居前(見圖1)。未來,這些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有望得到更多的金融資源支持。

各行業吸納城鎮就業人數

難以琢磨的消費心理

只要就業穩住了,消費就不會大滑坡,但還不足以讓消費活躍起來。

通過穩就業政策,假定消費者能穩定地獲得100元收入,但究竟拿出80元還是40元用於消費,其實是個消費心理問題。

消費心理非常複雜,無論是宏觀層面的市場波動,還是微觀層面企業經營的失敗,很多時候都源於未能有效把握消費心理,如凱恩斯所說:「消費是一切經濟活動的最終目的和唯一對象。雖說賺取利益是僱主們最關心的問題,可他們生產的產品是否能幫他們牟得財富還是得另當別論的。在經過從生產到消費的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消費方向的改變與否,市場需求量的多少,則完全看投資者的眼光和預見能力了。」

企業預期消費者喜歡A,消費者卻喜歡B;企業預期消費者會擴大消費,消費者卻縮衣緊食。種種不匹配,都會造成企業的失敗。

此外,這種影響還是相互的。當企業預期消費低迷時,為規避風險,會減少投資,解僱富裕勞動力,從而減少消費者群體的購買力,導致消費更加低迷。

就當前情況看,激活消費欲望具有很高的緊迫性。如果消費遲遲起不來,企業沒有訂單,靠減稅、降費、貸款三板斧穩就業,終究是一時之舉。最終,缺乏訂單的企業難免破產,還會以不良貸款的形式反噬金融體系。

減稅、降費、續貸的組合拳出臺,就業算是暫時穩住了,各方期待的是消費趕快活躍起來。從時間窗口看,等待時間可能不會超過半年,時間一長,穩就業的各項措施就會功虧一簣。

曲線促銷費,牛市很重要

兜了一圈,似乎又回到了原點:激活消費者的消費欲望。

消費欲望,本質上是一種消費心理。扭轉消費心理,常常讓人有無處下口之感。如果消費者不願意消費,出臺再多的促消費組合拳,也很難成功。

怎麼辦呢?不妨學學網際網路企業。

TikTok的全球風靡告訴我們一件事,大概沒有人比網際網路企業更懂用戶心理。網際網路企業的成功秘訣並不複雜,就是站在用戶的視角想問題。凡事不要先想著企業的目標,要看用戶想要什麼。順著用戶來,才能達成自己的目的。

同樣,如果我們的目標是激活消費,要達成這一目標,走直線是行不通的,要曲線救國。

消費者想要什麼呢?疫情之後,面對不確定的內外部經濟形勢,消費者不想花錢買買買,只想提升財富安全感。所以,要想激活消費,只能先滿足消費者對財富保值增值的訴求。

就國內民眾而言,財富保值首先想到的是房地產,但房地產單價太高、負債周期太長,對普通消費有顯著的擠壓效應,把財富保值的資金渠道從房地產引導至股票市場,才是真正的雙贏:既能快速實現財富保值增值要求,又對消費、投資有切實促進作用。

所以,這一次雖然激活經濟的壓力很大,但「房住不炒」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堅決。政策真正想做的,是引導資金流入資本市場。只要資本市場活躍起來,企業可獲取不需償還的資金,短期內沒有訂單也能維繫運營;民眾也達到了財富保值增值的目標,財富增值的目標實現後,被壓抑的消費欲望自然也就被激活了。

屆時,消費被自動激活,企業營收增加,估值修複式上漲,形成正向循環,新一輪繁榮也就開啟了。

曲線促消費,牛市很重要。

治本之策

面對大蕭條後全球範圍內的信心危機,凱恩斯曾提議道:「一種激進治癒影響當代世界經濟生活的信心危機的方法,是允許個人把收入用於消費或預定某種特定美好前景又有能力購買的資本設備的生產,而且要使得個人除了這兩種選擇之外,別無他法。」

凱恩斯提到的兩個選擇,就是消費和買股票。如果個人資金只有這兩個選擇,即便短期內消費意願低迷,那資金也只能流入股市,同樣能助力經濟走出蕭條。

某種意義上,我們當前在做的就是這件事情。隨著各地對「房住不炒」的貫徹,貨幣流入房地產的水龍頭已經收緊,個人收入要麼直接消費,要麼炒股買基金,要麼購買銀行理財。而銀行理財資金投向,也在更多地向資本市場傾斜。

當然,靠牛市促消費只是金融層面的措施,金融層面的措施終究治標不治本。要恢復各方信心,中長期看,關鍵還是靠產業升級,靠創新驅動,靠提供真正契合消費者需求的商品與服務。

凱恩斯曾說,「之所以會存在失業問題,是因為人們都想要月亮。」人們想要月亮,無人能造月亮,所以才產生有效需求不足,一邊是消費需求得不到滿足,一邊是工廠沒有訂單,工人失業。

某種意義上,根本不存在需求不足,消費者之所以不消費,只是因為企業提供的,不是消費者想要的。

近期,身邊很多小夥伴換手機都在買華為。試想一下,如果不是華為提供了消費者想要的,我們激活的,就只會是對蘋果的消費,不會是對華為的消費。(摘編自微信公眾號「蘇寧金融研究院」)(中新經緯APP)

薛洪言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相關焦點

  • 消費有多重要,牛市就有多必要
    圖片來源:壹圖網編者按:本文來自蘇寧金融研究院(ID:SIF-2015),作者薛洪言,創業邦經授權轉載。越來越多的人正翹首以待,期盼火熱的消費趕快到來,來拯救自己的工作,穩定自己的收入。當前經濟面臨的很多問題,如增長、就業、收入等,消費都能藥到病除。問題是,在人們期待消費復甦時,每個人正變得精打細算起來。你精打細算過日子,別人也正有此意,究竟誰來擴大消費呢?消費決策,分散在千千萬萬的人手中,激活消費從來不是容易的事。本文希望論證的是,結合當前國內經濟情況,要激活消費,牛市必不可少。某種意義上,激活消費的意義有多重要,長牛慢牛的政策基礎就有多堅實。
  • 激活消費,牛市必不可少
    某種意義上,激活消費的意義有多重要,長牛慢牛的政策基礎就有多堅實。 破解循環論證難題 促消費,首先遇到的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循環論證難題:激活消費,以收入穩定為前提;收入穩定,以就業穩定為前提;而就業穩定,又離不開活躍的消費。最終就是一個無解的循環論證,靠消費促消費。
  • 假如現在是牛市 和2017年的牛市有什麼不同?
    牛市的判斷依據價格;時間;短期的牛市:在規定的時間內,不斷創出本時間內新高。 長期的牛市:不斷創出歷史新高。長期的牛市一定是有短期的牛市構成。當價格突破歷史高點19600美元的時候,就是確認長期牛市的時候;歷史上確認長期牛市後的表現假如走出長期牛市,這次和2017年的牛市有什麼不同?
  • 今天A股創下2年多新高,是不是意味著牛市要加速呢?
    A股已經進入牛市1年多時間,但這1年多時間都是在走結構性牛市,而這個結構性牛市總體都是在箱體運行,而這個箱體運行就是一個牛市底部區域。雖然今天早盤大盤在金融和資源股的帶動之下,創下了年內新高,但絕對不能意味著牛市就要加速了,下面進行分析牛市不會加速的原因。
  • 遠鑑:復盤房企Top10,看2021瀋陽房地產牛市成分有多高!
    復盤發現,2020瀋陽樓市有2個不變和3個驚訝: 在多盤聯動時代,企業實力的展現,不再憑一盤「單挑」,而是多盤眾錘齊下,轟開自己的一方天地。 但是,有一個問題需要釐清,多盤布局其實並不等於領跑。從相關數據看,單盤年銷售過6億,是2020年瀋陽樓盤熱銷的基礎線。
  • 來了解一下,當前的牛市和2018年的牛市有和相似之處?
    我們從小學課本裡就學過過,勞動人民通過勞動力來賺錢,資本家通過生產資料來賺錢,而「錢」本身就是最重要的一種生產資料。現在是資本效率遠遠大於勞動效率的時代,你還在為賺不到錢而發愁嗎?上周的市場整體呈現放量突破的行情,指數率先在打破上沿3587點壓制之後,一度上衝至3588.06點,創出2018年以來的新高,使得牛市通道被打開。那麼,當前的牛市和2018年的牛市有何相似之處?一、從風格上來看滬指和創業板指在收岀六連陽之後,周五均出現這波主升浪行情中的第1根陰k線,但分歧並不大,尾盤指數更是探底回升、快速拉高,新增資金提前抄底。
  • 非必要不出行!湖北多地重要提示。
    元旦、春節假期將至 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近日 湖北多地發布重要提示 荊州:非必要不出門
  • 崔紅建:2021年會很像2010年 市場還是牛市、結構比倉位更重要
    「5年才會碰到一次的熊市,你今年去討論它是牛市還是熊市沒有意義。核心是什麼?核心是我們要想清楚2021年的投資結構是什麼樣子,這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在討論的時候,應該去討論2021年會不會出現大的風險,如果沒有出現大的風險,你會發現結構是最重要的,結構比你去賭倉位更加重要。」
  • 按五大指標打分 消費金融公司迎分類監管
    自2010年首批四家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成立以來,消費金融公司一直作為「普惠金融」的重要探索方向,為傳統銀行信貸覆蓋不到的人群提供小額、分散的消費信貸服務。但在10年的發展過程中,消費金融公司數量與規模等指標增速表現平淡,反而在內控管理、風險控制、金融消費者保護中暴露出諸多問題,監管罰單不斷。有消金業內人士認為,此次評級是消費金融公司2021年最重要的一次考試。
  • 私募論市:終於等來牛市下半場 北向資金調倉思路清晰
    而盤面呈現一些超跌行業和2020年弱勢板塊有明顯的資金流入情況(尤其是北向資金更加明顯)。市場保持之前的運行特徵,指數跳水,個股漲少跌多,同時資金依然流向超跌行業。如2020年年度逆勢下跌的5G,早盤有東方通信、東信和平老妖股漲停,相關超跌股走強。2020年下跌第二的影視動漫板塊,也有明顯異動,對應的是,連續反彈的畜牧、漁業、有色金屬、白酒板塊等跳水。
  • 2021年中國股市展望:市場進入盈利和情緒驅動的牛市泡沫期 港股...
    股權投資大時代的市場將有三大特徵:第一是賽道化,借鑑美國歷史經驗,經濟轉型期優質賽道長期集中在消費+科技。目前我國正處於轉型初期,從第三產產業佔GDP比重、消費佔GDP比重、人均GDP、各行業增加值對比看,我國消費和科技還有很大成長空間。
  • [消費主張]鹼性水有多神奇?(2010.4.19)
    進入[消費主張]>>       鹼性水、負氧水這些水到底有多好?降血糖、降血脂、治癌症、治風溼,他們究竟是水還是藥?高昂的價格、神奇的光環,酸鹼實驗究竟有多麼奇妙?
  • 上海消費到底有多高?全球排行前十
    核心提示:根據mercer提供的數據,上海消費在全球前十,比世界絕大部分城市都貴。 根據mercer提供的數據,上海消費在全球前十,比世界絕大部分城市都貴。
  • 鵬揚基金楊愛斌:兩年內中國債市必有一輪牛市
    中國央行回歸常態目前看已成「明牌」,明年最重要的一個詞是「穩槓桿」。隨著廣義社融與GDP之比回落,2021年債券市場不悲觀。如果用兩年的周期來看,債券市場一定會經歷一場比較明顯的牛市。4、大類配置展望:2021年一季度大概率來說股要強於債。二、三季度,可能債要強於股,到四季度可能股和債再次輪動。整體而言,2021年整體宏觀環境,更像是全球走出剛走出金融危機的2010年。
  • 海通策略荀玉根:本輪調整是牛市第一波上漲後的回撤,急跌後反抽很...
    核心結論:①本輪調整的性質是牛市第一波上漲後的正常回撤,主因是估值修復後基本面暫難接力。②參考歷史,回撤期市場往往回吐前期上漲點位的六成多、耗時1-2個月,目前調整時空和形態還不夠。 ③牛市大格局未變,堅定信心。
  • 工作環境對職場人有多重要,重要性有哪幾點?
    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環境文化。那對於上班族來說,工作環境到底有多重要?工作環境的重要性體現在哪些方面呢?金融科技獵頭作為工作多年的職場人,簡單地分析了一下,在職場中工作環境的重要性都體現在哪些方面。工作環境的重要性1、工作環境是企業文化的體現職場中的工作環境有多重要
  • 醫生,懷孕了怕抽血,真的有必要抽這麼多嗎?
    懷孕後看到那麼多,需要抽血的產檢項目,整個人都快暈過去了,不禁想要問上一句:醫生,懷個孕我真的有必要抽這麼多次血嗎?需要抽血的產檢項目有哪些? 孕期進行血常規的檢查是非常有必要的。以血常規檢查中血紅蛋白與紅細胞的檢查數據為例:孕期,血紅蛋白以及紅細胞的能夠攜帶氧氣分子通過血液的循環給寶寶提供氧氣,當血液中的血紅蛋白以及紅細胞減少的時候,孕媽媽就有可能是出現缺氧脫水的情況,嚴重的還會有貧血。
  • 3000點關口"牛市旗手"暴力拉升,千億巨頭漲停潮!更有...
    從技術性牛市的完成到創業板大牛股屢屢刷出歷史新高,創業板市場上的牛市,無疑已經提前到來。而在滬指30年迎來大修的背景下,大盤指數重新上攻的預期也快速抬升,北上資金更是在一個月內狂掃A股籌碼超500億。截至午盤收盤,滬指微漲0.28%,逼近3000點關鍵位置。有機構預測,新綜合指數將有望突破4000點,更高級別的反彈行情正在走來。
  • 按五大指標打分 消費金融公司迎分類監管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
    自2010年首批四家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成立以來,消費金融公司一直作為「普惠金融」的重要探索方向,為傳統銀行信貸覆蓋不到的人群提供小額、分散的消費信貸服務。但在10年的發展過程中,消費金融公司數量與規模等指標增速表現平淡,反而在內控管理、風險控制、金融消費者保護中暴露出諸多問題,監管罰單不斷。有消金業內人士認為,此次評級是消費金融公司2021年最重要的一次考試。
  • 什麼是結構性牛市?如何把握結構性牛市?
    所謂結構性牛市,主要強調的是特定行業、特定企業的資產重估帶來的牛市,如往年業績表現出色的有色金屬、金融、地產等。其依據是:績優藍籌股漲,績差股跌;高價股有價值,低價股無價值;股市存在「二八現象」。